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技術:動態治療模式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動態治療模式

目的:運用投入與超然的觀點,評估受督者與當事人的助人關係,促進對助人關係中助人者角色的自我覺察,以調整助人者自身的助人作為。

 

說明

l   Donna Little及Nonie Lyon結合「心理統合三角」及「Karpman戲劇三角」兩個三角形,發展出動態治療模式(又稱為Little Lyon模式)。

l   該模式在中心軸線上,有隔離超然投入過度涉入四個位置。

l   隔離及過度涉入兩個位置往下繪置倒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端為犧牲者角色,下面的倒三角形運用Karpman戲劇三角的概念。

l   在超然、投入兩個位置,往上繪置三角形,上面的三角形則運用心理統合三角,在三角形的頂端為存在的位子。

 

動態治療模式概念圖

動態治療模式

動態治療模式



 

進階運用:

l   除了站出助人者自己在動態治療模式中的位子,加以覺察外,可以再站出:

n   助人者在諮商關係中,曾經到過的位置,並分享感受。

n   助人者在諮商關係中,希望能到達的位置,並分享感受。

n   助人者在諮商關係中,近期期待前往的位置,並分享可能的作為與調整。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社會計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7會員
127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王晧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31
Tian Dayton這樣用社會計量及心理劇技術
2024/08/31
Tian Dayton這樣用社會計量及心理劇技術
2024/08/24
本篇介紹極化式社會計量的目標與操作。
2024/08/24
本篇介紹極化式社會計量的目標與操作。
2024/08/17
生命線式社會計量藉由時間發展的軸線,重新連結自我與他人,暖身與聚焦於自己與他人依附關係的劇。
Thumbnail
2024/08/17
生命線式社會計量藉由時間發展的軸線,重新連結自我與他人,暖身與聚焦於自己與他人依附關係的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動態治療模式運用投入與超然的觀點,評估受督者與當事人的助人關係,促進對助人關係中助人者角色的自我覺察,以調整助人者自身的助人作為。
Thumbnail
動態治療模式運用投入與超然的觀點,評估受督者與當事人的助人關係,促進對助人關係中助人者角色的自我覺察,以調整助人者自身的助人作為。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解決失智症的困擾行為,另一個是利用芳療技術來緩解情緒困擾、減輕焦慮和壓力、改善睡眠等等。此外,也提供方法來幫助照顧者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病人以及減少因應周遭人的眼光和不精準的照顧策略帶來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