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學術研究趨向於多重研究設計?

為什麼現代學術研究趨向於多重研究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當前的學術環境中,研究方法的嚴謹性與再現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多重研究設計(multi-study design)逐漸成為學術研究中的主流趨勢,尤其在商業管理等學科領域,它已成為發表高影響力研究的重要標準。這樣的設計並不僅僅是為了讓研究看起來更複雜,而是因為它能夠提升研究的可靠性、再現性,並且更好地驗證理論在不同情境中的適用性。



提升研究結果的再現性與普遍性

過去的單一實驗或橫斷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往往只能在特定的環境或時間點下進行,結果的適用性較為有限。隨著對研究再現性的要求提高,單一研究越來越難以滿足學術社群對穩定性和普遍性的期待。多重研究設計透過在不同樣本或情境中進行多次實驗,可以更有效地檢驗研究結果是否穩定,並確認其是否適用於更廣泛的範圍。這不僅提高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也讓研究者能夠更有信心地推廣其結論。



多重研究設計並非只是增加複雜性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多重研究設計只是為了增加研究的複雜性,但實際上,它的重點在於強化理論與結論的說服力。過去的單一研究設計若想在學術界獲得認可,通常需要非常強大的理論基礎和明確的故事論述,才能說服學術界其重要性。如今,單一研究在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框架支撐下,越來越難以達到頂級期刊的標準,而多重研究設計則能夠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驗證來補足這一點。



多重研究設計中的多種方法結合應用

多重研究設計的一大優勢在於可以將不同的研究方法結合在同一篇論文中。常見的做法包括將實驗研究(Empirical Study)與實地研究(Field Study)相結合。實驗研究通常在控制環境下進行,能夠精確地操控變數,從而在排除其他干擾因素的情況下探討特定機制。這種方式能幫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某個理論機制的運作原理。

相對地,實地研究則是在真實的社會或商業情境中進行,主要目的是驗證這些理論在現實世界中是否適用。通過這種方法,研究者能夠檢驗理論的實際應用性,並了解其是否能在自然情境中發揮作用。這樣的組合讓研究者既能在實驗室中確認理論的基礎,又能在實地中觀察其實際效果。

例如,一項針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可以先透過實驗研究來操縱某些變數,檢驗消費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然後再通過實地研究來觀察這些反應是否在現實商業環境中得到驗證。這樣的設計能夠提高結論的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讓研究結果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也能在真實情境中獲得支持。



學術出版趨勢的變化與挑戰

隨著學術出版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商業管理領域,頂尖期刊對於論文的要求不僅限於樣本的代表性,更強調研究的內在信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多重研究設計能夠在不同情境下檢驗同一理論,從而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證據,這已經成為許多頂級期刊的標準做法。僅憑單一研究結果,無法充分滿足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期望,特別是在強調實證基礎與現實應用的學科領域。

因此,對於希望在學術界脫穎而出的研究者而言,採用多重研究設計不僅能增加研究的嚴謹性與學術價值,還有助於在激烈的學術競爭中獲得更多發表機會。

avatar-img
Eureka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這個專題將引領您理解學術研究的各個階段,從基本原則到討論實際問題。我們也探討學術出版的市場運作和背景知識,助您在學術旅程中創造個人成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urek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23年最新排名統計結果已出爐!這份Excel檔案提供了方便的期刊查詢,並解釋了為什麼關注JCR排名的重要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寄信至eurekascholarhub@gmail.com索取。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這是一篇介紹如何避免受到假研討會詐騙的文章,提供了幾個實用方法,包括查詢會議歷史和主辦單位、檢查學術價值、避免高額費用、檢查學術委員會以及確認審稿流程等。文章警惕讀者謹慎研究和多方驗證,避免因為急著滿足學校的點數和發表要求而受騙。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023年最新排名統計結果已出爐!這份Excel檔案提供了方便的期刊查詢,並解釋了為什麼關注JCR排名的重要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寄信至eurekascholarhub@gmail.com索取。
本文介紹進行研究的三個主要角度:靈感驅動、數據驅動和文獻驅動。透過瞭解每種方法的具體作法及其各自的優缺點,研究者可以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這是一篇介紹如何避免受到假研討會詐騙的文章,提供了幾個實用方法,包括查詢會議歷史和主辦單位、檢查學術價值、避免高額費用、檢查學術委員會以及確認審稿流程等。文章警惕讀者謹慎研究和多方驗證,避免因為急著滿足學校的點數和發表要求而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