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式晤談—矛盾跟抗拒的處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前面延續到這一張,在講矛盾跟抗拒的處理,我們會花一點時間,帶大家一起整理書裡內容

抗拒四個樣貌

這一章節就是很單純的在講抗拒,他說以我們常見的個案,抗拒會有四個樣貌,

第一個樣貌就是推三阻四型

在跟個案溝通的過程,工作者要是不鬆動個案的時候,個案寧可選擇逃避,其實也不願意接受任何的改變,他可能就會用很多的方式來跟你逃避,來給你推三阻四。

第二種類型是反抗型

就是個案不願聽從他人的建議,甚至有時候會對於專業人員產生的敵意,那像這種可能要提供他很多種的方案。

那第三種是放棄型

個案可能過去嘗試多次努力,但得到的都是挫折和失敗,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就失去了信心,對於改變也都不抱任何希望,就是在開始就放棄了治療她就像有點像心理學的,習得無助感,已經經歷太多次的失敗,連想要改變的勇氣都沒有,這一類型會屬於放棄

第四種就是強辯型

就是不管我們怎麼去協助他,他都有各種的理由和藉口來反駁。像戒酒的人,我們很常就會遇到:我也沒有想要喝啊~等各式各樣的理由,甚至跟你說喝酒有好處等等的。

這四個類型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說我們很常會遇到這樣這四類型的個案,接下來介紹,為什麼遇到了這些矛盾、甚至於也許已經知道這些事情需要改變,或者是知道有個需要變動的東西,或是事件存在,但我們還是會有矛盾的心態?

為何有矛盾心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矛盾心態,是從心理學的觀點,矛盾心態就分三種,

一個就是雙趨的衝突

就是當我們這個和那個都想要,就是魚跟熊掌都不見的的時候,兩個動機會促使人追求兩種,但是因為某個條件的限制,你可能只能在這個目標當中選擇,1個的時候,你就會產生了衝突,就好比說我想要買手機,然後又想要買平板,可是我只有一萬塊錢,所以我就是在那個,我兩個都想要,但是我又對於某1個條件,被限制住的時候就會有衝突,這叫雙區的衝突,那

第二是雙避的衝突

就是當兩個目標都同時是個人討厭的,可是你又要接受其中一個的時候,這就是叫做雙衝突,我們病人可能常常會遇到,你要打針呢?還是你要吃藥?尤其是小孩子,兩個都是不喜歡的,可是他沒有辦法,他要在這個當中要選一個,他就會有雙避的衝突

第三個就是雙趨避衝突

就是當某件事情處於想接近,但是又有想迴避的目標的時候,那你只能在這個目標選擇其中之一,心理上就就會出現的困境,就是雙驅避的衝突

陷入雙驅避的衝突,就會有遇到矛盾,可能都來自於說你對這個的想要,然後你又有一些條件的限制才會造成,

回到書本上來說,我們前面就有說要做到改變,要反應式的傾聽,要知道個案抗拒的原因,如果工作者知道抗拒的原因,也許就比較能夠鬆動服務對象去做改變,這個就是在說我們怎麼發現在談的過程中看到個案的抗拒

處理矛盾

我們可以用什麼的方式來解決?書中有提出七點

  1. 簡單回映:運用反應式的傾聽,你表達你已經知道他對事情的觀點或感受,那讓個案感覺是有被聆聽的
  2. 放大回映:用反應式的傾聽,在回應的時候,你也可以說出個案的感受,而且針對某一些點去加以強調,讓個案有機會去發現自己的矛盾,那也可以將個案說的內容去放大解釋
  3. 兩面回映:跟反應事情聽之後要說出跟個案的感受和情感到矛盾的一面,當個案存在兩種不一樣的認知的時候,心裡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個案可能就會產生改變
  4. 移開焦點,還有:當個案來找你談的時候,他一直執著在某件事情上面,而不願意改變,我們可以嘗試轉移個案談話的焦點,轉移個案的負向焦點,去引導他正向的思考
  5. 稍加更動後同意:可以針對個案對工作者表達的內容,部分修正後再給予回應,就是有限度的去同意個案的說法。
  6. 重新框架:就是個案說的話,重新給予新的意義,然後我們在回應給個案,也就是說,讓個案從不同的角度來了解原來的問題情境,進而去鬆動,他抗拒的心就用鼓勵、肯定的正向態度去改變那一旦個案可以盛月的接受新的意義的時候,這個重新框假就可以發揮一些功能,也許就可以協助他改變了。不過,他也有提醒我們說,我們要避免過度的、主觀的去重新框架,那有時候個案他來的時候,他已經有他自自己很習慣的模式,如果我們一開始在關係沒有建立很深厚的時候,就一直在重新框架,用你自己的,那就反而會變成他變成一個抗拒的動力,這樣子變成另外一種抗拒的阻力啦。
  7. 強調個人選擇,提供其他的思考方向、選擇後,讓個案知道自己可以決定,自己是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這邊講的個人選擇,不是讓個案擺爛,不管個案。
    而是說,讓個案知道自己有人生的主控權,可以替自己決定,而不是要照著他人或工作人員的想法。

華人文化的矛盾轉化

後面這段也蠻特別的,作者有提到,有關西方的動機式晤談討論「矛盾」,與華人文化跟對於「針對矛盾」是怎麼來看待、怎麼去處理這個矛盾的

西方跟東方對於矛盾,讓個案看到矛盾的兩端,那就會進而引發改變的動機,那當他有動機了以後,包括可以協助沉思期的個案思考,變跟不變,之間會有什麼優缺點、有什麼好處、有什麼代價,當他已經理解之後,他可能就會有改變的動機,比如說我少喝飲料,我就可以變瘦,如果這是我很想要做的,因為我看到我在沉思期之後,我已經知道了,如果我不改變,我就會一直胖下去,那如果我改變,也許我會有一點點瘦的改變,帶來的又是健康,我知道這個好處,會讓我可能有改變動力,這個矛盾就會被解決。

但是在華人文化底下的矛盾,指的是矛盾轉化,不完全是兩個極端,或一定是二擇一,作者認為,華人文化只要盡最大的努力,成事在天,隨著時間的流動,同樣也是可以解決個案內心的矛盾,你放著,她自然而然也會改變。


書中有講幾個觀點

第1個就是反求諸己

一樣也是要協助個案跟看到他的不一致,就是工作者要協助個案去看見自己的不一致,可以更有效率的協助個案,從懵懂期進入沉思期,或進入準備期,而發生改變。

矛盾

就是當有個矛盾事件的時候,你要問問看你自己,然後我我有沒有盡力了,我還可以為我自己做些什麼這樣那在矛盾的部分,他指的是依存戶跟相互消長,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時時刻刻時間,就是時時刻刻,任何萬物都是一直持續在變化發展的,其實你不一定要將矛盾的兩端是為對立的,那他當他不是對立的時候,不是只有把它當對立以後,你才能去觸發它的改變,那有時候就是隨著時間走走走,他自然而然從矛盾的就會變不矛盾的水道,他就會取成,這樣就會有改變的1個動機。那再來,

第3個是華人獨特的命運觀

有些事情,人力是不能掌控的,人是不能夠去掌控某件事情,但是個人的自由意志是可以去掌控的,所以你協助個案去處理自己深層的接納,協助個案:改變的是你自己的想法,你的想法,盡最大的努力,接下來就是交給萬物,交給時間,自然而然你就會改變你參考的藍圖,所以他在華人下的矛盾轉化,


比如說當我們遇到1個矛盾的困境的時候,我們會用反求諸己,我們反求諸己的態度來面對,就看自己在這個困境裡面,我的角色是什麼,然後再來就是協助個案去理解,傳統觀念說陰陽對立且和諧的觀念,就是生命依循會是否極泰來,所以當你自己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了,生命萬物最後會走向自然、和諧的狀態,

很多人會想再去區辨說這是命呢?還是運呢?是能不能改變?可以改變我就努力,盡我自己努力可以改變的是我的命,但是不能改變的是天命,我們就要有平常心面對,然後去接受現況、改變自己,給予賦能和勇氣處理


通常當個案帶著問題來求助的時候,助人工作者往往基於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急著想要解救個案於水深火熱,但是這種看到錯誤就要糾正的糾察隊心態,不但無法觸發個案改變,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所以其實就是不見得每1個個案都會就是你,你就像我們常常說是個案的問題,還是你自己的問題到底是個案?他真的有問題還是還是你看到她?你覺得她有問題



70會員
76內容數
日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13年 第 一 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社 會 工 作 師 考 試 試 題 科 目:社會工作 Q2在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 110~114 年中,策略 二「優化保護服務輸送,提升風險控管」的主要目標之一為降低兒虐致 死人數,兒虐致死人數每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raditional school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in Chinese societies: Prevalence and a review of the whole-school intervention approach
113年 第 一 次 專 門 職 業 及 技 術 人 員 高 等 考 試 社 會 工 作 師 考 試 試 題 科 目:社會工作 Q2在衛生福利部推動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 110~114 年中,策略 二「優化保護服務輸送,提升風險控管」的主要目標之一為降低兒虐致 死人數,兒虐致死人數每
  長者隨著年齡增長會經過許多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改變,也許要處理來長者自於年齡、健康或家庭的壓力源。以「人在情境中」觀點來看,社工人員對於老人的多面向評估應該是一個「全人」的評估,包括個人生理、心理、情緒、靈性、經濟與社會環境等層面。
Traditional school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in Chinese societies: Prevalence and a review of the whole-school intervention approach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談判中的自我價值感和性別標籤對於談判者的影響。同時提出瞭如何擺脫自我懷疑,提高自信,以及建立更有價值的互動和溝通。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談判中的自我價值感和性別標籤對於談判者的影響。同時提出瞭如何擺脫自我懷疑,提高自信,以及建立更有價值的互動和溝通。
Thumbnail
深入探討《心理摩擦力》一書,揭示心理障礙並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克服心理摩擦力、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以及保持一致性和責任感。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人性#阻力 #習慣#比較基礎#誘餌效應 #慣性 #生存本能 #未知 #恐懼#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職場中的人際衝突常令人感到壓力,你是否知道自己的衝突風格?本文分享TKI衝突解決模型,探討競爭型、合作型、退讓型、逃避型和妥協型,以及如何提升自我覺察以促進自我成長和改變。瞭解衝突模型的內在反應歷程和建構性衝突的重要性。文章結尾有實戰工作坊邀約。#溝通必修課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