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祖師文鈔要義 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五)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世亂極矣,人亟ㄐㄧˊ〔急切〕望治。治之之道,本至近而至易。而世之聰明者,每欲立異,以冀凌ㄌㄧㄥˊ架ㄐㄧㄚˋ〔超越〕古人而上之。
故於近者易者,忽而不取,而欲以遠者難者為事,以顯我之本領。卒致徒成騷擾,適得其反,國亂民困,無可救藥,可不哀哉?可不畏哉?
不知聖人本天理民ㄇㄧㄣˊ彝ㄧˊ〔民情。人民的常性,人心所持守的常道〕以立法,令人各各敦本重倫,躬行孝弟,故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果能各存忠恕之心,同深胞與之情,則禮讓興行,勝殘去殺〔自可感化凶殘的人去惡行善,則可不用刑殺〕,民俗淳善,天下太平矣。聖人又慮人或有鑑慮不及,故復以因果報應之事理為訓。
故《書》曰:「惠迪吉〔順正道而行者吉〕,從逆凶〔順從逆惡者凶〕,唯影響〔善惡感應之理,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一樣〕。」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孔子之贊《周易》也,最初即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箕ㄐㄧ子ㄗ˙〔殷商遺臣,周武王之後,特訪求治國方略,名為《洪範九疇》,即九條治國大法,乃帝王為政之寶,得之則昌,失之則亡。〕之陳洪範也,末後方曰,嚮ㄒㄧㄤˋ〔勸〕用以也五福〔以五福來勸善。五福:壽、富、康寧、修好德、考終命等五種福氣。一說五福指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威ㄨㄟ〔刑罰〕用六極〔以六極的刑罰來止惡。六極:凶短折、疾、憂、貧、惡、弱〕。後儒不知三世因果,以五福、六極一歸於王政〔所致〕。不但誣王政為虐,且於福極之名字,固難訓釋得一無齟ㄐㄩˇ齬ㄩˇ〔喻彼此意見不合,互相抵觸〕也。
今且以因果之顯明者言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言ㄧㄢˊ悖ㄅㄟˋ〔言語不正〕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以不正當手段得來的財物〕而入者亦悖而出。殺人之父者,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者,人亦殺其兄。凡施之於外者,固莫不如是也。
至其自修之因果,則曰:「惟聖罔念〔失正念〕作狂〔凡夫〕,惟狂克念〔克除邪念〕作聖」,聖狂只在罔念克念而得。
所謂茍志於仁矣,無惡也。能志於仁,則〔如孔子〕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ㄑㄧㄣ影ㄧㄥˇ〔喻在暗中也不做虧心事,為人光明磊落,獨處時亦問心無愧〕。不志於仁,則人欲日肆〔放縱〕,天理日泯〔滅、沒〕,便與禽獸幾希〔相差不多〕矣。
孟子所謂:「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西子極美,若滿面塗屎,則人將惡其臭穢,不但不肯目睹,且將掩鼻而過之也。雖有惡人〔惡,謂貌醜。惡人,即貌醜之人〕,齋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此皆因果報應之理事也。
夫聖人〔世間聖人〕教人,先與其直陳所當行之法,復示以或遵或違之利害得失,二者相輔而行,不可偏廢者也。聖人欲人各修其德,各盡其分,唯恐或有所忽,故以因果報應之理事敦督〔敦促督導〕之,期其恪遵而無或有違也。然所言「因果」,只說其本身與及子孫而已。以不言生之以前,死之以後之事,故於本人過去未來之若因若果,皆不提及。
箕子殷商遺臣,周武王之後,特訪求治國方略,名為《洪範九疇》即九條治國大法,乃帝王為政之寶,得之則昌,失之則亡。〕以五福、六極之義,遂開闡過去之因,而為現在之果。
故知聖人以非平常人所易知,故不說,非不知有三世因果也。自佛教東來,大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事,人民之冥受其益者,何可勝數?試舉一二,當可悉知。
之初,文王澤及枯骨,不三四百年,殺人殉ㄒㄩㄣˋ葬ㄗㄤˋ〔陪葬〕之風.徧於天下。天子、諸侯、大夫、士,均可隨其力殺人以殉,而其強有力者,悉各以多為榮。穆公,為之賢君,尚殺一百七十七人。而子車氏三子,皆之賢臣,尚不以為國為民而免。而各國尚有以數百數千為殉者。自佛教闡明三世因果之事理,而此風方得永息。否則,人之得壽終而死者,蓋亦鮮矣。此之利益,若不深思,誰其知之?
宋儒竊取《佛經》心性奧義,以宏闡儒道。深恐後人學,以致儒教門庭冷落,逐以得於人者,反謂人不我若〔佛教不如我儒教之殊勝〕。乃曲為闢ㄆㄧˋ駁ㄅㄛˊ〔批評排斥〕,謂以因果輪迴,為騙愚夫愚婦奉教之據。且人死之後,形既朽滅,神亦飄散,縱有地獄苦具,將何所施?
若如彼說,則人之生也,無所從來,人之死也,無所從去,堯桀同歸於盡,善惡一死皆空。由是而善無以勸,惡無以懲。徒以盡義盡分,誠意正心為教。而復〔而不知反過來〕破斥其〔彼教〕敦督人不得不盡義盡分,誠意正心之權。其計之謬ㄇㄧㄡˋ〔荒唐、錯誤〕,可勝言哉?
由是儒者皆不敢言因果,亦不敢教人努力為善,以彼常以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即是自私自利為訓故也。夫無所為而為善,實為為善之極則,乃聖人分上事,何可以此教普通人?若〔以此無所為之善〕教普通人,則是阻人為善,導人為不善矣。然聖人雖能無所為而為善,聖人亦嘗有所為,非完全無所為也。
蘧ㄑㄩˊ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是〔知其〕平生〔修為皆〕有所為也。曾子平日以三事自省,及至臨終,方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是始終有所為也。
顏淵問仁,夫子告以克己復禮。及問其目,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兩答皆有所為,非無所為也。孔子於羹,見於牆,見周公於夢。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數年,以期學《易》〔易經之理〕而免大過,皆深有所為也。宋儒唱高調,欲以自鳴其高,而不知適與聖人循循善誘之道相反。其自誤誤人以及天下後世也,大矣。
自宋儒破斥因果輪迴後,凡讀書者,皆不以《五經》〔儒家之《易》、《書》、《詩》、《禮》、《春秋》五種經書〕中所說為定論,而以宋儒所說為圭ㄍㄨㄟ臬ㄋㄧㄝˋ〔標準〕。縱有知者,亦恐遭違悖先儒之議。并或有所豎立〔於儒教有所建樹〕,可入文廟〔孔廟〕,〔但〕由其涉於佛學,遂成絕望,故不敢一啟於齒也。而深明佛理,取以為法之陽明王陽明先生〕,尚帶闢ㄆㄧˋ駁ㄅㄛˊ〔批評排斥佛教〕之言論,蓋欲留後來入文廟之地步耳。以故〔由宋儒不當之舉動〕數百年來,勸善懲惡之大權旣廢,縱有勸懲,皆屬枝末,不得根本,為益殊少。
〔又加上〕又加上近因歐風東漸,一班好新好異者,凡彼〔歐美〕所行者,無不仿而效之而變本加厲,更甚數倍。至彼〔歐美〕之為國為公,則置ㄓˋ若ㄖㄨㄛˋ罔ㄨㄤˇ聞ㄨㄣˊ〔雖有耳聞,卻好像沒有聽到一樣,不加理會〕。故致提倡廢經廢倫,廢孝免恥等,不忍見聞之章程,舉國成狂,莫可名狀。使一切人,皆知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事理,縱脅以必死之威,使其行如上各事,則寧可就死,不敢作此大惡也。
是知今日之滅儒教,滅倫理,以期實行獸化者,其禍根皆從宋儒破斥因果之學說所伏也。甚矣,學說之誤人也,雖洪水猛獸,其禍亦無此之酷烈也。
昔有問於予曰:「世亂已極,將何以治。」予曰:「汝若能知亂之因由,則知治之法則〔方法規則〕矣。」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亂之道也。」由儒者忌言因果,致世道人心日漸澆ㄐㄧㄠ漓ㄌㄧˊ〔淡薄〕,馴ㄒㄩㄣˋ至ㄓˋ〔由漸而至〕於今,竟敢以廢經廢倫等為提倡。
使真知因果,不但此種話不敢出之於口,亦不肯入之於耳,以其為梟ㄒㄧㄠ獍ㄐㄧㄥˋ〔如凶狠鳥獸。喻不孝或凶狠忘恩的人〕之惡音,非具人心者所宜聞,聞則令人痛心疾首,莫之能已也。
今欲返亂為治,若不極力提倡家庭教育,則無從下手。而家庭教育,最初當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本。又須常談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事理,則家庭所出之人才,皆為賢善矣。
旣家家有賢善之人才出,即有少數不賢善者,亦當受其熏陶,與之俱化。故曰:「天下不治,匹夫有責」,此因地而倒,因地而起,由治而亂,由亂而治之定論也。不依此而欲治,何可得乎?此有心世道人心者,所共憂也。
潘對鳧ㄈㄨˊ居士,有見於此,於上年請許止淨居士,輯《佛學救劫編》。三歸、五戒、十善,為改過遷善,返迷歸悟,淨身、口、意三業,修戒、定、慧、三學,以期去原無之妄業,復本有之真心。
又復令其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永離五濁惡世,常享四德〔涅槃四德:常樂我淨〕法樂。而復以普賢菩薩廣大願王為依歸,庶可承彌陀之慈力,與自己之願輪,於十方界,隨類現身,種種方便,度脫眾生,普令含識,同成佛道,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此救劫之極功也。
語云:「救人必須救得徹。如是之救,可謂徹之極矣。」然而於未知佛法真理人前,最初不得不以淺近之因果事迹,啟其信心。切勿以其淺近,即不欲觀而置之,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妙道,當自得之矣。普願同人,各共勉ㄇㄧㄢˇ旃ㄓㄢ〔盡力去做〕。
〈續編下冊 佛學救劫編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四)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人稟ㄅㄧㄥˇ〔承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當效法天地高厚覆載之德,以參贊化育〔參預謀劃天地生成萬物教化、培育之德〕,繼往開來〔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庶可不愧與天地并立為三,以稱三才之名耳。 〈續編下冊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三)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現今時局不好,商業凋ㄉㄧㄠ敝ㄅㄧˋ〔不景氣〕,汝以不能即發大財,便不欲為商,而又欲為儒。然商場濫ㄌㄢˋ污ㄨ〔腐濫污濁。猶齷齪,行為卑污,不守正道〕,當不至於隨波逐浪以陷ㄒㄧㄢˋ溺ㄋㄧˋ〔沉淪〕。 〈續編上冊 復周法利居士書三〉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二)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欲皈依佛法,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必須要克盡倫常之道。儻ㄊㄤˇ〔倘若〕不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根本欠缺,與佛不相應,何由蒙佛垂慈接引,令其帶業往生也。 〈續編上冊 復金益平居士書二〉 〈續編上冊 復費範九居士書〉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一)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ㄐㄧㄥ天ㄊㄧㄢ緯ㄨㄟˇ地ㄉㄧˋ〔喻孝道至德廣大無邊〕,範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 故曰:「釋氏之孝,晦而難明者也。」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首要任務〕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
青少年教育・以德為本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人之成德立業,端在少年能立志與否。汝生長富室,宜將富貴習氣,盡情擺脫,方有學道了生死分。否則,聲色貨利,燕朋邪友,乘閒而入。雖欲希聖希賢,學佛學祖不可得也。 〈續編上冊 致羅世芳居士書〉
青少年教育・以德為本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貴校四語:「盡性學佛、盡倫學孔、道學為體、科學為用」,實為學道不易之宗旨。 以世無一人不在倫常之內,亦無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倫常心性,而以佛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克己復禮、閑邪存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四)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人稟ㄅㄧㄥˇ〔承受〕天地之正氣以生,當效法天地高厚覆載之德,以參贊化育〔參預謀劃天地生成萬物教化、培育之德〕,繼往開來〔承續先人的事業,並為後人開拓道路〕,庶可不愧與天地并立為三,以稱三才之名耳。 〈續編下冊 楊椒山先生言行錄序〉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三)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現今時局不好,商業凋ㄉㄧㄠ敝ㄅㄧˋ〔不景氣〕,汝以不能即發大財,便不欲為商,而又欲為儒。然商場濫ㄌㄢˋ污ㄨ〔腐濫污濁。猶齷齪,行為卑污,不守正道〕,當不至於隨波逐浪以陷ㄒㄧㄢˋ溺ㄋㄧˋ〔沉淪〕。 〈續編上冊 復周法利居士書三〉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二)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欲皈依佛法,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必須要克盡倫常之道。儻ㄊㄤˇ〔倘若〕不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根本欠缺,與佛不相應,何由蒙佛垂慈接引,令其帶業往生也。 〈續編上冊 復金益平居士書二〉 〈續編上冊 復費範九居士書〉
家庭教育・敦倫積德 (一)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組共成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ㄐㄧㄥ天ㄊㄧㄢ緯ㄨㄟˇ地ㄉㄧˋ〔喻孝道至德廣大無邊〕,範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 故曰:「釋氏之孝,晦而難明者也。」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首要任務〕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
青少年教育・以德為本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人之成德立業,端在少年能立志與否。汝生長富室,宜將富貴習氣,盡情擺脫,方有學道了生死分。否則,聲色貨利,燕朋邪友,乘閒而入。雖欲希聖希賢,學佛學祖不可得也。 〈續編上冊 致羅世芳居士書〉
青少年教育・以德為本 大修和尚 慈沁工作小工作小組共成 ◎貴校四語:「盡性學佛、盡倫學孔、道學為體、科學為用」,實為學道不易之宗旨。 以世無一人不在倫常之內,亦無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倫常心性,而以佛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克己復禮、閑邪存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
Thumbnail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互為父母兄弟妻子眷屬互生。互為怨家對頭循環報復互殺。佛于諸大乘經中屢為勸誡而見聞者少。即得見聞而信受奉行者更少。於是佛以大悲,現諸異類供人殺食。既殺之後現諸異相。俾一切人知是佛現,冀弭殺劫以安眾生。如牛羊豬鱉皆有佛棲。未殺之前均謂是畜。既殺之後方知是佛。是知殺生,不異殺佛。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當以念佛為主,閱經為助。若法華、楞嚴、華嚴、涅槃、金剛、圓覺,或專主一經,或此六經,一一輪閱,皆無不可。
Thumbnail
學佛一事,原須克盡人道,方可趣向。佛法,雖為出世間法,實在世間法中做出。見三編復周伯遒書。良以佛教,該世出世間一切諸法。故于父言慈,於子言孝,各令盡其人道之分,然後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萬丈高樓,必先堅築地基,開通水道。則萬丈高樓,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壞,若或地基不堅,必至未成而壞。
Thumbnail
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斷無有無因而得果者。亦斷無有作善業而得惡果者。見正編勸愛惜物命說眾生沈九界,如來證一乘,於心性毫無增減。其所以升沈迥異,苦樂懸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別耳。闡揚佛法大非易事。唯談理性則中下不能受益。專說因果則上士每厭聞熏。然因果心性,離之則兩傷,合之則雙美。
Thumbnail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又云初心從緣,頓悟自性,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盡。須教渠盡除現業流識。弘辨謂頓悟自性,與佛同儔。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盡,須假對治,令順性起用。如人吃飯,不一口便飽。
Thumbnail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輪迴六道互為父母兄弟妻子眷屬互生。互為怨家對頭循環報復互殺。佛于諸大乘經中屢為勸誡而見聞者少。即得見聞而信受奉行者更少。於是佛以大悲,現諸異類供人殺食。既殺之後現諸異相。俾一切人知是佛現,冀弭殺劫以安眾生。如牛羊豬鱉皆有佛棲。未殺之前均謂是畜。既殺之後方知是佛。是知殺生,不異殺佛。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這一段講的跟前兩章一樣,大道廢,假仁義出,智慧出,有真假,公共利益為盜賊所有,所以統治者若是能由奢入簡樸,減少貪欲暢行,少用智謀行事,或許還能減少問題產生,與大
Thumbnail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這一段很多解釋,大道廢,假仁義就出來了,假智慧就有了,六親不認,孝順有了,國家社會亂,忠孝仁愛出來了。   先說說什麼是大道?這裡所講的大道應該是公共道德。當社會缺乏公共道德,所有的仁義都是假仁義。打著仁義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