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小劇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我搬來美國以來,始終住在一個亞洲人很少的區域,所以多少影響到我的飲食選擇,因此腸胃思鄉的症頭時不時會來攪擾我,讓我特別想念台北家附近的小七跟全聯。


Chinese Take Out幾乎坐落在美國每一個城鎮,有些人妖魔化那些食物,覺得口味"被美國化",無法滿足第一代移民從故鄉養成的味蕾需求,但我個人覺得其實不錯吃,也很喜歡吃。


然而,即使品項再多元,也無法囊擴所有菜餚,畢竟每一國料理博大精深,豈是正反兩面的菜單能融能夠表達完整的呢?此外,有些台菜不是那麼好在這邊料理,所以一旦離開台灣,那些味道只能在記憶中想念。


之前在亞洲超市看到紫菜跟皮蛋,一時腦波弱又敗下去,希望能復刻過去口味,跟 布先生 解釋這是甚麼東西,我看他有點懵懵懂懂,這也不能怪他,食物這種東西往往要親身吃過才能夠體會到底是甚麼滋味。


八月底的麻州已經感受到涼意,布先生 跟我這週末都有些感冒症狀,一早起來我就打定主意做紫菜豆腐蛋花湯,按照往例,事先上網搜尋食譜,確認料理順序,最後加點麻油提味,喝下去整個人暖呼呼!


我最後對紫菜蛋花湯的印象是野柳,小時候我爸周末偶爾會開車帶我們到那邊走動,欣賞被海水侵蝕的岩岸,免不了去一趟美食街逛逛。幼年的我對於紫菜蛋花湯保有好感,搭配現炸地瓜餅或是芋頭餅,真是人間美味!長大後舊地重遊,不知道是我的口味改變還是店家製作手法改變,鮮味被滿滿的腥味取代,好在地瓜餅或是芋頭餅仍有達到我記憶中的標準,才不至於讓我太失落。


布先生 嚐了幾口確認不是他的菜,說這味道很"interesting",他仍在適應當中,賣相不怎麼起眼的紫菜,卻是我幼時的回憶,我非常樂意將剩下的湯品放進腸胃中妥善保存,用現在的鮮味洗刷當時的腥味。


小時候吃東西不會想太多,長大以後,特別又在一個離開家很遠的地方,我愈來愈能體會吃東西不光是填飽肚子,更多時候是撫慰鄉愁。


#繼續禱告


愈閱讀更多文章,請搜尋臉書"張護理師美國麻州早午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護理師的沙龍
1會員
21內容數
張護理師,在台灣醫學中心走跳快十年,然後跳美國來,目前座標在美國麻州,跟著先生-布先生,和兩隻貓生活。熱愛在休假享用豐盛早午餐抒發臨床工作壓力,希望透過文字分享自己的飲食,還有在異國生活大小事。也可搜尋臉書-張護理師美國麻州早午餐。
張護理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8
2024/10/08
2024/09/24
在醫療環境中指導新進護理人員本來就是充滿挑戰,從初期的基本介紹到逐漸放手讓她負責病人照顧,並提供對於自我反思及職業成長的建議。透過討論與回饋,我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並理解照顧自己與病人之間的平衡。這段經歷不僅是對她的指導,也是對我個人成長的一次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4
在醫療環境中指導新進護理人員本來就是充滿挑戰,從初期的基本介紹到逐漸放手讓她負責病人照顧,並提供對於自我反思及職業成長的建議。透過討論與回饋,我希望她能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並理解照顧自己與病人之間的平衡。這段經歷不僅是對她的指導,也是對我個人成長的一次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09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COVID確診期間的思考與體會。身體健康是追求自由自在的前提,疫情讓作者重新認識到休息的重要性。透過繪畫、桌遊和閱讀,作者在療養過程中學會瞭如何放慢生活節奏,享受當下的時間。最終,這次的經歷讓她明白休息不是奢侈,而是生活的必要部分。
2024/09/09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COVID確診期間的思考與體會。身體健康是追求自由自在的前提,疫情讓作者重新認識到休息的重要性。透過繪畫、桌遊和閱讀,作者在療養過程中學會瞭如何放慢生活節奏,享受當下的時間。最終,這次的經歷讓她明白休息不是奢侈,而是生活的必要部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新加坡都吃些什麼呢?一開始來到時候很怕吃壞肚子,自己和其他剛來的台灣朋友都是吃連鎖餐廳像是麥當當這類的一段時間,後來嘗試了當地的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 )在住家會社區附近的小吃攤集中地,通常會賣一些比較平價的食物像是雞飯、板面自助餐之類的,但用餐的地方沒有冷氣,會常常看到八哥或鴿
Thumbnail
在新加坡都吃些什麼呢?一開始來到時候很怕吃壞肚子,自己和其他剛來的台灣朋友都是吃連鎖餐廳像是麥當當這類的一段時間,後來嘗試了當地的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 )在住家會社區附近的小吃攤集中地,通常會賣一些比較平價的食物像是雞飯、板面自助餐之類的,但用餐的地方沒有冷氣,會常常看到八哥或鴿
Thumbnail
台灣的服務水平舉世皆知,尤其是餐飲業。這也導致了很多奧客隨意肆虐台灣的小吃攤,當眾爆氣翻桌破壞,就為了一頓霸王餐的人也不在少數。 幾年前和太太(當時的女友)去吃了松菸附近的一家麵店。小店,人多,稍黏的桌子,擁擠,塑膠門簾,標準的台灣風格食堂。 點了甚麼忘記了,但碗裡有一隻小蟑螂,看起來大概七
Thumbnail
台灣的服務水平舉世皆知,尤其是餐飲業。這也導致了很多奧客隨意肆虐台灣的小吃攤,當眾爆氣翻桌破壞,就為了一頓霸王餐的人也不在少數。 幾年前和太太(當時的女友)去吃了松菸附近的一家麵店。小店,人多,稍黏的桌子,擁擠,塑膠門簾,標準的台灣風格食堂。 點了甚麼忘記了,但碗裡有一隻小蟑螂,看起來大概七
Thumbnail
如果有看我寫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我香港住處附近有一間澳門豬骨煲小店,那豬骨煲火鍋至今仍讓人魂牽夢縈,就在參加公司的員工小旅行澳門遊之後,趁十一陸客還未大量湧入之前,香港朋友便帶我跟其他二位同事,一同前往澳門吃吃喝喝,果然需要懂行的人帶路才吃得美味
Thumbnail
如果有看我寫的朋友,就可以知道在我香港住處附近有一間澳門豬骨煲小店,那豬骨煲火鍋至今仍讓人魂牽夢縈,就在參加公司的員工小旅行澳門遊之後,趁十一陸客還未大量湧入之前,香港朋友便帶我跟其他二位同事,一同前往澳門吃吃喝喝,果然需要懂行的人帶路才吃得美味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只是有些美味隨著時間過去,店家敵不過疫情或是經濟轉手因素,只剩記憶中的美味了...
Thumbnail
台灣人非常愛吃火鍋。只要是火鍋,就能讓台灣人趨之若鶩,幾乎可以說是台灣人一種喜愛的餐飲文化現象。小火鍋就佔據火鍋經營型態的四成左右數量市場,光以台北市萬華區就有二十幾家各類經營型態火鍋店,這家鼎馨小火鍋從傳統台式小吃店轉型為小火鍋店、開幕至今一個月時間,就讓萬華人喜愛的隱藏鍋物店。 鼎馨小火鍋
Thumbnail
台灣人非常愛吃火鍋。只要是火鍋,就能讓台灣人趨之若鶩,幾乎可以說是台灣人一種喜愛的餐飲文化現象。小火鍋就佔據火鍋經營型態的四成左右數量市場,光以台北市萬華區就有二十幾家各類經營型態火鍋店,這家鼎馨小火鍋從傳統台式小吃店轉型為小火鍋店、開幕至今一個月時間,就讓萬華人喜愛的隱藏鍋物店。 鼎馨小火鍋
Thumbnail
要不是男友把我帶過去大概永遠不會找到這家好吃的餐枱。作為米芝蓮級別的隱世小餐館,有好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一家人去光顧,也有朋友聚餐。很推薦,因為人很多要記得先訂座哦。
Thumbnail
要不是男友把我帶過去大概永遠不會找到這家好吃的餐枱。作為米芝蓮級別的隱世小餐館,有好多都是附近的居民一家人去光顧,也有朋友聚餐。很推薦,因為人很多要記得先訂座哦。
Thumbnail
馬來西亞餐廳來台灣拓店 下班後到也需要排隊大概40分鐘左右
Thumbnail
馬來西亞餐廳來台灣拓店 下班後到也需要排隊大概40分鐘左右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
Thumbnail
曾經,住處附近一間名為「黑白切」的小吃店讓我愛上,但也在宣告歇業之後讓我有些悵然若失。 「黑白切」到底賣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所有想得到的台灣庶民美食,舉凡切仔麵、滷肉飯、米粉湯等等,還有所有關於「豬」的各式庶民料理,都是台灣人最熟悉也熱愛的好滋味。 作者傅士玲在這本書中帶領我們穿梭大街小巷,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