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遭...把視角拉回自身可控吧

世界變得越來越亂...越來越遭...把視角拉回自身可控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和混亂

例如

1 全球暖化的問題更加嚴重

記得小時候冬天還挺冷的,但隨著長大後,夏天的天數越來越多,夏天溫度越來越高

2戰爭頻繁發生

像烏克蘭、中東、北韓,都開始出現衝突,以前世界上很多大規模戰爭就是一連串小衝突導致的

3人口快速增長

小時候記得大約60多億,現在全球已經超過80億人,未來還會更多

而且這些新增的人口大多來自印度或非洲等地,生活環境並不理想,想到很多人生在那裡,就多少都會覺得很恐怖吧

即使台灣的生活條件比較好,但問台灣人說「你快樂嗎」,真的過的快樂的人少之又少,那這些國家情況可能更恐怖

光是台灣人口密度高就已經產生很多問題,那麼世界人口越來越多,就會造成更多資源短缺、交通擁塞加劇、居住空間、管理難度提升等等多個問題,生活品質變差

4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可能導致某些問題,例如可能有科技監控個人行蹤、網路攻擊、AI決策可能會有風險、

5 貧富差距擴大,掌握科技資源的人和沒有掌握科技的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上面是世界的問題

而在台灣呢? 就例如房價高、薪資停滯、物價上漲,以及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等問題上

在接收到這些資訊時候,往往會被大量訊息所淹沒,感到無法掌控

raw-image


所以該如何呢?

我會建議,將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和目標上,例如學業、工作、興趣、愛好等等,專注於自己的成長和樂趣,嘗試讓自己現在和未來都能過得更舒心

例如有報告,就去完成一些;有考試想要拿分數,就去準備

有想培養的興趣,就去嘗試和培養;想學的東西,就去學看看

有想分享的趣事,就去分享;有可以讓自己開心的朋友可以相處,就去相處

像是我最近準備學校課業,然後也寫寫文章,也參加幾個興趣圈,這些都是比較在可控範圍之內的事情

很多時候,這些個人目標都比這些全球問題更重要

例如我要完成的課業、想學的一些課外知識、想培養的興趣、適合自己的休閒等等,這些往往都比所謂全球問題更重要


而對於全球性議題,則想想看跟自己關聯程度如何

目前我覺得比較關聯最大應該是科技,從中去分出可控和不可控、關聯大和小的

例如有什麼AI工具使用和如何操作,這就是與個人相關高的

而至於科技廠之間如何簽約、哪個科技廠執行長換人、公司之間專利訴訟等等,這些就有興趣看看就好,因為這些跟個人關聯比較小

那如果這些某些議題有興趣,當然可多了解一些,但我就會把焦點放在過程中探索和了解,就不會放在控制這些事情上


雖然對於某些全球議題,一部分人會採取一些行動,例如環保

但是否行動是個人選擇,不需要每個人都必須承擔所有的壓力,不要讓這些議題毀了自己的平靜

畢竟生活的壓力已經很大,如果這些全球問題再讓自己感到焦慮,不妨放手,順其自然,專注在一些自己可控的事情上面

畢竟,在世界上,能讓自己過得順心,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PS

https://www.dcard.tw/f/talk/p/257013335

是看到這篇文章後寫的一些感想,歡迎大家看看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下面分享書中的一部分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想要紀錄一下目前一些觀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只談課業和工作的長輩】 家裡有某些長輩,在家裡,他們會問我學業、打工、實習的事情 可是當我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候,有時候覺得厭倦,覺得不想再分享這些事情 例如現在大學讀書,有時候會有長輩整天擔心,動不動就問我說「要考什麼?有沒有報告要交? 」 考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聽過家裡長輩問過「你長大後要做什麼工作?」 其實這是個爛問題
拖延真的是不好嗎?其實,我想用我大學的經驗來說,答案不一定是這樣 【大一】 大一的時候,我確實課業上有些拖延 例如那時候有些通識課程會有加分報告,但因為還不太了解期中期末的繁忙程度,就覺得以後我一定會去做 結果呢,總共有五份加分報告,我只完成了一份,沒做到全部交,當時的拖延習慣其實比較多,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我在學校的時候,突然覺得,雖然當初能夠考上這所大學那時算是實現一個夢想了,起初上大學感覺一切都很新奇 不過… 隨著在大學時間增加後,也開始感受到各種課業或是各方面的焦慮和壓力 我開始逐漸覺得,大學變成一個讓人感到壓力和疲憊的地方,有時候走在路上或在課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網路上還是書中上,充斥著各種「成功秘訣」? 那些書和課程,看起來好像只要照做,你就能成功,但這些所謂的成功學,真的能幫你實現夢想嗎?還是其實背後藏著不少看不到的真相 讓人在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反而陷入了不斷「學習成功」的循環,卻沒有真正前進
下面分享書中的一部分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想要紀錄一下目前一些觀察和心得和大家分享 【只談課業和工作的長輩】 家裡有某些長輩,在家裡,他們會問我學業、打工、實習的事情 可是當我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候,有時候覺得厭倦,覺得不想再分享這些事情 例如現在大學讀書,有時候會有長輩整天擔心,動不動就問我說「要考什麼?有沒有報告要交? 」 考
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聽過家裡長輩問過「你長大後要做什麼工作?」 其實這是個爛問題
拖延真的是不好嗎?其實,我想用我大學的經驗來說,答案不一定是這樣 【大一】 大一的時候,我確實課業上有些拖延 例如那時候有些通識課程會有加分報告,但因為還不太了解期中期末的繁忙程度,就覺得以後我一定會去做 結果呢,總共有五份加分報告,我只完成了一份,沒做到全部交,當時的拖延習慣其實比較多,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類似的經歷 有一次,我在學校的時候,突然覺得,雖然當初能夠考上這所大學那時算是實現一個夢想了,起初上大學感覺一切都很新奇 不過… 隨著在大學時間增加後,也開始感受到各種課業或是各方面的焦慮和壓力 我開始逐漸覺得,大學變成一個讓人感到壓力和疲憊的地方,有時候走在路上或在課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網路上還是書中上,充斥著各種「成功秘訣」? 那些書和課程,看起來好像只要照做,你就能成功,但這些所謂的成功學,真的能幫你實現夢想嗎?還是其實背後藏著不少看不到的真相 讓人在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反而陷入了不斷「學習成功」的循環,卻沒有真正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