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人聽地下電台,故意要反其道而行?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那幾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發明低門檻的健康方法」,提供一般大眾照顧自己的能力。因而預防生病,減少吃藥。公益環島演講的時間地點:《減藥藥師公佈欄
延伸閱讀:別再給書裡的健康建議了,連醫療人員自己也做不到!

吃藥之後,然後呢?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

「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
「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

「要抽菸就去陽台抽好不好?要得癌症你自己得就好。」
「吵什麼?你現在是在吵什麼?」

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嗯,我們家也是這樣。就算我是藥師、就算我把藥物治療學背誦得滾瓜爛熟、把癌症數據印出來貼滿整間客廳,「爸媽寧願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健康惡化」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存在著。

好奇怪,就好像他們是「故意讓自己生病」。

raw-image

*

明知道這些習慣對身體不好,但爸媽卻持續維持這些壞習慣?洋芋片沒了就補、菸抽完就換下一根?天啊,整件事情不但非常弔詭又不合邏輯。難道他們完全都不相信抽菸會得癌症嗎?難道樓上鄰居糖尿病造成截肢的血淋淋例子,外公為了治療口腔癌而挖去半張臉的例子,他們真的從不在意嗎?還是爸媽明明知情,但他們已經都不想再活下去了、想要故意早點離開這世界?

不,都不是。爸媽這麼努力工作養家,總不會特別故意離開家吧?

但爸媽日常的作為,卻始終與「健康的期待」背道而馳。

家人們「故意讓自己生病」的這問題背後,一定有個我們看不到的盲點存在。一堵你、我、幫爸媽開處方箋的醫師都看不到的高牆,確實阻擋在你我面前,阻止我們往前踏出更為健康的一步。我們甚至還以為爸媽不乖乖聽話,都是故意讓自己生病、不好好照顧自己根本都是在找碴(一開始的那兩段對話,就是我和我爸媽的吵架內容)。

直到我開始環島公益演講、將自己歸零、閉上嘴,用心挖掘我的爸媽與一般大眾「故意生病」背後的矛盾,我才明白,「健康建議無法讓人健康」,這事絕對是必然的。尤其我們平常在網路上、在醫學教科書上看到的這一切健康建議,根本都「設計得讓人無法完成」。從被發明出來的那一刻起,就欠缺了最基本的那項元素—「人情味」。

例如:「你就是要避開過敏原!」這款建議,在一位剛好對麵粉過敏的製麵廠老闆面前,聽起來就是格外刺耳。

「請你戒掉飲料!喝水最好!」的建議,若直接告訴一位討厭白開水味道的糖尿病病人,那他甚至連聽都不想聽。

而演講時若脫口而出「多運動」三個字,就只會得到全場奶奶們禮貌性的微笑。畢竟,有誰到了這把年紀膝蓋還能堪用呢?

說得直白一點,那些照本宣科的健康建議,其實連醫護人員自己都辦不到。例如:藥師營養師也很喜歡喝飲料吃炸雞、大夜班護理師得天天熬夜、眼科醫師看診需要常常用電腦用手機。

「少吃垃圾食物、早點睡、少用3C產品」,要你穿上白袍、上台衛教說來簡單,但如果此建議就剛剛好跟個人的生活樂趣或工作排斥,那還真是強人所難。你想想,要人家大夜班護理師不准熬夜,那是要人家怎麼上班?

套一句愛喝飲料的營養師朋友說的:「我們喝飲料,都是為了推己及人,苦民所苦啊!」保證讓你笑到彎腰。

「努力健康」的原先用意,本是要讓生命變得更加快樂,在此時此刻卻變得反其道而行。只能照著制式模板執行的「努力健康」,已經變得與「忍耐」等號。而這就是讓我們,以及我們的爸媽無法成功照顧自己、持續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最終,導致了慢性病惡化成臥床中風洗腎、本人久病萬念俱灰、家人被迫辭職照顧、長照補助僧多粥少、政府財政更加捉襟見肘。

如果健康變得只有一種選擇,那麼沒有選擇權利的人們,就絕對不會成為健康的人。有82%的家人都是這樣子度過的,而我和你也已經抽好了號碼牌,排隊等著成為「故意生病」的下一批人。

這本書,就是記錄了我放棄教科書上的死板觀念,轉個彎,帶領著我的爸媽、島上的小小人物們更加健康、甚至逐漸減少吃藥的小小故事。每當我練習改變舊有的醫療建議、嘗試將所有建議都添加一點人味,我竟然可以確保我的爸媽、每一位使用者都自願的健康起來。

哦?聽起來這問題很難克服?我們又曾幾何時,能成功撼動整個體制呢?

不,方法還出乎你意料的簡單。

例如,我嘗試邀請每一位想喝飲料、不喜歡白開水味的糖尿病病人,改喝病人自製的果乾茶、陳皮茶,間接移除罐裝飲料裡的含糖量,因而成功控制好血糖、減去了血糖藥。

再來是把「糖尿病不能吃的食物清單」換成「糖尿病可以吃的美食食譜」、「公司附近的減醣午餐地圖」送給媽媽當作飲食參考。在不改變生活習慣的前提之下,我貼心找到了控制媽媽血糖兼顧好吃的減醣飲食法,讓媽媽不會覺得飲食上有太多限制。

我接下來還發誓,要把「多運動」這個令人噁心的名詞丟棄,把它包裝成「勞苦工作者下班後的止痛復健」,讓爸媽工作後也能「為了止痛動一動」。沒錯,美其名是減少止痛藥的用量,然後爸媽就忘了自己正在運動了。

從那天開始,我將所有「健康遇到困難」的病人留下,說要幫助他們減少吃藥、詢問他們背後更關心什麼議題、告訴他們如何處理生活與健康建議之間的矛盾。我會在傾聽之後,給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建議、行動、懶人包,大大降低了達成健康的門檻,讓新習慣的成效,直接彰顯在使用者下一次的健檢報告上。

然後看著報告好轉的醫師,當然就主動幫他們減藥了。

沒有人情味的建議,是一則無法轉台的廣播節目,它負責把三十年前的俗套講稿朗讀出來,也不管聽眾是不是「根本沒在聽」,只要有念完,它的工作也就結束了。沒有人情味的建議,也是一部萬年不改的老舊法律,不但跟不上科技時代的生活腳步,還會隨時將法條逐一拿出來懲罰人民。既然都拚了命地健康,為什麼還不能夠好好地變得幸福?我們都忘了最基本的事情:健康建議,必須符合一般人的生活習慣。

但平易近人的建議可不一樣!竟能誘發大眾心甘情願的照顧自己,讓生活型態每天二十四小時都浸泡在健康快樂的氛圍裡面。例如:原本不愛控制血糖的林爸爸自己跑去買了一台血糖機驗血糖;原先對於控制腎衰竭已經放棄的周大哥,還把健檢報告從垃圾桶裡撿回家。這一切,都是切切實實在我眼前發生過的奇蹟變化。不論是我的爸媽,還是我身邊的病人,都對於運用「人情味版本的健康建議」感到滿心期待,你我不用再像過去那樣,需要緊盯著被照顧者有沒有完成當天的健康進度。我們不用再為了健康吵架。最後,所有人都能合理的減去服用多年的慢性病處方箋,達成實質上的「真健康」。

我是帶領人們減藥的藥師,胡廷岳。我一直有個夢想,想讓民眾能過上喜歡的生活,慢性病還可以控制得很好。在親自照顧生病的爸媽之後,我才領悟到過去學的醫療知識全都該改一改。若不加入一點人性元素,單純分配給民間的衛教手冊根本就沒有人要看。

為了讓治病的建議,能夠將心比心。我發願環島演講、蒐集民眾心裡最關心的議題,考取了跨領域的糖尿病、腎病、心血管疾病衛教師執照,修取了跨領域的營養、運動、中藥、失能指導學分,也同時攻讀台師大健康促進的碩士學位。像這樣不停地練習賦予能力的技術,都是為了要讓「人情味治病」的夢想,變得更加可行。

謝謝緣分,讓你有機會翻開這本書。我相信,邀請家人永續健康下去的這件偉大小事,你一定也能輕鬆做到。

對我們的家人來說,要不要照顧自己、要不要回診健檢、未來身體健不健康,其實都不重要。你必須先聽他們訴苦、讓他們敞開心胸,他們才會相信你的建議有用。這就是我與你都能成功辦到的力量—人情味治病。

但過去的我,並不是這樣做的。而且我做得很爛。

這就是一切故事的起點。

(故事未完)

文字摘錄自胡廷岳《吃藥之後,然後呢?》一書

*

第一人生是健康,享受時光
第二人生是開始吃藥,提心吊膽
第三人生是調整生活,減少吃藥

《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已在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三民線上書局,以及各大線上線下書局販售。

動員全台灣人健康起來、成功減藥減保健食品,我是認真的。以上。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raw-image

*

環島演講中!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創造「不費力又自願行動的健康生活」,想在2030 年底以前,讓台灣每一個人都能控制好慢性疾病,與我的爸媽一樣。關於為什麼我要環島演講

我是廷岳,人人都知道平常要運動要養生、要預防臥床,但其實連醫師自己也做不到。所以我立志幫全台灣的長輩,找到【做得到的健康生活】!必須降低健康的門檻,人人才能健康起來、減少吃藥、預防臥床。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u Will-avatar-img
2023/01/04
剛剛在書上看完這一篇~震撼啊!
說真的,我還不知道怎麼一句話介紹我的理念阿XD 一篇文章也是,那還是就,寫成一本書吧(?!?) 謝謝Bamor看書 <3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15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5/03
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抵達公司之後就忘了自己今天是怎麼過來的、到了晚上就想不起來今天早餐吃了什麼、打完麻將就忘了剛剛贏的過程,只知道自己贏了。沒有錯。這就是「剛剛沒有動到腦」的證據。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04/24
你也知道橄欖油很棒、211健康餐飲食計畫很好,但你根本就沒時間煮對吧?我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3+1個很聰明的解決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據統計,台灣人在死前平均臥床時間約8年,所耗費的龐大照顧成本,對於患者、照顧者和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原本擔任醫院藥師的胡廷岳因為爸媽生病的親身經驗,認為現行的醫療和衛教宣導過於僵化,因而開啟了環島公益演講行動,推廣用長輩們「聽得懂、做得到」的健康建議,希望藉此達到人人能縮短臥床時間、減少吃藥的目標。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有著曾經說服過家人/病人,最後卻說服失敗的經驗?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我怎麼從「說服失敗」,變成「說服成功」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些老家人真的非常頑固,絕不願意看醫生或接受健康檢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有些老家人真的非常頑固,絕不願意看醫生或接受健康檢查。如果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這些訊息因為背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可能是疾病的問題變少了、或是哪裡痠痛減少了、可以預防XX疾病等都是見證,也透過可信的人包括某些醫療人員在電視上的宣傳、或是鄰居朋友的廣告或廠商免費試用等的商業模式,讓中高齡者深信不疑。 子女想要勸戒是敵不過,這些有力人士在爸媽心目中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感,不斷的制止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一樣的經驗,當你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關閉電視,準備要起身進房間寫作業的時候,結果爸媽一說:「還在看電視阿,阿你作業是不用寫了是不是?」你就變的很不想寫作業,大笑,甚至進房間之後還會賭氣,拿手機出來滑。
Thumbnail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一樣的經驗,當你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關閉電視,準備要起身進房間寫作業的時候,結果爸媽一說:「還在看電視阿,阿你作業是不用寫了是不是?」你就變的很不想寫作業,大笑,甚至進房間之後還會賭氣,拿手機出來滑。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為什麼能獲得健康的人,總是只有少數那幾個人?「老媽別總是坐著看電視,起來走走啦。」「好了好了,我已經很累了你不知道嗎?」像這樣類似的對話,也不停的在你家發生嗎?還是不想再繼續吵架的你,早已在心中放下了「提醒爸媽健康一點」的念頭?
Thumbnail
吃藥、吃保健食品之後,這些日子我們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嗎?還是我們人類只是半遮半掩地假裝健康。如果能好起來,說真的,那麼我們吃藥、吃保健食品幹嘛。
Thumbnail
吃藥、吃保健食品之後,這些日子我們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健康嗎?還是我們人類只是半遮半掩地假裝健康。如果能好起來,說真的,那麼我們吃藥、吃保健食品幹嘛。
Thumbnail
有件事情很妙,現實世界其實是:藥師也會吃泡麵喝可樂、營養師也會吃消夜吃零嘴的。但我們確實是那群「要求大家生活要健康一點」的人。
Thumbnail
有件事情很妙,現實世界其實是:藥師也會吃泡麵喝可樂、營養師也會吃消夜吃零嘴的。但我們確實是那群「要求大家生活要健康一點」的人。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我爸媽對於積極照顧健康很不以為意,套一句我媽常說的:「這餐都吃不飽了,我還管能不能活到80歲?」然後繼續埋頭苦幹、繼續忘記病痛幫家裡存一點錢。所以我離開年薪百萬行銷經理的工作,回家說故事給爸媽聽。因為我發現...。
Thumbnail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Thumbnail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