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書籍:《找回深度專注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陀兒颱風第三天是風雨最猛烈的時刻。當時住在9樓,整個房子都在搖晃。原本預定禮拜五早上的施工前協調會,隨著颱風來襲也被迫宣布取消。雖然原計畫被打亂,但心中卻湧現一絲平靜,這會是另一種與自己共處的時光。


回想上次颱風也連續放了三天,那時我在工作室翻找著從公司帶回來的契約書圖、標單與參考資料。身旁的咖啡和茶輪番上陣陪伴我。外頭風雨交加,視線所及之處盡是模糊和朦朧,彷彿籠罩在未知的宇宙,讓人不禁感到一絲孤獨。


那三天窗外整天都是霧茫茫一片,令人孤獨。

那三天窗外整天都是霧茫茫一片,令人孤獨。


這份孤獨,像是電影《星際效應》裡,人類身處在蒼穹之下,面對浩瀚無垠,意識到自身的渺小而產生無助感。想起電影有一幕太空船即將靠近黑洞的壯觀畫面,在太空艙裡,庫珀安慰羅米利說:「這會是一段漫長的等待,我們會很快完成的。」那種在孤獨與無限面前堅持的感覺,彷彿就是此刻的心境。


raw-image



颱風天裡的工作室,對我來說就像是那艘太空船。外頭的風雨肆虐,室內卻是避風港。在這三天裡,默默整理出了第一本多達280頁的監造計畫書。雖然過程艱辛,但那種逐漸進入狀態、全神貫注的感覺,彷彿進入了一個獨特的心流狀態。這專注讓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流逝,三天的孤獨變成了一場充滿成就感的自我挑戰。


如何獲得這種「深度專注力」一種能讓人接近忘我的心流狀態。這種專注力,不止能幫助我們克服孤獨感,更是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的關鍵。那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是工作中最令人陶醉的瞬間,也是在現代社會中追求自我實現和自由的重要能力。


所以我想推薦這本書《找回深度專注力》。這本書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如何打造專注的工作狀態,並提供了許多實用技巧。我整理出幾個能立刻實踐的策略,與大家分享:


raw-image


1.切換姿勢,切換大腦

•邏輯性工作:啟動理性腦,聚焦視野,減少看到無關事物

•創意性工作:啟動直覺腦,視野寬廣,例如在窗邊的沙發上微微仰視


2.創造私人空間

•遠離家人、床和沙發

•降低空間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投資一張好座椅和升降桌


3.視覺最佳化

•調整照明亮度與色調,適當配置綠植


4.聽覺最佳化

•聆聽無歌詞音樂、白噪音或自然背景聲


5.嗅覺最佳化(香氛)

•專注時選擇薄荷或迷迭香

•放鬆時選擇薰衣草



6.打造工作的入口與出口

•入口:工作前洗冷水澡、戴上手錶、穿上工作服

•出口:私人空間與客廳的切換,在客廳就不要工作


7.睡眠和飲食

•睡前遠離手機,起床時沐浴晨光

•多吃低GI食物

•日式(玉露)綠茶比咖啡更能提升專注力


這些技巧實用,容易實踐《找回深度專注力》這本書還提供43種科學化的專注力提升方法,助你打造更高效的工作模式。


這些方法,可以讓你立刻打造專屬的沉浸式領域

這些方法,可以讓你立刻打造專屬的沉浸式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inShare 閱讀日記
1會員
12內容數
原本只是在脆上每天隨手寫點東西,漸漸地,寫成了興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環境就是好嗎?有時換個新環境是察覺的好時機,不過光是要適應這件事,全身上下的細胞都會有所運作,可能是警戒、緊繃、失控。
Thumbnail
新環境就是好嗎?有時換個新環境是察覺的好時機,不過光是要適應這件事,全身上下的細胞都會有所運作,可能是警戒、緊繃、失控。
Thumbnail
喜歡什麼事都可以寫一遍、聊一通的人,對我來說,是一特殊的能力。把日常觸碰到的任何事情、人物、瞬間,於腦海中,用自己特有的filter過濾,灑上個性色彩後輸出,把每趟的匆匆一瞥,化為意念的產物。 這本書剛好在颱風天時閱讀,碰上了作者對於此日的描述:「颱風來臨前的天空總是特別明淨,夕陽總是異常絢麗,從
Thumbnail
喜歡什麼事都可以寫一遍、聊一通的人,對我來說,是一特殊的能力。把日常觸碰到的任何事情、人物、瞬間,於腦海中,用自己特有的filter過濾,灑上個性色彩後輸出,把每趟的匆匆一瞥,化為意念的產物。 這本書剛好在颱風天時閱讀,碰上了作者對於此日的描述:「颱風來臨前的天空總是特別明淨,夕陽總是異常絢麗,從
Thumbnail
颱風尚未驅離,我內心也跟著颳風起來。
Thumbnail
颱風尚未驅離,我內心也跟著颳風起來。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外在雜訊愈來愈多,能夠真正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平均一天只剩不到4小時,如何利用有限的的時間,發揮專注力與影響力,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最高的價值,享受完全的工作自由。
Thumbnail
外在雜訊愈來愈多,能夠真正專注的時間愈來愈少,平均一天只剩不到4小時,如何利用有限的的時間,發揮專注力與影響力,在有限的時間達成最高的價值,享受完全的工作自由。
Thumbnail
颱風環流,雨時而滴滴答答、時而嘩啦嘩啦,下班夜晚回家拿出鑰匙打開家門,心有一陣情緒,夾雜了一點悲傷、自責,還有點憤怒。 試著剖析自己有一種,想要幫助別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緒。責怪自己不夠好?或是…還是在意別人眼光?無力感,是心理很複雜的混合狀態。
Thumbnail
颱風環流,雨時而滴滴答答、時而嘩啦嘩啦,下班夜晚回家拿出鑰匙打開家門,心有一陣情緒,夾雜了一點悲傷、自責,還有點憤怒。 試著剖析自己有一種,想要幫助別人,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緒。責怪自己不夠好?或是…還是在意別人眼光?無力感,是心理很複雜的混合狀態。
Thumbnail
正是因為這個無聊又痛苦的過程,才能讓我們收回平常被各種資訊填滿且混亂不已的大腦天線,放空平常已經超速運轉的腦袋,然後藉由紊亂的呼吸、緊繃的小腿,強制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重新連結身體的覺知,好好地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正是因為這個無聊又痛苦的過程,才能讓我們收回平常被各種資訊填滿且混亂不已的大腦天線,放空平常已經超速運轉的腦袋,然後藉由紊亂的呼吸、緊繃的小腿,強制將注意力拉回到當下,重新連結身體的覺知,好好地回到自己身上。
Thumbnail
★我們累了。尤以「大腦疲勞」最為嚴重,因為身體再怎麼休息也無法改善這個問題。學習如何為大腦、以及我們的人生增添「space(空間、空白)」,藉此消除疲勞、提高大腦的機能。
Thumbnail
★我們累了。尤以「大腦疲勞」最為嚴重,因為身體再怎麼休息也無法改善這個問題。學習如何為大腦、以及我們的人生增添「space(空間、空白)」,藉此消除疲勞、提高大腦的機能。
Thumbnail
颱風轉彎前   又一個禮拜過去,生活仍然從裡到外透露出一股虛無,7天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倒也發生了不少事:正好是一個大挫折、一段喘息和一點兒慶幸。   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暑修得上、下期之間,終於能夠脫離在三個禮拜內把整學期的課上完的壓縮感,密度如此之高的資訊量,老實說吃不太消,更別說工作也是消耗腦力的
Thumbnail
颱風轉彎前   又一個禮拜過去,生活仍然從裡到外透露出一股虛無,7天說短不短,說長不長,倒也發生了不少事:正好是一個大挫折、一段喘息和一點兒慶幸。   這個時間點正好是暑修得上、下期之間,終於能夠脫離在三個禮拜內把整學期的課上完的壓縮感,密度如此之高的資訊量,老實說吃不太消,更別說工作也是消耗腦力的
Thumbnail
其實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自我覺察到我的專注力越來越不好。 表現出來的狀態大概就是: 每次做一件事情,總是無法專心做到底,從事的過程,只要眼前的事物,出現了可以讓我聯想到其他事物的線索,我就會被這條線索,拉到另一件事情上;然後在另一件事情上,又發現了新的線索,又再度被拉到另另一件事...。不受控的循環
Thumbnail
其實從很久之前,我就已經自我覺察到我的專注力越來越不好。 表現出來的狀態大概就是: 每次做一件事情,總是無法專心做到底,從事的過程,只要眼前的事物,出現了可以讓我聯想到其他事物的線索,我就會被這條線索,拉到另一件事情上;然後在另一件事情上,又發現了新的線索,又再度被拉到另另一件事...。不受控的循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