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繼成果發表|策略設計歷程(上)後的另一篇策略建立長文。由於我在9月要開始修讀化工博士班,因此未來不一定會有文章產出了(包含每日一章)。我想在進入博士班以前將我這四年做的功課做一個很完整的回顧與統整,文字量很多,希望能對於想建立,或是正在調整交易策略的人有些幫助。
我並非財經相關科系畢業,同時也非專職投資人,對於市場的研究都是出自於攻略的心情,建立策略的目的是期望能有計畫地達成目標,並在其中得到技術與知識的提升。由於不具有財經專業,所以一路以來,犯錯是我的日常,調整錯誤也是家常便飯。
整理這兩篇文章的用意是想分享,投資之路要做的功課比想像的多,設計屬於自己的系統也遠比想像中困難。在回憶調整歷程時,除了重新與以前的自己對話外,也期許自己能吸收教訓,並在將來能繼續成長,慢慢達成計劃規劃的各個目標。
雖然我在2020年有經歷過3月的下跌,但直到2021年才完成第一版指數投資計畫書並開始執行,那時是我真正開始系統化的執行策略,因此我將從2021年的情勢開始聊起。
在我進行策略設計時,起初的功課是『資料搜尋』,先了解策略的對照組(指數)的樣貌,並取得包含年化報酬率、定期定額績效等數據。接著在此基準下嘗試以主動交易的方式追上定期定額的績效,建立了策略最基礎的架構:『進場策略』、『資金配置』、『出場策略』。起初的目標很簡單,先找到方法達成定期定額的績效,達成後繼續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超越。
在觀察指數歷年的走勢,我發現指數長期呈現上漲趨勢,並伴隨數次回檔,每一次回檔看起來都呈現「V型」,於是我認為以指數為標的,執行趨勢策略是可行的。
當時還不了解指標有區分為擺盪指標(具有上下限值,如KD、RS等)以及趨勢指標(具有明顯連續性,如MACD)。當時找尋了數種可以對應指數反轉的指標進行初步回測,並設計出『條件觸發數量』的進場規則。
隨後在牛市開啟後,認為初始規則的進場時機太慢,因此改良原先的條件觸發數量規則,以指標觸發的時間進行排序,分成『回檔判定』以及『進場判定』兩類,在原先進場規則的架構下延伸出回檔判定的系統。
2021年底學習到盈虧比的概念後,當時突發奇想,是否能設計出新的進場規則。但盈虧比中的目標價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新的進場規則保守假設指數回檔後的彈幅為最大跌幅的一半,搭配3倍盈虧比計算進場價,藉由買進停損單的機制自動下單。上述進場規則使用了一年,恰巧遇到了反彈不如預期與破底的新情境,使我意識到這樣的機械式做法並沒有彈性,無法應對所有情境。
通常初學者一開始的策略都是與大盤同向的策略,因此遭遇到反向情境時,策略會出現連續虧損,因而想建立適用於不同情境下的策略,但卻不了解熊牛的運行節奏不同,而造成多空雙巴。最終捨棄了不適合自己的新策略,並更加保守的使用原先策略,因此容易在下一輪牛市開啟時又錯失了第一波轉折獲利。
進場規則是策略的主架構,有許多經典書都分享了他們的進場規則,當時思緒又回歸到趨勢交易的定義。趨勢交易的目標是為了獲取波段收益,策略包含較低勝率、較高單筆報酬等特性。在學習順勢交易的規則後,我重新挑選『簡單且合理』的指標,並搭配『停損策略』與『資金配置』。降低了低勝率入場部位,同時增加高勝率的入場部位,順利提高了期望值。
到了策略成熟的階段,開始運用『分批進場』的概念,降低策略整體風險,並設計回檔判定,在回檔不破前低時執行『加碼規則』、回檔破前低時執行『出場規則』、趨勢延續時執行『再進場規則』,保障策略能在趨勢改變前期順利出脫、看錯時有辦法重新回到場內。
若說進場規則決定了策略是否獲利,那資金配置就會決定策略是否死亡。即使是高勝率的進場規則,當曝險過大,就有機會在遭遇風險時破產,而資金配置的重點就是防範此類情況的發生。
一開始的策略相當保守,投入金額為下跌百分比的兩倍,在此基準下可以達到定期定額的同等績效。但在強勢多頭下,很容易追求更激進的曝險,開始制定了槓桿策略、提升投入金額的積極策略、再提升槓桿倍數、甚至單筆歐印。在『獲利取向』的思維下,資金配置只會跟著停利規則走,停損規則是下跌之後的事情。
因此,在2022年情勢反轉時,過度曝險遭受到嚴重打擊,並不斷降低曝險,從單筆歐印轉變為兩筆分批、再轉變為三筆分批。
對於資金配置最有幫助的是『量化分析與數據回測』,同樣都是分批進場,等比例投入以及分散資金投入、單部位投入以及分散部位投入的效益並不同。實際執行一次回測後,能協助確定最適合的批次投入比例。而ATR指標應用則可以依據投資人的喜好,選擇要以更積極或平滑風險的方式組建投資組合。
為什麼文章的一開始要強調開始的年份呢?這與策略的演進方向有關,在多頭的年份中,大多數造成獲利的原因可能歸咎於運氣,但初學者無法理解,甚至會認為這些獲利都是靠自己的實力賺到的。因此,出場規則基本上只會考慮到『停利規則』,並認為股市既然長期都會走多頭,那短期的回檔並不可怕,只要凹過去,一切都沒問題。因此資金配置會傾向『一次性投入』,並不斷『增加曝險』,甚至開始發展『更積極的進場策略』,並只關注『停利規則』。回顧我的策略版本,直到2021年10月底,我才發展出很粗略的停損規則。
一開始的停利規則相對保守,畢竟策略目標只是要追上或是勝過定期定額,於是使用長期持有以及漲回起漲跌賣一半。但隨著操作經驗增加,很容易產生『控制的幻覺』,開始以各種方式干涉獲利,於是停利規則開始背離了趨勢交易的初衷,策略在牛市中期望避免回檔損失而設計『提前出場規則』,在熊市中更會加速提前出場的速度,因而降低策略獲利能力。
在牛市期間,停損並不是主要的課題,因此停損的設計通常很簡單,考量也很粗糙。一開始僅以波段最低點作為停損點,剩下的重心都放在停利的設計。直到開始出現停損後,才發現趨勢交易的進場點與停損點距離太遠,在曝險過高的情況下會造成嚴重虧損。
但一開始遭遇虧損時,很常出現損失趨避的想法,想方設法不要停損,並認為前低停損可能是因為市場共識被針對的關係,因此調整更寬鬆的停損。但在熊市每次反彈破底的新情境下,這樣的作法無疑會加深虧損。在吃虧後又開始回頭調緊停損,並調整進場規則,透過延遲進場降低看錯時的損失,雖然在熊市中的虧損改善了,但在隨後而來的牛市中也會來不及進場而錯失獲利。
出場規則也是在進行『量化回測』後獲得顯著改善,在統計圖表中可以分析不同進場位置的勝率、獲利與虧損交易的潛在最大損失(MAE)、若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多批次進場的資金配置下,每一批的進場勝率與風險均不同。
透過閱讀了解常用來作為停利的ATR指標規則後,我將指標拆解並改寫為只量測潛在下跌幅度,並針對不同情境套用不同的出場規則。在轉折初期進場時改用追蹤停損單的方式執行較緊密的出場規則;於轉折確立時使用較寬鬆的波段前低出場規則。上述的做法有效提升了策略期望值,同時讓策略可以應對區間震盪行情,提升了整體勝率。
初期的回檔判斷條件很簡單,通常會使用單一且普遍的技術指標或是直接以肉眼觀察判斷回檔。但隨著閱讀量與經驗增加,會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則,包含市場運行的軌跡呈現波浪狀、群眾的恐懼程度可以量化,以及指標的運行具有時序性。
因此,我們可以開始拼湊出回檔的流程、觀察指標的轉折順序,設計出屬於自己對於回檔的定義,並與進場策略扣合。當我們比一開始更了解現在的情況時,就比較了解自己可能要採取哪些行動。
策略的回檔判定分為兩種,一種是牽涉到策略進場的顯著回檔,這種回檔的幅度較大,會觸發觀察指標與進場指標。另一種則是整理的回檔,回檔幅度較小。
前者的回檔為進場點,可以由技術指標抓取,而後者的回檔為加碼點,可以藉由型態設計公式抓取,藉由辨識回檔,就可以執行再進場規則。
上一段落提到了回檔的形貌,有時候短期市場反應過激,會使策略觸發出場規則而離場。若隨後趨勢恢復,策略就必須有再進場機制,以免錯失漲幅。這種情形通常會在強勢多頭的情境下發生,因此開始思考該如何重新進場,以及規劃再進場的資金配置,以免在區間震盪與長期下跌的情況下不斷造成損失。
通常會在趨勢連貫時用到再進場規則,因此合適的再進場依據會使用『回檔不破前低』的反彈進場市單,並將停損點設定在判斷趨勢失效的價格上,在下檔風險有限的情況下繼續取得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