青少年與幫派:關係建立與陪伴的重要性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3年連續發生好幾起的青少年刑事案件,青少年經幫派指使在清晨時持槍到當舖、茶舖等地點開槍,雖未傷及到人但警告意味濃厚。經媒體大肆報導後,警方開始了大掃盪試圖削弱幫派的氣焰。


懷恩是我手上的青少年,常常在限時動態看見他晚上會參與幫派的活動。


「最近警察抓很兇,你自己要小心點!」我對懷恩說。其實懷恩跟其他學生一樣,很希望有一個舞台可以讓別人看見。


懷恩不耐煩地說「我才不會被抓,哥哥們對我都很好,最近他們都叫我不要過去」。


「哦!」我不以為意地說道。青少年工作最忌諱的是嘮叨,因為這些耳提面命的話,他們聽多了也就不耐煩了。


懷恩的父親在懷恩很小的時候就入監服刑至今,而母親則早早改嫁,主要是由父親的弟弟照顧,但懷恩祖父母基於愧疚提供懷恩許多的經濟支持,也許在外人看來懷恩被祖父母寵壞了。


記得當時接到懷恩時,他從少年感化院剛回到學校裡頭,學校老師對懷恩充滿各種情緒。他似乎在學校做了很多糟糕的事情,學校恨不得把他趕出去。


好不容易在學校碰到間輟(三天到校一次避免被通報中輟)的懷恩。懷恩驚訝地看著我說「你這麼年輕,真不敢想像你是社工,以前那些社工都好老哦!」。接著又帶著挑釁的口氣說「但怎麼不是女生」。


趁著懷恩對我感到好奇之際,我拉高嗓音地說「你之前到底碰到多老的社工,我都碰到很年輕的女社工欸,你怎麼這麼衰」。


「幹!」懷恩從原本癱坐在椅子上轉而坐著並身體前傾跟我說:「之前都他媽有夠老,又很雞掰」。


「你之前是不是都是犯一些案子,才遇到這些又『老』又『雞掰』社工啊?」我以一種很調侃的口氣試圖評估他過去的被服務的經驗。


「靠北啊!我哪有」懷恩開始滔滔不絕地說,之前他遇過的各種奇怪的人,我也順道了解他生命中遇到的師長、警察、保護官、法官,然後用很青少年的口氣說,繼續延續著話題說「蛤,你也太衰了吧,怎麼會遇到他們」。


我們的關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回到懷恩經常進出幫派活動的事,我也經常勸(嗆)他但也沒有效果,所以我是很常傳訊息或打給他說「欸在幹啥過來找我!」。透過高頻率的聯繫以及見面來減緩他參與幫派活動的風險。


雖然約他三次大概有一次不會出現(有些青少年的頻率更低),但也很重要至少懷恩出現在我面前,並且願意分享在幫派的經驗。我從不否定他在幫派中任何人,但我積極凸顯的是懷恩在乎的事情。


像是有一次懷恩說「最近公司(幫派)來了一些年輕人(小弟)很白目,哥哥們進來公司他們都不會主動叫人,不少哥哥跟我說我很識相,也要我教教那些小弟,但是他們很難教,講了也不會聽,真的很靠北。」


「我想你被賦予責任應該很開心吧,你在哥哥面前你有做得很好的地方,但想到要教這些人,就讓你感到困難,對吧?」我等他生氣的情緒緩和下來之後回應他。


接著又繼續說:「要教人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其實不太容易,我想你很擅長這件事,應該跟你小時候都獨自跟大人相處有關吧。寄人籬下的經驗一定很不容易吧」。


而聽完這些話的懷恩,不是找藉口換話題,就是說要去外面抽菸。而我也不會刻意繼續深入話題,也許這是基於我們的關係足夠深厚地關係,讓我與他討論他在乎的事情。但這種機會很少,大多時候我都是以青少年的口吻和他對話。


有時候我也會說「你也發現了吧,我們要教青少年真的也很難,你知道我的難處了吧!」。試圖讓懷恩知道自己也正在學習,並且嘗試和他建立合作關係。


事實上,要等到青少年真的願意談的時候不太容易,有時話題進得太深後,我們會習慣地帶著青少年討論解決方案,但都會發現逆境的經驗,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巨大。我們不該把自己想像成英雄闖入他的世界拯救誰,這容易忽略掉青少年走過這段路的個體經驗。陪著青少年理解當下不舒服的情緒,並相信青少年身上的能量,跟著他的步伐陪著他走,就非常地有價值了。


以上的故事內容為本人實際服務經驗拼湊而成。


致力做青少年的社工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暑假期間青少年因易脫離家長、師長的監督管教,在外活動頻率升高,致容易涉足不良場所,發生暴力、吸毒等偏差行為或成為犯罪被害人。
  童軍活動和建構式課程(鷹架理論)十分相關,與社會學習理論有相關,因為成人扮演著榜樣的角色,通過他們的行為和價值觀,為兒童提供模仿的範例。童軍活動強調人際互動,因此它有助於減少兒童的孤僻感,促進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在童軍課程中,人格教育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包括對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教導,並
Thumbnail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開案就是嚴重的個案需要定期追蹤 今天社工再次打給我 對於近期小孩子的狀況 家暴是否持續發生的狀況 以及過去家暴的一些細節 進一步做了解 關於小孩子是否有被施暴的可能 社工建議可以觀察: 身上是否有一塊一塊的瘀清? 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大聲講話是否孩子會異常害怕?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暑假期間青少年因易脫離家長、師長的監督管教,在外活動頻率升高,致容易涉足不良場所,發生暴力、吸毒等偏差行為或成為犯罪被害人。
  童軍活動和建構式課程(鷹架理論)十分相關,與社會學習理論有相關,因為成人扮演著榜樣的角色,通過他們的行為和價值觀,為兒童提供模仿的範例。童軍活動強調人際互動,因此它有助於減少兒童的孤僻感,促進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在童軍課程中,人格教育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包括對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教導,並
Thumbnail
兒童,一直是社會族群裡最弱勢且涉世未深,亟需要被保護和關心的一群。在他們身上,可能發生兒少性侵、偷拍、誘拍、勒索…等各種性剝削,以及販賣兒童。這些悲劇的發生,不該讓他們(受害者)成為被指摘的對象。這不是只是在看年紀小的A片,也不是什麼家醜不外揚,這些想法只會助長兒少性剝削的濫觴。
Thumbnail
在了解孩子各個年齡會出現的與朋友玩遊戲的方式後,我們大概可以推測,孩子在該階段交朋友的狀況,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長開始介入,所謂的介入,絕對不是直接幫孩子找朋友!擁有朋友這件事不會是一個階段性,而是一個連續的、長期的過程,因此孩子需要得到的,是如何與他人當朋友、用什麼技巧、如何持續擁有正向的朋友關係。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開案就是嚴重的個案需要定期追蹤 今天社工再次打給我 對於近期小孩子的狀況 家暴是否持續發生的狀況 以及過去家暴的一些細節 進一步做了解 關於小孩子是否有被施暴的可能 社工建議可以觀察: 身上是否有一塊一塊的瘀清? 在公共場所遇到有人大聲講話是否孩子會異常害怕?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