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種教學法寶】用畫圖學寫作:以廖鴻基〈鬼頭刀〉為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壹、設計理念:好文章需要畫面感,結合國文與美術,輕鬆學習視覺摹寫

    想寫出一篇生動且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畫面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善用視覺摹寫技巧,就能豐富文章細節,在讀者腦海中營造閱讀氛圍。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的散文大量使用視覺摹寫,書寫討海人在出航過程中的所見所聞,相當適合做為上述寫作技巧的學習範例。倘若結合繪畫活動,不但能讓學習過程更輕鬆具體,也能給予不擅長文字描寫但具繪畫天分的學生表演舞台,進而激勵他們練習用文字細寫畫面。

    本活動以兩節課的時間進行,教師需事先印製李洛克〈刻畫力:文字就是畫筆,文章就是畫布〉[1]一文做為教學講義,並印製〈鬼頭刀〉一課的學習單(見文末),學生則需事前準備繪圖用具,建議使用彩色筆或色鉛筆。

 

貳、教學流程:分段創作,以佳作串連全文

    第一堂課以「教學與創作」為核心,教師可先簡介廖鴻基的散文特色以及〈鬼頭刀〉的寫作背景,幫助同學們快速掌握全文主旨。接著發下李洛克〈刻畫力:文字就是畫筆,文章就是畫布〉一文,舉例說明如何在文章中運用「五感」摹寫來強化文章渲染力,本文末有練習題,教師可仿照作者建議,以一張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圖片為例,指定一位同學上台描述所見的畫面,然後由另一位同學依照所聽到的文字描述,在黑板上畫出圖像,藉此暖身,讓全班一同感受視覺摹寫的特點。

    暖身結束後,將全班同學依課文段落分組,每組閱讀〈鬼頭刀〉的一個段落,並在學習單上將該段內容畫出來,教師務必要求同學們在圖畫旁抄寫廖鴻基的描寫文字,並用紅筆圈出文字中具體出現的事物,此為本學習單的教學重點。本文圖一的學習單以〈鬼頭刀〉第四段為例,說明作業內容。該段旨在描述鬼頭刀的外型,具體文字為:「鬼頭刀不同於一般洄游性魚類慣用的灰黑保護色調,牠美麗的色彩像極了熱帶雨林中的花彩鸚鵡,不但不驚惶避諱任何注視的目光,反而是驕傲的展現自我的存在。兩片鮮黃胸鰭平衡著青色的流線身軀,像一艘在海洋中悠游飛翔的潛艇。牠的背上綴飾著藍色發亮星點,在墨藍的海水中如武士佩戴著勳章般的神氣,也像夜暗星光般的神祕與詭異。」學生應先畫出文中描述的畫面,再將相關文字抄錄於一旁,並圈出句子中具體出現的事物,如此,就可以看出廖鴻基的寫作技巧——將視覺摹寫搭配其它修辭以呈現細節,並結合個人感受傳達情意。

圖一、學習單範例說明

圖一、學習單範例說明

    教師在解說完範例之後,便由學生自行創作,過程中可開放使用手機找圖或用教室的投影設備投影相關圖片供學生參考。本作業可當作做一次平時成績,當節下課鐘響收回作業。在進行第二節課之前,教師需先初步篩選各組佳作,掃描之後依課文順序製作成教學簡報,以利課堂講解。

圖二、一堂充滿色彩與畫面的國文課

圖二、一堂充滿色彩與畫面的國文課

    第二堂課以「分享與細讀」為核心,先依照第一節課的分組讓學生就座,接著由各組評閱他組作業(建議各組依順時針順序評閱下一組作品),選出最能掌握原文意境,且正確理解作者寫作手法的作品。小組評選完成之後,派一名學生上台報告評選過程與結果,而被選出的學生也可以上台分享創作過程的感想,教師則視情況發給上台學生獎勵。

    分享結束後,教師再使用教學簡報依序展示由教師事前挑選的各段佳作,以學生作品輔助口頭講解,帶領全班再一次複習〈鬼頭刀〉的內容以及重要文句,完成這一次用畫圖學寫作的課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圖三至七、如同繪本一般的課堂集體創作

圖三至七、如同繪本一般的課堂集體創作

表一、「〈鬼頭刀〉用畫圖學寫作課程」教學流程

表一、「〈鬼頭刀〉用畫圖學寫作課程」教學流程


三、結語:透過有感教學,協助學生掌握寫作訣竅

    學生總視作文為畏途,並且不習慣在文章中使用修辭來豐富寫作內容,其實,只要能在文章中重複運用譬喻、摹寫、排比三種修辭,就足夠使學生的作品更上一層樓。是以,教師若能在平日課堂中,以相關課文為範例,依照本文教學流程鍛鍊學生對上述修辭的嫻熟度,透過這樣的有感教學,定能協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寫出更好的文章。


●本文亦刊載於龍騰《技高國文焦點報》第62期。


[1] 出自李洛克(2019)。寫作革命:散文、小說、文案、社群貼文輕鬆進階的40道練習題。圓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辛奇花生鼠的沙龍
24會員
31內容數
這裡收錄以下幾種文章: 一、【韓劇愛看】:我喜愛的韓劇之深度評論。 二、【韓劇愛讀】:我喜愛的韓劇之延伸閱讀。 三、【女巫的國文課】:結合占星與塔羅的國文教學。 四、【N種教學法寶】:關於高中國文的各種創意教學法。 五、【不能只有我讀到】:我的閱讀書單。
2025/04/20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把硬知識說成了許多好故事,是本相當紮實的科普作品,作者林大利博士以斯文豪留下的三十多份原典為基礎,輔以相關的歷史、地理、生物學等知識,再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娓娓道來,有意識地避免了「知識詛咒」之問題,讓本書成為閱讀樂趣極高的青少年自學讀本。
Thumbnail
2025/04/20
《斯文豪與福爾摩沙的奇幻動物》把硬知識說成了許多好故事,是本相當紮實的科普作品,作者林大利博士以斯文豪留下的三十多份原典為基礎,輔以相關的歷史、地理、生物學等知識,再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娓娓道來,有意識地避免了「知識詛咒」之問題,讓本書成為閱讀樂趣極高的青少年自學讀本。
Thumbnail
2025/04/13
做為一本值得被推薦的歷史小說,首要條件是好看且具有文學性,其次是要有建立在翔實嚴謹歷史考證之上的故事架構,最後是具有引人深思的主題。《古斯特洛夫號的秘密》正是這樣一部三者兼具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3
做為一本值得被推薦的歷史小說,首要條件是好看且具有文學性,其次是要有建立在翔實嚴謹歷史考證之上的故事架構,最後是具有引人深思的主題。《古斯特洛夫號的秘密》正是這樣一部三者兼具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3/08
台灣音樂劇團「C MUSICAL」在2025年正式於水源劇場推出中文版《有真與有真》,讓台灣觀眾不必遠渡重洋也能欣賞韓國經典音樂劇。從3月7日至3月27日,共有16場演出,其中4場為韓版卡司,想要近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韓國音樂劇,一定要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08
台灣音樂劇團「C MUSICAL」在2025年正式於水源劇場推出中文版《有真與有真》,讓台灣觀眾不必遠渡重洋也能欣賞韓國經典音樂劇。從3月7日至3月27日,共有16場演出,其中4場為韓版卡司,想要近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韓國音樂劇,一定要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節選自討海人,內容書寫漁人與鬼頭刀搏鬥的過程與心境轉折。文章以鬼頭刀為敘述主軸,或以飛魚襯其英猛,或與海豚相較凸顯其從容無畏、高傲自信的神態。作者運用特寫方式,描繪海上捕魚的種種情景,記敘討海人與鬼頭刀充滿陽剛氣息的搏鬥,以及投注於海洋、魚群的溫柔情感,甚至在一對生死相隨的鬼頭刀身上,融入個人對
Thumbnail
本文節選自討海人,內容書寫漁人與鬼頭刀搏鬥的過程與心境轉折。文章以鬼頭刀為敘述主軸,或以飛魚襯其英猛,或與海豚相較凸顯其從容無畏、高傲自信的神態。作者運用特寫方式,描繪海上捕魚的種種情景,記敘討海人與鬼頭刀充滿陽剛氣息的搏鬥,以及投注於海洋、魚群的溫柔情感,甚至在一對生死相隨的鬼頭刀身上,融入個人對
Thumbnail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Thumbnail
順著黑潮公路一路往北,在高速的暖流中帶來飛魚,像是信守承諾一般,潮來潮往,是永恆的約定。 在蘭嶼湛藍的海面上,每每看到躍身於天際的閃光便知道那是飛魚對生命的奮力一搏,有恐懼有冒險有勇敢。達悟人稱黑夜裡的星星為「天空的眼睛」,那白天凌空航行天際的飛魚就是「大海的眼睛」。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便被吸引, narano的海總是美麗動人, 無數層次的藍色堆疊著, 給人平靜、安寧和深邃的感覺, 藍色也象徵著寂寞和內心的深思, 與書名《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非常契合。 🐙封面中央是一隻章魚, 手持筆和紙, 暗示這是一個與書寫有關的故事。 章魚通常被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便被吸引, narano的海總是美麗動人, 無數層次的藍色堆疊著, 給人平靜、安寧和深邃的感覺, 藍色也象徵著寂寞和內心的深思, 與書名《在寂寞的夜裡提起筆》非常契合。 🐙封面中央是一隻章魚, 手持筆和紙, 暗示這是一個與書寫有關的故事。 章魚通常被
Thumbnail
除了學校美術課,從來沒有系統性的學過繪畫。記得小學時第一次因為畫畫在美術課被表揚,其實是因為發現老師好像特別喜歡畫面被填滿的作品,於是努力將所有想得到的動物都畫上畫紙,結果一如預期的獲得嘉獎,只能說我是很會觀察的孩子~ (好像跟這次的內容完全無關⋯⋯) 總而言之,我不擅長創作,一直羨慕能隨手畫出
Thumbnail
除了學校美術課,從來沒有系統性的學過繪畫。記得小學時第一次因為畫畫在美術課被表揚,其實是因為發現老師好像特別喜歡畫面被填滿的作品,於是努力將所有想得到的動物都畫上畫紙,結果一如預期的獲得嘉獎,只能說我是很會觀察的孩子~ (好像跟這次的內容完全無關⋯⋯) 總而言之,我不擅長創作,一直羨慕能隨手畫出
Thumbnail
今天是國際冷笑話日,就讀笑話吧! 來個和《魚同學》相關的笑話。 老師:大家知道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嗎? 魚同學:因為有魚。 老師:? 魚同學:魚會吐泡泡🫧 老師:? 魚同學:blue⋯⋯blue⋯⋯blue⋯⋯ 🫧🫧🫧🫧🫧🫧🫧🫧🫧🫧🫧🫧🫧🫧🫧�
Thumbnail
今天是國際冷笑話日,就讀笑話吧! 來個和《魚同學》相關的笑話。 老師:大家知道海水為什麼是藍的嗎? 魚同學:因為有魚。 老師:? 魚同學:魚會吐泡泡🫧 老師:? 魚同學:blue⋯⋯blue⋯⋯blue⋯⋯ 🫧🫧🫧🫧🫧🫧🫧🫧🫧🫧🫧🫧🫧🫧🫧�
Thumbnail
這幾天翻開以前用過的小本子們,幾乎每一本裡面都有隨手畫,於是順手拍幾張來跟大家分享這些簡單隨筆插畫,以及對線條畫的簡單分享~只要懂了點線面,相信大家都能創作屬於自己的線條畫哦!一起畫起來吧~✍
Thumbnail
這幾天翻開以前用過的小本子們,幾乎每一本裡面都有隨手畫,於是順手拍幾張來跟大家分享這些簡單隨筆插畫,以及對線條畫的簡單分享~只要懂了點線面,相信大家都能創作屬於自己的線條畫哦!一起畫起來吧~✍
Thumbnail
去年曾寫過一篇關於〈看海〉的感想或分析,近期聽到老師對這篇文的評語,又想到了一些東西。大概沒幾個創作者這麼自戀、對自己的作品這麼執迷不悟的了。 蘋芬說〈看海〉“幻美卻又具備高度生活感的文字”,讓她想到《摺紙動物園》。細思「幻美」的緣由,我則感覺到一種「曲率」。
Thumbnail
去年曾寫過一篇關於〈看海〉的感想或分析,近期聽到老師對這篇文的評語,又想到了一些東西。大概沒幾個創作者這麼自戀、對自己的作品這麼執迷不悟的了。 蘋芬說〈看海〉“幻美卻又具備高度生活感的文字”,讓她想到《摺紙動物園》。細思「幻美」的緣由,我則感覺到一種「曲率」。
Thumbnail
這是小故事「汪洋中的烏龜船」中插圖的作畫流程。這次因為有在上K大的課,利用K大教的場景建構公式畫出這張圖,比自己摸索快了很多。希望這個流程說明也能幫到同樣在繪圖上感到迷茫的人。
Thumbnail
這是小故事「汪洋中的烏龜船」中插圖的作畫流程。這次因為有在上K大的課,利用K大教的場景建構公式畫出這張圖,比自己摸索快了很多。希望這個流程說明也能幫到同樣在繪圖上感到迷茫的人。
Thumbnail
遼闊無際,神秘的大海有許多未知的秘密。至今人類還是不斷的探索。 我常想像自己是個小水手,在海上遨遊,尋寶探險! 所以畫了一位小水手和船隻,必備的望遠鏡可以眺望遠方,和一張尋寶地圖~ 海底也會有八爪章魚吧!!我喜歡把章魚畫出圓嘟嘟的嘴!!
Thumbnail
遼闊無際,神秘的大海有許多未知的秘密。至今人類還是不斷的探索。 我常想像自己是個小水手,在海上遨遊,尋寶探險! 所以畫了一位小水手和船隻,必備的望遠鏡可以眺望遠方,和一張尋寶地圖~ 海底也會有八爪章魚吧!!我喜歡把章魚畫出圓嘟嘟的嘴!!
Thumbnail
《黑潮漂流》首篇〈同類〉與結尾〈然後〉,都說了一段關於女孩與魚,車廂月台水流淌一地的奇幻故事,充滿詩意。那是一個現實中行走暗懷無人知曉的夢,精神深感愉悅,無比自由的人,那人寫的是書裡的女孩,也是廖鴻基。
Thumbnail
《黑潮漂流》首篇〈同類〉與結尾〈然後〉,都說了一段關於女孩與魚,車廂月台水流淌一地的奇幻故事,充滿詩意。那是一個現實中行走暗懷無人知曉的夢,精神深感愉悅,無比自由的人,那人寫的是書裡的女孩,也是廖鴻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