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去世後,我用心理學療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我一向缺乏被父母呵護的經驗。

 

約莫在比我女兒現在還小的年齡,我就已經被架著做世界上最難的選擇題:

「妳要選爸爸,還是媽媽?」

 

在選任何一個,都會傷到另一個,更困惑死自己的情況下,我仍然得被迫跳這個坑。原本以為選完就沒事。結果,在成長過程中,只有不停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來回反覆橫跳。

我一直在想:我媽應該報錯我生肖,我屬兔吧!

 

 

在最疼愛我的外婆去世那時候,除了傷痛,另一個更永恆的感受:我從此再也沒有避風港了。我必須要孤孤單單一個人掙扎長大了。

(還有坑得跳呢)

raw-image


 

 

後來發現,這件事對我最大的影響之一,是每當我遇到人生重大關卡,面臨最終的選擇時,我總是非常痛苦,不知該如何選擇?

 

永遠是選了之後就情不自禁後悔:如果當初選另一個,會不會更好?

 

 

當初,我人生最重大的重心,就是職涯的選擇。

 

沒辦法,對當時的我來說,婚姻、家庭,完全不可能排入我人生的選項。

 

所以,彎路也沒少走過。

 

有時候,自己內心明明有直覺,但總是不願意相信。覺得自己做的決定一定會有問題。

我對我自己的決定,沒有信心。

然後,就會選到自己後悔的那個選項。

 

這些糾結,在接觸心理學、慢慢「自療」之後,才逐漸改變。

 

一開始接觸心理學,我對於認知心理學,理性的思考這件事,就特別有興趣。

 

和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總是從「情緒」先下手。

但「情緒」是無法被解決的,情緒就是來來去去的生理+心理反應。

 

理性的思維是有用的。因為從小到大,我已經看到太多負面、不理性、爆裂的情緒,對於自己和親近的人,傷害有多大。

 

那些無法遏抑、不停反覆出現的負面情緒和行為,背後往往源於理所當然的、僵化的思考模式。

 

不自覺已經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想改變。總期待別人來彌補。

不想改變想法,就無法改變負面的行為模式。誰也救不了你。

 

 

我知道,一路走來,自己的想法、價值觀,被自己刻意找解方的過程中,調整了非常多。

好像連帶性格都不太一樣了。

 

那天辦工作坊試聽會,有個朋友後來提了一個問題:「每個人的性格和遇到的煩惱有關係嗎?」換言之,性格特質和不理性的想法之間,是否有關係?

 

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只能說,如果不理性的想法被調整,性格也會有變化。

 

常有人說 性格無法改變。我認為不是性格無法改變,而是固化的想法很難改變。

 

我以前個性比較衝,渾身刺比較多。

但現在,以往能讓我暴怒的事,現在好像覺得還好,以往衝動兩敗俱傷的做法,現在也能較圓融處理了。

 

我並沒想要刻意壓抑或改變自己性格,他就是,逐漸地發生了。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了解情緒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心理學家陳永儀老師給您答案。
品牌要建立、穩固可能需要10年或數個10年,但毀壞只在一瞬間。
個人品牌的成功關鍵,最終還是回歸到了解自己。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了解情緒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心理學家陳永儀老師給您答案。
品牌要建立、穩固可能需要10年或數個10年,但毀壞只在一瞬間。
個人品牌的成功關鍵,最終還是回歸到了解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老娘我怕了你一輩子,懷孕時,怕你畸形;生下時,怕你生病;小學時,怕你成績差;初中時,怕你有叛逆;高中時,怕你搞早戀;大學時,怕你不回家;工作時,怕你不順心;結婚時,怕你不幸福;我老了,怕你不在身邊;我死了,怕沒人疼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優質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沒有人說過的是,當你的小孩死了,一部分的你(非常小、但不可忽略的部分)也鬆了一口氣。因為,從你成為父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你預期中、日夜擔心且做好準備的那一刻,終於來到了。啊,你告訴自己,終於來到了。就是現在了。」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老娘我怕了你一輩子,懷孕時,怕你畸形;生下時,怕你生病;小學時,怕你成績差;初中時,怕你有叛逆;高中時,怕你搞早戀;大學時,怕你不回家;工作時,怕你不順心;結婚時,怕你不幸福;我老了,怕你不在身邊;我死了,怕沒人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