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視播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受到許多人的好評與共鳴,於是抽空來追劇。第一齣看的是「茉莉的最後一天」,劇情是講述就讀北一女中的茉莉跳樓自殺了,犧牲自己職涯發展的茉莉媽媽非常不能接受,遲遲走不出悲傷。後來想到他們認識的友人有研發一台可以讀取人腦內記憶的機器,於是拜託友人幫忙。茉莉媽媽透過一次又一次地讀取茉莉的記憶,赫然發現自己就是害死茉莉的兇手......
不得不說茉莉媽媽真的是對孩子很用心的媽媽,幫孩子做三餐,安排專車接送孩子,安排家教老師補強孩子的課業,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不要步上自己的後塵。茉莉的爸爸是系主任,茉莉的媽媽則是留美的碩士,當初為了帶孩子,放棄了大好前程成為全職媽媽,也因此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其實,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相信茉莉媽媽當初也是愛孩子,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他人照顧,才放棄自己成為教授的機會,專心當全職媽媽。但只要孩子不努力、功課不好、無法考上醫科,她就會把自己當年的犧牲拿出來講,聽似委屈,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更多是自己的懊悔與無奈,無形中給了孩子莫大的壓力。
比起妹妹可莉,茉莉是個聽話的孩子,把媽媽對她的期許和期望通通聽進去,並期盼自己只要功課好,就有機會爭取自己想要的。但茉莉媽媽不支持她,不讓她念中文系,說覺得丟臉,茉莉只能自己偷偷寫小說,把這些說不出口的壓力和夢想化為文字,讓自己有動力前進。每次只要茉莉想不開,就會拿著刀片在手腕上割一道道的傷痕,並期待有一天媽媽能發現她手腕的痕跡。但茉莉媽媽或許是太忙了,也或許只專注於盯茉莉的課業,從未發現總是穿著長袖制服的茉莉,左手腕上竟傷痕累累,也未發現茉莉早已憂鬱症纏身,不但偷偷地看心理醫師還服用相關藥物。每次茉莉想報復時,只能以偷竊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犯罪、做壞事的快感,讓她得以暫時忘卻生活中的不如意。
或許是壓力、責難、期許太大,茉莉完成了自傳式的小說〈當我們坐在一起吃頓飯〉,投稿參賽獲得短篇小說獎首獎,茉莉了卻了一樁心願,也深知媽媽絕對不會讓她去念中文系,當作家的,可悲又沒人愛的茉莉萬念俱灰,開窗一躍而下。找出真相並自責不已的茉莉媽媽十分崩潰,原來茉莉眼中的自己竟然這麼可怕,並到警察局自首,要求警察把她關起來,以減低她內心的愧疚感。但警察無法受理茉莉媽媽的要求,只通知家人將她帶回。茉莉媽媽看了茉莉創作的小說十分傷心,也難過茉莉竟然不希望媽媽看她的作品,此時鏡頭帶到茉莉媽媽拆下茉莉和可莉房間的監視器,也代表茉莉媽媽希望給孩子多些空間,做些彌補。
之後茉莉媽媽自己偷偷溜進實驗室,想了解茉莉的最後一天究竟發生了哪些事情,隨著茉莉眼前畫面一幕幕出現,茉莉媽媽自責不已,也聽到茉莉自殺前的心聲:「反正又沒人愛我。」茉莉媽媽傷心欲絕,或許是衝擊太大,機器跳電了,昏暗光線中,茉莉媽媽看到茉莉出現在她面前,跟媽媽說謝謝和對不起!茉莉是個有才華的孩子,她謝謝媽媽的栽培,又跟媽媽說「可是對不起」,她實在承受不了,只能走上絕路。茉莉媽媽對著茉莉說:「媽媽愛你!」劇末以茉莉媽媽抱著她幻想出來的茉莉作結。
年輕生命的逝去總是讓人嘆息不已,是怎樣的絕望,才會讓孩子了無生趣呢?茉莉媽媽長期忽略茉莉的心聲和夢想,只期盼茉莉照著她幫她規畫好的路線走,但茉莉並不是茉莉媽媽,她有自己的想法、夢想和想做的事情,並不是會唸書的孩子就一定要讀醫科、當醫生,人生的路還很長,一輩子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嗎?自己當了媽媽之後,和老公的共識就是,讓孩子做他想做和喜歡做的事情,只要是份正當職業,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只要孩子開心、快樂、有成就感就好,也發現身邊像我這樣想法的家長也愈來愈多。不過還是很感謝公視拍了這一系列的電視劇,期盼更多的家長們都能學會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走他們自己想走的路,過著自己選擇和規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