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書心得《隱性潛能》-不是看你的巔峰有多高,而是看你到達顛峰的過程走了多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書名:《隱性潛能》|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我不喜歡看心靈雞湯,說真的,我討厭死心靈雞湯了,我討厭莫名其妙的被激勵、也覺得別人努力成功的故事離我很遠。所以放心,這本書不是雞湯!(期待喝雞湯的抱歉讓你失望了)「夢想不是我想要討論的主題,那聽起來太盲目樂觀又太幼稚了。那是勵志大師兜售的花俏詞藻,不是嚴謹的社會科學家探索的東西」(我看了真的是哈哈大笑)

最有意義的成長不是打造職涯,而是打造品格

我會把這本書定位成一本工具書,作者身為冒牌者症候群結合理論研究、豐富的案例、並且非常系統化地把打開隱藏潛能需要具備的能力都一一寫出來,也許你看我講述心得時,心裡想這這些道理你多多少少已經都知道,但相信我,當你在學習中、在你茫然時、你在教養的路上、你在招募/訓練員工遇到困境的時候,都可以打開這本書,你會找到自己在這個過程的盲點,提醒自己該如何前進。

該如何發揮我們的隱形潛能,這本書分為三大部分:把我們推向顛峰的品格技能如何創造架構以維持動力建立系統以擴大機會

把我們推向顛峰的品格技能

個性(personality)是你的日常反映,品格(character)就是你在逆境中的表現。

品格技能隨時都可以開始培養、沒有年齡的限制,而品格技能比認知技能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要如何培養品格技能:

1.追求不適感

你我都知道要跳脫舒適圈,要有勇氣面對學習任何事物帶來的不適感,但這必須要具備三種形式的勇氣:

  • 第一種形式的勇氣:勇於跳脫熟悉的風格
    過去我們認為應該要因材施教,依照學生的狀況量身訂造適合學生的學習風格,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學習,然而研究結果發現,這個理論欠缺證據,當教學方法或學系方法配合學生或成人的能力或偏好時,考試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改善。只有在你最不適的狀態下,反而學得更好,因為你必須更加努力。

    這個觀點是我蠻常會犯的錯誤,我總是會以"這個方法不適合我"、"這不是我擅長的"來逃避學習。所以過去這幾十年來我是完全不願意寫作的,我覺得用文字表達並不是我所擅長的。我在這次的長假當中,才開始下定決心開始學習怎麼寫文章,怎麼去組織自己的想法,發現過程很困難,但也會有收穫。
  • 第二種形式的勇氣:勇於在準備就緒以前上場
    比起被動的被不適感追著,主動追求不適感的效果更好。在學習新知時,要勇於運用新知。如果等準備好才接受新挑戰,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去挑戰。

    這點有點像是在學習任何事情中的人給的提醒,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常常忍不住覺得,自己如果準備得更好再開始,但這樣反而延遲了學習的時間。如果你已經開始在學習任何事物,那麼就開始應用你的知識,不要等準備好了再開始。建議缺乏勇氣的你,趕快打開這本書給你一個當頭棒喝!
  • 第三種形式的勇氣:勇於犯錯
    不僅欣然接受及主動追求不適感,還要勇於犯錯以及放大不適感。學習真正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不斷地接受挑戰、犯錯、放大不適感,當你越勇於犯錯、學習的效果更好。

    勇於犯錯這件事情真的是知易行難,要怎麼去克服心理障礙降低犯錯中的不適感,也許是要另外一本書才能夠解決了。

2.成為人形海綿

海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海綿不只能夠被動的吸收氧氣和食物,他擅長過濾有毒物質和不健康的粒子,還會產生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特性的生化物質,已經可以從海綿提取物質治療癌症的疾病。

海綿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形式,而這種吸收力是辨識、評價、融會貫通及應用新資訊的能力。

要成為一個人形海綿,你必須主動地追求成長,而非被動的自我滿足、你需要有辨識哪些資訊是有效回饋的能力、最後一項是,你必須要追求不完美。

3.成為不完美主義者

當我們要釋放隱性潛能的時候,關鍵不是追求完美,關鍵是追求不完美。完美主義者擅長解決直接了當又熟悉的問題。研究顯示,追求完美結果的過程中往往做錯三件事情。第一,過於糾結無關緊要的細節。第二,迴避不熟悉的情況,第三,為自己犯的錯自責不已,難以從錯誤學到教訓。

接著看著這張圖,我真的要笑出來,根本是我的毛病複製。我不覺得自己是完美主義,但我還蠻常在過程中犯了上面三個錯誤,因為我的腦袋還卡著:我再也做不做那件事情了那不適合我。

盡力而為絕對不是治療完美主義的解方!!!研究已經告訴我們,被鼓勵盡力而為的人,比那些被隨機分配到具體困難目標的人表現得更差,學得更少!!!(內心大吃一斤,怎麼會這樣)。完美主義的理想解藥是:有一個既明確又有挑戰性的目標,讓你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行動上,讓你知道自己何時努力得夠了!


raw-image
raw-image

用來克服障礙的鷹架

品格的技能未必足以把我們推向卓越,有太多外在的障礙對我們產生的傷害、日常的磨練讓我們感到厭煩,我們需要借助外力,就像是鷹架一樣,才能爬得上去。這個外力是一個臨時的支撐結構,讓我們需要的時後爬上去,幫助我們培養韌性,克服這些障礙。這裡提到一個很有趣的點,研究發現,當我們看了一些可怕不舒服的影片後,腦中常常會再度浮現相同畫面,解決這件事情的方式,就是看完影片後,馬上去玩俄羅斯方塊,就可以避免畫面再度浮現。而俄羅斯方塊在這件事情上面就是我們的鷹架。

這裡提到幾個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 過勞(burnout) and 情緒麻木(boreout):我們需要更多的刺激去改變現狀。例如:在練習中玩樂、適當的休息
  • 停滯不前:當你認為你卡關了、進入停滯期了,可以嘗試倒車、走別的路(尋求別的方法)、或是累積足夠的能量再往上衝
  • 萎靡(Languishing):這是一種停滯與空虛的感覺、拖延的心理體驗,此時該做的事情,就是把車子離開高速公路去加油

    當我看到萎靡這段的時候,我以為只有我如此心智脆弱的人才會遇到這種事情,沒想到,作者提到他在寫萎靡這個章節的時候,就出現萎靡的症狀!還出現報復性睡前拖延症!!心裡有種,阿~~~~專家也會阿~~~~(鬆一口氣)。而且整個心路歷程還跟我一樣,先轉移注意力摸東摸西浪費一整天、還跑去大吃大喝,內心內疚的要命,覺得自己真的沒救了。但這個時候,其實把目標轉移到其他事情上的進步,心理學家發現,小小的成就已經可以讓你滿血復活。所以通常此時我會跑去畫畫,取得一些滿足感。所以以後遇到萎靡的時候,知道應該要跳過這些報復心態,直接開離高速公路。
  • 障礙:遇到障礙的時候,可以向外尋求幫助。一種是教學相長效應(藉由分享來學習)、一種是輔導效應(藉由鼓舞他人來獲得動力)

建立系統以擴大機會

​1. 設計能激發潛能的學校

以芬蘭的教育系統為例,為所有學生提供機會的文化,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出類拔萃的潛能。另一個提到的是閱讀,讓孩子選擇他們想要看的書。在教養的路上,我經常會忘記這件事情,而一昧的強加自己的觀念給孩子,我自己也需要一再的被提醒,了解學習的認情才是最重要的。

2.發掘團體的集體智慧

多數團隊合作的實力都不及個成員的總和。......資料顯示,集體智慧與個人智商幾乎沒有關係。事實證明,最聰明的團隊並非由最聰明的個體組成的。.....集體智慧主要是依靠成員的利社會技能,而不是認知技能。

這裡提到幾個利社會技能我覺得是目前在管理階層的人、想要當管理階層的人、在團隊中要找尋領導者的人,都應該可以學習的

  • 挑選領導者的時候,不應該是挑選話最多的(這稱為胡扯效應),而是應該追隨"提升討論效率的人"而不是"主導討論的人"。我覺得這真的說得太對了(起立鼓掌)
  • 在進行腦力激盪會議時,一起思考想法反而無法徹底發揮集體智慧,與其做腦力激盪,不如做腦力書寫!經由各自匿名寫下想法、各自評估每個想法,才能夠達到集體智慧的均衡參與。

3.在求職面試中發現璞玉

面試造成的壓力,使我們無法看出應徵者的潛能,尤其對於過去經驗遭低估的人來說,壓力更為明顯。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搜集工作樣本,讓每個人當下解決相同的問題,例如試著推銷、解決積木的問題等等。這些方法在我看來對許多公司來說,需要耗費太多資源去挑選人才,但這卻提供給我們應徵人的時候的一些想法,如何看出應徵者的潛能,考慮的不只他的學經歷,應該包含他的起點(是否起點較落後)、他克服過的困難、他的進步幅度、過去的工作樣本等等。

我很喜歡這本書集結了很多硬道理,然後我很慚愧的還沒有把他的前一本書「逆思維」給看完,希望我可以突破拖延症再繼續寫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四十三歲歐巴桑裸辭後人生
20會員
51內容數
四十三歲的我在什麼都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決定裸辭,展開歐巴桑的新冒險
2025/04/10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2025/04/10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2025/04/09
AI 與中美爭霸下,我從《一九八四》找 3 個想法。真相、真話、內心,真有自由意志嗎?你怎麼看?
2025/04/09
AI 與中美爭霸下,我從《一九八四》找 3 個想法。真相、真話、內心,真有自由意志嗎?你怎麼看?
2025/04/02
忙亂中,我從神去村學會認真看生活。樹動心靜,日子有味,這是我的答案!你敢認真試試嗎?
2025/04/02
忙亂中,我從神去村學會認真看生活。樹動心靜,日子有味,這是我的答案!你敢認真試試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標題,正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內容,也正是我給我自己的解答。 在我的改變開始前,我一直都是畏畏縮縮,我絕不生氣,也絕不反抗大人的話,對朋友的討論不敢給出意見,不敢與朋友持不同意見,我在他人眼裡很善良、很聽話、很乖巧。 但那時的我常常在非常難過與非常開心中懸盪著,在兩個極端值中,使我的生活很疲憊,我
Thumbnail
標題,正是我問我自己的問題。內容,也正是我給我自己的解答。 在我的改變開始前,我一直都是畏畏縮縮,我絕不生氣,也絕不反抗大人的話,對朋友的討論不敢給出意見,不敢與朋友持不同意見,我在他人眼裡很善良、很聽話、很乖巧。 但那時的我常常在非常難過與非常開心中懸盪著,在兩個極端值中,使我的生活很疲憊,我
Thumbnail
「先寫下不完美的初稿吧!」 書裡的字句提醒我,已好一陣子沒有整理文章,因著想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反而一篇一篇的拖延。躺在筆記本裡的完美字句,不如就現在的狀態能寫下的內容先發表吧。這是在「脆弱的力量」裡讓我又再次地聯想到上一本看的「跨能致勝」、以及好幾年前看過的「成長心態」,都有著同一個概念:
Thumbnail
「先寫下不完美的初稿吧!」 書裡的字句提醒我,已好一陣子沒有整理文章,因著想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反而一篇一篇的拖延。躺在筆記本裡的完美字句,不如就現在的狀態能寫下的內容先發表吧。這是在「脆弱的力量」裡讓我又再次地聯想到上一本看的「跨能致勝」、以及好幾年前看過的「成長心態」,都有著同一個概念: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多年前在書局裡看到書名與副標後,回家在TAZZE上面看到有人在販售二手書,立馬下單的一本書。記得那時候的我對自己相當沒有自信,應該可以說是自卑吧!心裡總有許多負面的思考,看待人事物也總會以悲觀的角度去解讀,常常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做別人都不會喜歡我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始培養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多年前在書局裡看到書名與副標後,回家在TAZZE上面看到有人在販售二手書,立馬下單的一本書。記得那時候的我對自己相當沒有自信,應該可以說是自卑吧!心裡總有許多負面的思考,看待人事物也總會以悲觀的角度去解讀,常常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做別人都不會喜歡我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剛開始培養
Thumbnail
逆思維是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所寫。這本書非常多值得省思的點。整理一下自己對於逆思維的讀書心得,分成「心態面」「溝通面」和「生涯面」,一起來讀書讀人讀世界!
Thumbnail
逆思維是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所寫。這本書非常多值得省思的點。整理一下自己對於逆思維的讀書心得,分成「心態面」「溝通面」和「生涯面」,一起來讀書讀人讀世界!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於2014年發行,至今仍能在各大書店排行榜中看見其身影,屹立不搖,堪稱是一本心靈成長經典書籍。此書主要是透過辯論的方式來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相較於主張原因論的佛洛伊德,阿德勒主張目的論的思考模式,著重在個體心理上的發展,其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對於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於2014年發行,至今仍能在各大書店排行榜中看見其身影,屹立不搖,堪稱是一本心靈成長經典書籍。此書主要是透過辯論的方式來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相較於主張原因論的佛洛伊德,阿德勒主張目的論的思考模式,著重在個體心理上的發展,其實用的心理學知識,對於後世產生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Thumbnail
談談做研究的真實動機和越級打怪會有什麼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