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旅遊,大家多少都會煩惱想要吃甚麼? 想要體驗當地的食物的時刻,拉麵時常就是大家心裡面會想到的清單之一。 說起拉麵這樣的食物,其實並不是日本起源的食物,算是外來的東西。(請見 : 拉麵竟然不是日本傳統美食? 你所需要知道的日本拉麵起源-支那麵)。但經過了食物製作味道的在地化,拉麵已經是公認的日本平民美食。在這個風潮除了有專門的雜誌,甚至在東京還會評比 東京百選名店的媒體評選。到了沖繩,想要體驗沖繩當地的拉麵味道 :
就不得不提到金月そば(soba)
そば(soba)乍聽之下會讓不了解的朋友以為是蕎麥麵。但實際上,そば(soba)的意思其實是麵條。早期的日本沒有麥子的時候,會使用蕎麥磨粉,然後加水揉成團子後,切成條狀物。也就是我們所認識的麵條的做法。 拉麵進入日本的時刻,麵粉的使用也開始興起。改用麥粉做成的そば(soba),加上中式的湯頭,就是最早的拉麵起源。在最早的時代,這樣的拉麵被稱為 中華そば(soba)。隨著後面的演化,用了拉麵稱呼這樣的食物。就變成我們都熟悉的日本拉麵。 而實際上這樣的形態的食物,冠上そば(soba)的名稱,如果沒有和蕎麥放在一起。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そば(蕎麦)。 基本上就可以理解成像是拉麵這種類型的 そば(soba)。
在日本有許多食物的名稱隨著在地化,食當地,旬之味的概念倡議。拉麵這樣的食物到了沖繩自然就會有自己的風味。而金月そば,就是以這樣的基礎概念,創造出來具備沖繩風味的 沖繩そば(沖繩麵)。 當然這樣的食物就會有熱血的沖繩人會堅持這樣的食物不叫做拉麵,而要稱呼為沖繩そば(沖繩麵)。
沖繩的麥豚拉麵配上一碗叉燒飯就是道地的沖繩滋味
而說起沖繩的滋味。怎樣的一碗麵可以濃縮沖繩印象? 說起沖繩的海島風情,像是柴魚、鯖魚、飛魚各種魚介做成的湯底一定是必要的元素(叫海島的地方做山產成何體統? 是吧)。但拉麵這樣的食物原型,在設計上還得要有濃厚的湯底。這時候島嶼上的肉,海中的鹽,自然就得納入一碗滿滿沖繩印象的沖繩そば(沖繩麵)當中。
沖繩在畜牧上,除了草食的牛,另外有名的就是島嶼風味的豬肉。 在這個創作概念下,一塊使用沖繩產的豬肉燉煮的豬五花,還有乾淨海水製作的特色鹽製作的豆腐,就是沖繩そば當中的配料。 如果你已經走過日本許多地方,感受過南北的差異。越是往南日本的區域的飲食鹹度就相對清淡,越往北邊走的就越濃厚。 沖繩的湯頭,相當接近台灣人喜歡的鹹度。 帶著各種魚乾製作的魚介湯底,減少豬骨在湯底帶來的厚重感,營造帶有較清爽的尾韻,讓輕鬆悠游的海島風情,呈現在金月そば的碗中。
而另一個值得順帶一提的,就是島唐辛子。 這個東西其實在台灣就是原住民朋友都很常吃的調味料
米酒泡辣椒
沖繩的島唐辛子,使用的就是在地的蒸餾酒泡盛,泡上辣椒。辣椒的辛香,泡盛的酒香,讓整碗沖繩そば的味道更上一層樓。 是內行人才會知道的沖繩神秘調味料。

用泡盛泡著朝天椒,就是很棒的調味料
如果只是吃上一碗島嶼風情的沖繩そば,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日本人的拉麵餐,少了一碗鋪上角煮叉燒的米飯,無法構成碳水化合物的炸彈,就少了那麼一點日本風情 (需要注意血糖的朋友記得要找人一起吃不要讀食,淺嚐一下就好)。鮮明的醬油味、豚骨雞骨帶來的肉味,配上蔬果熬製的湯頭,填飽每個到沖繩旅遊朋友的心靈。
但看到這邊,你以為就完整體驗了沖繩的好滋味嗎? 其實隱藏在背後還有一個厲害必點的小菜 yushi 豆腐。其實就是使用沖繩的鹽滷做成的嫩豆腐。入口即化,軟軟入口濃郁
把豆漿的濃郁甜感都濃縮在這塊 yushi 豆腐
有許多朋友在不知情的狀況下,錯過了這款沖繩的美味。回到家裡面才發現這趟旅遊錯過了必吃的好東西。去過沖繩數次的我們,回到台灣最有印象的竟然就是這塊厲害的yushi豆腐,淋上醬油,涼涼的吃就是絕品的美味。 但味蕾敏銳的朋友,會發現
這塊yushi豆腐不就是台灣的鹽滷嫩豆花嗎 !!
但有趣的是yushi豆腐的嫩度較台灣的豆花更嫩,入口即化的感覺又更強一點。但有了這個重要的聯想,yushi豆腐淋上了沖繩的黑糖,搖身一變就能成為另一個充滿沖繩風味的甜點。 可甜可鹹的沖繩體驗,是不是讓你想收拾行李,來一趟沖繩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