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1041條(勞力所得共同財產制)(91.06.26修正公布)之新舊條文、立法沿革及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二章 婚姻\第四節 夫妻財產制\第三款 約定財產制\第一目 共同財產制(§1031~104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91.06.26修正公布

民法第1041條(勞力所得共同財產制)(91.06.26修正公布)

Ⅰ夫妻得以契約訂定僅以勞力所得為限為共同財產。

Ⅱ前項勞力所得,指夫或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取得之薪資、工資、紅利、獎金及其他與勞力所得有關之財產收入。勞力所得之孳息及代替利益,亦同。

Ⅲ不能證明為勞力所得或勞力所得以外財產者,推定為勞力所得。

Ⅳ夫或妻勞力所得以外之財產,適用關於分別財產制之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第一千零三十八條第一千零四十條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理由:

一、按原法規定,夫妻得以契約訂定僅以所得為限為共同財產;夫妻於婚姻關係存續中之勞力所得與原有財產之孳息為所得,適用共同財產制之規定;夫妻結婚時及婚姻關係存續中之原有財產適用法定財產制之規定。惟修正後法定財產制已無原有財產概念,且夫妻財產之基本架構亦多所變革,爰修正本條規定,俾與配合。

二、為明示夫妻一方之所得,含有他方勞力貢獻成分,爰沿用原條文第2項用語,將第1項「所得」,修正為「勞力所得」。至所謂「勞力所得」應包含寫作等勞心所得在內,併此敘明。

三、為闡明「勞力所得」之意涵,俾一般民眾易於瞭解,爰於第2項為例示之定義規定。又勞力所得之孳息與代替利益,亦宜列入勞力所得,爰明定之,以杜爭議。

四、夫或妻之財產究屬勞力所得或非勞力所得,如生爭議,在有反證之前,均先推定為勞力所得,以保障婚姻弱勢一方之權益,爰增訂第3項規定。

五、夫妻約定以勞力所得為限,公同共有,適用共同財產制之規定,則勞力所得以外之其他財產,即不能無規範依據。為貫徹夫妻僅以勞力所得為限為共同財產之意旨,爰於第4項定,夫或妻勞力所得以外之財產,適用關於分別財產制之規定。

六、本條所定勞力所得共同財產制,夫或妻勞力所得以外之財產因適用分別財產制之規定,與普通共同財產制之特有財產實居於類似之地位。為規範勞力所得共同財產制下,夫妻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之清償、勞力所得與勞力所得以外財產間之補償關係及勞力所得共同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爰於第5項明定:「第一千零三十四條、第一千零三十八條及第一千零四十條之規定,於第一項情形準用之。」

【原條文】(所得共同財產制)(19.12.26制定公布)

Ⅰ夫妻得以契約訂定僅以所得為限為共同財產。

Ⅱ婚姻關係存續中,夫妻因勞力所得之財產及原有財產之孳息,為前項之所得,適用關於共同財產制之規定。

Ⅲ結婚時及婚姻關係存續中,屬於夫妻之原有財產,適用關於法定財產制之規定。

❄️❄️❄️❄️❄️❄️❄️❄️❄️❄️❄️❄️❄️❄️❄️❄️

您可能也感興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民法上書坊
2會員
624內容數
歡迎來到李不微之民法上書坊
民法上書坊的其他內容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7條(直系及旁系血親之定義)(19.12.26制定公布) Ⅰ稱直系血親者,謂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之血親。 Ⅱ稱旁系血親者,謂非直系血親,而與己身出於同源之血親。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7條(直系及旁系血親之定義)(19.12.26制定公布) Ⅰ稱直系血親者,謂己身所從出或從己身所出之血親。 Ⅱ稱旁系血親者,謂非直系血親,而與己身出於同源之血親。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8條(親等之計算)(19.12.26制定公布) 血親親等之計算,直系血親,從己身上下數,以一世為一親等;旁系血親,從已身數至同源之直系血親,再由同源之直系血親,數至與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8條(親等之計算)(19.12.26制定公布) 血親親等之計算,直系血親,從己身上下數,以一世為一親等;旁系血親,從已身數至同源之直系血親,再由同源之直系血親,數至與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9條(姻親之定義)(19.12.26制定公布) 稱姻親者,謂血親之配偶、配偶之血親及配偶之血親之配偶。
2024/08/29
所在編章︰ 第四編 親屬\第一章 通則(§967~971) 立法沿革︰ 19.12.26制定公布(後續尚無修正) 民法第969條(姻親之定義)(19.12.26制定公布) 稱姻親者,謂血親之配偶、配偶之血親及配偶之血親之配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陣子子和一位學校老師閒聊時,他問我:如果想要結婚後和老婆保持財產各自獨立所有,是簽婚前協議就可以了吧?那時原本打算寫篇夫妻分別財產制的文章,忙了就一直放著。剛剛臉書推播我某政治人物指稱某總統候選人老婆婚後財產是夫妻共同資產,這句話要成立,則必須看這對夫妻結婚當時是採用什麼財產制。
Thumbnail
前陣子子和一位學校老師閒聊時,他問我:如果想要結婚後和老婆保持財產各自獨立所有,是簽婚前協議就可以了吧?那時原本打算寫篇夫妻分別財產制的文章,忙了就一直放著。剛剛臉書推播我某政治人物指稱某總統候選人老婆婚後財產是夫妻共同資產,這句話要成立,則必須看這對夫妻結婚當時是採用什麼財產制。
Thumbnail
夫妻剩餘財產不是單純夫財產減妻財產(或互換),再除以2來算這麼簡單哦,更多的爭議會出在怎麼認定婚後財產範圍,怎麼估值,要不要酌減等爭議。 但實務案件上,本篇整理有關夫妻剩餘財產應注意之重要問題。
Thumbnail
夫妻剩餘財產不是單純夫財產減妻財產(或互換),再除以2來算這麼簡單哦,更多的爭議會出在怎麼認定婚後財產範圍,怎麼估值,要不要酌減等爭議。 但實務案件上,本篇整理有關夫妻剩餘財產應注意之重要問題。
Thumbnail
法定財產制自從出現以來(聯合財產制廢除後),便是我國最多對夫妻選用的夫妻財產制。與其說是選用,倒不如說是「在不知不覺中『被』選擇」。 對於甚少接觸法律的社會大眾而言,只知道登記後兩人就是法律上的夫妻,對於因夫妻身分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一知半解。
Thumbnail
法定財產制自從出現以來(聯合財產制廢除後),便是我國最多對夫妻選用的夫妻財產制。與其說是選用,倒不如說是「在不知不覺中『被』選擇」。 對於甚少接觸法律的社會大眾而言,只知道登記後兩人就是法律上的夫妻,對於因夫妻身分產生的權利義務關係一知半解。
Thumbnail
民法第 1030-1 條 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 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 二、慰撫金。 夫妻之一方對於婚姻生活無貢獻或協力,或有其他情事,致平均分配有失公平者,法院
Thumbnail
民法第 1030-1 條 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 一、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 二、慰撫金。 夫妻之一方對於婚姻生活無貢獻或協力,或有其他情事,致平均分配有失公平者,法院
Thumbnail
看完了這麼多與財產制有關的介紹,是不是對夫妻財產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呢?如果想要就現行法上的財產制規定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以點進延伸閱讀後面的文章標題連結,將可以看到更多與該財產制有關的規定。當然也可以播打下方的免費諮詢專線與我們聯繫,我們可以安排專業律師就您與配偶的狀況來評估兩人適合採用的夫妻財產制
Thumbnail
看完了這麼多與財產制有關的介紹,是不是對夫妻財產制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呢?如果想要就現行法上的財產制規定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以點進延伸閱讀後面的文章標題連結,將可以看到更多與該財產制有關的規定。當然也可以播打下方的免費諮詢專線與我們聯繫,我們可以安排專業律師就您與配偶的狀況來評估兩人適合採用的夫妻財產制
Thumbnail
夫妻結婚後以契約約定兩人在財產方面維持結婚前的狀態。也因為打一開始財產就沒有被合在一起計算過,所以離婚後也不會有財產分割的問題。
Thumbnail
夫妻結婚後以契約約定兩人在財產方面維持結婚前的狀態。也因為打一開始財產就沒有被合在一起計算過,所以離婚後也不會有財產分割的問題。
Thumbnail
其中一個人有賺錢,配偶就能得到一半的所有權;反之,配偶的債務(不分結婚前後)都應該用共同財產來償還。而且,如果其中一方的負債大於共有財產,債權人(債主)還可以要債務人的配偶拿特有財產出來幫另一半還債。
Thumbnail
其中一個人有賺錢,配偶就能得到一半的所有權;反之,配偶的債務(不分結婚前後)都應該用共同財產來償還。而且,如果其中一方的負債大於共有財產,債權人(債主)還可以要債務人的配偶拿特有財產出來幫另一半還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