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穩賺不賠?還是有賺有賠?還是法律文字的陷阱?!(投資與借貸的法律界定與爭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案例:

乙多次向甲借款,甲均以現金方式交付,累計欠款金已達於600萬元嗣因乙無力償還借款,110年7月21日與甲協商,甲、乙簽訂還款計畫書;乙又另外商請甲投資其未來欲經營之餐飲事業(規劃中的藍圖),甲、乙簽訂投資契約書,由甲以400萬投資乙公司,內容為投資約定:「甲、乙投資期間自簽約日起滿2年為投資期滿日,1年1期,乙應按期於每年1月1日給付分紅獲利不少於投入金額50%,並於投資期滿日時如數返還投資。」

甲認為穩賺不賠,便不假思索投入,一年後,甲請求乙給付第一期紅利200萬元,乙給付後,某日看到節目上網紅律師說:「利息約定過高的部分應該,是無效的約定...」,覺得自己吃虧了,於是訴請法院,請求甲返還不當得利,雙方對簿公堂。

乙聲稱:「雙方所約定的投資契約,並未約定具體投資標的,只是保證獲利及清償日為約定,應該屬於一般金錢借貸而已,且投入本金400萬卻能換來每期保證獲利分紅200萬元,已經遠超過民法16%的規定,超過部分應該是無效的,甲受領是無法律上的理由,要求返還。」

甲聞言氣的當庭大罵乙,並反駁:「已經給的就不能退,那是我的投資的分紅,就算你說得有理由,那也是你心甘情願給付給我的利息!」

請問:誰有理由?


契約內容定性怎麼判斷?

法律怎麼規定?

民法第 153 條:「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法院怎麼看?

1.基於私法自治及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得自行決定契約之種類及內容,以形成其所欲發生之權利義務關係。(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7號 )

2.解釋契約應通觀全文,依當時之情形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並斟酌交易習慣依誠信原則為斷定之標準,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以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字面或截取書據中一二語,致失立約之真意(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78號 )

白話來說:解釋一個契約內涵為何,是不拘泥文字形式上的意思,而是雙方就約定的內容所產生的效果做實際上的判斷。


是投資還是借貸?

法律怎麼規定?

按民法第 87 條第2項「虛偽意思表示,隱藏他項法律行為者,適用關於該項法律行為之規定。」

民法第 474 條第1項:「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契約。​」

法院怎麼看?

所謂投資,係投資人共同出資,就投資事業之經營結果,按出資比例分配盈餘、負擔盈虧,無收取固定分紅,亦未必能取回全數投資金額。

白話來說:

所謂投資,是指投資人考量承受未來獲取利潤之不確定性範圍內所為之理財,投資行為應自負投資風險;約定返還本金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股息、利息或其他報酬,與常態之投資方式還是有本質上的差別。


是分紅還是利息?有這麼好康?超高利息給付約定:

修法前民法第205條:「約定利率,超過週年20%者,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

修法後民法第205條:「約定利率,超過週年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修正109年12月29日)

修法理由   

1.鑑於近年來存款利率相較於本法制定時已大幅調降,本條所定最高約定利率之限制亦應配合社會現況作適度調整,另考量本條之適用範圍廣泛,仍須保留一定彈性容由當事人約定,不宜過低,爰將最高約定利率調降為週年16%。

2.約定利率如超過最高約定利率上限,原條文規定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並未規定超過部分之約定為「無效」,故司法實務見解均認為僅債權人對之無請求權,並非約定無效而謂其債權不存在,倘若債務人就超過部分之利息已為任意給付,經債權人受領後,不得謂係不當得利而請求返還。為強化最高約定利率之管制效果,保護經濟弱者之債務人,爰將本條法律效果修正為「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以符立法原意。


修法前的自由給付法律上的效果為何?

修法前約定利率超過週年20%者,民法第205條既僅規定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無請求權,則債務人就超過部分之利息任意給付,經債權人受領時,自不得謂係不當得利請求返還(最高法院29年渝上字第1306號刑事判決)


結論:

1.因甲、乙雙方實際為消費借貸之事實,「甲、乙就某一段期間約定,出借多少,返還多少...」,在解釋上屬於民法第474條典型消費借貸契約的態樣,借貸本金可認定為400萬元;而按期於每年1月1日給付分紅獲利不少於200萬元,解釋上是假借「投資紅利」名目給付之利息。

2.按照修正後民法第205條定有明文按約定利率,超過週年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甲只能就有效的利息約定範圍內請求乙給付;並不是如同修法前的規定,債權人甲對於超過部分之利息,雖然無請求權,但只要債務人乙主動給付給付甲並經甲受領後,甲就不用返還的見解。

3.本案例,若法院定性雙方契約為消費借貸契約者,則甲只能就本金、法定利率為請求,超過法定利率無請求權。

台北地區民間公證人事務所

https://www.notarychuang.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民間公證人
47會員
56內容數
分享生活中的法律大小事。
民間公證人的其他內容
2025/03/12
案例: 甲、乙原為論及婚嫁之男女朋友,且為共同經A公司,兩造分別出資50%,各100萬元,共計200萬元。 A公司設立後,乙未依據合夥契約約定按月分配甲足額之盈餘,累積欠甲盈餘分配共OO萬元,甲不想再與乙有任何來往,便一狀告上法院。(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2025/03/12
案例: 甲、乙原為論及婚嫁之男女朋友,且為共同經A公司,兩造分別出資50%,各100萬元,共計200萬元。 A公司設立後,乙未依據合夥契約約定按月分配甲足額之盈餘,累積欠甲盈餘分配共OO萬元,甲不想再與乙有任何來往,便一狀告上法院。(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2025/03/04
案例: 甲、乙離婚,雙方約定甲按月定期給付乙新台幣3萬元,給付半年後,乙與丙結婚,甲認為乙不應該再跟自己拿錢,有無理由?(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2025/03/04
案例: 甲、乙離婚,雙方約定甲按月定期給付乙新台幣3萬元,給付半年後,乙與丙結婚,甲認為乙不應該再跟自己拿錢,有無理由?(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2025/02/14
案例: 乙常帶甲去吃飯,白天吃牛肉湯、中午吃把費,晚上才吃的清淡些,甲決定收養乙女,雙方一起完成法院收養程序,甲收養乙後,乙認為甲晚上要上好幾次廁所,便將甲的床位搬到離廁所較近的走道上,三餐也變成,白天吃麥片、中午吃稀飯,晚上才吃的較好的醬油拌飯。...甲認為被乙騙了,一狀告上法院。(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2025/02/14
案例: 乙常帶甲去吃飯,白天吃牛肉湯、中午吃把費,晚上才吃的清淡些,甲決定收養乙女,雙方一起完成法院收養程序,甲收養乙後,乙認為甲晚上要上好幾次廁所,便將甲的床位搬到離廁所較近的走道上,三餐也變成,白天吃麥片、中午吃稀飯,晚上才吃的較好的醬油拌飯。...甲認為被乙騙了,一狀告上法院。(點我看更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甲乙雙方的契約問題,區分消費借貸與投資的法律性質。案例中,甲借款予乙及其後的投資安排引發爭議。透過民法相關條文分析,討論雙方的約定是否屬於合法契約,以及如何判定利息與獲利的合理性。最終,根據修法後的規定,考量當事人的權利與法律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釋與建議,適合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問題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甲乙雙方的契約問題,區分消費借貸與投資的法律性質。案例中,甲借款予乙及其後的投資安排引發爭議。透過民法相關條文分析,討論雙方的約定是否屬於合法契約,以及如何判定利息與獲利的合理性。最終,根據修法後的規定,考量當事人的權利與法律效果,提供清晰的解釋與建議,適合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問題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當需要向非金融機構借錢時,預扣問題是常見的。這篇文章分享了借貸契約成立、法定利息及重利罪等三個觀念,提醒借款人應注意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當需要向非金融機構借錢時,預扣問題是常見的。這篇文章分享了借貸契約成立、法定利息及重利罪等三個觀念,提醒借款人應注意保障自己的權益。
Thumbnail
簡單認識法規 系列 希望能給提供你一些幫助與知識 一般人除了會向銀行借錢以外,有些人還會向地下錢莊借錢「 三分利 、 五分利 」,而借貸的利息最高可以約定多少,其實在民法上有法條明文規定,而原本民法規定的利息最高為年利率20%,在109年12月29日修法通過後降為16%,簡單介紹如下
Thumbnail
簡單認識法規 系列 希望能給提供你一些幫助與知識 一般人除了會向銀行借錢以外,有些人還會向地下錢莊借錢「 三分利 、 五分利 」,而借貸的利息最高可以約定多少,其實在民法上有法條明文規定,而原本民法規定的利息最高為年利率20%,在109年12月29日修法通過後降為16%,簡單介紹如下
Thumbnail
1、一般人借錢給別人時,可以用複利方式收取利息嗎? 2、若債權人逕自決定向債務人收取複利,效果如何? 3、一般人若不依民法第207條規定,就不能用複利方式收取利息嗎? 4、銀行業放款可以依據民法第207條第2項規定收取複利嗎? 5、民眾用現金卡借款時,銀行業可否依民法第207條第2項規定收取複利?
Thumbnail
1、一般人借錢給別人時,可以用複利方式收取利息嗎? 2、若債權人逕自決定向債務人收取複利,效果如何? 3、一般人若不依民法第207條規定,就不能用複利方式收取利息嗎? 4、銀行業放款可以依據民法第207條第2項規定收取複利嗎? 5、民眾用現金卡借款時,銀行業可否依民法第207條第2項規定收取複利?
Thumbnail
欠債就應該還錢,但實務上常見:急著借錢,所以利息這檔事就沒想那麼多了,但借了之後才發現利息高的嚇人!甚至很快就超過本金了!怎麼辦呢?事實上,太高的利息在法律上是可以不用還的!是真的嗎?!
Thumbnail
欠債就應該還錢,但實務上常見:急著借錢,所以利息這檔事就沒想那麼多了,但借了之後才發現利息高的嚇人!甚至很快就超過本金了!怎麼辦呢?事實上,太高的利息在法律上是可以不用還的!是真的嗎?!
Thumbnail
在上一話介紹租賃結束後,稍微可以輕鬆一下,本話將介紹在實務上很常發生且很重要的法學概念,但相對簡單許多的「借貸」。顧名思義,借貸就是借東西,一個人借東西給另外一個人,針對使用物所有權是否移轉,又區分為「使用借貸」(不移轉)與「消費借貸」(移轉),相關的法律關係怎麼展開呢?以下就開始本話的介紹吧
Thumbnail
在上一話介紹租賃結束後,稍微可以輕鬆一下,本話將介紹在實務上很常發生且很重要的法學概念,但相對簡單許多的「借貸」。顧名思義,借貸就是借東西,一個人借東西給另外一個人,針對使用物所有權是否移轉,又區分為「使用借貸」(不移轉)與「消費借貸」(移轉),相關的法律關係怎麼展開呢?以下就開始本話的介紹吧
Thumbnail
如果您遇上了與消費借貸有關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用網站內所附的電話聯絡我們,讓我們了解您的狀況後再為您安排預約諮詢,好讓專門處理這方面問題的律師來解決您的煩惱。
Thumbnail
如果您遇上了與消費借貸有關的任何問題,都可以用網站內所附的電話聯絡我們,讓我們了解您的狀況後再為您安排預約諮詢,好讓專門處理這方面問題的律師來解決您的煩惱。
Thumbnail
消費借貸這個詞聽在一般人耳裡可能覺得陌生,但它其實就是我們平常遇到的「借錢」問題。當然消費借貸不只包含金錢,所有可以被借來使用並且無法原物歸還的消耗品都被包含在內,金錢的借貸只能算是最大宗,不能完全解釋整個消費借貸。但不管是何種物品的消費借貸,都建議可以簽訂契約,以保障之後的追討權利。
Thumbnail
消費借貸這個詞聽在一般人耳裡可能覺得陌生,但它其實就是我們平常遇到的「借錢」問題。當然消費借貸不只包含金錢,所有可以被借來使用並且無法原物歸還的消耗品都被包含在內,金錢的借貸只能算是最大宗,不能完全解釋整個消費借貸。但不管是何種物品的消費借貸,都建議可以簽訂契約,以保障之後的追討權利。
Thumbnail
承上次所介紹「契約的確保」中關於「定金」的相關法學知識,本次我們將介紹有關「違約金」的知識內容。違約金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契約,例如買手機與電信公司簽約、在公司任職與公司間的勞動契約、與銀行間所簽訂的信用貸款、房屋貸款等契約、不動產買賣契約、公司間的合作契約、服務契約等,大都設有違約金的約
Thumbnail
承上次所介紹「契約的確保」中關於「定金」的相關法學知識,本次我們將介紹有關「違約金」的知識內容。違約金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契約,例如買手機與電信公司簽約、在公司任職與公司間的勞動契約、與銀行間所簽訂的信用貸款、房屋貸款等契約、不動產買賣契約、公司間的合作契約、服務契約等,大都設有違約金的約
Thumbnail
這其實是一個現實考量,放款人也是看對象來決定利率的: 民間無擔保借貸利息通常為月息二分~三分,也就是等於週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百分之三十六。 通常對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才會讓他採用月息二分,否則一般利率都會採用月息三分。 所以就算是「三分利」的契約,仍然是一個有效契約。只是超過民法規定...
Thumbnail
這其實是一個現實考量,放款人也是看對象來決定利率的: 民間無擔保借貸利息通常為月息二分~三分,也就是等於週年利率百分之二十四~百分之三十六。 通常對信用良好的借款人才會讓他採用月息二分,否則一般利率都會採用月息三分。 所以就算是「三分利」的契約,仍然是一個有效契約。只是超過民法規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