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文:中原大學 服務學習中心 文編團 陳緗羚
在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正在確認訪談的流程,並等待今天的受訪者——佳玲的到來。還沒見到她,就聽到會議室外頭,佳玲充滿朝氣向老師打招呼的聲音。
四種語言,五種樣子,這是我的家
佳玲是菲律賓的新二代,從小在臺灣屏東出生長大,媽媽和親戚是來自菲律賓的新住民。
她從小生活在充滿著臺語、英語、中文、菲律賓語的家庭中,家人們也信奉許多不同的宗教(例如:天主教、一貫道、道教、佛教等等)。小小的家庭,包容著每個人獨特的個性,雖然彼此有些不同,卻為家裡添加了許多的色彩,讓生活變得豐富又熱鬧。
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佳玲的英文能力比起同儕更好,也更不害怕和外國人溝通,擁有許多外國朋友。相對的在家中使用中文的機會相對較少,小時候的佳玲學習中文的速度較慢,這讓她在同儕的交際上,感到難過又無助。後來透過不懈的努力,多與朋友、老師交流,佳玲的中文能力變好了許多,甚至在大學考上了中原大學的應用華語文學系。
曾經徬徨:為什麼我是「新住民」的小孩?
即使總是展現樂觀開朗的模樣,佳玲也曾經對自己的身分感到不安,找不到自我認同。
她回憶道,小時候很羨慕「父母都是台灣人」的朋友,覺得他們能擁有的物質比她多,父母也能花比較多時間陪伴他們。反觀自己與身邊的新二代朋友,家境普遍不佳,媽媽也時常因為工作無法陪伴她,這讓她對自己的身份感到難過與困惑。
「為什麼我是所謂『新住民』的小孩?」年幼的她對新住民的身分感到陌生,後來因為爸爸的早逝,讓媽媽需要獨自撐起家裡經濟的重擔,原本與爸爸的關係較好的佳玲,更不清楚要怎麼和媽媽溝通,兩人的心也逐漸變得遙遠。
佳玲坦承地說,她曾經覺得媽媽沒有盡到責任來陪伴自己,但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媽媽總會想辦法關心、安慰她,盡量不讓她和哥哥、姐姐因為父親的離去感到難過,她感受到媽媽的在乎,也因此對媽媽的看法產生了改變。
上國中後,佳玲離開家鄉,遠到高雄就讀,在學校學習了許多佛教的理念。透過佛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她意識到「人生短暫,要及時關心與愛身邊的人」,同時也理解到現在的生活,全是媽媽辛苦工作換來的,她為了維持這個家付出了許多心力。從此她開始反省自己,變得想去瞭解媽媽,以及勇敢地對她表達自己的愛。
想對妳說:謝謝妳讓我成為現在的自己
現在佳玲到桃園的大學就讀,母女倆的見面時間變少,但還是時常保持聯繫。
在訪談尾聲,我們問佳玲有沒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她有許多說不完的感謝:「原諒我小的時候很叛逆,都不跟你好好溝通。也很謝謝妳,在這麼艱苦的時候把我扶養長大,還能煮那麼好吃的飯菜給我吃。雖然我一直在外地很少回家,但是也很謝謝妳願意接我的視訊電話,讓我了解很多菲律賓的文化,能吃到很多來自菲律賓的甜點、餅乾、零食,也讓我成為與眾不同的人,妳讓我的想法變得多元,讓我很樂觀地看待一切,並且熱情地交朋友,我也想成為像妳一樣堅強的人。」
在愛裡,學會接納自己
或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身分認同,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與他人產生隔閡,甚至懷疑自己。在訪談中,我們看見佳玲曾經對自己身為新二代的身分感到難過,但同時也看到她從對媽媽的不理解,到學會站在媽媽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媽媽的愛與付出。
現在上大學的她,也投入了服務學習的行列,致力於關心新二代的孩童,改善他們的自我認同與自信。我想,現在的佳玲對新二代的身分已經有不同的看法,未來肯定也能帶著這份樂觀與自信,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每個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