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電視間諜就在你身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心!電視間諜就在你身邊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911

raw-image

→報導摘錄→


Ars Technica:「隨著近年電視產業在廣告機能上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幾乎完全失去非連網電視機的購買選項。電子前線基金會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的資深技術專家 Jacob Hoffman-Andrews 把這種智慧電視內建監視技術的風潮形容為『具有高度侵入性而且甚少被認識到』。他在寫給 Ars 的郵件中說道:「沒有人想要一台會偷窺和告密的電視機,但此時此刻你能買到的只剩這種了。」


→報導連結→


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4/08/tv-industrys-ads-tracking-obsession-is-turning-your-living-room-into-a-store/


→葉郎讀報→


科技媒體 Ars Technica 刊出了一篇對智慧連網電視內建監控機能的深入報導。該文分析了 LG、Samsung、Roku、和 Vizio 等電視品牌普遍設有的 ACR 自動內容識別的技術,用以監看使用者日常的電視觀看行為,並將數據出售給廣告主或是打包成為自家廣告服務的一部分。


電視機品牌拒絕透露相關營收數據,但依據產業研究機構 Omdia 的估算每個使用者每一季大約會產生約 5 美元的數據和廣告收入。隨著廣告服務的營收快速增長,未來電視機本身可能不再是最有利可圖的生意,而是住在電視機裡的那一隻廣告小間諜。最激進的例子就是先前出現的免費電視機 Telly。


可以一起觀察的現象,是電視品牌 Samsung 和電視機上盒/電視作業系統品牌 Roku 也在積極投入免費串流服務 FAST 平台的經營,不斷往系統或電視機裡塞進更多免費頻道,企圖藉以成為電視機使用者和(免費)電視內容的中間人,並利用這個中間人角色掠奪更多用戶隱私(觀看行為數據)。


這些平台、作業系統、機上盒和電視機的八國聯軍大亂鬥,爭的還是有一天能夠接收目前完全由電視頻道佔據的廣告市場。未來線性電視頻道全面瓦解之後,代替頻道叫賣廣告的可能就是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郎的沙龍
1.5K會員
327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葉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電信信令爭議案件是一個正反說法資訊量級差別很大的案例,和以前疫苗、雞蛋、光電案例類似,用催毁正常產業的力量在抹黑。 雖然最終結果仍需由王義川出來說明,但吳崢的說明已經解決了 95% 的疑點,但是沒有什麼聲量,媒體報導民進黨方的說法也就幾篇而已。
Thumbnail
電信信令爭議案件是一個正反說法資訊量級差別很大的案例,和以前疫苗、雞蛋、光電案例類似,用催毁正常產業的力量在抹黑。 雖然最終結果仍需由王義川出來說明,但吳崢的說明已經解決了 95% 的疑點,但是沒有什麼聲量,媒體報導民進黨方的說法也就幾篇而已。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Thumbnail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Thumbnail
手機及網路已深入日常生活與消費習慣,春節期間不管是出遊派還是在宅派都會使用手機或各種網路服務,例如查詢出遊走春資訊、景點打卡、簡訊拜年、網路購物、線上追劇等等。對此,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指出,使用便利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資安防護,像是不法集團常常利用釣魚網站假連結,騙取民眾輸入個資或信用卡資料。
Thumbnail
手機及網路已深入日常生活與消費習慣,春節期間不管是出遊派還是在宅派都會使用手機或各種網路服務,例如查詢出遊走春資訊、景點打卡、簡訊拜年、網路購物、線上追劇等等。對此,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指出,使用便利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資安防護,像是不法集團常常利用釣魚網站假連結,騙取民眾輸入個資或信用卡資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