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2023 年高密度開始經營臉書,很幸運的找到系統化寫作策略,花了 3 個多月,就成長 1 萬追蹤。
現在我已經累積了 3.8 萬,看起來好像很不錯、順風順水的。
但 1.5 年前呢?根本就是個毫無流量、沒知名度的初學者。
寫作要長期累積。當時為了摸索,我也有後悔、用錯的策略。
當然了,要先試錯才能成長。
但如果重來一遍,這 7 個策略是我會用力避開的雷區:
數位寫作是一場數據分析的賽局,它不該是你的日記和作文。
好好用心寫完內容,發布後表現不佳,該怎麼調適心情?
不調適。
從一開始就不該放感情的。
分析數據,樣本要夠多才有意義。
沒累積個幾十篇就卡在原地苦思:這篇是不是發文時機錯?這篇是不是沒抓到痛點?這篇是不是⋯⋯
只是浪費時間和情緒而已。
商業寫作不是你的散文詩集,不用談感情。
(延伸閱讀:文案作者的基本素養:接受讀者「不讀」的雅量)
在社群寫作的最佳策略是:「兩個,我全都要。」
既要品質,又要大量。
品質不是自己決定,是數據說了算。
數據怎麼看?先發文才看得到。
這裡,是一座吞沒無數豪傑的邏輯陷阱:
• 堅持品質,才發文 →
• 品質怎麼看?要用數據看 →
• 那數據怎樣?不知道。因為沒發文就沒數據 →
• 那為什麼還不發文?因為堅持品質,才發文⋯⋯
永無止境。
我自己也差點掉入邏輯的陷阱,卡很久才出來。
以前寫作會格外小心:「我今天這咖位分析這話題,萬一被專家看到不是很丟臉嗎?」
這根本自作多情。
首先:「醒醒吧,你根本沒有讀者。」
不用假設全世界都會盯著你看,尤其是專家。
再來,讀者根本也沒空理你,他們只關心自己。
用心觀察就知道了,專家根本不可能到處海巡,更不用說會閒到跑去當「知識糾察隊」。
我幾乎每篇內容都是親筆寫。
但很早期,我曾經找顧問幫忙擬稿,自己再拼接、潤飾,把「別人的內容」發出去。
後來發現:「這樣不行。」
不是因為代筆品質差,是因為內容沒和我本人連結。
我發現:大家會「記得」我寫過的內容,但我卻會忘記。
客戶會引用我的文字說:「你講的這句話很有道理,我記到現在⋯⋯」
我會說:「⋯⋯嗯?我有講?」
自從發現這問題我就親手撰寫每篇文章、每一個字。
從草稿到完稿。
這樣我還是會忘。但至少每篇內容都會乘載 100% 的真實想法。
目前為止,AI 對我的寫作幫助成分是 0%。
我曾經認為 GPT 能「模仿」我的聲音,只要夠用心訓練它。
但後來我發現 AI 工具的強項不在內容,是形式:
我還特別做調查:
我認識的出書作者,完全沒用 AI;
出版社的職業編輯,完全沒用 AI;
我認識的爆文寫手,完全沒用 AI。
AI 工具在調資料、整理文本、總結⋯⋯等方面,是出色的工具。
但工具是創作者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代替創作者自己的。
如果重來,我還是會摸索它。但我不會花心思讓 AI 代替我的思考。
寫作成效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內容價值」。
內容要寫得「有料」,研究就要先做足。
但我還是失算。我沒想到價值最高的,不只是引用權威知識,還要找到「知識源頭」。
越往上游追,研究負擔會越大,但對寫作的「CP 值」卻最高 ——
因為同系列的知識能「融會貫通」。
第一次讀知識源頭會覺得很痛苦:找這麼久,終於才要開始。
第二次讀相關知識就會覺得:嗯?這好像看過了。
第三次找資料:看開頭,就知道後面寫啥了。
別怕研究太深,這絕不會浪費時間,這是找出終極捷徑的划算投資。
(延伸閱讀:速讀《逆習慣》)
剛開始寫作,我完全不讀書的。我只上網查資料、自學。
「書超笨重,更新速度又慢,太廢了吧。」我那時候真心這樣想。
但很快我就發現不對勁 —— 所有的知識源頭,都指向書。
專家名人 → 引用書
知識型意見領袖 → 引用書
搜尋引擎高排名知識文章 → 引用書
到後來,連訪問富豪的短影音都問對方:「你今天致富,是讀過了哪幾本書?」
我才發現,自己當初想法完全錯了。
我現在寫文,手邊會備將近 100 本原文書,從美國亞馬遜空運的。
根本沒人看書?太好了。
我後期寫內容幾乎是 100% 原創,但其實不是真原創,是知識來自太冷門的書。
只有極少數學霸級創作者才可能跟我「撞衫」。
現在這個寫作秘密,你也知道了。
1. 對文字執著
2. 重質卻不重量
3. 自作多情,幻想專家都會來糾正我的文
4. 找人代筆
5. 留戀 AI 工具
6. 知識上游挖得不夠深
7. 小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