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專欄文章解鎖:一口一個景氣循環股,你真的懂什麼叫景氣循環股?

8/16專欄文章解鎖:一口一個景氣循環股,你真的懂什麼叫景氣循環股?

秦暢秋-avatar-img
發佈於20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既然大家那麼愛講長榮是景氣循環股,今天來解鎖一篇專欄文章,秋哥8/16寫的,原文網址如下。這篇適用於你檢視任何一檔股票,所以就蹭一下加權,但就不標注其他股票了。

 雞雞絕對是台灣最偉大的公司,沒有之一。但長榮也是台灣在全球貨櫃業中舉足輕重的企業。這裡順便提醒那位鄙視長榮沒樓地板,吹捧雞雞沒天花板的仁兄,現在一張雞雞,可以買5.25張長榮,長榮上半年的EPS,已經超越雞雞了(21.86:18.2),全年長榮的EPS,會直接吊打雞雞(60:40),都配一半吧!97.7萬的雞雞可以領2萬股利,一樣的錢去買長榮,可以領15.75萬股利,那就更不要說本淨比等其他因素了。

 這邊順便拿郭董家那隻人稱真正海公公的股票來鞭一下,那隻海公公的股價已經正式超越長榮,但它半年的EPS,以4.12比21.86,連長榮的1/5都沒有,全年EPS,可能會被長榮以60:12吊起來打,配息則是30:6,換算一下那位海公公,現金殖利率不到3%。如果你還在講存股海公公,我會嚴重懷疑你的腦袋有沒有被門夾到。但3%的海公公還不是最低的,兩趴一趴甚至沒趴的都很多。你連這個都不會算的話,存股是在存心酸的嗎?

 這就是你們口中念念不忘的景氣循環股長榮。秋哥說過很多次,每一檔股票跟長榮一比,都很像詐騙集團。時代在改變,資訊要更新,一直被路徑依賴模式限制住,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反而會讓你錯失很多發財機會,或規避相對風險。

 以下本文:

 經濟循環會有擴張、緊縮的不同時期,而和經濟周期變化有關的股票稱為景氣循環股,在美股則稱為周期性股票(Cyclical Stocks),就是指容易受經濟變化循環影響的股票。關於這個秋哥不再多說,各位可以直接去看市場先生這篇說明。

https://rich01.com/what-is-cyclical-stocks/

《每一支股票,都是景氣循環股》

 從市場先生這篇來看,你會發現,市場上幾乎所有股票都是景氣循環股,因為除了民生必需品外,大多數的產業都是隨著經濟循環而波動的。秋哥之前就說過,貨櫃當然是景氣循環股,但它卻處於整個產業鏈的最末端:當整個貨櫃需求減少時,代表整個市場的運輸需求都減少,供給端出現下滑時,貨櫃運輸業才會跟著下滑。所以,貨櫃不好,需要貨櫃運輸的產業,會好到哪裡去?

 另外一個判斷景氣循環股的重要判斷依據,則是來自於盈虧是不是很明顯。其實這個標準各適合於用來判斷製造業。以汽車業為例,一方面有原物料價格波動的壓力,二方面汽車不是必需品,景氣不好的時候,破車就將就著點開了,第三來自於庫存壓力,第四則來自於市場的競爭。所以你可以看到特斯拉被中國的電動車壓著打,但輝達沒差,它的競爭力輾壓所有對手。

《一次大航海時代,讓貨櫃業完全脫胎換骨》

 很多人的資訊都沒在更新的,或者聽一些分析師在胡說八道,就以為了解了整間公司,或整個產業的全貌。以前的貨櫃股,的確是典型的景氣循環股,毛利低,競爭大,負債比高,一年賺個一塊就阿彌陀佛了,一不小心不是被併購就是被弄倒,當年陽明負債比超過90%,要不是遇上大航海時代,早就被扛去種了,而陽明也因此翻身,不但負債比從90%下降到現在的27%,手上1032億的現金,更高居台股第13名。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明白大航海時代,對台灣的貨櫃三熊,到底有什麼意義。

《大賺小賠,也叫景氣循環股?》

 以長榮為例,在大航海時代前的20幾年,淨值大概都只有15-20元,大航海時代前2019年的淨值,只有14.55元,只花了五年,現在的淨值,是228.65元,是五年前的15.71倍,現金1878億,全台灣第六,連廣達和中信金的現金都沒長榮多。Q2光利息收入就有25億,相當於每年光利息,不計轉投資和業外就能賺100億,等於EPS 4.65元,從1988年以來,長榮賠最慘的是金融海嘯後隔年的2009,EPS-3.22元,去年運價大谷底,全球航商獲利慘不忍睹,長榮不計額外稅和賣長榮航,EPS大約20元,比赫伯以外的前11大航商加起來還要多(沒上市的地中海和達飛不算)。

 這也就是說,經過大航海時代後的長榮,體質早就完全改變,進化成一支窮到只剩錢的怪獸,它本業都不要做或兩平,光現金利息一年EPS 4.65元,如果資產全部變賣成為一家投資公司,那這個數字恐怕會來到13元左右。你真的硬要說長榮是一間景氣循環股,秋哥真的不能否認,但事實上,現在的長榮,倒比較像一支擁有龐大現金資產,而且在獲利能力領先同業的景氣循環股。

《景氣循環,另一個原因來自於產業競爭》

 經濟不好,消費者自然會勒緊腰帶過日子,但如果競爭對手多,市場從藍海變紅海,那麼就要換廠商勒緊腰帶過日子了。早年存族股最愛的中鋼,後來的台塑三寶,為什麼現在連存股的價值都沒了?原因很簡單,不賺錢了嘛。而不賺錢的原因,則是因為中國這個可怕的競對手崛起,以中國的規模,任何產業只要中國一加入,很快都能從藍海變紅海。

 但很抱歉,貨櫃這門生意還真不好切入,因為造船本身不便宜,而且航海也是有技術門檻的,不是你想切入就切入,要不是如此,前11大航商裡,美國阿爸不會連一家都沒有。早些年貨櫃業利潤低,的確有殺價競爭,就算賠本也要幹掉對方搶市場的的事。但經過大航海時代後,每 家船商都賺得盆滿缽滿,要開啟殺價競爭模式,恐怕得先拈量一下自己的口袋和成本控制力先。所以你可以看到,在23年運價大谷底時,全球航商合作明顯多於競爭,控艙,減班,無所不用其極,最後除了租船比95%以上的以星虧比較大之外,其他的不是小賺,就是小虧個一兩塊,這是不是改寫了景氣循環股大賺大虧的定義?

《林北賺一年,抵得過你賺幾年?》

 好,你真要咬定,22年賺157.97,23年只剩16.7的長榮,就該歸類為景氣循環股,那秋哥拿台灣的代工神山鴻海來做比較好了:

 22年長榮EPS157.97,鴻海10.21,長榮一年賺了鴻海15.47年才賺得到的錢。

 23年長榮EPS16.7,鴻海10.25,長榮一年賺了鴻海1.63年才賺得到的錢。

 24上半年長榮EPS21.86,鴻海4.12,長榮半年賺了鴻海5.3年才賺得到的錢。

 所以你看到了,長榮兩年半賺了196.53元,鴻海兩年半賺了24.58元,換算下來,長榮賺一年等於鴻海要賺八年,也就是說,長榮從現在起直接躺平,連續七年損益兩平,鴻海累積的EPS才能追得上長榮。然後,你跟我說長榮叫景氣循環股?林北賺一年,抵得上你賺八年啦!而熟知股市歷史的都知道,八年一波景氣循環,長榮一年就把八年份的錢都賺到手了,我還跟你循環個毛?

《要做短線的,趁早買別支》

 秋哥已經說過很多次,長榮是一檔長期投資的標的,最好的策略,就是靠配息盡早零成本,或是用秋哥教過的複利投資法,不斷將股利投入,擴大你的持股數量。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養一支每年可以配高股利給你的零成本股票。秋哥講過無數次,面對一檔很賺錢而且本淨比很低的股票,跌,是用來讓你加碼的,不是用來讓你抱怨的。

 至於股價,最好把它看成額外的收益,因為長榮始終處於台股被鄙視鏈的最頂端,就很像月領35K的上班族,鄙視月入10K的黑手一樣,更何況有的連35K都沒得領,淪為打工仔或啃老族。

 但這也意味著,你有很長的時間,可以購買到本益比和本淨比,都嚴重被低估的長榮。如果看不懂這一點,一心還是想要賺價差,那麼秋哥真奉勸你,台股大賭場裡,能賺價差的飆股多的是,真的不要想不開,糾結於長榮這種很賺錢,但卻被岐視到底的破爛股裡。

https://vocus.cc/article/66bf0500fd8978000130e261

avatar-img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362會員
314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的其他內容
有多人都在說,有量才有價。但秋哥必須告訴你,經過秋哥實證研究,這個觀念只能用在短線。如果當天的量很大,意味著大戶可能已經把手上的股票出脫,由之後的接盤俠接手,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戶反手做空,割追高的韭菜再賺一次。這個你可以從秋哥追蹤的那些飆股名單中看得很清楚。但是,秋哥也說過,這種現象並不適用.....
秋哥剛把這一年來的專欄文章做了整理,其中有時效性的就不列入了,一共精選出50篇,合計大概7-8萬字左右。專欄文章,秋哥一向都是很認真的在寫,因為不能對不起付了錢來看文章的老爺夫人們。如果你已經買了長榮,那麼秋哥會建議你收藏這篇,找時間慢慢看完。如果你沒買長榮,但想知道秋哥是怎麼做價值投資......
現在的台股加權指數,己經漲太高了,很多的股票,都被炒過一輪,甚至更多輪了,這也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股市在漲,但你在賠錢。如果投資的心態不,不看基本面,一味追高,那麼,你等於是在什麼裝備都沒有的情形下,單挑什麼資源的都有的大戶及作手。恕秋哥直言,這不是投資,而是賭博......
有多人都在說,有量才有價。但秋哥必須告訴你,經過秋哥實證研究,這個觀念只能用在短線。如果當天的量很大,意味著大戶可能已經把手上的股票出脫,由之後的接盤俠接手,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戶反手做空,割追高的韭菜再賺一次。這個你可以從秋哥追蹤的那些飆股名單中看得很清楚。但是,秋哥也說過,這種現象並不適用.....
秋哥剛把這一年來的專欄文章做了整理,其中有時效性的就不列入了,一共精選出50篇,合計大概7-8萬字左右。專欄文章,秋哥一向都是很認真的在寫,因為不能對不起付了錢來看文章的老爺夫人們。如果你已經買了長榮,那麼秋哥會建議你收藏這篇,找時間慢慢看完。如果你沒買長榮,但想知道秋哥是怎麼做價值投資......
現在的台股加權指數,己經漲太高了,很多的股票,都被炒過一輪,甚至更多輪了,這也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股市在漲,但你在賠錢。如果投資的心態不,不看基本面,一味追高,那麼,你等於是在什麼裝備都沒有的情形下,單挑什麼資源的都有的大戶及作手。恕秋哥直言,這不是投資,而是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