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焦慮也不賴③(策略篇):行為改變,解開焦慮枷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行為策略篇

一、逃避與成癮:娛樂的雙面刃

許多減緩焦慮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社群媒體、電玩、動畫、追劇、購物、抽菸、喝酒、性高潮、旅行等。排除「對個人與經濟皆有益」的活動,這邊想要探討「對個人有害,但對經濟有益」的行為,其似乎具有以下特質:

  1. 成癮傾向:行為容易失控,難以自拔。
  2. 逃避現實:用來暫時逃避生活中的壓力或問題。
  3. 短期快感:提供立即的滿足感,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4. 負面循環:行為本身會加劇焦慮,導致惡性循環。
  5. 依賴外部資源:依賴外在物質或資源來緩解焦慮,而非內在調節。
  6. 忽視根本問題:未能處理焦慮的真正來源,僅解決表面症狀。
  7. 社會認可:有些行為可能受到社會的正面評價,儘管對個人有害。

在注意力經濟、行銷、自媒體等產業中,這些特質恰恰成為了關鍵策略,例如如何利用用戶的成癮傾向來延長其停留時間。這一現象的研究,揭示了短期快感如何驅動多巴胺成癮,而這種成癮對個人雖有害,但對經濟卻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也能思考四個象限:

  1. 對個人有益,對社會有益:這類行為兼具個人和社會的雙重價值,例如健康的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公益活動。
  2. 對個人有益,對社會有害:這類行為對個人有益,但對社會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如「躺平」或「知足常樂」,雖然讓個人找到平靜,卻可能降低社會的生產力或競爭力。
  3. 對個人有害,對社會有益:這些行為對個人有害,但對經濟或社會有益,如「注意力經濟」和「過度消費」,這些行為雖然促進了經濟增長,但往往以個人的身心健康為代價。
  4. 對個人有害,對社會有害:這類行為對個人和社會均有負面影響,例如藥物成癮、賭博,不僅摧毀個人生活,還對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二、暴露療法與耐受訓練:面對焦慮的策略

暴露治療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因為它說的是杏仁核的語言,而系統減敏法和洪水法是基於暴露治療的兩種治療方法。—《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

暴露療法的核心在於讓個體在可控範圍內逐步「體驗」恐懼。 例如,對於害怕蛇的人,可以從接觸蛇的玩偶、瀏覽蛇的照片、觀察蛇的標本,逐漸過渡到接觸真蛇。這種方法與辯證行為療法(DBT)中的「痛苦耐受」相似,本質上就是對恐懼物和焦慮情緒的耐受訓練。

1、斯多葛主義:自我否定(貧窮耐受)

在《善用悲觀的力量》提到:

除了預想壞事發生,有時我們還應該活得就像壞事已經發生。尤其是,我們不應該只想像失去財富會是什麼樣子,而應該定期「體驗貧窮」。也就是說,讓自己滿足於「最微薄廉價的食物」,以及「簡陋和粗糙的衣物」。

這邊可以說是增加「貧窮耐受」,書中繼續寫道:

斯多噶主義者的哲學對手伊比鳩魯,也體驗貧窮。然而他這樣做的目的,似乎與塞內加大相逕庭。塞內加是為了珍視自己擁有的東西;而伊比鳩魯是要檢驗他認為自己需要的東西,以決定哪些東西實際上是生活中沒有也可以的。

  • 斯多葛主義「體驗貧窮」:為了珍視自己擁有的東西。
  • 伊比鳩魯主義「體驗貧窮」:為了檢驗他認為自己需要的東西,以決定哪些東西實際上是生活中沒有也可以的。

斯多葛主義強調的是對現有生活的珍惜,而伊比鳩魯主義則是對生活需求的最低化。這點會接續到實踐篇,部分極簡主義比較像斯多葛式的知足,而躺平主義則接近伊比鳩魯式的知足。簡樸知足的生活,是一般人能達成不焦慮的生活實踐方式。

2、佛法:不淨觀(死亡耐受)

在《諸佛共同的聖劍》提到:

佛陀時代有兩個基本而重要的修行方法,一是安般念,一是不淨觀,合稱為二甘露門,即兩種進入不死境界的靈藥。

「安般念」會歸類在下一章的正念策略篇,「不淨觀」我認為比較偏向暴露療法。其中「墓園觀」即是觀察屍體的腐爛過程,可以說是增加「死亡耐受」。


三、小結

總的來說,成癮行為的經濟效益或許因為道德觀的限制而較少公開談論,但這正是注意力經濟的核心之一:「如何讓用戶停留更長的時間?」,也就是多巴胺成癮的技術。這種機制雖然對個人的長期健康有害,但對經濟卻是有益的。

另一種值得探討的行為策略是暴露療法,這可以視為一種「實踐負向設想」的方式。事實上,這與原子習慣的概念相似,每天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對抗完美主義的有效手段。

然而,訓練抗壓「耐受力」的過程,有時會讓人感受到如薛西弗斯般的無盡懲罰,似乎人生就是持續忍受痛苦的過程。佛陀的答案是:沒錯,輪迴是苦。而佛法中的「不淨觀」,除了幫助斷除貪執外,我認為也是一種適應死亡焦慮的方式。「耐受」這個概念,與下一章將要討論的「接受」也緊密相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33會員
607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1/12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2025/01/12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運用九大技巧駕馭焦慮,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Thumbnail
關於焦慮,你需要的不是對抗,而是如何好好駕馭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