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記得有一位專家提問

營火如何擺放木材才能燃燒旺盛

大家以為是木材的種類

搭建的技巧⋯⋯

結果答案是木頭和木頭之間需要有空間

才會有空氣可以燃燒

那樣的營火就會燃燒得很旺

雖然很專業

卻不是露營的時候指導的

他意有所指的表示

人與人相處也是同樣道理

需要大部分的空間

只有少部分的地方會接觸到另一邊木頭

當時真沒什麼想法

後來覺得真的是很神聖的比喻

以前總覺得要有夥伴要有互動

才能活出生命的熱情和價值

現在覺得每個人都沒有那麼純粹

如果可以保持點距離

是很有美感的

你可以保有你的美好

我也可以保有我的神秘和想像

很珍惜每一次的聚會

而如果太頻繁的接觸

看到的是每個人對於社會的執拗與不滿

這是真實生活的一部分

我記得有個人遲到的頻率太嚴重了

每一次都會很生氣

但對方依舊屢次不改

我決定保持一些唯美的距離

我對他的印象就變好了很多

一年大約兩次的聚會是我可以忍受的

而群組裡有個人說要私下找我聊

他說他受不了某個人了

或許我之前跟此人有相同的感覺

所以當時我選擇離開了群組

現在互動蠻融洽的

做出這個選擇很困難

因為害怕離開習慣性的群體時的孤獨

也擔心被排擠被遺忘

後來才知道自己的感覺很重要

如果真的是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

那就是不要委屈了自己


看見:

人和人之間最好的相處

是保持恰當的空間和距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浴在陽光下的朩朩的沙龍
6會員
152內容數
2025/04/26
最近和家族的堂兄堂姐們聚會 我發現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衝突 可能是感覺到改變與未改變的衝突吧 諸如小時候玩的很親的堂哥 他很想跟我多互動 想聊聊成長過程的變化 畢竟小時候的親密互動 與現在的溫和平穩的語氣的對話 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 而另外一位堂哥互動的
2025/04/26
最近和家族的堂兄堂姐們聚會 我發現我內心有種說不出的衝突 可能是感覺到改變與未改變的衝突吧 諸如小時候玩的很親的堂哥 他很想跟我多互動 想聊聊成長過程的變化 畢竟小時候的親密互動 與現在的溫和平穩的語氣的對話 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 而另外一位堂哥互動的
2025/04/23
我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在大家族裡面 鄰居都是親戚 所以那些紛紛擾擾 讓我排斥大家族的群體 長大之後爸爸的兄弟各自離家自成一戶 我也去外面讀書啦 自然而然跟這些家族的親戚們都不會聯絡 因為我以為的家人是互相幫忙 可是印象中好像都只有無盡的指責和比較 我的童年是不開心的 畢竟我功課就是
2025/04/23
我從小的生活環境就是在大家族裡面 鄰居都是親戚 所以那些紛紛擾擾 讓我排斥大家族的群體 長大之後爸爸的兄弟各自離家自成一戶 我也去外面讀書啦 自然而然跟這些家族的親戚們都不會聯絡 因為我以為的家人是互相幫忙 可是印象中好像都只有無盡的指責和比較 我的童年是不開心的 畢竟我功課就是
2025/04/19
好像長期照顧家裡的長輩 當長輩離開的時候 周遭的人都會寬慰長輩也不需要再受病痛折磨 也會寬慰照顧者會變得比較輕鬆 這都是事實沒有錯 但內心空了的那一大片該用什麼來撫平 那些哀傷、難過、捨不得 又能用什麼方式來照顧呢? 到靈堂前面真的是哀悼 還是只是走一個形式 讓久違不見的親戚再次
2025/04/19
好像長期照顧家裡的長輩 當長輩離開的時候 周遭的人都會寬慰長輩也不需要再受病痛折磨 也會寬慰照顧者會變得比較輕鬆 這都是事實沒有錯 但內心空了的那一大片該用什麼來撫平 那些哀傷、難過、捨不得 又能用什麼方式來照顧呢? 到靈堂前面真的是哀悼 還是只是走一個形式 讓久違不見的親戚再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過去到現在,我總覺得距離一直以來都是人在生活中很常會產生變化的東西。 中華民國的教育部說: 「距離是時間或空間的間隔。」
Thumbnail
從過去到現在,我總覺得距離一直以來都是人在生活中很常會產生變化的東西。 中華民國的教育部說: 「距離是時間或空間的間隔。」
Thumbnail
今天隔了很久,我才能夠更新文章。今天在生命的緣分裡,地球是圓的,有緣而有淵源的人,總會出現在自己身邊。 於是在生命中的對談裡,有更多的認識,跟生命的回饋。 很多時候真正的朋友,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那些人,而是在經過時間驗證,真心經得起考驗跟證明,懂你的人,自然會留下來!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
Thumbnail
今天隔了很久,我才能夠更新文章。今天在生命的緣分裡,地球是圓的,有緣而有淵源的人,總會出現在自己身邊。 於是在生命中的對談裡,有更多的認識,跟生命的回饋。 很多時候真正的朋友,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那些人,而是在經過時間驗證,真心經得起考驗跟證明,懂你的人,自然會留下來! 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
Thumbnail
中年女子在一起,最常聊的話題不外乎是家人、朋友、同事,人與人碰撞衍生出不同故事,無論故事如何發展,我們最後總會說順緣隨緣,彷彿理解了這點就增長了智慧,更為精進一些。
Thumbnail
中年女子在一起,最常聊的話題不外乎是家人、朋友、同事,人與人碰撞衍生出不同故事,無論故事如何發展,我們最後總會說順緣隨緣,彷彿理解了這點就增長了智慧,更為精進一些。
Thumbnail
社會技巧課程,我帶著學生討論:與他人互動時候應該要有的距離。我們討論到,一大片的樹林看起來很密集,其實近看,樹跟樹之間,也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長得好,適當的空間,似乎很重要。但是,到底怎麼樣的距離比較適合呢?
Thumbnail
社會技巧課程,我帶著學生討論:與他人互動時候應該要有的距離。我們討論到,一大片的樹林看起來很密集,其實近看,樹跟樹之間,也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長得好,適當的空間,似乎很重要。但是,到底怎麼樣的距離比較適合呢?
Thumbnail
友情不是應該的,我們都應該理解人生的不易,不忘細膩的觀察對方的改變 那樣的尊重,才是真正友情的陪伴…
Thumbnail
友情不是應該的,我們都應該理解人生的不易,不忘細膩的觀察對方的改變 那樣的尊重,才是真正友情的陪伴…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20211210舊文 (一)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職場中,雖然你還沒有跟某某人真正共事過,但聊過幾句後,你大概有感覺,這個人會比較容易只聽到自己想聽的,也就是比較主觀;或表面看似不動聲色,但心底已經在圈圈叉叉,但又不肯再跟你問清楚些。換言之,就是你覺得跟他共事,應該是會累的。 (二) (三)
Thumbnail
距離才沒有傷害, 因為 彼此都會有, 逃跑的空間 從小到大  好像一直    都是這樣 自製 不管 我走到哪裡 總是 不小心 會走在圈外   或許 是自己 下意識的行為   總覺得… 與人太親密 容易一個不小心 擦出火花 導致引火上身 自製 想想… 還是保持一步半—— 甚至兩步——的距離… 給彼
Thumbnail
距離才沒有傷害, 因為 彼此都會有, 逃跑的空間 從小到大  好像一直    都是這樣 自製 不管 我走到哪裡 總是 不小心 會走在圈外   或許 是自己 下意識的行為   總覺得… 與人太親密 容易一個不小心 擦出火花 導致引火上身 自製 想想… 還是保持一步半—— 甚至兩步——的距離… 給彼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感情比較奇妙,如果走得太近,緣分用完了,就應該要告別了,如果離得太原,關係容易變淡。的確是這樣的,我就有好幾個閨蜜也是這樣的,就是完全不給我空間,一直要黏在一起的,現在真的就有一種,緣分快要斷了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不能走得太近,得有點距離和私人空間 我覺得最好的相處之道,是與不同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感情比較奇妙,如果走得太近,緣分用完了,就應該要告別了,如果離得太原,關係容易變淡。的確是這樣的,我就有好幾個閨蜜也是這樣的,就是完全不給我空間,一直要黏在一起的,現在真的就有一種,緣分快要斷了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不能走得太近,得有點距離和私人空間 我覺得最好的相處之道,是與不同
Thumbnail
《人與人的完美距離》享受不近不遠不迎合的自在人生  作者:枡也俊明 人生中的九成煩惱都是人際關係造成。 身為一個患有尷尬症,和頻率不對的人聊天全身電力就會在談話之後迅速飆降的人類,人際關係的相處真的是我的一大功課。而這本書可說是我讀過的所有關於人際關係的類書中,最讓我有感覺的。作者以建造「禪庭園」的
Thumbnail
《人與人的完美距離》享受不近不遠不迎合的自在人生  作者:枡也俊明 人生中的九成煩惱都是人際關係造成。 身為一個患有尷尬症,和頻率不對的人聊天全身電力就會在談話之後迅速飆降的人類,人際關係的相處真的是我的一大功課。而這本書可說是我讀過的所有關於人際關係的類書中,最讓我有感覺的。作者以建造「禪庭園」的
Thumbnail
在你的身邊一定遇過一種人,雖然他不見得是團體中最幽默風趣或最出鋒頭的人,但和他相處起來總是特別開心,覺得特別溫暖舒服。相反的,有些人相處起來總覺得心好累、互動格外僵硬,不是常常話題中斷尷尬冷場,就是一開口總會讓人想要反駁他……。
Thumbnail
在你的身邊一定遇過一種人,雖然他不見得是團體中最幽默風趣或最出鋒頭的人,但和他相處起來總是特別開心,覺得特別溫暖舒服。相反的,有些人相處起來總覺得心好累、互動格外僵硬,不是常常話題中斷尷尬冷場,就是一開口總會讓人想要反駁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