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我重新與世界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都有測過自己的MBTI嗎?

MBTI似乎也流行很多年了,我多年前在韓國留學時,課堂上也測過韓文版MBTI,但測驗結果我現在完全忘記了。

這兩年常聽身邊人提起MBTI,才又去好好測了一次。

測出來的結果,我是據說最為稀有的提倡者——INFJ。




雖說,我覺得人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框框內,但MBTI是用測驗的方式來計算出人格,我自己個人認為,會比星座命盤血型等等再更有說服力一些。

所以,也有一說,MBTI每個時期測出來結果可能都不太一樣的,因為人會變。




知道自己是INFJ後,我當然也好好研究了一番。

這過程中讓我覺得有趣的是,研究顯示INFJ是最稀有人格,但我在網路上搜尋資料時,分明就看到了許多INFJ的蹤影!甚至,我身邊就有幾個INFJ,這算是物以類聚嗎?




至於INFJ的解析,我是否有共鳴?

我只能說,真是太精闢了!

我簡直是INFJ的具體化身啊!




未免有些人不太清楚INFJ具體是什麼樣的人格,我這裡抄一下網路上的大標題給大家參考:

#看似合群,卻很需要獨處空間

#個性纖細而複雜,敏感易受傷

#習慣利用直覺體察身邊的人事物

#擁有鮮明的內在世界

#著迷於追究生活一切的意義

#比起言語,更擅長用文字表達自我

#喜歡解決問題,做事具有計劃

#固執又十足的理想主義

參考網址(內有更多詳盡內容):https://www.adaymag.com/2018/05/17/mbti-infj-8-personality.html




簡單來說,我就是個腦內精神世界極其豐富,也很容易吸收周邊磁場及情緒、卻難以排解的人。無論是快樂的社交、麻煩的社交,對我來說都是耗能的行為;獨處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沒有獨處我將無法充電,而無法充電的結果就是……我可能會爆炸。但爆炸過後,我可能又會內疚內耗……嗯,我就是個內在世界極為複雜的人類。

多年前曾有人這麼形容我:追求連結卻又追求孤獨。這幾年,我慢慢離開了一些朋友圈;一開始我會感到孤獨,但我隨即就發現,原來這份孤獨感其實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然而沈浸在這份自我追求的孤獨裡,偶爾還是會想要與外界有點連結,來感受自己的所在。

我一直都是這麼矛盾著走過來的,這就是我。

這是我的自我簡介,至於是不是每個INFJ都與我相同,就另當別論了。




最近工作的關係,開始了大量的社交。仔細回想,以前正常上學上班時,也是得每天遇到一群人,裡面可能有自己喜歡的也有自己排斥的,或者有欣賞自己的也有反感自己的。這麼多年來我也過著每天半逼迫的社交日子走了過來,收穫了不少珍貴友誼,卻也讓自己一直處在耗能狀態。直到這兩三年開始沒了工作,更多時間是待在家裡享受獨處,把從小到大累積的社交面具一個一個脫下,真真正正地感受自己。也因為如此,我更看清了自己的內在世界,是個既豐富又空洞的世界。豐富在於我吸收了這世界一直以來給我的各種資訊,種下了許多信念種子、成為了現在的我;空洞在於,我找不到最初、最真實的那個我,我的內在世界被大量的外界因素給佈滿,充滿了不真實。

這兩三年我不斷地尋找真實的自我,有時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卻在一段時間後又會感到不確定——那是真實的我嗎?又或是假扮成真實的我的冒牌貨?——這就是我大部分的獨處時間在內耗的主題。




現在的新工作,性質與一般工作不同,其實社交距離比以前再更寬廣,我照理說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每天因為被逼迫社交而總是處於耗能狀態。但,不知道是不是待在自己的內在世界太久,這一個多月的新職場生活,竟讓我異常勞累。

其實過程並非不開心,甚至有時還挺開心的。但總是在開心過後、獨處之時,會發現自己能量已耗盡,需要大量獨處放空。

一開始覺得工作時間並不長,我還是可以如之前一樣自由地安排其他事情來做。但原來我需要更多獨處充電時間,來彌補我工作時所耗掉的能量。

最後,許多安排好的計畫,都因為我的充電需求,而不斷延後。即使如此,我還是每天都感到好累。




以前的我會很煩惱,自己怎麼續航力這麼差,社交沒幾下就開始感到勞累了。但漸漸地,我接受我自己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並且知道自己需要適時地充電休息。

至於最近工作上必須的社交——往好的地方看,其實大部分時間是開心的社交,這就夠了。我想沈浸在孤獨多年的我,來點社交點綴、使自己與世界擁有更多連結,也不是什麼壞事。




我就,看作是我成長過程的新篇章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辰心家
77會員
114內容數
紀錄日常、分享日常,也學習著如何享受無聊的日常;偶爾會有一些心得、有一些創作。我喜愛閱讀文字、也喜歡用文字表達。如果能剛好遇到跟我志同道合的人,那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
辰心家的其他內容
2025/01/19
好好地「停筆」了一個多月。 其實,最初是因為不小心忘記了自己設定的發佈時間。當時,我人在國外,還帶著一群長輩,玩東玩西也忙東忙西,結果行事曆忘記設定提醒,時間一到,就這麼忘記了。 我心想,好吧,我也想過要給自己停筆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的靈感正枯竭中,在之前我每週至少發佈一
Thumbnail
2025/01/19
好好地「停筆」了一個多月。 其實,最初是因為不小心忘記了自己設定的發佈時間。當時,我人在國外,還帶著一群長輩,玩東玩西也忙東忙西,結果行事曆忘記設定提醒,時間一到,就這麼忘記了。 我心想,好吧,我也想過要給自己停筆一下。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我的靈感正枯竭中,在之前我每週至少發佈一
Thumbnail
2024/11/27
近期聽身邊的男性友人向我講述自己是如何喜歡上一個女生,又是怎麼陷入其中而痛苦煩惱,最後是多麽地失望以至於對對方失去了感覺。 由於只聽單方一詞,所以整個事件呈現出來,像是女方狠狠利用男方對她的好來束縛著他,令他壓力山大;我作為聽眾,由於我不想太多地標籤我不確定的事(例如女方真正的想法),所以除了傾聽
Thumbnail
2024/11/27
近期聽身邊的男性友人向我講述自己是如何喜歡上一個女生,又是怎麼陷入其中而痛苦煩惱,最後是多麽地失望以至於對對方失去了感覺。 由於只聽單方一詞,所以整個事件呈現出來,像是女方狠狠利用男方對她的好來束縛著他,令他壓力山大;我作為聽眾,由於我不想太多地標籤我不確定的事(例如女方真正的想法),所以除了傾聽
Thumbnail
2024/11/20
我是個很會作夢的人,幾乎每晚一定都會作夢。 有一天我發現,我每晚作的幾乎都是惡夢。 但只有極少數惡夢裡負面的心情會帶回現世世界,大部分醒了之後,我都會有種舒爽感! 我也說不上原因,或許作惡夢是我清理內心的方式,也或許醒來之後發現真實世界更美好而鬆一口氣。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似乎夢
Thumbnail
2024/11/20
我是個很會作夢的人,幾乎每晚一定都會作夢。 有一天我發現,我每晚作的幾乎都是惡夢。 但只有極少數惡夢裡負面的心情會帶回現世世界,大部分醒了之後,我都會有種舒爽感! 我也說不上原因,或許作惡夢是我清理內心的方式,也或許醒來之後發現真實世界更美好而鬆一口氣。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似乎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在參加的某個人類圖社群群組內,看到有人分享他將自己的人類圖丟到GPT,請GPT就他的人類圖取得最公正的MBTI,這分享蠻有趣的,所以我也試了一下。 單就結果論的話,它得出的一個所謂較相似比對的對應是「以前」的我!沒錯,我以前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重做MBTI測試,到底有多愛做測驗吶我!(笑) 從某
Thumbnail
最近在參加的某個人類圖社群群組內,看到有人分享他將自己的人類圖丟到GPT,請GPT就他的人類圖取得最公正的MBTI,這分享蠻有趣的,所以我也試了一下。 單就結果論的話,它得出的一個所謂較相似比對的對應是「以前」的我!沒錯,我以前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重做MBTI測試,到底有多愛做測驗吶我!(笑) 從某
Thumbnail
本文探討MBTI人格測驗的起源、演變與科學爭議,並分析16Personalities測驗背後的NERIS模型。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反思MBTI測驗的侷限性,強調自我認識不應被單一標籤所限制,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持續探索內在世界的豐富與多樣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MBTI人格測驗的起源、演變與科學爭議,並分析16Personalities測驗背後的NERIS模型。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反思MBTI測驗的侷限性,強調自我認識不應被單一標籤所限制,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持續探索內在世界的豐富與多樣性。
Thumbnail
昨天(2024/9/15)參加派對時,有諮詢過的個案前來聊到以前做過測評這件事。 每次講到這個,就不得不提:「測評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卻不能夠代表我們的全部。」
Thumbnail
昨天(2024/9/15)參加派對時,有諮詢過的個案前來聊到以前做過測評這件事。 每次講到這個,就不得不提:「測評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卻不能夠代表我們的全部。」
Thumbnail
我手刀做了官方正式評量,得到的報告結果是.....。
Thumbnail
我手刀做了官方正式評量,得到的報告結果是.....。
Thumbnail
生命靈數排行榜:INFJ 提倡者性格 Top3 🏆 人間清醒 就是我。
Thumbnail
生命靈數排行榜:INFJ 提倡者性格 Top3 🏆 人間清醒 就是我。
Thumbnail
大家都有測過自己的MBTI嗎? MBTI似乎也流行很多年了,我多年前在韓國留學時,課堂上也測過韓文版MBTI,但測驗結果我現在完全忘記了。 這兩年常聽身邊人提起MBTI,才又去好好測了一次。 測出來的結果,我是據說最為稀有的提倡者——INFJ。 雖說,我覺得人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
Thumbnail
大家都有測過自己的MBTI嗎? MBTI似乎也流行很多年了,我多年前在韓國留學時,課堂上也測過韓文版MBTI,但測驗結果我現在完全忘記了。 這兩年常聽身邊人提起MBTI,才又去好好測了一次。 測出來的結果,我是據說最為稀有的提倡者——INFJ。 雖說,我覺得人不用把自己侷限在一個
Thumbnail
我從不熱衷各類自我認識或志向測試的活動,也討厭赤裸呈現權力地位的「自我介紹」環節,除非...問題是有過特別設計的,就像《釀電影》早前一期主題,以「MBTI 十六型人格測驗」介紹「影迷」這東西,那就有點意思了!
Thumbnail
我從不熱衷各類自我認識或志向測試的活動,也討厭赤裸呈現權力地位的「自我介紹」環節,除非...問題是有過特別設計的,就像《釀電影》早前一期主題,以「MBTI 十六型人格測驗」介紹「影迷」這東西,那就有點意思了!
Thumbnail
2022-10-19 去年八月多第一次接觸人類圖,當時只是當成認識自己的其中一個工具。 一年多了,感覺今年臺灣認識MBTI和人類圖的人好像愈來愈多。雖然自己從至少五年前還在讀研究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投入「認識自己」的行列,但…
Thumbnail
2022-10-19 去年八月多第一次接觸人類圖,當時只是當成認識自己的其中一個工具。 一年多了,感覺今年臺灣認識MBTI和人類圖的人好像愈來愈多。雖然自己從至少五年前還在讀研究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投入「認識自己」的行列,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