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難是獨自一人,終究得跟群體生活。」姚以緹說最近她在閱讀一本關於「存在感」的書,書中提到「沒有人可以遺世獨立」,每個人一定都存在於一段關係中。雖然這段分享短短的,卻讓我閃出一道靈光 —— 演員這份工作似乎就是在詮釋不同關係的存在。
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節奏下,獨身與獨食的現象催化這部美食療癒迷你劇的誕生,受訪者飾演的角色叫做范湘,是「飯香」的諧音,於是「存在感」跟「白米飯」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名詞在我腦中就起了莫名的化學效應,最後炒出了這篇創意料理專訪報導⋯⋯。
文中提到的書叫《缺愛:如何獲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認同》,受訪者自嘲這個書名顯得在讀的人好像很有事。後來我找了資料,才發現「缺愛」不是字面上的意思。
書摘寫道,缺愛的人的典型表現:
1. 做事前,會想別人的反應,做事時,會主動迎合他人的期待
2.容易動搖自己的原則,可能自己已經非常不愉快了,但不會表現出來
3. 希望自己得到認同和存在感
4. 不懂得拒絕
看完真的砰砰砰砰全部打中我,從沒想過所謂的「存在感」不只是體感上的,有呼吸有肉身有血液那樣的存在,也是社會關係的存在,沒有任何生命徵兆,卻不輸空氣般地重要,有著強而有力的心跳。
正如米飯與任何風味都能搭配,給上什麼調味就能擁有什麼滋味,姚以緹總能在螢幕上給予觀眾山珍海味般豐富的觀影體驗。她在懸疑電影《引爆點》裡是外表高冷的檢察官,內心卻擁有炙熱的正義感,在影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又變成留著一頭爆炸長髮和紅唇的攝影師,在世俗的評價與個人的藝術追求之間搖擺不定,甚至出賣自己的肉體;到了韓國電影《夜叉:浴血諜戰》中她全身刺青、牙齒滿是污垢,瘦瘦的個子領著的嘍囉卻是一群彪形大漢,威脅起主演的韓星朴海秀格外氣勢凌人。
「我的人生是為別人而活,會因為別人擁有更多動力。」姚以緹認為自己比較在意別人的感受,她私下吃飯可以很隨意,不會一個人去餐廳,但可以為了別人的生日研究哪裡有美食,或是和家人展開「清冰箱行動」料理一桌好菜,喜歡與人分享的感覺。而「別人」又何嘗不是演員所服務的「觀眾」,都是支持她能以如此多元的形象在螢光幕上持續存在的動力。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