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回到補習班,重新當起輔導與解題老師,接觸到高三的學弟妹時,不免回想起高中讀書的那段日子。雖現今課綱與考試制度改變許多,但仍想把經驗寫下,也作為學弟妹們準備的參考。
暑假是學測前最有空的時間,一定要好好把握。暑假的開頭必須規劃讀書時程,同時配合學校的暑輔進行有系統地複習,在暑假結束前至少複習至第三冊一半,若是行有餘力可以至第三冊結束,未來開學面對模考與段考的雙重壓力時,才不會顯得左支右絀。話雖如此,但適當的休息也是必要的,休息的方法因人而異,但不建議一次休息太長時間(如放一天假),太長的休息時間反而太過放鬆,會讓自己難以回到狀態。
高三課程因類組有極大的差異,當時就我讀的三類組(醫護類)而言,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難度提升許多,許多人因此放棄高三進度課程,轉專攻高一二複習。但我不建議如此做法,原因有三:一、許多科系在學測後的面試仍會有高三課程相關題目,若好不容易通過第一篩選,卻於面試階段被淘汰,一定是相當可惜;二是若學測不幸考差,仍備有後路讓自己有選擇指考(分科測驗)的機會;三是許多學測出題時,會將高三內容包裝於閱讀理解中,若能先大致了解高三課程,能夠提升解題能力,使分數更上層樓。
關於高三的進度分配,推薦大家我在高中時聽過的方法,進度與複習的調配可以根據太陽下山的時間來規劃:若白天太陽還未下山時讀進度:太陽下山時讀複習。隨著學測接近,太陽下山的時間也會越來越早,因此複習的時間也要越來越多,此方法提供參考。
許多學校因應大考,會特別抽離同學或直接放假,給同學自己安排時間讀書的機會。建議此段時間可以安排寫模考(學測範圍為主)的模擬考題,或是再寫一遍歷屆試題,時間上的規畫以學測當天考科時間為主(如學測當天早上考英文,則於早上時段安排英文練習題),讓大腦有一個考試時鐘,習慣在特定時段練習特定科目。直到距離學測的一到三天,就可以先停止如此大量的練習,將精力轉向複習先前錯的題目、釐清不熟的觀念為主、重新看一次筆記、錯題本,歸納整理重要觀念本(在學測當天的休息時間複習),但是如需計算的科目(數學、自然)等可以做些觀念為主的計算題,維持手感。
在學測當天緊張是難免的,然而重要在於建立自信,我會在一早起床看著鏡子跟自己打氣,早餐與行程盡量與平常一樣,不要有太大的變動,以免影響心情。考科結束後千萬不要對答案,也不要討論,相信自己一定會滿分就好。考科之間的空檔可以翻閱自己整理的重點筆記,也可以練習下一科的題目,目的並非快速解題,而是在於幫助自己進入狀態,因此簡單練習即可。考科間的空閒時間一定要把握,勿抱著「現在讀也沒用」的想法,或許等等就考到剛複習過的觀念。
在練習題方面歷屆試題以及各區模考題是考好學測必做題目,針對順序或時間上的安排,每個人都有不同習慣。我的習慣是當屆模考前做完歷屆模考題本(如一模前做完歷屆一模試題),有些來不及做完的直到模考後再來補進度,模考練習完再做歷屆試題。其原因為歷屆試題往往出現於各大參考書中,最後在做這些題目時會順手許多,藉此培養信心,同時也因大考將至,也熟悉大考試題的出題語氣、脈絡等,有助於當天考試。
模考和歷屆試題的安排見仁見智,但做試題時一定要計時、改分數、檢討修正,千萬不要寫一題對一題答案,做題目時也盡量避免有音樂干擾。最後,檢討的部分是做題本中最重要的環節,先前提及學測注重觀念釐清,在檢討時建議在手邊放課本或觀念參考書,有不熟的章節立刻查找書本,一定要確實檢討完成。
學測注重觀念活用,適合高中三年都有將成績維持在一定水平的同學,若高中課業荒廢兩年,直到高三才想努力惡補,雖不是不可能但機會確實不高。若現在看到這篇的你還是高一二,當然多多體驗高中生活是必須的,然維持課業也是高中生活的一環,並非一定要前三,但至少課堂上的基本觀念必須把握;若你已經高三,不滿學測成績轉往分科測驗,就別想太多,照著自己步調前進,分科測驗也能學習到許多從未想過的事物。
最後,若你還對學測準備迷茫,真心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幫助,也在此祝福每一位正在為未來努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