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也是「父酬者」嗎?

更新於 2024/10/1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又到了頒發諾貝爾獎的日子了。前幾天,《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驚死人的研究,大意是說,大部分的諾貝爾(生醫、物理、化學)獎得主,彼此都有一些關連。


雖然說,有些關連真的是「一表三千里」,可能就是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在發揮作用,但是,有另外一群人做了更值得讓我們深思的研究


他們收集了從1901-2023之間總共739個諾貝爾化學、物理、生醫與經濟學獎得主的家庭背景資料(主要是父親的職業),然後再利用美國人口普查資料,將父親的職業轉換為相應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排名。


他們有什麼發現呢?


他們發現,諾貝爾獎獲得者普遍來自精英家庭。平均而言,獲獎者父親的收入排名在第87.1百分位,教育排名在第89.2百分位。其中,約50-60%的獲獎者來自前5%的家庭。約71.3%的獲獎者父親的教育程度排名在前10%;約60.3%的獲獎者父親的教育程度排名在前5%。約67.1%的獲獎者父親的收入排名在前10%;約49.5%的獲獎者父親的收入排名在前5%。從全球角度來看,平均獲獎者位於全球收入的第95百分位,這個數字在過去122年間只下降了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諾貝爾獎得主,都是菁英階級的孩子。這也不能說意外,畢竟科學研究原本就是「吃飽太閒」才會去做的事,如果家庭收入不高,當然是不能也無法去栽培孩子了。


當然,從20世紀開始,各國無不努力在促進階級流動,讓受教育的機會以及工作的機會更平等。這些努力,也可以從這份分析看到:自1900年以來,獲獎者的背景分佈範圍大約擴大了一倍。


而美國人總是愛嘴的「美國夢」,是不是真的呢?從這份分析可以看到,美國出生的獲獎者比其他國家的獲獎者來自相對較低的社會經濟背景,顯示「美國夢」還真不是僅僅掛在嘴巴上說而已,美國也真的是實現夢想的地方(雖然夢碎的也不是沒有)。


另外,研究團隊也發現,在美國,那些社會流動性較高的地區(以通勤區為單位)更有可能產生諾貝爾獎得主,尤其是對來自非精英家庭的獲獎者。從數據看來,從最低機會平等到最高機會平等的通勤區(p25值[註]差異43個百分點),產生至少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機率增加了46個百分點。對於來自非頂尖10%家庭的獲獎者,這個機率增加17-33個百分點;對於來自非頂尖5%家庭的獲獎者,這個機率增加25-34個百分點。


如果把男性獲獎者與女性獲獎者拆開來看,他們發現,女性獲獎者比男性來自更精英的家庭:收入排名第91百分位 vs 第89百分位;教育程度第93.7百分位 vs 第89百分位。考慮到整體社會的演進,以及教育普及其實要到20世紀中期後才逐漸完備,在男性為主的社會中,能夠重視女性教育的家庭,必定是更尖端的家庭,這也不意外。


例如得到1947年諾貝爾生醫獎的科里夫婦(Carl and Gerty Cori),其中的太太一開始讀的其實是新娘學校,但是她想要當醫生,所以跟家裡爭取去讀醫學院。而因為她已經比其他人要晚開始準備,家裡還幫她請了家教!不論是讓女性去就讀醫學院或是請家教來補習,這些都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到的。


所以,這些獲獎人的父親,都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呢?


他們的爸爸最常見的職業從高到低有經商當老闆(15.36%)、醫生(10.95%)、教授和講師(10.10%)、工程師(8.82%)、自然科學家(6.12%)。如果你覺得好像也還好,事實上,與一般人口相比,教授、醫生和科學家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父親中的比例比一般人口高出100倍以上,而經商當老闆的比例也比一般人口高了2.5倍。而生醫獎獲獎者的父親是醫生的比例略高(15%),可能反映了職業傳承。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諾貝爾獎獲獎人的父親從事科學和學術相關職業的比例很高,這意味著家庭環境對科學興趣和發展的確是有重要影響。


另外,女性獲獎者的父親更可能是教授或科學家,較少是商業老闆或管理者。按百分比排序,女性獲獎者父親的最常見職業:教授和講師 (21.43%)、工程師 (17.86%)、自然科學家 (14.29%)、醫生 (10.71%)、商業老闆 (7.14%)。這也反映了受高等教育的家長,對女性追求生涯發展的看法,相對比較開放。不過,要注意的是,女性獲獎者只有28個,所以這裡的百分比就是參考參考就好。


所以,整體看來,諾貝爾獎的科學獎項得主,大部分都是菁英階級!雖然近年來有一些變化,但是這個變化只是小幅度的(2百分位數)。要如何使教育普及、縮小階級差距,讓人類的聰明才智都能得到適當的發揮,這是未來我們必須努力思考的課題!


[註]p25值代表在特定地區(本研究中是通勤區),出生在25百分位(即相對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成年後預期能達到的收入百分位。


參考文獻:


Novosad, P., Asher, S., Farquharson, C., & Iljazi, E. (2024). Access to Opportunity in the Sciences: Evidence from the Nobel Laureates.


avatar-img
136會員
34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植物對蟲害會有什麼反應?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都發現,當植物遇到「蟲蟲危機」的時候,會分泌許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一方面用來通知自己的其他部分,另一方面則用來通知鄰居。 但是,這些研究都是在人工環境(溫室)與低植物密度下進行的,到底在自然環境中,植物會如何反應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過去對C4植物的研究認為,C4植物應該是在演化較晚期才出現的代謝類型,因為在目前發現的1500種C4植物中,沒有哪一科全科都是C4的。 但是,有個大哉問:到底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為C4植物?
發掘古文化遺址時,有時也會挖到一些種子。不過,很多時候這些種子都碳化了,所以只能從種子的型態去判別它們可能是什麼植物。 如果運氣好,可能會找到一些尚未碳化的種子,甚至看起來好像可以種?不過,真的拿去種,有時也未必會發芽。畢竟,種子還是有它的保存期限的!不過,最近還真有人種出來!
你可能會想像所有的細菌都是直直的小棒狀,但自然界中有許多細菌其實是彎彎曲曲的,就像是頭髮有「自然捲」一樣。但是,為什麼會有「自然捲」的細菌呢?細菌的「自然捲」又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有研究團隊以紅螺菌做研究,發現了「細菌自然捲」的秘密!
植物的病害是影響作物產量的主因之一,所以非常多研究團隊都在研究植物的病害。在論文中,不乏展示植物被病菌感染的照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研究植物病害的論文,通常展示的照片,病菌都感染葉片的上表面;可是在自然界卻更常看到,葉片的下表面被感染! 有差別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真的有差別!
植物對蟲害會有什麼反應?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都發現,當植物遇到「蟲蟲危機」的時候,會分泌許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一方面用來通知自己的其他部分,另一方面則用來通知鄰居。 但是,這些研究都是在人工環境(溫室)與低植物密度下進行的,到底在自然環境中,植物會如何反應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過去對C4植物的研究認為,C4植物應該是在演化較晚期才出現的代謝類型,因為在目前發現的1500種C4植物中,沒有哪一科全科都是C4的。 但是,有個大哉問:到底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為C4植物?
發掘古文化遺址時,有時也會挖到一些種子。不過,很多時候這些種子都碳化了,所以只能從種子的型態去判別它們可能是什麼植物。 如果運氣好,可能會找到一些尚未碳化的種子,甚至看起來好像可以種?不過,真的拿去種,有時也未必會發芽。畢竟,種子還是有它的保存期限的!不過,最近還真有人種出來!
你可能會想像所有的細菌都是直直的小棒狀,但自然界中有許多細菌其實是彎彎曲曲的,就像是頭髮有「自然捲」一樣。但是,為什麼會有「自然捲」的細菌呢?細菌的「自然捲」又是怎麼產生的? 最近,有研究團隊以紅螺菌做研究,發現了「細菌自然捲」的秘密!
植物的病害是影響作物產量的主因之一,所以非常多研究團隊都在研究植物的病害。在論文中,不乏展示植物被病菌感染的照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研究植物病害的論文,通常展示的照片,病菌都感染葉片的上表面;可是在自然界卻更常看到,葉片的下表面被感染! 有差別嗎?最近的研究發現,真的有差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旅行商人想起父親說過的地球和根源。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讓全人類團結起來成為造物主,排除其他高等智能生命體成為造物主的機會。
栽培別人成為造物主,別人是因為自己成為造物主,別人便會保護自己的時間軸,因為別人是自己栽培的,如果自己的過去改變,別人就無法成為造物主(因為別人是自己栽培的),那別人便會保護自己被栽培成造物主之前的歷史。
Thumbnail
Warrneslove沃倫勒夫量子手環:探索量子技術的健康奇蹟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arrneslove/ #量子手環 #warrneslove #沃倫勒夫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旅行商人想起父親說過的地球和根源。
Thumbnail
一件巧合到不行的事情,簡直像是奇蹟等級的巧合。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讓全人類團結起來成為造物主,排除其他高等智能生命體成為造物主的機會。
栽培別人成為造物主,別人是因為自己成為造物主,別人便會保護自己的時間軸,因為別人是自己栽培的,如果自己的過去改變,別人就無法成為造物主(因為別人是自己栽培的),那別人便會保護自己被栽培成造物主之前的歷史。
Thumbnail
Warrneslove沃倫勒夫量子手環:探索量子技術的健康奇蹟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arrneslove/ #量子手環 #warrneslove #沃倫勒夫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