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愛用『分類』來詮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希臘古哲人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很多人都知道我很愛用『分類』來說事。

分類,對於我來說,並不僅僅是一種整理與歸納資訊的手段。我認為它是一種深刻的認知工具,幫助我在混亂與複雜中找到秩序,並且能夠進一步提供一個框架,讓我能夠理解世界的運作模式。

分類,能夠讓我更有效地掌握知識,也讓我在面對新挑戰時,能夠保有足夠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力。

無論是生活中的小事還是職業上的決策,我都發現分類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因為先分才能合,幫助我將分散的資訊整理成為一個連貫的整體。

分類:啟蒙的開端

「分類是啟蒙的開端」,這句話點出了分類在思想發展中的關鍵角色。

啟蒙運動強調理性與科學,認為通過對知識的分類與系統化,人類可以擺脫無知,實現思想的自由。分類讓我們能夠有條理地組織資訊,幫助我們將紛亂的現象簡化為可以理解的結構。這個過程不僅是理性的啟蒙,也是思想成熟的重要一環。

在啟蒙時期,法國的百科全書派(Encyclopédistes)致力於將世界上的一切知識進行編碼與分類。他們希望通過對知識的組織,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百科全書派的努力反映了那個時代對知識分類的重視,因為他們認為,通過這樣的分類,人類可以更加系統化地了解世界,從而實現思想的解放。對他們來說,知識的分類不僅僅是學術活動,更是一種思想解放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脫離迷信與專制,擁抱理性與科學。

分類的挑戰

然而,這樣的分類並非毫無挑戰。分類的過程有時會不可避免地將事物過於簡化,忽視了它們之間的複雜關聯。

例如,當我們將某些社會現象過於簡單地歸類為“問題”或“解決方案”時,可能會忽略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與影響。分類雖然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但也可能會讓我們陷入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無法看到事物的多樣性與變化性。

福柯的警示:分類與權力的結合

分類不僅僅是理性啟蒙的工具,還可能成為權力的工具。

法國哲學家 福柯(Michel Foucault)即指出,分類本身就蘊含著權力結構,因為分類系統決定了什麼是“正確”的知識,什麼是“應該”被討論的議題。這意味著,通過分類,權力得以控制人們的理解方式,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解釋現象。

分類即權力

舉例來說,當一個社會中某一特定群體擁有分類的權力,他們便能夠通過知識的分類與編排來影響他人對世界的理解。

例如,教育體系中的課程設計,本質上就是一種知識的分類過程。通過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編排,權力結構能夠決定哪些知識被教授、哪些觀點被強調,進而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未來的行為選擇。

這樣的權力運作在職場中也並不罕見。

例如,當企業在職位分類中引入僵化的標準,可能會限制員工的成長空間,讓他們難以突破既有的分類框架。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企業始終不斷探索更靈活的組織架構,試圖打破傳統的職位分類,讓員工能夠跨部門協作,從而提升整體的創新能力。

印象、分類與框架:心智的三個層次

在理解分類的重要性時,我經常將其置於一個更廣泛的心智層次結構中來考慮。

這個結構包括三個層次:印象、分類和框架。

這三個層次幫助我們逐步從感知進入到深度理解,並最終形成對世界的穩固認知。

- 印象:是我們對世界的初步感知

這個階段通常是瞬間的、直觀的反應,往往基於感官與情感。

例如,一個品牌的廣告、視覺設計或聲音效果,能夠立即在我們心中產生印象,無需經過深入思考。然而,這種印象往往是表面的、不持久的,容易被新的印象所取代。印象階段激發了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進一步探究事物的本質。

- 分類:是將印象進行整理與歸納的過程。

當我們對事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後,我們便會嘗試將這些感知進行整理,將它們歸類為不同的類別。

分類幫助我們將無序的信息變得有序,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組織知識。這是我們從感性進入理性思維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的啟蒙階段。

- 框架:則是心智的最高層次,代表我們對事物的全面理解。

經過長期的分類過程,我們會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認知框架,這個框架不僅幫助我們解釋現象,還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例如,當我們討論環保問題時,我們的框架可能來自於生態學理論、經濟理論或社會公平的觀點。這些框架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環保議題,並影響我們將採取何種行動。

反思與突破:避免僵化思維的陷阱

雖然分類是一個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但過度依賴分類也可能讓我們陷入僵化的思維陷阱。

這種僵化思維的表現之一是,我們容易形成固有的認知框架,從而無法接受新的觀點或挑戰既有的信念。

例如,當某個人基於過去的經驗將某一群體標籤化,這樣的分類會在未來的互動中下意識地自我強化,導致我們難以接受這些群體的新特徵。這種固定的框架不僅影響個人的認知,也滲透到了企業和社會的運作方式中。

在企業決策中,如果管理層過於依賴傳統的分類框架,可能會忽視市場的變化與創新的機會。另外,企業文化一旦僵化,就難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最終可能導致競爭力的喪失。因此,企業必須保持對分類的靈活性與批判性,才能在變化中保持活力。

如何突破認知陷阱

為了突破這種認知陷阱,我們必須在心智領域的三個層次上保持靈活性和開放性。

- 在印象層次,

我們可以主動尋求多樣化的資訊來源,避免只接受單一來源的訊息,這有助於我們形成更豐富的初步印象。

- 在分類層次,

要保持對分類系統的批判性思考,質疑自己是否過度簡化了某些事物或現象。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分類是一種方便理解的工具,但不是絕對的真理。

- 在框架層次,

我們應該建立彈性的認知框架,允許自己隨著新資訊的出現而調整原有的框架,並不斷挑戰既有的信念。這是保持創新思維的關鍵。

反思與創新:打破思維框架的牢籠

要打破分類與框架的牢籠,我們必須不斷反思自己的認知結構,並勇於挑戰既有的分類系統。

這種反思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需要持續進行的過程。隨著我們不斷地面對新資訊與新挑戰,我們的認知框架必須靈活地進行調整。這樣,我們才能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與創新能力。

這樣的反思與創新過程,既是個人的挑戰,也是企業與組織的挑戰。

企業領導者必須意識到,過度依賴既有的分類和框架,會讓整個組織失去應對變化的能力。當市場變化迅速、消費者需求不斷變化時,企業如果固守傳統的分類框架,將無法有效應對市場競爭。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領先企業開始探索更加靈活的組織架構,打破傳統的部門分類,鼓勵跨部門協作,並推動創新。

例如,某些科技公司通過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將傳統的職能分類轉變為靈活的專案小組,允許員工在不同的專案之間進行流動。這樣的分類調整,打破了僵化的組織結構,讓公司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變化,同時也讓員工擁有更多的成長與創新空間。

創新思維與分類的平衡

創新與分類之間並非對立,而是一個相互補充的過程。

分類讓我們能夠從混亂中提煉出秩序,而創新則讓我們不斷打破舊的分類,找到新的組織方式。

在這樣的平衡過程中,我們既要依賴分類來進行思維整理與知識傳遞,也要時刻警惕過度依賴分類可能帶來的僵化風險。

而要達到這樣的平衡,我們必須培養批判性思維,並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分類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組織資訊,然而,真正的創新往往來自於打破傳統分類的邊界。

許多重要的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正是通過跨領域的思維,將看似無關的事物重新分類並結合在一起。例如,當醫學與科技結合,便產生了精密醫療設備;當藝術與數位技術結合,則創造出全新的視覺體驗。

分類的力量與智慧

分類作為一種強大的認知工具,幫助我們將複雜的世界變得有序,並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理解與操作這個世界。

分類不僅是思想啟蒙的起點,也是我們進行知識組織與傳播的重要方式。然而,分類同時也可能成為限制我們思維的牢籠,讓我們陷入固有的認知模式,無法靈活應對變化。

因此,對於愛用分類來詮釋的我來說,我也在隨時提醒自己:必須理解與反思分類的局限性,並不斷挑戰自己的思維框架。

通過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培養批判性思維,並在分類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從而在這個變化迅速的世界中保持靈活與敏銳。

分類,其實是一把雙刃劍

它既能幫助我們解讀世界,也可能束縛我們的思想。要真正掌握分類的力量,我們必須學會在使用分類時保持靈活,時刻準備好打破舊有的框架,迎接新觀點的衝擊。

正如希望古哲人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分類既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基礎,也應該是我們持續創新的動力,唯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掌握心智的力量,在變化中找到秩序,在秩序中尋求突破。

#知識哲思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8/22
分類是做事情很好的方法,但要了解其中的結構與與實務的問題。
avatar-img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193會員
268內容數
2025/04/30
當一杯珍奶背後的風險,遠比你想像更複雜——原物料漲價、人才流失、顧客忠誠度流失,手搖飲不是賣茶那麼簡單。這篇從「韌性管理」視角深度拆解加盟品牌的營運挑戰,帶你看懂什麼才是真正能「扛得住」的體質。
Thumbnail
2025/04/30
當一杯珍奶背後的風險,遠比你想像更複雜——原物料漲價、人才流失、顧客忠誠度流失,手搖飲不是賣茶那麼簡單。這篇從「韌性管理」視角深度拆解加盟品牌的營運挑戰,帶你看懂什麼才是真正能「扛得住」的體質。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上,你是否常常獨自硬撐,卻不敢開口尋求幫助?其實,會求援不代表你不行,而是你更懂得運用資源、創造連結。本文帶你從心理實驗、真實案例到策略技巧,全面解析職涯發展中最被低估卻最關鍵的能力——求援力。讀完,你將學會怎麼讓高手願意回你訊息,甚至成為你職涯的助推者。想讓自己不再一個人苦撐?這篇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上,你是否常常獨自硬撐,卻不敢開口尋求幫助?其實,會求援不代表你不行,而是你更懂得運用資源、創造連結。本文帶你從心理實驗、真實案例到策略技巧,全面解析職涯發展中最被低估卻最關鍵的能力——求援力。讀完,你將學會怎麼讓高手願意回你訊息,甚至成為你職涯的助推者。想讓自己不再一個人苦撐?這篇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列舉了11個在開始戀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醒讀者應避免不健康的戀愛模式,並強調尊重、坦誠和界線的重要性。文章點出許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愛情課題,例如試用期心態、情緒勒索、備胎等,並提出需彼此尊重和付出,才能經營長久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列舉了11個在開始戀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醒讀者應避免不健康的戀愛模式,並強調尊重、坦誠和界線的重要性。文章點出許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愛情課題,例如試用期心態、情緒勒索、備胎等,並提出需彼此尊重和付出,才能經營長久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思考 人們算計太多,思考太少。 從基本治學,而非精確理論。 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獨立思考,唯有在童話故事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多元思維模型 手裡拿著鐵鎚的眼中,全世界都像釘子。 掌握各學科主要的理論模型:科學、數學、統計學、
Thumbnail
1.思考 人們算計太多,思考太少。 從基本治學,而非精確理論。 只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獨立思考,唯有在童話故事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多元思維模型 手裡拿著鐵鎚的眼中,全世界都像釘子。 掌握各學科主要的理論模型:科學、數學、統計學、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掌握了不變的規則,會更清楚該採取怎麼樣的因應策略。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職場工作者如何透過學習來成長?我以這張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來說明,包含觀點、工具與經驗三種元素。
Thumbnail
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職場工作者如何透過學習來成長?我以這張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來說明,包含觀點、工具與經驗三種元素。
Thumbnail
試圖以理論而非經驗來總結世間一切事物屬性的野心,是驚世駭俗的方法論意圖。最重要的是,在列舉各種描述和類型之外,提出一個具有理論高度的架構,把還不存在的品項也包含在這個範疇框架,能讓理論的適用年限大幅增加。
Thumbnail
試圖以理論而非經驗來總結世間一切事物屬性的野心,是驚世駭俗的方法論意圖。最重要的是,在列舉各種描述和類型之外,提出一個具有理論高度的架構,把還不存在的品項也包含在這個範疇框架,能讓理論的適用年限大幅增加。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這才是心理學》 「如何以科學方法理解人類行為?」作者說明研究者如何透過系統化的實徵研究、可公開重複驗證與評鑑的程序,逐步描繪出人類心智的真實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