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類圖設計裡,二爻占據了制霸的比例,轉換成白話文來說,我在某些部分,是一個古怪的天才,比方閱讀能夠一目百行,很快抓到重點,而書寫的悟性極強,善於捕捉各類作者行文的特殊語感,內化成自己筆下喜歡的模樣。
我借靠諸如此類的天賦,行走大半輩子,很少碰觸會讓自己出乖露醜的新嘗試,直到中年的重擊悄然而至,感覺自己如同手無寸鐵的超級巨嬰,發現與生俱來的能力,毫無用武之地。
前一陣子,有名讀者看了我的文章,向我提出有趣的問題:「所謂的二爻天生好手,不就是應該要慎選自己拿手的事情來做就好嗎?為什麼妳反而刻意嘗試全然陌生、又不確定是否擅長的事?」
嗯,不愧是觀察入微的粉絲啊,我有千言萬語,不知如何傾訴於其一。就拿剛閱讀完畢的《隱性潛能》作為回應吧。
這本書在還沒上市以前,便被許多重量級的書評家廣為看好,認為《隱性潛能》具有極大的潛力,成為作者亞當﹒格蘭特暨上一本暢銷書籍《逆思維》之後,再度稱霸下半年書市的續作。
「混凝土中開出玫瑰,鑽石鑿穿堅硬熔岩,你與天才們的共同點,比你想像得還要多!」這是深富鼓舞意涵、又動人吸睛的封面文案,也貫串亞當﹒格蘭特的核心觀點:能將我們推向顛峰的,並非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後天養成的品格。
在作者眼中,品格,就是每一個人的隱性潛能,包括:「欣然接受學習中的極度尷尬(書中稱之為『不適感』)」、「師法海綿,提升吸收與適應的能力」、以及「在瑕疵和完美之間尋找平衡」。作者認為,個性是一個人的日常反應,品格則是一個人身處逆境時的表現,品格不像石膏一樣固定,而擁有極大的可塑性。
這個觀點,對於慣性依附天賦的我而言,無異打臉。想想,既然中年心境的九彎十八拐,已經狠狠將那個固著的我打爛,又有甚麼好故作矜持的?也是時候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些隱性潛能,等著被我開發,最後形成了我的一部分。
為什麼懼於變動、安於既有賦能的我,會開始做些迥異於以往的事,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依循天賦而行,幫助我抵達了現有的桃花林;只是桃花林也難脫四季的更迭,當秋意漸濃、冷霜來襲,我方明瞭,天賦不是一個人的全部,生命必然的停滯、衰退,還有許多措手不及,需要我以後天鍛鍊的技能,來應付。
我不能說自己做得很好,依循作者的指引,以下的兩個關鍵,是我每天都會替自己校正的指南。生活,有時依然感覺很艱難,不同的是,我越來越有信心,認為自己可以信靠先天的賦能、偕同後天的技能,度過這些艱難。
🚴♀️主動追求「不適感」:勇於跳脫熟悉的風格、勇於在準備就緒以前就上場、勇於犯錯
即使到了現在,打出上面那行小標,仍讓我的手尖微微發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適感。但我一邊吞嚥口水,一邊轉動手腕,讓不適感慢慢轉化為興奮劑,試著欣然接受這股身心蕩漾的陶陶然。
工作上,伯樂老闆是鼓吹「接納、甚至挑戰不適感」的啟蒙者,他信奉的理念和作者亞當﹒格蘭特不謀而合:「你喜歡的學習方式或許讓你比較安心舒適,但那不見得可以讓你學得更好。」
所以,他交付給我的工作,從來天馬行空,從來不會給我時間準備到好,事後無論成敗與否,從來不吝嘉許我做得很好。
我總是得在大頭雲集、主題完全一竅不通的跨國會議現場,率先提出破冰問題;我是個科技白癡,跨地連線會議臨時出了差錯,呼天喊地不靈,只得在眾目睽睽之下撂幾個不擅長的冷笑話,趁沒人發現時將舉目可及的按鈕都亂搬一氣;我很難記住印度籍與泰國籍同事的正確姓名發音,乾脆拜他們為師,在會議之後教我一點印語和泰語的基本皮毛。
以上這些尷尬、丟臉、覺得自己傻B,每一個都超乎二爻的耐受度,而工作上我幾乎沒有選擇,只得硬著頭皮先上,just wait and see. 日子一長,我發現自己頗能自嘲,破冰無往不利。每一次連線會議都提早20分鐘setting,成為我的正字標記,外籍同事會向我自報發音訣竅,因為他們從別的同事那邊聽到,我是「好學的Landy」。
也許未來會有更多不適感,朝我發動奇襲,我在膽顫心驚之餘,深刻記得作者的提醒:「我們永遠等不到一覺醒來,突然覺得自己準備好的那一天。無論如何先大膽豁出去,你才有可能在過程中做好準備。」
🚴♀️不苛求「Best」,肯定「Better」:記住過去的你,會如何看待你現在的成就?
每當我覺得自己陷入惱人的停滯,工作與生活找不出一件正在前進、或幾近完成的事,我就會效法這本書提供的一個做法,想想五年前的我,會怎麼看待現在的自己?
五年前,我剛踏入夢寐以求的外商體制,由於年齡明顯大出同儕一輪,無時無刻不兢兢業業,深怕被淘汰。我給自己設定「起碼撐過一年」的生存期限,如此陣亡,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會顯得太難看。
當時全心的目標都在工作上,家庭、自我,百廢待舉。表象和諧,大多只是粉飾太平。我跟誰都沒有太多深層的互動與交流,幾乎和自己靈肉分離。
而五年後的我,已經在這個體制遠遠活過了五倍的生存期,再過幾個月,就要問鼎現今團隊裡最「資深」的在任門檻;我持續以長文經營粉專,追蹤數達到我從未想像過的數字;我寫完一本書,本該是人生高光時刻,卻再度跌困於抑鬱低谷。我掙扎求助,嘗試將自助的過程,依附閱讀、人類圖,轉遞給需要的朋友。
這幾年,我常常感覺自己在繞圈子,在各方面欠缺代表作。作者點醒我,那是因為我習慣以平面俯瞰的視野,來觀看人生的進展,以至於絲毫沒有意識到,若換一個立體側視的角度,我其實一直都在緩慢地往上、往前攀爬。
有時我們會陷入停滯,不是走錯路的關係,而是新路原本就不是直直向前的坦途,必須要蜿蜒盤旋。
所以,在半山腰,看看自己已經走了多遠的路,是很重要的發現,更是鼓舞。在尋找、珍惜、發揮自我的優先課題上,我一直在進步,或者,幫助別人進步。
那些我犯下的錯誤,也不值得我過度懲罰自己,我需要感覺自己做錯了,才能獲得成長與頓悟。背負完美主義的枷鎖多年,我在作者援引多項研究的結論中,得到空前的釋放:「當他人評估一個人的技能時,往往是根據其最佳表現來判斷潛能,並不是偶發性的失誤。何不以同樣包容的心來看待自己?」
我亦十分鍾情作者在書中提出安藤忠雄的故事,做為完美主義的反思。
在阪神大地震後,安藤想要保存過去的文物,因此在海濱設計了一座美術館,並選擇以一顆巨大的青蘋果雕塑作品,做為精神象徵之物。歌詠青春、以及持續成長的渴望。
在作者眼裡,未成熟的蘋果,尚未完全成形,是不完整、不完美的,卻也成為它最完美的地方:保持熱忱、保持念想,人生不會有大功告成的一天,但仍然致力於未完成的狀態。
如同投射者心心念念追求的成功,並不在於離完美有多近,在於進步的過程中,我們克服了多少困難。
於是,我會在周日晚上,獨自一人進行上述的反思,「五年前的我,會怎麼看待現在的自己?」然後,對於持續滿足和挑戰自我的自己,生出由衷的敬佩與肯定。
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人生的巔峰,存在於堅定的跋涉,並不一定要攻頂。
願將這份探索內在潛能的心境,也傳達給銀幕前的你。
*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