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看不見希望的狀態

如何打破看不見希望的狀態

Jellyfishpig-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雜感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不見希望」,是許多有憂鬱症的人共同的狀態。

活著卻「看不見希望」,是什麼樣的感覺呢?首先,做事情一定很容易疲憊。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人生就像是一場無止盡的攀岩,無法想像自己什麼時候會抵達終點,因此會覺得「放手摔落山谷」就是一種解脫。

究竟,人為什麽會看不見希望呢?

在某一堂課上,我看見我所來自的星球球體向內凹,內部缺少了核心,也因為這樣,星球上的人缺乏生機、動力。

曾經,星球本來是很有生機的,因為我們有很強大的信念。但有趣的是,我們是靠「純相信」,而沒有去實踐。

當星球的能源產生短缺時,我們就像是聖教徒那樣,相信神會給我們一個奇蹟,祈求神給我們能源。

然而能源終究不會憑空而生,我們對神的信念也受到了動搖。

由於星球本身很依靠人們信念的支撐,因此當信念崩塌時,整個球體也塌陷、呈現向內凹的狀態。

一開始知道星球的故事時,我覺得很荒謬,但是仔細想想,其實我自己也存有這樣的特質。

有時候很期待、相信自己能夠得到某個結果,然而當結果沒有達到時,就會自暴自棄地產生一種「那我再也不想要相信」、「再也不想要期待了」的想法。

而這樣的想法,也導致了人身漸漸地看不見希望。累積久了,就變成憂鬱症。

那要如何突破這個狀態呢?

人之所以能夠有力量,並且看得見希望,需要的是「內在信念」。

我們星球的人雖然也曾經強烈地相信過什麼,但這其實是「外在信念」。我相信神會幫助我們,這個就是外在的。

內在的信念則是,我相信我可以,「可是要怎麼做?」

而這恰好就是星球的人所缺乏的意識。

也許,星球的人單純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去學習就好了。

但是,少了一個「為自己想辦法」的信念,就產生了如此巨大的不同。


反映到現代,有些人誤認為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就是去相信「我是成功的」、「我能夠擁有財富」等,卻沒有注意到「外在信念」與「內在信念」的差別。那麼當結果不如意時,就會怨恨宇宙沒有回應自己的祈禱,進而不願意再相信。

這樣的話就太可惜了。

要突破「看不見希望」的困境,可以試著從詢問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做到XX(某一件事),但是我要如何做呢?」開始。

一步一步地為自己尋找方法,就是在一點一滴的累積「內在信念」。


avatar-img
向內的道路:靈性學習分享
8會員
146內容數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個禮拜,主管很用心地給了我許多建議。像是,應該先聆聽民眾真正想要詢問的問題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急著給出答案。一邊聆聽主管的交代,一邊我聽見了自己心裡冒出「可是我不覺得我有這樣~」、「好煩喔」的聲音。突然間我警覺到,啊我的習氣跑出來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守護靈的存在及其在選擇食物方面可能的影響。透過個人的經歷,作者分享了守護靈如何幫助尋找合適的食物,並強調食物本身及烹飪者的能量如何共同影響食物的效果與感受。守護靈在日常生活中,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引導著我們遠離不適合的食物,讓我們的飲食更加健康。
對能量敏感的孩子,如果沒有經過刻意的鍛鍊,會感覺自己身體非常虛弱、無法適應物質社會的生活,也很容易有身心症。久了就會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好,容易自我設限。
這陣子剛剛展開新的工作。上班時需要跟很多人說話、答覆別人的問題。每個人都是帶著各自的煩惱而來,因此對話時不免也承接了對方的情緒。對於一個不久前還只是個與世隔絕的研究生而言,實在有點難以適應。 每天回家都感到虛脫又「阿雜(台語)」。下班時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快速地代謝掉這股疲憊呢?
睡前拉筋的時候,偶爾我會跟心聊聊天,問祂今天過得怎麼樣。 有時候祂會說「抱我抱我!」,很像嬰兒。 有時候問祂又會說,「你有什麼好害怕的,來地球是最可怕的事,你已經來了,沒什麼需要害怕的了」,很像老人。有時候又什麼話都沒說,只是靜靜的流淚。白天的時候我甚至沒有發現祂很悲傷。
生活中常常有奇怪的現象,像是坐公車時意外遇到青蛙,這或許是一種靈魂團隊對我們的訊息。這篇文章探討了青蛙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即使面對挑戰。我們需要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以及發掘內在的潛力,逐步克服困難、實現自我。這不僅是分享我的體驗,也是給予同樣迷惘的你的一些啟示。
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個禮拜,主管很用心地給了我許多建議。像是,應該先聆聽民眾真正想要詢問的問題是什麼,而不是自己急著給出答案。一邊聆聽主管的交代,一邊我聽見了自己心裡冒出「可是我不覺得我有這樣~」、「好煩喔」的聲音。突然間我警覺到,啊我的習氣跑出來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守護靈的存在及其在選擇食物方面可能的影響。透過個人的經歷,作者分享了守護靈如何幫助尋找合適的食物,並強調食物本身及烹飪者的能量如何共同影響食物的效果與感受。守護靈在日常生活中,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引導著我們遠離不適合的食物,讓我們的飲食更加健康。
對能量敏感的孩子,如果沒有經過刻意的鍛鍊,會感覺自己身體非常虛弱、無法適應物質社會的生活,也很容易有身心症。久了就會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好,容易自我設限。
這陣子剛剛展開新的工作。上班時需要跟很多人說話、答覆別人的問題。每個人都是帶著各自的煩惱而來,因此對話時不免也承接了對方的情緒。對於一個不久前還只是個與世隔絕的研究生而言,實在有點難以適應。 每天回家都感到虛脫又「阿雜(台語)」。下班時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快速地代謝掉這股疲憊呢?
睡前拉筋的時候,偶爾我會跟心聊聊天,問祂今天過得怎麼樣。 有時候祂會說「抱我抱我!」,很像嬰兒。 有時候問祂又會說,「你有什麼好害怕的,來地球是最可怕的事,你已經來了,沒什麼需要害怕的了」,很像老人。有時候又什麼話都沒說,只是靜靜的流淚。白天的時候我甚至沒有發現祂很悲傷。
生活中常常有奇怪的現象,像是坐公車時意外遇到青蛙,這或許是一種靈魂團隊對我們的訊息。這篇文章探討了青蛙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即使面對挑戰。我們需要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以及發掘內在的潛力,逐步克服困難、實現自我。這不僅是分享我的體驗,也是給予同樣迷惘的你的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