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釋。拾】​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儒道釋。拾】​

昨天到山上某間廟中,無意中發現了一本古早版型的經典,這才想到第拾章許久尚未下筆,上文說到世間事正如仙師所言: 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不過藉由行善布施積德等善,是可以減緩輕化結果的,如同一碗鹽水,碗裡的鹽巴數量是固定的,但如果加入更多的水,就能讓這碗水,喝起來更不鹹,甚至喝不出鹹度,不是鹽巴不見了,而是水加的多了。​

至於水怎麼加?從何而來?就如”趕月。歸祖”一文中說的,信仰由堅信而生,因為信心才能在非人力所能及的指引中,獲得加水的方法而淡化鹹味,有了方法之後,還需體行,如武德真經云:​

{呼天應地。百般卦爻。可組可合。變化萬千。助吾生靈。禮經踐行。不負皇極。定有始終}​

如同在浩瀚無垠的天地中,已告知你水井的位置,也給了你取水的器皿,但前進的方式與速度,走哪條路前行,想取多少水,三教經典中的道理眾多,說一切法,治一切心,選擇何種方式便是自己的功課與意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進方式與速度,但只要取得正確位置與方法,再身體力行,定能有所收穫,功不唐捐。​

經者路也,正如易理卦爻,由天地諸相而生,衍生出萬千組合,但”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終歸於心之作用,如呂帝心經曰:​

{ 天生萬物惟人最靈。匪人能靈實心是靈。心為主宰一身之君。役使百骸區處群情}​

【儒道釋。玖】

https://reurl.cc/0O4eZY​

【不如推背去歸休。李淳風】

https://reurl.cc/nnRr8e​

【趕月。歸祖】

https://reurl.cc/GdlKWy​

【露星。祿興】

https://reurl.cc/5oX6Yy​

#儒 #道 #釋 #信仰 #宗教 #鄉野鄙夫 #供養 #祭祀 #漢藏傳香#鸞堂 #鸞文 #大藏經 #道藏 #正統道藏 #武德真經 #百般卦爻 #可組可合 #李淳風 #推背圖 #呂祖 #呂帝心經 #儒道釋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經書蟲聞香室
4會員
157內容數
心如工畫師。用看不見的畫筆。勾勒影像。以草木芬芳香氣。構築回憶
經書蟲聞香室的其他內容
2024/10/17
話說前幾天到美式賣場買了一袋柑仔,這柑仔是台灣常見水果,由於諧音寓意好,過年祭祀也是家戶常見之物,有時感冒咳嗽,加點鹽巴烤一烤,還能減緩咳嗽,真乃居家必備良果。​
Thumbnail
2024/10/17
話說前幾天到美式賣場買了一袋柑仔,這柑仔是台灣常見水果,由於諧音寓意好,過年祭祀也是家戶常見之物,有時感冒咳嗽,加點鹽巴烤一烤,還能減緩咳嗽,真乃居家必備良果。​
Thumbnail
2024/10/17
話說前陣子由於疫情的關係,世界上的糧食也出現了一些波動,說到糧食這件事,就不得不說到馬鈴薯,這與台灣地瓜具有高相似度的食材,現在已經普遍在全世界了,由於種植簡單快速,營養價值也不錯,已成為世界主要的糧食之一。​
Thumbnail
2024/10/17
話說前陣子由於疫情的關係,世界上的糧食也出現了一些波動,說到糧食這件事,就不得不說到馬鈴薯,這與台灣地瓜具有高相似度的食材,現在已經普遍在全世界了,由於種植簡單快速,營養價值也不錯,已成為世界主要的糧食之一。​
Thumbnail
2024/10/17
上文【吃素的老虎】說到吃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閩南語中的"氣口",氣口一詞有口味之意,也用來比喻說話的語氣及措辭,後來也泛指氛圍感,或某種狀態,就如同習俗信仰與學術研究兩者,前者是一種心理氛圍的展現,後者是統整這種氛圍的研究。​
Thumbnail
2024/10/17
上文【吃素的老虎】說到吃這件事,就不得不提到閩南語中的"氣口",氣口一詞有口味之意,也用來比喻說話的語氣及措辭,後來也泛指氛圍感,或某種狀態,就如同習俗信仰與學術研究兩者,前者是一種心理氛圍的展現,後者是統整這種氛圍的研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秋收冬藏,你不會得到你沒有種下的-釋玄音法師 ■你不做正確的事,正確的事怎麼會來找你-薩古魯 學習易經,不要去專研學問,去體悟,這般若智慧要傳遞給人類趨吉避凶的訊號。也不要隨時卜卦,每一次都須慎重,安靜下來,讓宇宙力量給你訊息,卦有神,而你與神性是一體的。懂了這些智慧,就不需要再卜卦了。
Thumbnail
■秋收冬藏,你不會得到你沒有種下的-釋玄音法師 ■你不做正確的事,正確的事怎麼會來找你-薩古魯 學習易經,不要去專研學問,去體悟,這般若智慧要傳遞給人類趨吉避凶的訊號。也不要隨時卜卦,每一次都須慎重,安靜下來,讓宇宙力量給你訊息,卦有神,而你與神性是一體的。懂了這些智慧,就不需要再卜卦了。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0 「願承經內意,長侍永清涼」──如果我們願意衷心奉行經教,而且不改初衷,持之以恆,必然證得清涼之境。真的嗎? 或者,我們換個含蓄一點的問法,天道真能彌合人間現實與天道理論之間巨大的罅隙嗎?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10 「願承經內意,長侍永清涼」──如果我們願意衷心奉行經教,而且不改初衷,持之以恆,必然證得清涼之境。真的嗎? 或者,我們換個含蓄一點的問法,天道真能彌合人間現實與天道理論之間巨大的罅隙嗎?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wjgPbqyYMQDnDTpAfhKig5QhHXKeVMOg ◇◇ ◆ ◇◇ ◆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7.10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謂郭功輔曰: 「人之性情,固無常守,隨化日遷。 自古佛法,雖隆替有數,而興衰之理未有不由教化而成。 昔江西南嶽諸祖之利物也,扇以淳風,節以清淨,被以道德,教以禮義, 使學者收視聽,塞邪僻,絕嗜欲,忘利養。 必欲參究此道,要須確志勿易,以悟為期。 《坦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25 良因法師 隨筆 大覺曰: 「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 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 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 以化眾生,亦所以趨於時也。 自生民以來,淳樸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 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5.25 良因法師 隨筆 大覺曰: 「妙道之理,聖人嘗寓之於《易》。 至周衰,先王之法壞,禮義亡,然後奇言異術,間出而亂俗。 逮我釋迦入中土,醇以第一義示人,而始末設為慈悲, 以化眾生,亦所以趨於時也。 自生民以來,淳樸未散,則三皇之教,簡而素,春也。 大道寥寥莫之返,良可
Thumbnail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五)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世亂極矣,人亟ㄐㄧˊ〔急切〕望治。治之之道,本至近而至易。而世之聰明者,每欲立異,以冀凌ㄌㄧㄥˊ架ㄐㄧㄚˋ〔超越〕古人而上之。 至其自修之因果,則曰:「惟聖罔念〔失正念〕作狂〔凡夫〕,惟狂克念〔克除邪念〕作聖」,聖狂只在罔念克念而得。
Thumbnail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五)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世亂極矣,人亟ㄐㄧˊ〔急切〕望治。治之之道,本至近而至易。而世之聰明者,每欲立異,以冀凌ㄌㄧㄥˊ架ㄐㄧㄚˋ〔超越〕古人而上之。 至其自修之因果,則曰:「惟聖罔念〔失正念〕作狂〔凡夫〕,惟狂克念〔克除邪念〕作聖」,聖狂只在罔念克念而得。
Thumbnail
積陰德可以說是台灣人如果過得不太順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解法了,方式不外乎是去走廟、唸經跟做善事,不過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同樣困惑很多年,這些陰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待在一個地方一直唸一些可能根本不懂內容的東西就可以改運?
Thumbnail
積陰德可以說是台灣人如果過得不太順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解法了,方式不外乎是去走廟、唸經跟做善事,不過相信很多人也跟我同樣困惑很多年,這些陰德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待在一個地方一直唸一些可能根本不懂內容的東西就可以改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