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尊郢匠(DM)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善導大師《觀經疏》定善義,揭示了段經文的幾個(密意)重點:

    「敕聽許說」:是明告命阿難與韋提希二人,令彼諦聽信受而正念修行;釋尊於是為說「華座」觀法,若能「住心緣念」,即得滅罪除苦。這是說明「觀法」的深要,為了急救一切妄愛迷心,漂流六道的「常沒」眾生。二人應即奉持此觀,隨處勸修,普令眾生得聞得知,而同昇解脫之境。

    釋尊才說了這段話,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大士就現形於娑婆世界,「住立空中」,光明耀眼,韋提希夫人觸目而感動,當下伏地而頂禮;並至誠稟報說:今日之所以得見佛身,乃是憑藉「佛力」冥加,非我之福德定功所致;然而,未來世的眾生,要如何才能觀見西方三聖 ? 這裡指出,韋提希生在有佛的「正法」之時,而我輩凡夫處於佛滅的「末法」之世,時節因緣大不相同;或許平生(信願)念佛,臨終見佛(來迎),而往生極樂。相同的是,韋提希夫人以凡夫身見佛,我輩常沒機以罪苦身往生,都是靠「佛力」--釋迦佛與阿彌陀佛二尊之力。《觀經疏》又說:

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阿彌陀佛 不棄惡人(象山慶24.10.20)        娑婆眾生皆是重刑(刑期十年以上者)犯,一輩子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未被發現提告。而作惡成習,似無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是心虛(怵惕)
    1.世間好語佛說盡,總結一句教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1]     2.信釋尊所說,念彌陀名號,歡喜領受現當二益。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入千山萬峰去。並非過獎目前,更是看好將來     3.阿彌陀佛 我歸命   您建設了淨土 邀眾生 齊往生  十二光 照無礙 攝眾生 都成佛  念佛恩 盡此身 稱佛名
    流行歌曲的淨土意(象山慶24.10.17)     歸去來,何處是故鄉? 這是人心中最深沉、恆久的渴望—-世間乃一世又一世輪迴的寄居,是暫時、無常、痛苦的。因此,必然有另一個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極樂清靜的地方,是我們真實、永恆的歸宿。大眾耳熟能唱的流行歌中常有類似的呼叫,可以將它導向阿彌陀佛的西方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以法為鏡,自照其機(象山慶24.10.10)       《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阿彌陀佛 不棄惡人(象山慶24.10.20)        娑婆眾生皆是重刑(刑期十年以上者)犯,一輩子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未被發現提告。而作惡成習,似無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是心虛(怵惕)
    1.世間好語佛說盡,總結一句教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1]     2.信釋尊所說,念彌陀名號,歡喜領受現當二益。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入千山萬峰去。並非過獎目前,更是看好將來     3.阿彌陀佛 我歸命   您建設了淨土 邀眾生 齊往生  十二光 照無礙 攝眾生 都成佛  念佛恩 盡此身 稱佛名
    流行歌曲的淨土意(象山慶24.10.17)     歸去來,何處是故鄉? 這是人心中最深沉、恆久的渴望—-世間乃一世又一世輪迴的寄居,是暫時、無常、痛苦的。因此,必然有另一個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極樂清靜的地方,是我們真實、永恆的歸宿。大眾耳熟能唱的流行歌中常有類似的呼叫,可以將它導向阿彌陀佛的西方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以法為鏡,自照其機(象山慶24.10.10)       《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https://tay1951.nidbox.com/diary/read/10248612   西天濟公禪師、眾神尊進駕、哨角響起、安神位儀式、愛心同仁、踴躍參與、跪拜叩謝、副爐主獻彩接駕活動!福裕德澤、乩童過火、神轎過火、虔誠跪拜、神轎進駕、爐主神燈、爐主獻彩接駕、善男信女、愛心同仁、歡欣鼓舞、
    Thumbnail
    科曰:凡天尊形像、金銅寶玉者,每至月十五日,設齋香湯洗飾。若夾紵雕木,即揩拭使光淨,最得功德。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至誠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願一切成就都迴向眾生得安樂自在!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高叔逸壓低笠帽,快步前行,到了桂樹林才放慢步伐,泰然進入追思樓大廳。慧觀和季香猊還在等待牌位刻製完成,正殿前的騷動尚未傳開,故此處仍舊安逸平和。為友助念的老僧跪坐於地藏菩薩前的蒲團,專心默誦佛經,季香猊拄著四稜鐧立於其後,喬裝成僧人的桓古尋一襲棕色袈裟,在外邊低頭掃塵。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https://tay1951.nidbox.com/diary/read/10248612   西天濟公禪師、眾神尊進駕、哨角響起、安神位儀式、愛心同仁、踴躍參與、跪拜叩謝、副爐主獻彩接駕活動!福裕德澤、乩童過火、神轎過火、虔誠跪拜、神轎進駕、爐主神燈、爐主獻彩接駕、善男信女、愛心同仁、歡欣鼓舞、
    Thumbnail
    科曰:凡天尊形像、金銅寶玉者,每至月十五日,設齋香湯洗飾。若夾紵雕木,即揩拭使光淨,最得功德。
    Thumbnail
    觀音託夢佛弟子。 雙冬山頂有石窟, 弟子建廟來供俸, 延路擠身香火盛。 地勢高昂風景佳, 觀音微俯知凡塵。 有飢有苦急相助, 手持聖水蔭眾生。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至誠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願一切成就都迴向眾生得安樂自在!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高叔逸壓低笠帽,快步前行,到了桂樹林才放慢步伐,泰然進入追思樓大廳。慧觀和季香猊還在等待牌位刻製完成,正殿前的騷動尚未傳開,故此處仍舊安逸平和。為友助念的老僧跪坐於地藏菩薩前的蒲團,專心默誦佛經,季香猊拄著四稜鐧立於其後,喬裝成僧人的桓古尋一襲棕色袈裟,在外邊低頭掃塵。
    Thumbnail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象山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