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與腦栓塞保護裝置的回顧與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與腦栓塞保護裝置的回顧與展望

🔴 TAVR 發展概況

  • 過去10-12年間TAVR使用顯著增加,手術性主動脈瓣置換術減少
  • TAVR已獲批用於高、中、低手術風險患者
  • 儘管擴大應用,中風率仍維持在2-3%左右

🔵 TAVR相關腦血管事件特點

  • 主要為缺血性中風,可以是臨床或亞臨床表現
  • 50%的中風發生在手術當天,68%發生在3天內
  • 70-85%的患者在MRI上有亞臨床中風跡象

🟢 腦栓塞保護裝置發展

  • Sentinel裝置是目前唯一獲FDA批准的產品
  • Sentinel可保護3個主要腦血管,左椎動脈除外
  • 其他裝置如Trigard可保護所有四個主要血管

🔴 主要研究結果

  1. Sentinel裝置FDA批准研究
    • 證實裝置安全性,但未達到預防中風的主要終點
  2. 2022年隨機對照試驗(3000名患者)
    • 未達到72小時內預防中風的主要終點
    • 裝置組致殘性中風率較低
  3. Trigard裝置研究
    • 減少大型中風,但增加小型中風
    • 與TAVR輸送系統互動可能導致問題

🔵 未來研究方向

  • BHF ProtectAvi研究正在進行,計劃納入8000名患者
  • 主要關注點:3天內中風發生率、12個月全因死亡率等
  • 需要更多研究評估亞臨床中風的長期影響

🟢 理想腦栓塞保護裝置特徵

  1. 保護所有四個主要腦血管
  2. 易於植入和取出
  3. 可捕獲大小不同的栓子
  4. 位置穩定,不與TAVR輸送系統干擾
  5. 具成本效益

結論

🔴 TAVR相關中風主要與手術過程有關 🔵 腦栓塞保護裝置安全性已得到證實,但有效性數據仍不充分 🟢 需要更大規模研究來評估裝置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 🔵 在等待更多研究結果的同時,建議將裝置用於高中風風險患者,如:

  • 二尖瓣主動脈瓣
  • 瓣中瓣手術
  • 嚴重鈣化瓣膜
  • 陶瓷樣主動脈

TAVR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但中風風險仍然是一個重要挑戰。腦栓塞保護裝置的研發和應用為降低這一風險提供了潛在解決方案。儘管目前的研究結果尚未完全證實其有效性,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更多大規模研究的開展,我們有理由期待這些裝置在未來能夠更好地保護TAVR患者免受中風的威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2會員
233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是現代社會中威脅健康的重要問題。本文介紹了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來降低這些疾病風險的有效方法,並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增加腦部和身體活動、參與社交活動、不吸菸不酒不偏食等。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Thumbnail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Thumbnail
單晶片眼鏡,我也有一些想法。 我們可以嘗試將微型傳感器集成到普通眼鏡上,通過無線信號的傳輸,將人體生理數據實時顯示出來。 這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至於單晶片眼鏡,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將生理指標傳感器集成到鏡框上,通過藍牙技術將數
Thumbnail
單晶片眼鏡,我也有一些想法。 我們可以嘗試將微型傳感器集成到普通眼鏡上,通過無線信號的傳輸,將人體生理數據實時顯示出來。 這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至於單晶片眼鏡,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將生理指標傳感器集成到鏡框上,通過藍牙技術將數
Thumbnail
動態治療模式運用投入與超然的觀點,評估受督者與當事人的助人關係,促進對助人關係中助人者角色的自我覺察,以調整助人者自身的助人作為。
Thumbnail
動態治療模式運用投入與超然的觀點,評估受督者與當事人的助人關係,促進對助人關係中助人者角色的自我覺察,以調整助人者自身的助人作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