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感覺,新美學】:Lou Reed 擁抱主流之作 — 《 New Sensations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前言】

在搖滾樂的世界裡,鮮少有音樂人能像 Lou Reed 一樣,被賦予極高的期待,希望他能拋出一張接著一張具實驗性的藝術作品,然而他卻無所畏懼,只走自己想走的路。如同 David Bowie,在進入八零年代後,Lou Reed 也開展了一系列靠攏主流的商業時期,眾多樂迷大失所望,認為他把利益放在創作之前,但其實他從未忘記初衷,這些流行歌曲依然清晰反映他目前心境狀態,真摯傳遞訊息給所有聽者,這才是他創作的真正目的。

不幸的是,樂迷依然引頸期盼他的下一張專輯會是《 Transformer 》或是地下絲絨時期的作品,即使是大賣的《 New York 》也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對 Lou Reed 投以的強烈情緒至今仍無法理解,或許更多來說是一種憎恨,因為他們視之為珍寶的音樂卻被他當作垃圾輕鬆拋棄,這種希望與失望的反覆交替不停圍繞著他喋喋不休,但 Lou Reed 以典型紐約人的態度扛起了這一切,在1984年發行了專輯 《 New Sensations 》


raw-image


不瞞你說,這或許是我最喜愛的前五名 Lou Reed 專輯,有些人會說 《 New York 》是對其八零年代的一個總結,其實也不盡然,《 New Sensations 》同樣是內容飽滿的優秀之作,在擺脫了七零年代的頹喪,穩定的婚姻和戒毒生活象徵這一時期的美學重塑,並邀請你一同見證他的成長蛻變和所思所想。



【錄製背景】


raw-image


樂手陣容除了先前合作過的貝斯手 Fernando Saunders 和鼓手 Fred Maher 之外,還加入了鍵盤手 Peter Wood 和小提琴手 Lakshminarayana Shankar;而在先前兩張專輯《 The Blue Mask 》《 Legendary Hearts 》立下大功的吉他手 Robert Quine,因在錄音期間與 Lou Reed 發生爭執,導致除了 〈 My Red Joystick〉和 〈 My Friend George 〉兩首歌曲之外,Lou Reed 決定自己演奏專輯中其餘歌曲的吉他部分。儘管兩人不和,Quine 後來還是回歸為宣傳這張專輯而舉辦的世界巡演。

當 Lou Reed 決定自己彈奏吉他部分時絕非一種自大表現,雖然捨棄雙吉他的音色,但 Lou Reed波濤洶湧的吉他彈奏卻撐起了歌曲的空間感,讓節奏和編曲更顯出眾,而不是盲目佔據舞台中心。這可能是他在錄音室中最愉悅的一次合作經歷,即使是充滿諷刺意味的歌曲,也被旋律和編曲包裹得明亮而有彈性。

《 New Sensations 》也顯示出 Lou Reed 比一般人所認為的更有溫情和人性,清楚地表明自己有能力寫出快樂的流行作品,但其中卻不失嚴肅議題帶來的衝擊力。


raw-image



【歌曲介紹】

開場曲 〈 I Love You, Suzanne 〉便以活潑輕快的方式揭開序幕,以拍手聲作為主節奏,甚至歌詞也相當簡單明瞭,沒有任何複雜的暗示或雙關,似乎單純就是一首為酒後狂歡而生的快樂歌曲。

而在專輯發行多年後,貝斯手 Saunders 聲稱 Robert Quine 在錄音室中親自創作了這首歌曲的吉他旋律,Lou Reed  在聽到後便順手填上了歌詞,但卻沒有將前者列為共同創作人,Quine因此無法獲得版稅,也讓他們的關係更加緊張。

而 Lou Reed 本人卻有不同說法:

「這個旋律一定在我腦海裡存在了半年,這只是一個廉價的D和弦,因為我感興趣的東西不需要太複雜,它就這麼突然出現了,然後我說:『好吧,這太簡單了,有什麼理由不用呢?』。」


〈 Endlessly Jealous 〉中可以看到煥然一新的 Lou Reed 坦承過往的自尊和嫉妒心傷害了身邊許多人,在此他發自內心誠懇道歉;〈 My Red Joystick 〉則是一首帶有明顯雙關的幽默諷刺歌曲,講述一名萬千風情的女子四處搭訕男性,最後將他們吃乾抹淨,而 Lou Reed 只求她遠離自己的「紅色電玩搖桿」,與此前地下絲絨的歌曲〈 Here She Comes Now 〉中使用的性暗示手法如出一轍。此外歌名以及專輯封面上 Lou Reed 手中的紅色搖桿為 Wico Bat Handle。


〈 Turn to Me 〉 短暫重拾 Lou Reed 過往風格,前奏清澈的吉他和弦不禁令人想起〈 Sweet Jane 〉。在情感表達上則與 1962 年 Solomon Burke 的名曲〈 Cry to Me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你的牙齒磨損不堪/一些朋友死於你根本沒聽過的疾病/要記得,我愛你/隨時可以打電話過我。」


在同名曲 〈 New Sensations 〉中,Lou Reed 侃侃而談自己已經從毒癮和酒癮中解脫,兩年前的他因為仿造處方簽買藥而被逮捕,而如今重獲新生騎著自己最愛的 Kawasaki GPZ 重機享受穿越賓州鄉村的簡單樂趣,以此宣佈擺脫生活周遭的負面人事物,重新奪回自己的人生主導權。


接著 Lou Reed 用〈 Doin' the Things That We Want To 〉向一代大師致敬,讚頌 Sam Shepard 的劇作《 Fool for Love 》以及名導演 Martin Scorsese 早期關於紐約的電影:《 Mean Streets 》 《 Taxi Driver 》表示自己從這些優秀藝術中獲得許多樂趣。這邊非常推薦聆聽1984年在 Capitol Theatre 的現場版本,Peter Wood 的手風琴演奏賦予歌曲不同面貌和更多層次。


〈 What Becomes a Legend Most 〉講述一名孤獨好色的過氣明星故事,取材自 Barbara Streisand 合作貂皮大衣品牌 Blackgama 的著名形象照,並由攝影師 Richard Avedon 掌鏡;〈 Fly into the Sun 〉致敬下絲絨的早期歌曲〈 Ride into the Sun 〉,展現 Lou Reed 的天馬行空幻想:「我不會逃避屠殺/我不會閃避炸彈/我很期待與造物主見面的機會/飛向太陽」。


〈 My Friend George 〉描述了一位喜歡拳擊和格鬥,名為喬治的朋友,他手持棍棒,專門為受到欺凌的弱者和窮人伸張正義。有人解析這首歌曲的弦外之音是影射1984年的英國礦工罷工事件,並搭配了聖喬治屠龍的故事,對應歌曲中喬治捍衛弱小和力抗貪婪之人的勇猛形象。

但在 1989 年接受《滾石》雜誌訪問時,Lou Reed 表示 George 這個角色是他憑空發想的:

「這是我在專輯中最喜愛的一首歌。我記得當時錄製這首歌的時候,工程師轉過身問我說:「所以…你有任何朋友叫 George 嗎?」 ,我說當然沒有,但身為一名詞曲作者的好處就是你可以隨時創造出一名叫 George 的朋友。」


〈 High in the City 〉為雷鬼風格的歌曲,結尾處由爵士音樂家 Tom Malone 獻上了一段長號獨奏,並為這首歌曲編配了銅管演奏,這首歌是專輯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後一首單曲,由 RCA Records 在荷蘭獨家發行,只可惜與先前的單曲一樣未能打入排行榜。


結尾曲〈 Down at the Arcade 〉將我們帶回八零年代的電子遊樂場和街機主題,描述了青少年拿著大把硬幣拼命接關想要挑戰排行榜分數紀錄,而 Lou Reed 稱自己是 Robotron 的佼佼者,這是當時一款熱門街機遊戲,主題是要在一波又一波的邪惡機器人手中拯救手無寸鐵的人類,從而獲得高分。 


【結語】

《 New Sensations 》雖令死忠樂迷感到錯愕,但仍普遍獲得盛讚,知名音樂記者 Robert Christgau 在為 《鄉村之聲》 撰寫的文章中表示:

「Lou Reed 並沒有白費力氣想要超越自我,而是進入了一種令人滿意的模式,就像他在地下絲絨時期一樣,儘管從定義上來說沒有那麼劃時代。」。

《滾石》雜誌 Kurt Loder 稱其為久違的喜悅,由於完全出乎意料而更加令人興奮。


raw-image


在這張專輯中,Lou Reed 極其自在唸唱著自己的生活見解,但卻沒有任何實驗追求目的,也讓世人看見這位搖滾傳奇的不同面貌,而如同先前的專輯,他深愛的「紐約」仍然是靈感來源,所有的歌曲彷彿都能在城市的各個地點找到其街景,骨子裡仍然沒有遺忘過往成就他的一切,只不過這次他選擇對著鏡頭微笑,似乎期待著我們在聽完歌曲後也能回以相同的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7會員
242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9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初來這個網站 放一些以前畫的,有關音樂的圖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和線上購物盛行的現代,我們常常會覺得音樂隨手可得,但多數樂迷們還是嚮往在唱片行翻箱倒櫃尋找夢寐以求的專輯,又或是偶然發現那些從未聽聞過的樂團,而即使在今天,仍有無數精彩作品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像是車庫搖滾樂團Gin 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Thumbnail
盧·里德(Lou Reed)在 80 年代推出的一系列個人專輯,為死忠樂迷帶來風格轉換的震撼,且在經歷美學重塑與分裂的 70 年代之後,終於組建了自地下絲絨以來最穩定與最具探索精神的伴奏樂團。而《 Legendary Hearts 》講述了他對生活的掙扎和感嘆,但最終仍決心為所擁有的一切付出奮鬥。
Thumbnail
盧·里德(Lou Reed)在 80 年代推出的一系列個人專輯,為死忠樂迷帶來風格轉換的震撼,且在經歷美學重塑與分裂的 70 年代之後,終於組建了自地下絲絨以來最穩定與最具探索精神的伴奏樂團。而《 Legendary Hearts 》講述了他對生活的掙扎和感嘆,但最終仍決心為所擁有的一切付出奮鬥。
Thumbnail
我來到從沒聽過的豐富小站 接車的阿德已四十多年不見 歡喜握手後載我拜訪老學長 為音響買地蓋別墅令人驚嘆
Thumbnail
我來到從沒聽過的豐富小站 接車的阿德已四十多年不見 歡喜握手後載我拜訪老學長 為音響買地蓋別墅令人驚嘆
Thumbnail
顧名思義,《 Hudson River Wind Meditations 》的靈感來自 Lou Reed 對太極拳的熱情,創作這張專輯的初衷是為了給自己練習時配上背景音樂。然而,這張專輯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不僅是一部深邃的環境音樂作品,也是他老人家晚年心境的寫照:平靜、專注,但仍有一絲黑暗在其中流淌。
Thumbnail
顧名思義,《 Hudson River Wind Meditations 》的靈感來自 Lou Reed 對太極拳的熱情,創作這張專輯的初衷是為了給自己練習時配上背景音樂。然而,這張專輯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不僅是一部深邃的環境音樂作品,也是他老人家晚年心境的寫照:平靜、專注,但仍有一絲黑暗在其中流淌。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音樂小白」或是「音樂專家」都可以享受的一趟音樂旅程。 書名有夠長的《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Thumbnail
「音樂小白」或是「音樂專家」都可以享受的一趟音樂旅程。 書名有夠長的《從裝懂到聽懂,現代音樂簡史:爵士、藍調、民謠、搖滾、龐克、嘻哈……生活中總是沒人理解你,但你一定能找到一種音樂懂自己》
Thumbnail
我知道你熱愛音樂,心中有多想要擺脫現在朝九晚五、或是被課業壓得死死的生活,要是能夠好好放手專心做音樂,每天把時間全部埋在DAW裡面搖頭晃腦,那該有多好啊! 我曾經也是一樣,也確實過了好幾年全心投入音樂的生活,但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你分享,光有這樣的夢想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
Thumbnail
我知道你熱愛音樂,心中有多想要擺脫現在朝九晚五、或是被課業壓得死死的生活,要是能夠好好放手專心做音樂,每天把時間全部埋在DAW裡面搖頭晃腦,那該有多好啊! 我曾經也是一樣,也確實過了好幾年全心投入音樂的生活,但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你分享,光有這樣的夢想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