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同齡友人(同是Z世代)與我分享,他因為公司一個專案需要與其他部門的人溝通,而當其他部門的人介紹自己是「某某部門,某某職位的某某某」時,他忽然感到一陣淒涼。
原因是這個人必須講自己「是什麼部門的什麼人」才能讓「其他人了解他是做什麼的」,而不能直接說「他的名字」,大家就明白「他的來歷」。
我赫然發現,原來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想法」
我們進一步反思,當我們「根本不認識這個人」,其實重點是「前面的頭銜」,後面是「什麼名字」根本無所謂。換一個名字也沒差。
雖然這聽起來很殘忍,然而當我們急於在社會「找到自己的定位」,想用「一個公司頭銜」定義自己的能力與價值時,才發現自己只是「頭銜」背後的螺絲釘而已,可以隨意被汰換掉。
我回想過去在500強工作的經歷,也心有戚戚焉。
雖然我也聽命於主管,主管讓我熬夜把資料搞出來,我也得熬夜;收到主管的反饋意見,我也必須重視並修改。
然而今天換個人坐在那個位置上,我也會「聽命於他/她」嗎?
我會。
因為我敬畏的實際上是「那個位置上的人的反饋」,而不是「那個人是誰」。
請不要誤解我,我相信主管一定是有「出眾的能力」以及「豐富的經歷」才爬到這個位置,只不過我不知道而已。我們不是主動雙選的「合作關係」,而是公司被動安排的「綁定關係」。我離開公司以後,主管也不再有指揮和調動我的能力了。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因為過往我下意識以為「在企業越往上爬,就能越證明自我價值」,實際上依然擺脫不了螺絲釘的命運。
很多人說「Z世代缺乏合作精神」,然而當今的大學教育早已十分重視「團隊合作」。
回想我的大學經歷,幾乎80%作業都需要「團體完成」,然而學校與公司「最大的團隊合作區別」在於,學校是由我們主動篩選合作對象,公司則是被動綁定。
為了匹配到「靠譜的合作對象」,提高GPA的概率,我們格外重視彼此的風評,在挑選合作對象時,會詢問「做過什麼專案,有沒有作品展示?你擅長的技能是什麼,能不能互補?」。團隊的領導者也是彼此選出來的,建基於一個「彼此都信任、彼此都服氣」的合作模式。
長期接受這樣的教育,進到企業才發現「團隊合作」依然沿用上世紀的方法——主管認定憑藉「自己的地位」便能指揮若定,同事間用「部門、職稱」而不是「作品」作為合作的判定依據。
究竟是「大學」還是「企業」沒跟上時代?
歸根結底,如今是「個人資料如此透明的時代」,人人都能「曬作品」,彼此合作的篩選依據到底是「風評與作品」更靠譜,還是「頭銜」呢?
最後,過去大家常常批評「產學脫鉤」,質疑大學教育不夠「接地氣」,企業想要有「快速上手的人才」,然而我們真的是要培養一個個職位背後「容易被替換的螺絲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