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與養身:健康與財富的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賺錢與養身

 

當今社會有很多的文明病,有很多依靠慢性處方來控制,更別說一些流行的傳染病,很多的病因都來自於個人的不良習慣,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

 

所謂習慣~抽煙、喝酒及飲食~還有生活的不規律等~這些都是損害身體的原因,更不用說是所謂的遺傳病。

 

遺傳病在個人還沒出生前,可能在基因上就已經有了某種疾病的種子,這些來自於遺傳父母,更不用說是父母以上的長輩。

 

怎麼說呢?當家中產生一些病症時,才會聽父母說~以前你那個誰或誰的,或者說是你的阿祖就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呀等等…

 

聽了真有點傻眼,但他們卻都不會避免?這是為什麼呢?很難想透~可能父母都會覺得我們是那個健康的人,所以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有時候當問題發生時,才會回過頭來追朔原因,記得有一個朋友的父親,他的心臟曾裝過支架,剛發生問題時,他戒了一些惡習,一段時間過後,又回復不良習慣。

 

然後他也曾因嚼檳榔,有過嘴巴破洞遲遲不癒的狀況,因為朋友的介紹,把這些病症治療好,想說這樣應該妥了吧?才好一陣子,所有惡習再度重覆不斷。

 

到最後朋友也不想再勸了,即使看到這樣的狀況,也都不聞不問了,這或許讓他感到痛心,不珍惜身體的人不是他,久了真的也不會有人想理會。

 

一切都是自找的,若能記下教訓,好好調整休養,相信幾乎不會有太大的健康問題,有時聽到朋友講述著這些事情,其實我也愛莫能助。

 

有不良習慣的人,知道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後果,但他們意志薄弱很難戰勝心魔,戒了幾天又重啟惡習,其實我也挺替他們感到痛心難過的。

 

若他們不是親人,可以不聞不問一走了之,但如果是家人,真的會讓人心疼擔憂的,若有萬一的時候,也會造成家庭很大的動盪。

 

人家常說:「久病床上無孝子」,父母都這樣了,何況是兄弟姐妹?所以也有人說,一個家庭的幸福並不來自於財富,而是他們的家人都健康平安,不是嗎?

 

    另一種病在命理來說是一種先天病,可能是出生之後,在某些器官是比較弱的,這是可以靠後天調養減緩修復的,除非是一出生就有缺陷的,可能就必須依靠醫學的力量。

 

不過一個家的經濟狀況,是否足夠撐起所有的萬一?然而也不是擁有錢財能解決所有的病痛,還是從最根本的地方著手,好好養身定期做保養,戒除不良習慣。

 

其實人的身體都有所謂的自癒能力,只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恢復,不斷重覆傷害,一生辛苦的付出又是為何?躺床上看醫生還是等家人來探病嗎?真不愛惜自己~

 

這個就是你要的結果?很不划算,另有一種說法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所有一切都變成別人的,也不是理想的結果吧?肉身得來不易,只是拿來生病,豈不可惜?

 

記得當初~從兩億精子裡面脫穎而出受精的過程嗎?使了多少力~打敗了多少對手才有機會進入母體內?誰說拼命一定要到這個世界來的?結果?

 

一生短短數十載,過去的我們無法後悔,但還可以掌握今後的每一天時光,百善孝為先,當我們不愛護自己的身體時,先是違背了孝道。

 

人們都在說,任何的財運基礎運勢,都是建立在孝的本質之下,若是一個連自己健康都不在乎的人,真的能夠走得順遂嗎?對此我也感到有些疑惑?

 

跟朋友之間聊到這樣的問題,其實我也知道,沒什麼意義,無法改變什麼,畢竟掌握命運的人不在我,即使身為命理諮詢師,也真的無法度。

 

雖然不願看到人真的痛到最後那一刻,但是有時候卻也不得不這樣,因為只有撞過南牆的人才會有所體悟,不過我也一直抱持著問號?

 

很多人事物在外面也很容易知道,可依此借鏡警惕自己,但似乎沒什麼效果?有很多事看到最後也懶得說,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能量。

 

說真的~如果人都懂得道理的時候,根本也無需命理師的存在,這個角色只是一個輔助的功用,也得命主要能夠接受,否則找了誰都無法幫上忙。

 

造物主創造了生命體,不會只是想讓人下來體驗生病的,當中一定有很多的東西讓你去體驗及磨練,其實有任何的警訊或異樣,身體多半都會發出提醒的。

 

不過人們很容易忽略,也沒辦法,大家都是為了維持經濟,即使真的很累,也不敢輕易休息,最後還是進入不好的迴圈裡。

 

淺見結語:生活當中一定會面臨很多的事情,每天至少撥出一些時間,讓自己能夠好好沉澱思考,我們自己的心也是疾病產生最大的根源,心若病了,接踵而來的就是很多的負面影響。

 

人生已經很不容易了,但無論如何,想辦法讓自己快樂最重要,一個人若能天天快樂愉悅時,很多東西也能夠慢慢擁有,這是一件很妙的事情。

 

所有的不順不如意以及病痛,也會慢慢遠離你,請好好的善待自己,找出問題、面對問題及解決問題,自己才是那個最重要的人,內心的世界必須時常檢視。

 

唯有心情能夠常保持開心的,勝過萬靈藥,人生的道路也能走得更如魚得水,疾病遠離了~心開闊了,生活也愈來愈美好,豈不妙哉!

 

個人也非常希望,不要辛勤一生的積蓄,最後都拿去投資醫院看病治療,才不枉費體驗人生真諦。

 

人生旅徒  初世~許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旅徒~傳記錄
0會員
32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來自外星球人 初世~許懂,歡迎來到人生旅徒~傳記錄部落,這邊是一個天馬行空、胡說八道,勇敢做自己,分享傳說中帶點玄的心盒子,人生勇於嘗試創作~一個最真實的破軍人,自由創作記錄 每週星期四更新~謝謝
人生旅徒~傳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探討心境對成功的重要性,以作者自身的股票投資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培養沉穩、耐心的心態,在面對市場波動時保持穩定,並最終獲得成功。文章也強調心靈富足的重要性,指出物質的滿足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唯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讓人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16
探討心境對成功的重要性,以作者自身的股票投資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透過培養沉穩、耐心的心態,在面對市場波動時保持穩定,並最終獲得成功。文章也強調心靈富足的重要性,指出物質的滿足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唯有內心的平靜才能讓人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4/12/05
內容分享了個人在課程中的獨特體驗,從初期的好奇心到逐漸獲得自信的轉變,自己在這兩天的課程中,不僅學到了靈性與科學的結合,也意外收穫了許多朋友和寶貴的互動經驗,在這樣的環境中個人克服了內向的性格,勇於分享自己的理想,並反思人生中的挑戰與成長,過程中我的自信心得到了重建,展現了面對困難的堅韌與勇氣。
Thumbnail
2024/12/05
內容分享了個人在課程中的獨特體驗,從初期的好奇心到逐漸獲得自信的轉變,自己在這兩天的課程中,不僅學到了靈性與科學的結合,也意外收穫了許多朋友和寶貴的互動經驗,在這樣的環境中個人克服了內向的性格,勇於分享自己的理想,並反思人生中的挑戰與成長,過程中我的自信心得到了重建,展現了面對困難的堅韌與勇氣。
Thumbnail
2024/12/05
個人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面臨挫折與挑戰,並試圖找到問題的本質,文章內容探討了外部設備與內部因素的關聯,並強調理解和定位本質問題的重要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與資源浪費,透過對自己學習的反思,作者分享對終身學習的見解,指出真正能帶來效益的知識有限,並鼓勵讀者在成長過程中保持自我,珍惜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2024/12/05
個人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面臨挫折與挑戰,並試圖找到問題的本質,文章內容探討了外部設備與內部因素的關聯,並強調理解和定位本質問題的重要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與資源浪費,透過對自己學習的反思,作者分享對終身學習的見解,指出真正能帶來效益的知識有限,並鼓勵讀者在成長過程中保持自我,珍惜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剛看到中醫流派「祝由術」的介紹,其神妙處居然可以起死回生,化傷病於無形,於是引發了我的疾病的思考。 首先是疾病的定義,我的定義是--凡是會造成生活不便,最終會影響個人生存發展的不良走向身體症狀都涵蓋在內,從這個定義出發就會發現疾病變得主觀且個人性,因為每個人的耐受度不一樣,有些人一點小感冒就急驚風
Thumbnail
剛看到中醫流派「祝由術」的介紹,其神妙處居然可以起死回生,化傷病於無形,於是引發了我的疾病的思考。 首先是疾病的定義,我的定義是--凡是會造成生活不便,最終會影響個人生存發展的不良走向身體症狀都涵蓋在內,從這個定義出發就會發現疾病變得主觀且個人性,因為每個人的耐受度不一樣,有些人一點小感冒就急驚風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1-02健康,其實跟因果脫不了關係 現代的文明病其實很多已經不文明了,巧立名目的很多,對於那些看不懂、醫不好的病,就容易被冠上一個莫名其妙的病名給你,我就很常聽到朋友很緊張的問我,醫生說他得了甚麼甚麼病,那病名還真是沒聽過,我與云兒都會笑笑的說:「你該去買張彩券。」
Thumbnail
1-02健康,其實跟因果脫不了關係 現代的文明病其實很多已經不文明了,巧立名目的很多,對於那些看不懂、醫不好的病,就容易被冠上一個莫名其妙的病名給你,我就很常聽到朋友很緊張的問我,醫生說他得了甚麼甚麼病,那病名還真是沒聽過,我與云兒都會笑笑的說:「你該去買張彩券。」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定律,如何起頭,就如何結束 這篇免費閱讀文章如果在方格子沒有破千閱讀率,也就代表大家對如何養身,維持健康的身體議題,毫不關心,一切向錢看。短短一篇警世文,看似簡單,卻是人生的體悟。 筆者認為這個是大家會忽略的議題,優先撰寫,在追求健康延壽的路上最能感同身受(所謂感同身受是同樣事情發生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定律,如何起頭,就如何結束 這篇免費閱讀文章如果在方格子沒有破千閱讀率,也就代表大家對如何養身,維持健康的身體議題,毫不關心,一切向錢看。短短一篇警世文,看似簡單,卻是人生的體悟。 筆者認為這個是大家會忽略的議題,優先撰寫,在追求健康延壽的路上最能感同身受(所謂感同身受是同樣事情發生
Thumbnail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Thumbnail
今天一位馬拉松牙醫師問我,妳女兒還好嗎?(上週二確診,由我撩落去照顧) 我說,姐姐第一天發燒一直睡,第二天退燒,輕微頭暈,但第三天就想回學校了。之後會輕微咳嗽,但精神不錯。 「那你們家很快!(不論是症狀或者恢復力吧)」他說。此期間,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我說「你們家的反應都好快」,為什麼?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2022/04/10 講題:身心靈關係的奧秘 講師:王怡仁醫師 接受自己的性格,才會好起來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Thumbnail
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纏上身,先前一篇探討了亞健康狀態以及忽視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認知到:預防總是勝過治療——改善體質、良好生活型態都是邁向真健康的首要條件。 參考閱讀:失眠、焦慮、過敏、三高…「亞健康」悄悄來敲門了嗎?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一直以來不停向大眾呼籲,健康是人生最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