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宮牆|思考方法最前沿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學院宮牆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日前撰寫一篇《靜思筆記|多元思考之必要》,持續在思考方法方面繼續搜索,頗有斬獲。在思考方法的最前沿,不少新理論正在挑戰我們對認知的傳統理解,並為如何更有效地思考提供新的見解。以下列舉幾個重要的方向:

1. 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 核心思想:認知不僅僅發生在大腦中,而是深深植根於我們的身體和與環境的互動之中。這意味著我們的感官體驗、身體動作,甚至情緒,都對我們的思考方式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研究表明,使用手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在學習新概念時,將其與身體動作聯繫起來可以提高記憶和理解。

2. 生態認知 (Ecological Cognition) 核心思想:強調認知是生物體與其環境之間動態交互作用的結果。此意味著:認知系統不僅僅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積極地與環境互動,從而塑造其自身的認知過程。例如,我們對空間的感知和導航能力,就受到我們所處環境的結構和特徵的影響。

3. 分布式認知 (Distributed Cognition) 核心思想:認知不僅存在於個體的大腦中,也分布於個體之間、個體與工具之間,以及個體與環境之間。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與他人合作、使用工具和技術,以及利用環境中的信息來增強我們的認知能力。例如,團隊合作、使用筆記本和電腦,以及在圖書館等信息豐富的環境中學習,都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效率。

4. 預測處理 (Predictive Processing) 核心思想: 大腦不斷地根據過去的經驗和當前的感官輸入來預測未來,並根據預測誤差來更新自己的模型。此意味著我們的感知和認知,本質上是一種主動的建構過程,而不是被動地反映外部世界。例如,我們對模糊或不完整信息的感知,往往會受到我們預期的影響。

5. 4E 認知科學 (4E Cognition) 核心思想:主張認知是具身化 (Embodied)、嵌入式 (Embedded)、延展式 (Extended) 和生成式 (Enactive) 的。這是一個整合性的框架,將上述幾種理論整合在一起,強調認知的動態性和情境性。

這些新理論正在改變我們對思考的理解,並為開發更有效的學習和問題解決策略提供了新的途徑。以下是幾本值得參考的書籍和幾位前沿學者。

1.《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的思考》(Mind in Motion: How Action Shapes Thought) - 芭芭拉·特沃斯基 (Barbara Tversky) 2.《認知的生態學途徑》(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 詹姆斯·吉布森 (James J. Gibson) 3.埃德溫·哈欽斯 (Edwin Hutchins) - 分布式認知 4安迪·克拉克 (Andy Clark) - 延展式心智 5.卡爾·弗里斯頓 (Karl Friston) - 預測處理

書籍詳細出版資訊:

Mind in Motion: How Action Shapes Thought by Barbara Tversky

* Publisher: Basic Books Publication Date: April 7, 2020 ,ISBN: 978-0465094353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y James J. Gibson

* Publisher: Houghton Mifflin* Publication Date: 1979 (original publication),ISBN: 978-0898599596 (reprint edition)

對於其他作者,也一併提供其主要作品以及在何處可以找到他們的更多著作信息,供好學深思的文友進一步研究。

* Edwin Hutchins

* Cognition in the Wild (MIT Press, 1995) - This book is considered a foundational text in distributed cognition.

* You can find more of his work by searching academic databases like JSTOR, Google Scholar, and ResearchGate.

* Andy Clark

* Being There: Putting Brain, Body, and World Together Again (MIT Press, 1997) - A key work on embodied cognition and the extended mind.

* 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nt, 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 Further develops the concept of the extended mind.

* His work is also widely available in academic journals and databases.

* Karl Friston

* Friston is a prolific researcher with a vast body of work. A good starting point is his article "The free-energy principle: a unified brain theory?" i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10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文版: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以下簡稱《制度基因》)為美國史坦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新力作。
Thumbnail
2025/04/10
《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英文版:Institutional Genes: The Origins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nd Totalitarianism,以下簡稱《制度基因》)為美國史坦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經濟學家許成鋼教授最新力作。
Thumbnail
2025/04/09
台灣社會的言論市場日益數位化,自媒體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以政論節目最為顯著。再因社會對立愈趨激烈,各種煽惑性與惡意誤導的言論也層出不窮。面對琳瑯滿目的政論頻道,閱聽人該如何智慧地選擇值得信賴、且具啟發性的節目,已成為現代公民無可迴避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4/09
台灣社會的言論市場日益數位化,自媒體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以政論節目最為顯著。再因社會對立愈趨激烈,各種煽惑性與惡意誤導的言論也層出不窮。面對琳瑯滿目的政論頻道,閱聽人該如何智慧地選擇值得信賴、且具啟發性的節目,已成為現代公民無可迴避的課題。
Thumbnail
2025/04/01
每年的4月1日,在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上演一齣齣「騙局」,這一天不僅是惡作劇的天堂,更是一場幽默與智慧的較量。愚人節(April Fool’s Day)雖非正式節日,影響力却已遍及全球。這場「歡樂的騙局」究竟從何而來?世界各國的人民又是怎樣「愚弄」彼此的?
Thumbnail
2025/04/01
每年的4月1日,在世界各地都不約而同,上演一齣齣「騙局」,這一天不僅是惡作劇的天堂,更是一場幽默與智慧的較量。愚人節(April Fool’s Day)雖非正式節日,影響力却已遍及全球。這場「歡樂的騙局」究竟從何而來?世界各國的人民又是怎樣「愚弄」彼此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大量資料與研究,向我們闡述重新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作者不僅整理了豐富的研究結果,還將其整合、總結,形成許多具啟發性的觀點。這些內容不只是理論,更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在面對決策、溝通或學習時,培養更靈活的思維。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大量資料與研究,向我們闡述重新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作者不僅整理了豐富的研究結果,還將其整合、總結,形成許多具啟發性的觀點。這些內容不只是理論,更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在面對決策、溝通或學習時,培養更靈活的思維。
Thumbnail
你真的有在思考,還是只在照著慣性反應?本篇文章從「概念思考、創新思考、明智決策」三大面向,透過故事、工具與方法,教你如何打破思維陷阱,訓練出真正的聰明大腦。這不是雞湯,而是讓你一步步變得更敏捷、更有判斷力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你真的有在思考,還是只在照著慣性反應?本篇文章從「概念思考、創新思考、明智決策」三大面向,透過故事、工具與方法,教你如何打破思維陷阱,訓練出真正的聰明大腦。這不是雞湯,而是讓你一步步變得更敏捷、更有判斷力的實戰指南。
Thumbnail
探討如何提升認知能力,擺脫生活紛擾,做出更通徹的人生選擇。 從認知維度、觀點與事實、情緒與價值等角度分析,強調培養獨立思考、遠見和多元觀點的重要性,並鼓勵積極閱讀,避免盲目跟從集體智慧。
Thumbnail
探討如何提升認知能力,擺脫生活紛擾,做出更通徹的人生選擇。 從認知維度、觀點與事實、情緒與價值等角度分析,強調培養獨立思考、遠見和多元觀點的重要性,並鼓勵積極閱讀,避免盲目跟從集體智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提升思考能力,並以馬斯克的「思考到頭痛」為例,說明挑戰思維邊界的重要性。文章提供三個實戰技巧:1. 提出不同可能性;2. 比較不同選項;3. 挑戰自身極限。最後鼓勵讀者持續精進思考,並推薦相關Podcast節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提升思考能力,並以馬斯克的「思考到頭痛」為例,說明挑戰思維邊界的重要性。文章提供三個實戰技巧:1. 提出不同可能性;2. 比較不同選項;3. 挑戰自身極限。最後鼓勵讀者持續精進思考,並推薦相關Podcast節目。
Thumbnail
日前撰寫一篇《靜思筆記|多元思考之必要》,持續在思考方法方面繼續搜索,頗有斬獲。在思考方法的最前沿,不少新理論正在挑戰我們對認知的傳統理解,並為如何更有效地思考提供新的見解。以下列舉幾個重要的方向。
Thumbnail
日前撰寫一篇《靜思筆記|多元思考之必要》,持續在思考方法方面繼續搜索,頗有斬獲。在思考方法的最前沿,不少新理論正在挑戰我們對認知的傳統理解,並為如何更有效地思考提供新的見解。以下列舉幾個重要的方向。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如洪流洶湧而至的時代,懂得多元思考的人,才得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游刃有餘。多元思考,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利器,更是一種藝術,是創新與洞察的源泉。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如洪流洶湧而至的時代,懂得多元思考的人,才得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游刃有餘。多元思考,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利器,更是一種藝術,是創新與洞察的源泉。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介紹心智訓練的不同方式。批判性思考不僅要求我們分析邏輯與證據,還需不斷地質疑自身信念與經驗。文章指出,思考不僅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也需要透過好奇心、聯想及條理化的過程來不斷加強。隨著教育制度的影響,心智訓練應鼓勵自發思考,而非僅僅依賴機械式的邏輯學習。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並介紹心智訓練的不同方式。批判性思考不僅要求我們分析邏輯與證據,還需不斷地質疑自身信念與經驗。文章指出,思考不僅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也需要透過好奇心、聯想及條理化的過程來不斷加強。隨著教育制度的影響,心智訓練應鼓勵自發思考,而非僅僅依賴機械式的邏輯學習。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中,如何快速理解新的知識領域,發現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獲得更深刻的洞察力,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認知篇)》中,提到了一個有趣且實用的概念:同構學習法。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和理解複雜的知識,還能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具創新性和洞察力。 同構學習法的核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中,如何快速理解新的知識領域,發現不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獲得更深刻的洞察力,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認知篇)》中,提到了一個有趣且實用的概念:同構學習法。這種方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和理解複雜的知識,還能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具創新性和洞察力。 同構學習法的核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思維時,通常是指我們如何理解和處理信息、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及做出決策。思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工作、學習、關係和自我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思維時,通常是指我們如何理解和處理信息、思考和解決問題以及做出決策。思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工作、學習、關係和自我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