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觀點引導工具取得,工具累積特定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職場工作者如何透過學習來成長?我以這張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機制來說明,包含觀點、工具與經驗三種元素。
  1. 觀點:是你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也是你看待自己在世界的定位。
  2. 工具:我們可以用來思考與理解世界的工具。
  3. 經驗:經驗會形成最實用、最具體的知識。
​...

觀點、工具與經驗,構成個人知識系統的運作


工具可以是自己特有的,或是所屬社群的共同工具。
​比方說,許多分析模型屬於共有的,但有些經驗法則是屬於個人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辨識問題、將問題分類,並結合與應用過去累積的工具解決新的問題;如此一來,就不必每次遇到問題都要重頭開始應付。
我們的觀點,會決定選擇哪些工具來累積經驗與知識,引導我們產生某些經驗、遠離某些經驗。經驗的累積可以訓練一個人的敏銳度,區辨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情況,像是廚師可以明確分辨肉的熟度、調料的份量;經驗的重現也可以訓練我們的技術,能夠穩定做出最佳成績的執行力,例如廚藝高超的廚師可以不斷烹飪出水準一致的美味牛排。
觀點可以引導我們取得所需的工具,而工具又會讓我們累積特定的經驗,周而復始強化整個知識系統的運作。換句話說,其中一項的缺少或不足,就會使得知識系統的搭建不完整。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妨這樣檢視自己:
  1. 理解一項工具時,可以與自己的哪些觀點連結?
  2. 現有的觀點,需要哪些工具來實踐?工具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3. 不同工具的使用,產生了哪些經驗?我能否重現它?
...

培養整合思維,跳脫既有框架的運作限制


以上談的是一般情況下的心智運作過程。
在面對複雜、混沌的問題時,這樣的思維可能會讓自己受困於既有選項的抉擇中而陷入兩難。這時候,我們需要跳脫既有框架的做法,比方說:重新看待問題、挖掘更好的問題?或是創造更好的新選項?
你可以在許多書中看到類似的觀點。像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中就探討了如何找到問題的本質?甚至發現更好的問題?在《決策的兩難》中提到整合思維的概念,相較於從現有選項中挑選,能不能找出現有選項以外更好的可能性,創造新的選項?
具備整合思維的人,在知識系統中的觀點、工具與經驗是如何運作的?
首先,具備整合思維的人有六項共通的信念特質
  1. 我能認知「模型」不等於現實,只是對世界的一種詮釋方式
  2. 我知道對立並不可怕,而「矛盾」反而是可以利用的著力點
  3. 我清楚沒有所謂的完美;一定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只是還沒出現
  4. 我有能力、也願意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5. 我能面對複雜的情境、找到方法釐清問題
  6. 我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創造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基於以上觀點可使用的工具,包括邏輯推論、因果模型、引導提問
一、邏輯推論,不單單是透過「演繹」與「歸納」來「分辨真偽」而已;還包含利用邏輯尋找「可能為真」的事物,也就是「溯因」的過程。比方說,企業中的管理者通常只能掌握少量資訊,就必須做出影響重大的決定。
如果過去的績效不好,管理者就沒有充足的資訊可以透過歸納來決定最佳的決策模式是什麼?也因為沒有成功模式,所以無法使用演繹來判定既有的策略方向是否正確?這時候,就只能靠溯因,來詢問「可能是什麼」而不是「是什麼」來找到詮釋有限資料的最佳解釋,並做出決策。
二、因果模型,是為了建構出因果關係。在決策過程中有兩種因果關係很重要,一種是「實質」因果關係,能拆解為像是數學公式的對應關係,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公式中一個因素的改變,如何影響結果的變化?另一種是「目的」因果關係,我們可能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最終結果的發生、或如何往我們期望的方向改變,但不知道明確的公式關係。
比方說,我們可以繪製一個飛輪,知道其中的元素彼此間的因果關係,但不是那麼確定變化的公式是什麼。擴大來說,就是系統思考的範疇,用來釐清與管理一個系統中複雜的因果關係。
三、引導提問,是為了探究對立矛盾的場景中,找出共識的可能性。比方說,透過詢問「你可以幫助我了解,為什麼你會有這些看法嗎?」來探索他人的觀點,而不是直接辯駁來捍衛自己的觀點。目的在於尋求彼此對立矛盾之間的共通點,也就是「你現在說的和我剛才說的,有沒有哪些部份是一致的?」
透過引導提問,才能產生有意義的對話。
當我們用提問,取代質問或審問來瞭解他人的觀點時,你會發現之前沒想過的考量重點,以及過去從未察覺的因果關係。引導式的提問也能用來化解立場相左的衝突僵局,避免談論破局、各執己見而沒有結論。
最後,具備整合思維的人懂得以經驗來深化優勢
在個人知識系統的模型中,我們知道了最初的觀點與工具,會影響到累積到哪些經驗?而經驗的累積又會反過來影響觀點與工具,包括強化知識的專業度與培養創新力。兩者可以說彼此相輔相成,累積足夠的經驗後,無論是碰到需要專業度或創新力的狀況,都可以更快地因應。
如果缺少專業度,就無法產出具參考價值的考量重點、因果關係或決策架構;缺少了創新力,就無法得出創意的解決方案。如果沒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專業度就無法提升;專業度無法提升,就很難保持創新的活力。
當我們理解了個人知識系統中的運作機制,就可以靠著觀點、工具與經驗不斷成長,愈來愈擅長發揮創意、打造出獨特的解決方案。
但請記得保持耐心,等待時間的複利效應;也要時時反思,善用經驗來優化。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有交涉或爭取資源的需求,掌握議價能力會讓事情更順利。一般人認為業務、採購或涉及金流的職務角色,才需要懂得議價。事實上,議價所議的是價值,而不僅是價格。
昨天有一場劉潤的年度演講「進化的力量」。在演說結束後沒多久,劉潤就發布了演講全文,還有一篇關於如何準備逐字稿的文章,我覺得比演講全文更有價值,摘錄了一些重點,也加上自己的觀點。如果想要看劉潤的全文,我放在留言中做為參考。
在不清楚問題是什麼的情況下,談策略還為之過早。而且我認為,大多數人需要的並不是策略,而是直面與檢視問題的能力。三個建議,幫助你檢視目前需要的是策略、行動,還是應該修正目標?
劉潤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既然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那麼該如何管理不確定性?如何與之共存?進一步來說,除了共存與管理不確定性之外,有沒有可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反脆弱」中提到的概念。
為什麼要閱讀?有人說讓自己成長,有人說可以看見別人的故事、感受生命的歷程,也有人說為了提升競爭力、增廣見識。我覺得這些都很棒!在吳軍的文章中,我看到另一種「商業化」的說法也很令人驚喜,他說:閱讀,能獲得可重複的成功。
劉潤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耗損度與料肉比的觀點。從書籍作者的角度來說,寫作是一種耗損知識的過程,也是一項考驗料肉比的工作。理解了耗損度與料肉比的概念,就能明白書籍也是有雞鴨牛羊的區別。你把哪種書當羊肉在吃,哪種當雞肉吃,很大程度決定了知識體系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如果你有交涉或爭取資源的需求,掌握議價能力會讓事情更順利。一般人認為業務、採購或涉及金流的職務角色,才需要懂得議價。事實上,議價所議的是價值,而不僅是價格。
昨天有一場劉潤的年度演講「進化的力量」。在演說結束後沒多久,劉潤就發布了演講全文,還有一篇關於如何準備逐字稿的文章,我覺得比演講全文更有價值,摘錄了一些重點,也加上自己的觀點。如果想要看劉潤的全文,我放在留言中做為參考。
在不清楚問題是什麼的情況下,談策略還為之過早。而且我認為,大多數人需要的並不是策略,而是直面與檢視問題的能力。三個建議,幫助你檢視目前需要的是策略、行動,還是應該修正目標?
劉潤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既然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那麼該如何管理不確定性?如何與之共存?進一步來說,除了共存與管理不確定性之外,有沒有可能從中獲益?這就是「反脆弱」中提到的概念。
為什麼要閱讀?有人說讓自己成長,有人說可以看見別人的故事、感受生命的歷程,也有人說為了提升競爭力、增廣見識。我覺得這些都很棒!在吳軍的文章中,我看到另一種「商業化」的說法也很令人驚喜,他說:閱讀,能獲得可重複的成功。
劉潤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耗損度與料肉比的觀點。從書籍作者的角度來說,寫作是一種耗損知識的過程,也是一項考驗料肉比的工作。理解了耗損度與料肉比的概念,就能明白書籍也是有雞鴨牛羊的區別。你把哪種書當羊肉在吃,哪種當雞肉吃,很大程度決定了知識體系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知識、技能、態度是推進我們成長的三大支柱,知識讓我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技能讓我們可以開始有能力改變世界;態度則決定了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這也是要獲得自我成長及突破所需要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判斷力通常是決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評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Thumbnail
動機式晤談 概念、觀點、運用的相關理論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知識、技能、態度是推進我們成長的三大支柱,知識讓我們擁有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技能讓我們可以開始有能力改變世界;態度則決定了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世界。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這也是要獲得自我成長及突破所需要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系統思維的重要性,強調理解元素、關係及其背後規律對洞察複雜系統至關重要。書中以商業模式變化為例,展示如何透過系統思維識別時代機遇,提升競爭力。此外,強調系統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促進跨學科理解、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適應未來變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因果鏈分析核心是追根究底挖掘問題的深層次原因。這方法將問題視為一個層層相扣的結構,通過系列問答,從表面的不利因素一直追溯到問題根源。口訣「追根究底挖問題,解碼問題的本質」提醒初學者關鍵概念,強調追根究底、不遺漏任何原因、用[且]或[或]運算,連接上下層不利因素之間的關係,建立徹底解決問題的強力基礎。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探討了人生的基本判斷原則,包括認識個人與他人的課題、面對損失的態度,以及生活中的道德與法律規範。同時,也談到了人生智慧的三個層次:選擇、前行、與世界博弈。透過深入的思考和學習,希望能夠提供讀者新的視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