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中國史上極為富裕的年代。
繼統一天下後,隋文帝一度於開皇十七年停收了稅賦(正賦),嗯,想成所得稅好了,其他哩哩雜雜的還是要收喔。只因各地的倉庫,都已經爆滿。
這樣巨大的財產,一如大家所知,給隋煬帝盡情的花費。
要注意的是,隋朝經濟基本是鎖國制度,也就是說,楊廣主要造成的大損耗,其實是人力問題,而不是所謂的「資源」。
當壯丁折損在各種工程、遠征之上,生產力就開始相對減弱。但楊廣巡視各地,依舊是「就地取財」,來供給他奢華的天子生活,終於讓人們決定背離隋朝的律法。
不接受你的保護,不服從你的規矩。
即使後來有人決定開倉振飢,但各地災民要抵達中原核心的大糧倉,又談何容易?走到半途無以為繼,去也不是,回頭更是太難。結果,也只是造成無數災民餓死道旁,盈滿原野。
好心,不見得辦得了好事。
開場白大概這樣,《隋書食貨志》承其上流,自東晉說起。
東晉,為江南帶來了無數僑民。這些中原人找到沒有原住民的地方,就自己定居下來,開始建立新天地。
然而,南方的農業方式跟北方大不同,稱為「火耕水耨」。
說白了,南方需要肥料跟大量的水來種稻。北方一來不用那麼多水,二來小米除了食用果實之外,說過了,其他都是資材……南方是把這些燒了做肥的。
意思是,消耗遠超過北方人的估計。好像你個鄉下人以為一個月開銷了不起五千,結果這新天地一個月要開銷一萬二。所以初期北方僑民其實過得相當拮据,能繳給政府的稅收,也是不多。
那東晉政府不能兩手一攤說,好吧那皇帝就住茅房吧。
還好,原本的南方蠻夷,還願意繳一些貢品。東晉政府知道榮銜還有價值,就更進一步向五嶺以外(東跟南方)的強豪兜售。逐漸的,形成一種比朝貢多,比稅收少的新機制。而領地?自然也隨之擴大了。
看出來了嗎?東晉的戶籍賦役制度,相對就是鬆散而高自由度。同樣的,政府的力量弱,地方豪族的力量強--這樣的江南政權便應運而生。
江南首府共有六個糧倉,「所貯總不過五十餘萬」。主要的大儲備,都是地方糧倉。
五十萬石算多還是少?當北魏分裂為東西魏時,東魏開鄴城糧倉,就發放了一百三十萬石的糧食來賑災。政府財力的差距,是倍數在計算的。
甚至啊,以前是地方政府按品秩領薪水,但南朝整個反過來。臺省首長,領大州縣官等級;參謀助理,領小州縣官級;其他朝廷要員,領郡守縣官級……以此遞降。稅收也改成地方先把自己的預算安排完,再上繳朝廷。
那北方呢?
自從五胡亂華之後,基本上都是亂世。農業跟商業都無法穩定運作,官員自然也沒有收入,於是只好互相打仗來搶奪資源。
這些文字很有意思的:南方的地方勢力,寫成蠻夷洞主;北方則寫官。
如果還記得的話,沒錯,所謂的五胡十六國,其實主要就是西晉的軍閥割據。匈奴劉淵也是晉官,不是外國戎狄。
很有趣的是,《隋書》明明是北史,但對北方發展一整個語焉不詳,南方卻可以精準到牙齒。
要說起來兩樁算獨立:南方資料很齊全是因為隋完整取得了南梁傳給西梁的東西。
北方十六國時期這些文件,一不知道有沒有人在記,二是亂戰之下難以傳承,三則是就算有也沒法子整理。
至於北魏,主要是《魏書》自己有內容,我們之後再補。
好,這邊說到,六鎮亂起之後,「相率內徙,寓食於齊、晉之郊」。嗯,搬家到太行山以東,而且算成「內徙」,你就知道主體不會是關中河洛。這邊講的九成是「鮮卑代人」。也就是北魏原本的「政經主體」。
所以,由北齊高歡繼承了這個力量。
又說北方擾亂農經崩壞,又說鄴城的屯糧遠超南朝,基本上就是這個道理。
北齊,是一個十分富裕的國家。除了繼承鮮卑代人的財產,本身山東地的運河啦、海鹽什麼的也是比較發達。
就算不懂中國想想台灣也一樣,河從山上來,靠海出平原,太行山以東的地勢就是比較平緩。
接著,高歡又重整戶籍,整出了六十幾萬戶,你看六鎮之亂對北魏的影響有多大就好。
這六十幾萬戶,不但是稅收的新來源,更是國防的生力軍。高歡的兒子高洋,把北齊軍隊分做「百保鮮卑」跟「華人勇士」來訓練安排。
嗯,赤裸裸的歧視沒錯。高洋還分戶等,高等有錢人繳稅不服役,低等窮人服役不繳稅。
比起教什麼「北齊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這種繞口令,其實直接記得北齊是鮮卑為主體的國家就好。
有錢有兵又強悍的北齊,怎麼成了南北三國第一個給人「統」去的呢?
這裡說,第一是北齊雙邊戰爭,加上南線沒有優勢,將軍士兵馬匹損失慘重。死不死北齊後面又多昏君,想要把宮殿整修一番。
刑罰跟吏治敗壞反而不重要,前面那一段其實意思就是「勞役」大增。
中國古代,人民有「繳稅服役」的義務。本稅通常不加,但會增加名目,聽過「中華民國萬萬稅」的就知道了,不用解釋。
同樣的,兵役本役基本也就那樣,恐怖的就是這種老子要蓋長城蓋宮殿蓋陵寢開運河的「外掛勞役」。就跟你老闆一天到晚叫你加班不付加班費一樣。你會不想幹,對吧?中國老百姓也不想幹啊。
從劉邦到北齊,不想幹的基本招數就是「脫戶」,你不要國家的戶籍了,去躲起來。
剛好北齊有個制度,是說未婚男性的稅率比較低,台灣明年未婚免稅額好像也要提高了,可喜可賀。
不過,北齊發生的故事就是,大家開始結婚不入籍來逃漏稅。
真假?監察院就彈劾了「陽翟一郡,戶至數萬,籍多無妻」之事。
但皇上一看?哪有可能,這就是剛好大家都沒結婚很正常嘛。
哇,德政,大喜,皇上開方便之門。
德政,永遠是花錢買的。
花你各位的錢還是小事,花到政府沒錢了才是大事。所以中央銀行還是很有價值的。
北齊政府沒錢,怎麼辦?東漢明君光武帝就教過了,公務員減薪共體時艱啊怎麼辦。
你到這裡可能都還覺得,很好啊,對百姓不錯。
那最後會牽連到的部分,就不得不注意了:常備軍也因為養不起而撤掉了。連國內的「州郡縣鎮戍之職」,也一併省去。
挺可怕的不是嗎?其實真正可怕的是,北齊有常備軍。
《大唐世界-養兵千日》部分指出,古中國大多時候只提供軍隊的兵器,其他吃的用的都是由服役的士兵自行準備。
隋朝來說,甚至禁衛軍都是由這種「自備」義務役所組成。但北齊之前卻養得起常備部隊。沒意外的話,前述「百保鮮卑」跟「華人勇士」,就是常備軍力。再一次凸顯出,在高歡高洋時代,北齊的財力物力之雄厚。
然而,中央雖然又廢又蠢,國家也不至於坐以待斃。
北齊不久之後就開始採行屯田兵制,同時穩固人口的流失與國防。
跟南朝地方各自為政的情況相反,北齊實施著類似周朝井田的公田制。發給官員公田,收租納稅。十八歲開始發給你,六十六歲之後你就不用繼續納租了。
喔,就跟軍制一樣,也是有分代人與華人的。《隋書》這裡真的是寫華人,所以我都不說漢人。等到李世民的時候就會直接講中國人。
即使天災跟昏君沒在跟你客氣,北齊的制度仍能運轉不休。
最後壓垮駱駝的稻草,卻是「大修佛寺」。
漢傳佛教一直到唐代以前,都是以「鋪張浪費」為功德在主流。原則上北史相當詬病佛教,相對自是因為佛教在這個時期興盛又興盛。
另外要補充一點是,北齊運作並沒有到五十年,所以像那個年齡限制的意義,是需要細思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北周。一起手,就是丈量土地整理戶口,然後開始派田。
把資料做詳細了,北周的稅務規劃也十分細緻:根據你的田地,是否結婚,當年的氣候與產量,北周都有應收稅賦的調整計劃。
大致也看得出來,因為北周很窮,所以「糧食通貨」的現象,開始在這個國家產生。
一般的服役年齡,大多是十五十六起,六十到六十五結束。
北周為了「富民」,定在十八到五十九歲(北齊破落時甚至定二十以上才要服役)。如果戶長八十歲了,那一個兒子可以免服役;活超過一百歲?你一家都免役。
這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是「大家庭集中」。跟北齊的未婚減稅剛好相反。
政策必有因,用世族的方式切一下,就會看見北齊世族雖然沒有江南囂張,但也十分強大,所以鼓勵未婚即獨立。
北周則是家族性極為低落。嗯,沒有世族不是比較好嗎?
也不盡然。
家族就是官僚系統的最小單位,不信你回去翻儒家經典。其凝聚力跟約束力的穩固,對國家的管理成本跟生產力都有很大幫助。
過或不及,都是麻煩。
北周不像北齊那樣起落起落,很單純就是興起,到滅亡。
就《隋書食貨志》的角度來說,北周滅亡的原因也很單純:興兵統一,興役治東。
興兵之前還要加一條:增開稅目。
邏輯很清楚,補充提醒就是,楊堅是個「反戰派」。其實北周穩定成長起來,可以想像成大家就覺得「拼經濟」、「求和平」、「東西一家親」才是正道。
而北周武帝的統一動作,對於原本安居樂業的北周居民自然會產生影響。
忘了說,北周在增加兵力的目標,主要是針對「夏人」,東稱華西稱夏,正是華夏。
不能忘的是,北周出兵攻打北齊的前奏,正是「周武建德滅佛」。
齊興佛而敗,周滅佛而強。
於是,北方統一了,北周內部的主戰派跟反戰派,也槓上了。
以前不會看食貨志,現在看起來真是處處是寶。
北魏這裡大概聊聊。
事實上,北魏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雖然說也是計口授田,但並沒有後來南北各朝的怎麼計怎麼授。反而對於搶了多少馬多少牛羊多少人,狠狠的記上了一筆。
啊他們那時候就只關心這個嘛。
相比之下,崔浩給出的一些政策大原則,更值得被記錄。儒家有些東西,嗯,其實是自動化系統喔。最基礎就是管仲名言:「衣食足而知禮儀」嘛。
先定規則還是先管飽?管了飽之後規則才會生效的。
如何管飽,世上也不是只有中國人的規矩,鮮卑人也有鮮卑人的法則。
簡單說,你衣食靠畜牧,我衣食靠農業。
請皇上興農。
皇上幹嘛聽你的呢?老實說,穀物儲存的優勢大,才能建立國家準備金機制。碰到冬天碰到災難碰到爭執,誰的儲備多誰才是真老大,這道理鮮卑人一樣懂的。
此乃帝王之術也。
所以北魏一開始,不行「政」,只收「貢」。貢最近說得多了,也略有心得。收貢沒有強制性,但跟借錢有87%像。馬上可以分辨出,這個是朋友,這個是好朋友,那個不是朋友。
北魏的財富逐漸穩定下來後,才開始制定郡縣。就是不用從零開始,直接跟地方說,現在政府要接管了。飛彈已經瞄準你們了,要統要獨一言而決。
北魏本身的武力強大,這我覺得你得把他們的「戰馬」當小型坦克車看,才好明白他們的武力有多強大。
兵不見得比你漢人多,刀劍鎧甲也未必比你漢人精良。但坦克車就是比你多。
當然,坦克車就有地形限制,太行山以東先舉手投降不是沒原因的。甚至某方面來說,要進關中搞不好先打大漠草原容易些。
重點是,北魏是按照自然法則,接管漢人遺留的官僚系統。他們還不明白,內外雙系統連結的方式。
怎麼連結?
出去當完太守回來任九卿是一法,地方舉薦為郎官再派任到地方又是一法。內外兩套官僚系統,就是這樣交錯縱橫的連結在一起。
所以?地方官僚就會弄鬼。相對中央也會開始採取加強的動作。
食貨志就講一下派御史這種。總之慢慢的這個王朝建立起來。
實際出現那種細節規劃的年代,我不說你也猜得到。除了北魏孝文帝漢化組還能有誰。
接著就是巷子裡有名的「鄰里黨」三長制,這就把官僚系統貫穿到民間底層了。
再加上鮮卑本身絲路暢通,貴金屬的礦脈開發,也是北魏重要的財源。
這樣強盛的經濟體怎麼垮?
對啦大家都知道六鎮之亂,不過食貨志怎麼說呢?
第一個發生的事情,講白了就是重北輕南。
北魏雖然遷都洛陽,但仍大量把新征服的南方人民跟財物,送往邊鎮。就股東結構的問題,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應該多少也是想要改變北魏內部的真實權力結構。但顯然不給力,反而造成了北魏本身的「內外問題」。
分配不均是一題,但孝文帝他們想處理第二題。
長距離運送所耗費的人力物力。
公司沒有自己的物流,送一單就是一單運費。自己有的話,十單二十單,都不過是一次運費。所以才能給你免運嘛。
好這不相關,總之他們討論的就是「運河」。
比較完整的數據是:一船載一千四百匹布,只要拿三百匹出來造船跟付給船夫。
牛車一車載八匹,租車就要扣掉三匹,同運量下已經要五百多匹的租車錢,都還不算上其他人工費用。越遠越貴,河東送到洛陽大約就至少又一百多匹的費用。
就算船還要轉運牛車,長期下來也是划算得多。
北魏孝文帝同意,想做,但終究未能實現。
其後,六鎮之亂爆發,南朝陳慶之單線北伐深入等事,讓北魏突然加重了稅賦,預抽六年,並且開始減省國家開支。
這邊含糊其辭真是太過分了,我沒空去挖啊哈哈哈。
食貨志本身提供兩個主要線索,一是祭祀跟招待外交的酒水不減。另一個是北魏不斷的打敗仗……這個說謊。
正確來說,應該是大家不斷的向政府申請兵器糧草。而以爾朱榮活躍的時期來看,其實他們是在積蓄自己的實力。
如果都是出征敗戰,國家早就亡了還須要等到分裂?
上面我們講到北周北齊的滅佛與禮佛,其實都是佛教被當大頭,道教該被掃的也沒少。
北魏時的祭祀呢,這裡除了郊廟,還提到了「百神群祀」。
這絕對不會是中國傳統的祭祀。
我還依稀記得,北魏的祥瑞神獸比原本漢人來得多,祭祀型態跟標的應該也有大幅改變。
那爾朱榮時代結束,就是接到高歡宇文泰爭霸,即隋書內容。
由於魏書是北齊正統論,所以後續還有一些北齊的詳細,不過我們概論看看就好,那些數字穿越你也用不到的。
下回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