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此刻,你正在社群媒體上瀏覽最新消息,突然一則看似普通的新聞吸引了你的注意,但你有沒有想過,它可能是精心策劃的資訊陷阱?
今天要討論的書叫做《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這本書有一個核心主軸,在於如何查核「事實」,這個主題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在台灣的政治討論中,光是要怎麼確定什麼是「事實」,就已經吵不完了,那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找到「事實」呢?
當公共政策討論逐漸轉向網路上,國家邊界也因此模糊,不同的政治目的和來自境外的資訊操作,使人們的認知被扭轉。人們接收到的資訊截然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知產生巨大差異,彷彿生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在這種平行現實裡,真實與虛假難以分辨,社會共識變得難以達成。特別是在選舉期間,境外勢力的資訊操作結合國內政黨的分裂,使社會極端化達到了新高峰。認知作戰的目的在於製造多重現實,使不同群體陷入各自的資訊泡泡中,無法對話,甚至視對方為敵人。
這個現象不論你的立場是什麼,都很值得思考一下。而如果這本書的觀點與你的立場不同,這正是一個檢驗自己立場的機會,也能了解對立立場的思考與行動方式。
開頭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認知作戰?認知作戰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的軍事行動,屬於資訊戰或影響力作戰的一部分。與傳統的砲火、屠殺等戰爭場景不同,認知作戰通常在熱戰開打前,便已悄悄展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西方傳統認為,認知戰是指「利用媒體、網路等資訊改變人們的意識、認知、作為或決策」。這些策略可歸納為兩個主要元素:一是利用爭議訊息作為攻擊的武器,二是混淆或破壞敵方的認知,造成或加劇社會對立。當被攻擊的一方出現認知錯亂時,輿論極化加劇,理性對話的可能性降低,最終達到攻擊方破壞穩定的目的。
訊息本身的真偽並非認知作戰的重點。事實上,中國對台灣進行的認知作戰,多數情況下與「真假」無關,而是透過特定敘事,創造一種視角,讓接收者相信虛構的現實。例如上次選舉引起熱烈討論的「美國掏空台積電」,便是中國刻意引導輿論的手法。雖然美國確實設廠,但設廠的製程並非最新,且台灣依然會保持生產優勢。
認知作戰之所以成功,部分原因在於人們更容易相信與自己信念相符的謠言,或是那些已經聽過多次的訊息。惡意不實訊息與謠言的性質非常相似,這些訊息內容不正確,且會激化偏見與情緒。由於大部分人內心善良且充滿正義感,當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時,人們的情緒容易被激發,導致對某些人或行為產生強烈敵意,這也是認知作戰能夠利用的人性弱點。
這本書提到,認知作戰的主要目標是那些「沒有特定立場的人」。這些宣稱「立場中立」的人,比擁有強烈立場的人更容易受到資訊操作影響。對於立場相同者,認知作戰無需改變其想法;對於立場相反且堅定者,認知作戰則很難改變其立場,因此攻擊的重點會放在中間選民。
在台灣,容易受到認知作戰影響的族群,與性別或教育程度無顯著關聯,反而是對公共議題冷感的群體容易成為主要攻擊目標。他們因厭惡藍綠惡鬥而形成政治冷漠,當非典型政治人物出現時,容易對其抱持希望。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這些中間選民約占台灣社會的30%到33%,是認知作戰的主要攻擊對象。
如果人們在接收資訊時未能保持警覺,在同溫層效應下,認知錯亂的現象將更加嚴重,導致社會上不同立場的人難以進行理性對話與思辨。一旦有這樣的現象,社會上不同立場的人越來越難以產生理性對話與思辨,造成所謂政治兩極化的情況出現,會嚴重危害著民主多元的價值。
其實討論中國對台灣的渴望無需避諱,這種渴望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了吧。書裡提到中國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未來侵台的成本,讓台灣逐漸遠離美國與國際社會,使得統一台灣變得更加容易。
中國對台灣的認知作戰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鋪陳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例如台灣在外交上的過度支出。在這個階段,中國大量製作影片,利用聳動的標題如「台灣外交不為人知的祕密」吸引注意,並引發討論與分享。這一階段的陰謀論通常會持續半年到一年左右。
當風向帶得差不多時,就會進入第二階段——放出假消息。例如「我國助巴拉圭建豪宅,自己卻淪為貧民」,宣稱台灣政府在巴拉圭浪費資金,導致國內資源不足。這類消息會引發那些已被第一階段陰謀論影響的群體的強烈反應,加深對政府的不信任。
在第一階段,中國主要通過大量的假帳號散播陰謀論;在第二階段,則只需少量參與者,利用駭客入侵帳號或透過親中的媒體發布相關文章,再輔以政論節目討論,便能迅速炒熱話題。
近年來,不論是地方層級還是全國性的選舉,台灣都時常觀察到針對選舉議題的資訊操作痕跡。這些操作的目的不僅在於影響選舉結果,更是試圖激化台灣社會內部的對立,形成不信任感,進而削弱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其中,台積電被美掏空的謠言是一個典型案例。
書裡提到早在2021年12月,網路上便開始出現「台積電被美炸毀」的討論,宣稱美國會在台海戰爭爆發時先炸毀台積電,以防中國得到好處。2022年,這一話題進一步發酵,成為選舉前夕資訊操作的主打題材。
2022年11月,有兩起事件將該話題衝高熱度。包括11月1日「台積電赴美包機起飛」,及11月21日「張忠謀證寶3奈米會在美生產」,以「台積電被美掏空論」為主軸的相關宣傳戰就止展開。他的敘事主要包括:
這些敘事通過中國官媒、微博大V、Facebook匿名粉專等平台廣泛傳播,並得到台灣媒體、政治人物及評論家的響應,最終形成了「台積電被民進黨出賣給美國」的論述。提到這些說法是為了要讓人們相信,台灣只是被美國當作可以最大化其自身利益的工具,也就說明美國並非真正重視台灣,而是把台灣當作可以隨時放棄的對象。這樣懷疑美國甚至是反對台灣提升對美關係、反對美國對台軍售,或美國政治人物訪台是台灣政府花大錢等敘事,是認知作戰常見的論述之一。
現在資訊的傳播速度和廣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各種惡意資訊、陰謀論和認知作戰提滋生的土壤。所以看完了作法和案例,我們最後來聊聊如何在這樣的資訊環境中尋找真相,畢竟再怎麼依賴外部政府或是其他外部力量,都還不如自己保持清醒,能夠做出正確選擇。
要在社群媒體中尋找真相,首先需要識別是否存在協同作假的行為,也就是網軍散佈大範圍假資訊。單一帳號發表批評或讚揚的文章可能只是個人的政治表態,這在民主社會中屬於正常現象。然而,如果在社群平台上發現大量帳號以高度一致的方式回覆和互動,並且這些帳號總是針對相同內容進行評論,那麼這就可能是認知作戰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試圖帶風向,影響輿論。
因為在當前的社群媒體環境中,演算法常常根據用戶的喜好推薦內容,這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觸到與自己立場相符的資訊,形成同溫層效應。要避免這種效應,應主動尋求多元來源的資訊,並保持批判性思考,對所接收到的訊息進行獨立判斷。
簡單來說,看到一則新聞的時候,不要依賴單一來源的信息,嘗試查看多個獨立來源的報導。如果不同的可靠來源對同一事件有相似的報導,那麼該消息的可信度就會更高。而針對專業領域的資訊,應參考該領域專家的意見和分析,不要盲從於不具備專業背景的自媒體或網路紅人。
不管消息多麼震撼或令人不安,保持冷靜並理性思考,避免因情緒而做出快速判斷。情緒化的反應往往是認知作戰的目標之一。對所接收到的信息,尤其是與個人信念相符的信息,保持一種懷疑態度。經常問自己:“這個消息有沒有可能被扭曲?為什麼它會出現在這裡?”
關於《打台灣不如騙台灣》這本書的介紹先到這裡,想對這本書做思辯練習的夥伴,也歡迎去找來原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