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被操控?揭露認知作戰的真相!-《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想像此刻,你正在社群媒體上瀏覽最新消息,突然一則看似普通的新聞吸引了你的注意,但你有沒有想過,它可能是精心策劃的資訊陷阱?

今天要討論的書叫做《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這本書有一個核心主軸,在於如何查核「事實」,這個主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在台灣的政治討論中,光是要怎麼確定什麼是「事實」,就已經吵不完了,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找到「事實」呢?

當公共政策討論逐漸轉向網路上,國家邊界也因此模糊,不同的政治目的和來自境外的資訊操作,使人們的認知被扭轉。人們接收到的資訊截然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知產生巨大差異,彷彿生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在這種平行現實裡,真實與虛假難以分辨,社會共識變得難以達成。特別是在選舉期間,境外勢力的資訊操作結合國內政黨的分裂,使社會極端化達到了新高峰。認知作戰的目的在於製造多重現實,使不同群體陷入各自的資訊泡泡中,無法對話,甚至視對方為敵人。

這個現象不論你的立場是什麼,都很值得思考一下。而如果這本書的觀點與你的立場不同,這正是一個檢驗自己立場的機會,也能了解對立立場的思考與行動方式。

什麼是認知作戰

開頭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認知作戰?認知作戰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的軍事行動,屬於資訊戰或影響力作戰的一部分。與傳統的砲火、屠殺等戰爭場景不同,認知作戰通常在熱戰開打前,便已悄悄展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西方傳統認為,認知戰是指「利用媒體、網路等資訊改變人們的意識、認知、作為或決策」。這些策略可歸納為兩個主要元素:一是利用爭議訊息作為攻擊的武器,二是混淆或破壞敵方的認知,造成或加劇社會對立。當被攻擊的一方出現認知錯亂時,輿論極化加劇,理性對話的可能性降低,最終達到攻擊方破壞穩定的目的。

訊息本身的真偽並非認知作戰的重點。事實上,中國對台灣進行的認知作戰,多數情況下與「真假」無關,而是透過特定敘事,創造一種視角,讓接收者相信虛構的現實。例如上次選舉引起熱烈討論的「美國掏空台積電」,便是中國刻意引導輿論的手法。雖然美國確實設廠,但設廠的製程並非最新,且台灣依然會保持生產優勢。

認知作戰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於人們更容易相信與自己信念相符的謠言,或是那些已經聽過多次的訊息。惡意不實訊息與謠言的性質非常相似,這些訊息內容不正確,且會激化偏見與情緒。由於大部分人內心善良且充滿正義感,當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的情緒容易被激發,導致對某些人或行為產生強烈敵意,這也是認知作戰能夠利用的人性弱點。

這本書提到,認知作戰的主要目標是那些「沒有特定立場的人」。這些宣稱「立場中立」的人,比擁有強烈立場的人更容易受到資訊操作影響。對於立場相同者,認知作戰無需改變其想法;對於立場相反且堅定者,認知作戰則很難改變其立場,因此攻擊的重點會放在中間選民。

在台灣,容易受到認知作戰影響的族群,與性別或教育程度無顯著關聯,反而是對公共議題冷感的群體容易成為主要攻擊目標。他們因厭惡藍綠惡鬥而形成政治冷漠,當非典型政治人物出現時,容易對其抱持希望。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這些中間選民約占台灣社會的30%到33%,是認知作戰的主要攻擊對象。

如果人們在接收資訊時未能保持警覺,在同溫層效應下,認知錯亂的現象將更加嚴重,導致社會上不同立場的人難以進行理性對話與思辨。一旦有這樣的現象,社會上不同立場的人越來越難以產生理性對話與思辨,造成所謂政治兩極化的情況出現,會嚴重危害著民主多元的價值。

認知作戰手法

其實討論中國對台灣的渴望無需避諱,這種渴望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了吧。書裡提到中國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未來侵台的成本,讓台灣逐漸遠離美國與國際社會,使得統一台灣變得更加容易。

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鋪陳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例如台灣在外交上的過度支出。在這個階段,中國大量製作影片,利用聳動的標題如「台灣外交不為人知的祕密」吸引注意,並引發討論與分享。這一階段的陰謀論通常會持續半年到一年左右。

當風向帶得差不多時,就會進入第二階段——放出假消息。例如「我國助巴拉圭建豪宅,自己卻淪為貧民」,宣稱台灣政府在巴拉圭浪費資金,導致國內資源不足。這類消息會引發那些已被第一階段陰謀論影響的群體的強烈反應,加深對政府的不信任。

在第一階段,中國主要通過大量的假帳號散播陰謀論;在第二階段,則只需少量參與者,利用駭客入侵帳號或透過親中的媒體發布相關文章,再輔以政論節目討論,便能迅速炒熱話題。

近年來,不論是地方層級還是全國性的選舉,台灣都時常觀察到針對選舉議題的資訊操作痕跡。這些操作的目的不僅在於影響選舉結果,更是試圖激化台灣社會內部的對立,形成不信任感,進而削弱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其中,台積電被美掏空的謠言是一個典型案例。

書裡提到早在2021年12月,網路上便開始出現「台積電被美炸毀」的討論,宣稱美國會在台海戰爭爆發時先炸毀台積電,以防中國得到好處。2022年,這一話題進一步發酵,成為選舉前夕資訊操作的主打題材。

2022年11月,有兩起事件將該話題衝高熱度。包括11月1日「台積電赴美包機起飛」,及11月21日「張忠謀證寶3奈米會在美生產」,以「台積電被美掏空論」為主軸的相關宣傳戰就止展開。他的敘事主要包括:

  • 美國只在乎自身利益並把台灣視為工具,只想撤離台灣半導體人才並炸毀台積電,在台海發生戰事的時候將無意協防台灣。
  • 民進黨深知台積電遷美將造成危機,但仍迎合美國、出賣台積電來滿足自身利益。

這些敘事通過中國官媒、微博大V、Facebook匿名粉專等平台廣泛傳播,並得到台灣媒體、政治人物及評論家的響應,最終形成了「台積電被民進黨出賣給美國」的論述。提到這些說法是為了要讓人們相信,台灣只是被美國當作可以最大化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也就說明美國並非真正重視台灣,而是把台灣當作可以隨時放棄的對象。這樣懷疑美國甚至是反對台灣提升對美關係、反對美國對台軍售,或美國政治人物訪台是台灣政府花大錢等敘事,是認知作戰常見的論述之一。

如何尋找真相

現在資訊的傳播速度和廣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各種惡意資訊、陰謀論和認知作戰提滋生的土壤。所以看完了作法和案例,我們最後來聊聊如何在這樣的資訊環境中尋找真相,畢竟再怎麼依賴外部政府或是其他外部力量,都還不如自己保持清醒,能夠做出正確選擇。

要在社群媒體中尋找真相,首先需要識別是否存在協同作假的行為,也就是網軍散佈大範圍假資訊。單一帳號發表批評或讚揚的文章可能只是個人的政治表態,這在民主社會中屬於正常現象。然而,如果在社群平台上發現大量帳號以高度一致的方式回覆和互動,並且這些帳號總是針對相同內容進行評論,那麼這就可能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試圖帶風向,影響輿論。

因為在當前的社群媒體環境中,演算法常常根據用戶的喜好推薦內容,這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觸到與自己立場相符的資訊,形成同溫層效應。要避免這種效應,應主動尋求多元來源的資訊,並保持批判性思考,對所接收到的訊息進行獨立判斷。

簡單來說,看到一則新聞的時候,不要依賴單一來源的信息,嘗試查看多個獨立來源的報導。如果不同的可靠來源對同一事件有相似的報導,那麼該消息的可信度就會更高。而針對專業領域的資訊,應參考該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分析,不要盲從於不具備專業背景的自媒體或網路紅人。

不管消息多麼震撼或令人不安,保持冷靜並理性思考,避免因情緒而做出快速判斷。情緒化的反應往往是認知作戰的目標之一。對所接收到的信息,尤其是與個人信念相符的信息,保持一種懷疑態度。經常問自己:“這個消息有沒有可能被扭曲?為什麼它會出現在這裡?”

關於《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這本書的介紹先到這裡,想對這本書做思辯練習的夥伴,也歡迎去找來原書看看。

內容總結
打台灣不如騙台灣:中國對台灣認知作戰的Q&A
4
/5
73會員
181內容數
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 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 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小的世界 的其他內容
詩人的脆弱來自生活的一個瞬間,那個脆弱瞬間像是某種天啟,可能會如同陷入熱戀,也可能就是掉進地獄,一下狂喜一下狂悲。但力量也相伴而來,就算經歷了是被夢想顛倒,或是被天空遺棄,依然能帶著愛繼續旅程
做都市更新,如果目標是要保留原有文化的底蘊再升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地方在於城市是人性複雜體的集合體,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小吃聚落,但可能因為道路的小小更動,一個商圈就沒落了。
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現在在晶片世界的國際關係,跟現實世界的國際關係有微妙的關聯與相似性。現在台積電號稱護國神山,是亞洲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他的創辦人張忠謀可說是靠著一己之力,撐起台灣產業半壁江山,也改變了世界晶片的發展格局。
因為大學科系與工作的關係,地方創生、鄉村再造一直都是心心念念的課題,畢生志願也是希望能,參與一場打造土地上傳承記憶的盛宴。這也是自己努力閱讀的初衷之一,當作這路途上的養分與實踐的靈感。經營的方格子網站上,分類出閱讀台灣、閱讀城市的欄目,希望可以記錄人類與土地這份最親密的關係
在所謂的文明世界之外,有一群被大家刻意忽視的群體,他們似乎只有肉體存在著,靈魂嘛,可能有可能沒有,反正也沒人在乎。但這群人經歷的卻是最真實的世界,或者說是,看盡了男人女人之間最深層的慾望。
在現在的背景下真的無法想像,在1950至1960的台語片黃金年代,每個禮拜平均有三部台語片搶著上映,演員不只是母語是台語的台灣人,還有客家人、外省人、香港人以及日本人的身影。台灣那時候還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全球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僅次於日本和印度
詩人的脆弱來自生活的一個瞬間,那個脆弱瞬間像是某種天啟,可能會如同陷入熱戀,也可能就是掉進地獄,一下狂喜一下狂悲。但力量也相伴而來,就算經歷了是被夢想顛倒,或是被天空遺棄,依然能帶著愛繼續旅程
做都市更新,如果目標是要保留原有文化的底蘊再升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地方在於城市是人性複雜體的集合體,原本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小吃聚落,但可能因為道路的小小更動,一個商圈就沒落了。
也因此,在某種程度來說,台灣現在在晶片世界的國際關係,跟現實世界的國際關係有微妙的關聯與相似性。現在台積電號稱護國神山,是亞洲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之一。他的創辦人張忠謀可說是靠著一己之力,撐起台灣產業半壁江山,也改變了世界晶片的發展格局。
因為大學科系與工作的關係,地方創生、鄉村再造一直都是心心念念的課題,畢生志願也是希望能,參與一場打造土地上傳承記憶的盛宴。這也是自己努力閱讀的初衷之一,當作這路途上的養分與實踐的靈感。經營的方格子網站上,分類出閱讀台灣、閱讀城市的欄目,希望可以記錄人類與土地這份最親密的關係
在所謂的文明世界之外,有一群被大家刻意忽視的群體,他們似乎只有肉體存在著,靈魂嘛,可能有可能沒有,反正也沒人在乎。但這群人經歷的卻是最真實的世界,或者說是,看盡了男人女人之間最深層的慾望。
在現在的背景下真的無法想像,在1950至1960的台語片黃金年代,每個禮拜平均有三部台語片搶著上映,演員不只是母語是台語的台灣人,還有客家人、外省人、香港人以及日本人的身影。台灣那時候還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全球第三大劇情片生產國,僅次於日本和印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總算有一本,挑明了假設「台海發生戰爭」的小說。 小說以後設的手法,創作五篇在2047年「獨立戰爭」後20年的短篇小說。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在總統大選前再度重看《真相製造》,真令人有感。從書中可以看出,選舉操作已經不是好好講政見,而是如何使用社群媒體,聳動且好懂的方式,來吸引選民的支持。社群媒體機制對容易引起情緒的文章提供更高的演算法,更高的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