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形成的侷限性:文化、社會與個體的交織

更新於 2024/10/15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這個日益多元的社會中,我們經常看到人們主動分享自己的認同。不管是創造多元認同,或是傳承傳統認同,都幫助個體擁有認同上的群體歸屬感。多元認同的社會給予我們在認同的形成中能夠探索、學習、感受的機會。但認同是如何形成的?且個體的認同似乎都存在差異。在認同形成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某些限制?有何限制?這些限制又從何而來?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


當我們自我介紹時,腦中會浮現許多代表自己的標籤。這些標籤拼湊在一起,通常能整合出我們的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其涵蓋了,我們常聽到的種族認同、性別認同、宗教認同、價值認同等等。個體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都包含在內。透過個體間相較之下的差異,從中認知到個體的獨特性,但同時我們也能在特定群體中感受到歸屬感,這叫做群體認同。若且唯若:遇見和自己相似認同的群體,並在其中被他人認同且找到歸屬感。為了得到歸屬感,我們也因此傾向於選擇與自己認同相似的群體進行交流。


但認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認同的形成是個複雜的過程,比方說,我無法光靠自己就擁有「女性」這項自我認同,需要靠「我」這個主體之外的人事物來認知到我自己。從文化背景、社會結構、社會群體、交友圈、家庭、教育、到個體之間的交流,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我們的成長脈絡。透過經驗不同的人事物,形成了個體獨特的認同。


例如,在臺灣,我們擁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去看待性別議題。社會結構多數仍然以傳統性別的男女之分為主,但同時也在逐漸接受和包容多元性別。成長環境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性別認同的樣貌,特別是在交友圈中,這讓我對性別的理解更加豐富多樣,並且認知到傳統性別中,女性與男性的意識形態上的不同。並嘗試學習那些與我相似個體表現的行為舉止,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


在家庭中,我看到了母親和我之間對於陰柔特質的相似之處,此外,在教育過程中學到了性別的多樣性和流動性。這些教育經驗告訴我,在這個社會中,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我自己,而不必拘泥於傳統性別。這些經驗也許只是冰山一角,背後還有許多是我無意識中吸收並內化的。例如社會期望和規範,都會影響且共同塑造了我的認同,也給予了我一個看世界的角度。


當我意識到我的性別認同是女性時,逐漸感受到強烈的群體歸屬感。不僅認知到自己是個女性,也認知到自己的獨特性,我既是女性,也是我自己。這樣的歸屬感讓我能夠和其他具有相似經驗的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支持和理解的網絡。認同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而是在與他人和社會互動中不斷形成和發展。


種種經驗不僅形成了認同,還強化了主體對於自己定位的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自我的理解和認同也在不斷發展。這使我們能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透過前文,我們理解到認同的形成是複雜的,許多因素幫助我們完成自我認同;但也可能會是種限制,這些因素使得個體之間的認同有所不同。像是: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價值觀、信仰和習俗,這些都會影響個體的自我認同。例如,成長在西方文化中的人和成長在東方文化中的人,對於家庭、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認同可能有很大差異。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得個體在同一事件中的認知和反應可能完全不同。


接著,社會結構包括政治制度、經濟體系和社會階層等。這些結構對認同形成有直接影響。例如,在性別平等的社會中,個體可能更容易形成多元化的性別認同;而在階級分明的社會中,階級認同可能更為強烈。社會結構決定了個體所處的社會地位和資源,進而影響個體的視野。


就連我們所屬的社會群體,對認同的形成也有顯著影響。這些群體提供了歸屬感和支持,並影響我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例如,當一個人加入一個熱衷於環保的社團時,他可能會逐漸認同環保的重要性,並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採取環保行動;而一個在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中工作的人,可能會逐漸認同努力工作和競爭的重要性,並把這些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


再來,家庭是最早影響我們認同形成的因素。家庭的價值觀、信仰和期待會深深影響我們的認同。例如,宗教信仰通常是在家庭中傳承的,這對個體的宗教認同有深遠影響。家庭成員的行為和態度也會影響個體的認同和行為模式。


此外,在教育上傳遞的知識和價值觀也會影響認同形成。學校教育、課程設置和教師的影響,會形塑我們對社會角色、價值觀和自我認同的理解。例如,一個接受多元化教育的學生,可能會有更開放的心態,對不同的認同持包容態度;而一個在傳統教育體系中成長的學生,認同可能會更傳統和保守。


最後,個體生活的經驗亦會導致認同的差異。我們經歷的事件、遭遇的人和面臨的挑戰,都會影響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和認同。不同的經驗會塑造個體之間認同的差異。


上文我們確定了幾項認同形成的重要脈絡。但個體認同的形成肯定有所差異,但究竟為何會有差異?這是因為,不會有人擁有一模一樣的生長背景、經驗、視角。個體之間在成長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是有差異的,這也是為何既有群體歸屬,也有自我意志的原因。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我既是女性,也是我自己」雖然我們都是女性、有相似的經驗,但我們都累積了哪些相似的經驗才決定我們的認同是女性?這些經驗肯定和他人不同。我們又想要作為怎麼樣的人,過怎麼樣的生活?完成怎麼樣的自我實現?這些,都是個體擁有獨特經驗後所形成的認同,想必不會有人完全一致。相反的,沒經驗過的人事物,則很難對此擁有認同。


生活經驗的差異,決定了個體之間認同的不同。舉例來說,在社會中男性與女性在生活中所經驗到的差異,如:文化、家庭、教育、社會結構、個體之間互動模式、刻板印象的不同,都在認同的形成中加以限制。作為女性在生活經驗中被對待的方式、他人與社會給予的期待、相似個體的行為舉止等等,都和男性有所差異。在認同上女性和男性就會各自逐漸往社會所期待的方向形成。



而就算是相仿的認同,在不同社會文化脈絡下個體對於自己和群體的認同,與自我定位上也都有所差異,在這些差異的比較下也凸顯出限制所在。比方說,生活在印度文化脈絡下的女性;和生活在臺灣文化脈絡下的女性。雖然認同都是女性,但兩者對於自我定位及認同有很大的差異。而在認同形成中的限制很難被突破,這是因為上訴所說的,認同的形成關乎你經驗到的文化背景、社會群體、社會結構,而我們要改變社會給予的限制,是很艱難且漫長的過程。生活在印度文化脈絡下的女性,在構建認同的過程中會有許多限制,例如宗教文化的差異、文化中沒有多元性別的概念、出生就決定了你的認同要符合此社會文化所期待的框架裡。和臺灣相較下,有了更多的限制;少了更多選擇與學習理解自己認同的機會,甚至可能無法認知到認同是可以改變與理解的。



社會文化影響著個體的認同,而個體會認同影響哪些社會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這會影響認同的形成嗎?社會文化和一系列脈絡下的限制,轉化為無形的期待。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可能含有這些期待,導致認同的形成往社會所期待的方向所發展。不過,當我們的社會文化相對多元,也就給予個體更多視野探索自我的認同。



但在印度,也並非所有女性的經驗和認同的形成都同於上述舉例,每個人在成長中經驗到的事都迥然不同,因此產生個體間的差異;但也許有相似之處,因此和某些人的認同相仿,並找到歸屬感。而主體獨特的認同,給予我們一個看世界的視野,我們所置身的位置給了我們一個視角,一個看世界的角度。認同的形成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不斷發展和變化。當我們經驗新的人事物,接觸不同的文化和群體,我們的認同可能會發生改變,跳脫原初社會文化和其他因素中給予的限制、期待與框架。


如開頭所說「不管是創造多元認同,或是傳承傳統認同」都能增進人類福祉,給予我們視野,幫助個體擁有群體歸屬感。而認同是一個「主動」的概念,例如「女性」或「臺灣人」,這兩種認同,都需要個體主動去認同自己是「女性」或「臺灣人」。但因為社會文化限制的框架,導致不同文化在認同上就有限制的差異。印度和臺灣社會文化的差異,印度文化和臺灣相較之下更為保守,較少人擁有多元性別的概念,就算未來到了其他國家經驗到多元性別文化,也可能較難改變原初對性別概念的認知與認同。這是因為,在原初生長的社會文化下所形成的認同,其中的限制過於強大。也就是說,雖然不管是在臺灣或印度的文化下形成的認同,兩者可能有限制,但相較之下,是可以比較出限制的強弱與多寡。


認同的形成有其限制,是一個複雜且動態的過程,無論是來自家庭、社會還是文化的影響,這些限制都不可避免地塑造了我們的認同,給予我們一個經驗世界的角度。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固步自封,認為人就應該要是某一種特定的樣貌,這樣是更加穩固社會所給予我們的限制,也會影響著我們的後輩在認同形成的過程,是否在限制較多的社會文化中,無法解脫社會文化給予的限制。


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哲學小基地一起討論哲學知識,也希望我整理的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哲學運用在生活中或社會議題等等,增加用來思辯的好工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向大家介紹,羅爾斯發明的思辨工具「無知之幕」,透過此思辨工具可以反思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文章中討論了社會契約、機會平等、差異原則和原初地位等概念,使讀者對於社會公平與正義有更清晰的理解。 也帶著大家更進一步的思考看看,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今天向大家介紹,羅爾斯發明的思辨工具「無知之幕」,透過此思辨工具可以反思社會中的不公平現象。文章中討論了社會契約、機會平等、差異原則和原初地位等概念,使讀者對於社會公平與正義有更清晰的理解。 也帶著大家更進一步的思考看看,我們希望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正印的人異中求同,不允許自己違反社會的規範。這樣的標準來自於從小到大建立起的價值觀,他們會依照這樣的行為模式做人,希望得到大眾的認同。做一個符合「社會框架」下的「對的人」。 偏印的人同中求異,會觀察及審視所處的社會價值觀是不是自己所認同的,吸取不同的觀點,再經過內化整合後以自己的見解建立一套屬於自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正印的人異中求同,不允許自己違反社會的規範。這樣的標準來自於從小到大建立起的價值觀,他們會依照這樣的行為模式做人,希望得到大眾的認同。做一個符合「社會框架」下的「對的人」。 偏印的人同中求異,會觀察及審視所處的社會價值觀是不是自己所認同的,吸取不同的觀點,再經過內化整合後以自己的見解建立一套屬於自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Thumbnail
身份認同是一個人活著很重要的心理需求,但不斷尋找自我認同在困惑的大海裡浮沈,最終會撐不下去。除了個人身份認同外,政治傾向、宗教信仰、選擇的信仰等也是身份認同的領域。然而,信仰可能有善惡,選擇所信仰的人或事物時,需檢視其背後的真相。
什麼是三觀相同的人???重要嗎? 我想,或許不是百分之多少的雷同處 而是,讓彼此都能有舒服的表達方式 能在對方面前做自己而不感到負擔與窘迫 若此,就算三觀再不同,有何可或不可? 因為,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 有時,有人話說的輕巧,只是因為他沒有不如意過 不懂得,在不順遂的人生路
Thumbnail
每一種文化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人們越來越認為應有權活出真實的自己,道德一直都是被文化塑造的。通過雙向溝通, 父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下一代。人需要接受並認同自己,這樣培養出的養分才是最珍貴的,我們應向這個方向前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我相信每個人即便有自己獨特主觀且值得產出抒展、發表呈現的想法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