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搬來美國以來,始終住在一個亞洲人很少的區域,所以多少影響到我的飲食選擇,因此腸胃思鄉的症頭時不時會來攪擾我,讓我特別想念台北家附近的小七跟全聯。
Chinese Take Out幾乎坐落在美國每一個城鎮,有些人妖魔化那些食物,覺得口味"被美國化",無法滿足第一代移民從故鄉養成的味蕾需求,但我個人覺得其實不錯吃,也很喜歡吃。
然而,即使品項再多元,也無法囊擴所有菜餚,畢竟每一國料理博大精深,豈是正反兩面的菜單能融能夠表達完整的呢?此外,有些台菜不是那麼好在這邊料理,所以一旦離開台灣,那些味道只能在記憶中想念。
之前在亞洲超市看到紫菜跟皮蛋,一時腦波弱又敗下去,希望能復刻過去口味,跟 布先生 解釋這是甚麼東西,我看他有點懵懵懂懂,這也不能怪他,食物這種東西往往要親身吃過才能夠體會到底是甚麼滋味。
八月底的麻州已經感受到涼意,布先生 跟我這週末都有些感冒症狀,一早起來我就打定主意做紫菜豆腐蛋花湯,按照往例,事先上網搜尋食譜,確認料理順序,最後加點麻油提味,喝下去整個人暖呼呼!
我最後對紫菜蛋花湯的印象是野柳,小時候我爸周末偶爾會開車帶我們到那邊走動,欣賞被海水侵蝕的岩岸,免不了去一趟美食街逛逛。幼年的我對於紫菜蛋花湯保有好感,搭配現炸地瓜餅或是芋頭餅,真是人間美味!長大後舊地重遊,不知道是我的口味改變還是店家製作手法改變,鮮味被滿滿的腥味取代,好在地瓜餅或是芋頭餅仍有達到我記憶中的標準,才不至於讓我太失落。
布先生 嚐了幾口確認不是他的菜,說這味道很"interesting",他仍在適應當中,賣相不怎麼起眼的紫菜,卻是我幼時的回憶,我非常樂意將剩下的湯品放進腸胃中妥善保存,用現在的鮮味洗刷當時的腥味。
小時候吃東西不會想太多,長大以後,特別又在一個離開家很遠的地方,我愈來愈能體會吃東西不光是填飽肚子,更多時候是撫慰鄉愁。
#繼續禱告
愈閱讀更多文章,請搜尋臉書"張護理師美國麻州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