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藝博會,敗絮藝術週

Kang-Ywe Lyau-avatar-img
發佈於藝術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2024台北藝博收盤之際趁熱來檢討,多少還有點希望激起些許漣漪。否則過了一個禮拜大家冷掉,不免給人馬後砲之感--畢竟今年藝術市場是沒有最冷,只有更冷的。

台北藝博普遍反應是今年比去年進步。表現在展場空間配置、動線的改善是有目共睹。藝廊展出雷同風格作品的怪象輕微了,甜萌娃娃的惹眼病情也減緩了,明目張膽亮出仿冒與複製品的劣行已斂跡,這都是本屆評審委員把關的成果。儘管不少藝評人與藝術家對台北藝博的藝術品質仍不苟同,甚至憂心年輕人被餵養太多速食藝術,對鑒賞與創作的觀念會有不良的後遺症。但我要重複一句:藝博會,就是商展,不是雙年展。在最現實的立場來說:展商也不能漠視客戶的喜好。講更直白:與其鄙夷畫廊在藝博會推出沒有深度的「視覺消費品」,不如質問台灣數以萬計的藝術教育家:為什么沒辦法訓練出國民的藝術品味?


期待台北藝博在全球不景氣的市場裡一枝獨秀,是不實際的。但就我第一天預展與收盤前訪查所得:今年業績大體上差強人意。然而,國外業者、傳媒對台北藝博卻較冷淡了。


或許有人問:畫協與台北市文化局不是豪氣干雲喊出「台北藝術週」嗎?

raw-image


縱觀所謂「台北藝術週」,從文宣到活動,我的評論只有一句:外表非金玉,內容如敗絮。


台北藝博預展當天下午四點,我與The Art Newspaper 亞洲版編輯在入口處不期而遇,他說剛到,是刻意跳過記者會不參加的。查看這幾天的新聞,果然境外媒体只有Artnet中文版行禮如儀報導了一篇,其餘齒及對台北藝術週與台北藝博的,一字不見。主辦單位畫協確實邀請了境外業者來台參訪,但除了被當成近悅遠來的樣板,參訪交流安排闕如,間有稀客來台,從媒体到藝術、學術機構不得而知,完全浪費深化了解、促成合作的機會。不少外賓的不滿,溢於言表。


從宏觀到微觀,台北藝術週的外宣徹底失敗!


或以為台北藝術週首要任務是摶聚藝術社團,發揮綜效--我也不懂抱團好處在哪?但主事者必大言炎炎指著台北藝術週官網說:「瞧! 我這不就把美術館、畫廊都列入介紹嗎?」姑且不提那個臉書發文介紹曝光時被很多人誤會是建商都更的廣告,滿懷希望以為爭取了一線建商的贊助;這官網,除了放上各機構照片圖檔一幀,謄錄機單位簡介,再附上超連結,還做了什麽?在Google鍵入台北、畫廊、美術館這三個關鍵字,不就好了?何必重複谷歌的工作?再仔細瞧活動內容,除了台北藝博,有一個大項叫做「國際論壇」進去一看:就只有三位國外嘉賓的演講宣傳!妙在:台北藝博期間明明轟轟烈烈舉辦了諸多匯聚了國內外專家、學者、業者的講座,這都統統不算。這除了為經費科目核銷,我還真想不透原因。早在宣佈台北藝術週的記者會,諸如視盟等組織也挺身共襄盛舉。結果呢?幸經當事人指點,我才在「藝文響應」項目的「福利社」子目的「相關活動」細目裡赫然找到10/25「我是藝術狂--青年圓桌會議」而在藝術週除了故宮還找小生小旦唱了小段昆曲,以茲慶祝,絕大多數列名機構是Business as usual,以不變應萬變。然而,同時期台北的藝文展演決非一片沈寂。例如:空總C-Lab在舉行未來媒体藝術節、立方藝術空間在搖滾印尼、水谷藝術的「直行、無需轉乘」韓國藝術展迎來收官,林林總總的活潑氣象,都是台北藝術週的遺珠。10/25~10/28文華東方酒店辦理的文華藝術博覽會,也被台北藝術週視而不見。或云:那些是骨董商居多。骨董書畫就不是藝術嗎?故宮呢?


一言以蔽之:台北藝術週並沒有服務到藝術社群。而業者對藝術週的存在也普遍無感。


台北藝術週主辦單位或許還會振振有辭表示:這兩週他們做足了公關宣傳,對廣大吃瓜群眾產生很大的效應。口說無憑,我用Opview來檢視網路聲量發現:網路聲量主要就是新聞報導,而引發的正面情緒僅佔23%,且網路相關回應第一名有兩則,一是市議員戴錫欽參加台北藝術週,一是完全無關的巨人染創作展。而文字雲裡的詞頻次數也顯示:台北藝術週的頻數78則,甚至低於畫協理事長陳菁螢的105則。可以推論:在吃瓜群眾心中,台北藝術週的魅力,還不及陳菁螢女士一人。

台北藝術週網路好感度 資料來源:Opview

台北藝術週網路好感度 資料來源:Opview

台北藝術週文字雲 資料來源:Opview

台北藝術週文字雲 資料來源:Opview


台北藝術週官宣之際,某資深藝術家興高采烈對我報喜。我當時不好澆冷水,但對政府的積極態度不敢期待。果不其然,台北藝術週期間,台北市政府除了開幕剪綵,跡近神隱。我本來不奢望文化局、觀傳局提撥特別預算,辦活動,但是,最起碼的協調各展館憑簽到活動折扣、藝術書籍與藝文活動優惠都沒有;相互宣傳的新聞稿、海報?沒有;藝術巡迴公車?沒有;近在咫尺的白晝之夜、城西生活節,同是台北市的活動,也不協調串聯。我幾年前就公開批判過政府不願舉手之勞,寧願灑錢放煙火無人機。果然,台北市政府又一次證明我的先見之明。

東京藝術週巡迴公車

東京藝術週巡迴公車


藝術週在多國已經是年度常規,藝術圈濟濟多士,不可能毫無所悉,也本不需要外人指點迷津。首屆台北藝術週之落漆,只能以「心不在焉」來解釋。但如果對照台北藝博核心展區部份藝廊「僅以快銷為己任,置產業形象於度外」絲毫不比一流商展以揭櫫產業前景、回應時代挑戰為主題展區,就能對今日的台北藝術週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思過半矣!


第一、第二屆台北當代藝博會舉辦期間,衛星藝博會林立,台北五星級餐廳全部訂滿的美景記憶猶新,當時真是有藝術週之態勢而無其名。如今台北藝術週要靠台北藝博一柱擎天,自是獨木難支。然而,正因為不景氣,官民各方才更要爭氣。如果當責者不爭氣,那我可以鐵口直斷:產業永遠不會景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ng-Ywe Lyau的沙龍
23會員
125內容數
「藝術生活」發掘生活中的藝術,將藝術導入生活,富厚生計,充實生趣的諸般面向。綜合感性與理性深入藝術生態鏈與創作鑒賞收藏。期望能不落入現今藝評與新聞報導的俗套,坦誠面對作品,展覽,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人性。
Kang-Ywe Ly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記得小時候沒市場沒那麽多舶來的山珍海味,攤位可都是當季生鮮。因此,主中饋者不能不絞盡腦汁精進廚藝來處理可能經常重複的食材。但也因此,我們潛移默化也多少打下了品鑑飲食的基礎能力。嫌貨才是買貨人或不盡然,但我深信:挑剔且手到心到的食客,才是餐飲業進步的最大動力。
Thumbnail
2025/05/02
記得小時候沒市場沒那麽多舶來的山珍海味,攤位可都是當季生鮮。因此,主中饋者不能不絞盡腦汁精進廚藝來處理可能經常重複的食材。但也因此,我們潛移默化也多少打下了品鑑飲食的基礎能力。嫌貨才是買貨人或不盡然,但我深信:挑剔且手到心到的食客,才是餐飲業進步的最大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Thumbnail
2024年台北當代藝博隨著母親節落幕,照例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例行進香的我吃瓜之餘,循例也要扶著不疼的腰,站著說幾句話。 今年台北當代規模縮小,反映在參與家數和租用面積不言可喻。但相較去年,我比較喜歡今年之處,一是參與者比較願意發揮策展概念,二是去年充斥的潮萌藝術與動漫風大幅衰減。我去年還為了這短視
Thumbnail
【2023台灣設計週-彈性橋接】 聚焦永續發展和智慧創新議題的「2023台灣設計週-彈性橋接」,其中主題展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中。 展覽內容涵蓋數位媒體、平面設計、產品包裝、材料應用、自然創作、食物設計和公共美學等領域,展現在地團隊的創作成果。
Thumbnail
【2023台灣設計週-彈性橋接】 聚焦永續發展和智慧創新議題的「2023台灣設計週-彈性橋接」,其中主題展於松山文創園區台灣設計館展出中。 展覽內容涵蓋數位媒體、平面設計、產品包裝、材料應用、自然創作、食物設計和公共美學等領域,展現在地團隊的創作成果。
Thumbnail
此次為筆者第一次到訪關渡光藝術節,且有幸於開展的第一天就前來。這個舉辦在關渡宮附近中港河碼頭周邊的展覽,規模並不大,係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主辦,某種程度上作為學生作品成果發表之用,同時也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希望藉以帶動在地人潮...
Thumbnail
此次為筆者第一次到訪關渡光藝術節,且有幸於開展的第一天就前來。這個舉辦在關渡宮附近中港河碼頭周邊的展覽,規模並不大,係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所主辦,某種程度上作為學生作品成果發表之用,同時也發揮學校的社會責任,希望藉以帶動在地人潮...
Thumbnail
天湖於建國花市展示活動於國慶連假期間六日兩天順利展開啦,展場擺飾完成的熱鬧,沒有降雨花市也慢慢出現了假期人潮囉。
Thumbnail
天湖於建國花市展示活動於國慶連假期間六日兩天順利展開啦,展場擺飾完成的熱鬧,沒有降雨花市也慢慢出現了假期人潮囉。
Thumbnail
【2023台灣文博會・文創品牌】 歷年來範圍最大的2023臺灣文博會,即日起至10月1日,假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等地舉辦。 活動涵蓋5大主展區和5個副展館,集結超過540家IP授權、文創品牌共同參與。
Thumbnail
【2023台灣文博會・文創品牌】 歷年來範圍最大的2023臺灣文博會,即日起至10月1日,假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花博公園爭艷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和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等地舉辦。 活動涵蓋5大主展區和5個副展館,集結超過540家IP授權、文創品牌共同參與。
Thumbnail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今年其實已經是第四屆,但居住在鄰近地區的筆者卻一直沒有聽聞過;這次還是得拜社群行銷所賜,才能發現這個很不錯的展覽。安排在展期結束前的最後一天前往觀展,以免錯過還得再等兩年後。整體逛下來讓人感到很舒服。
Thumbnail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今年其實已經是第四屆,但居住在鄰近地區的筆者卻一直沒有聽聞過;這次還是得拜社群行銷所賜,才能發現這個很不錯的展覽。安排在展期結束前的最後一天前往觀展,以免錯過還得再等兩年後。整體逛下來讓人感到很舒服。
Thumbnail
在今年最後一個連假期間去看了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相比於五六年前就學期間的狀況、近年來台灣插畫相關的活動也是越來越多,但對於研究所攻讀插畫的我也蠻常會搞不清楚這些插畫展的差異甚至會搞混。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又跟其他的插畫活動有什麼差異,在觀展後也想藉由此篇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心得。
Thumbnail
在今年最後一個連假期間去看了位於華山文創園區的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相比於五六年前就學期間的狀況、近年來台灣插畫相關的活動也是越來越多,但對於研究所攻讀插畫的我也蠻常會搞不清楚這些插畫展的差異甚至會搞混。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又跟其他的插畫活動有什麼差異,在觀展後也想藉由此篇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心得。
Thumbnail
第28屆「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1年10月22日(五)至25日(一),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展開。 2020因疫情關係,國內外許多展覽都改為線上或是取消,而今年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各協力單位、政府機關努力下,最終
Thumbnail
第28屆「ART TAIPEI 2021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2021年10月22日(五)至25日(一),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展開。 2020因疫情關係,國內外許多展覽都改為線上或是取消,而今年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各協力單位、政府機關努力下,最終
Thumbnail
【你知道甚麼是台灣文博會嗎?】 台灣文博會是每年台灣設計界上半年的精采盛事,從創辦以來提供了大量的優秀品牌和設計能量,給台灣的民眾和國外的廠商與嘉賓,創造一年一度獨一無二的美好印象。 今年的文博會以編集地方為主題,邀請了各地城市來參與跳躍性的設計演出,包含台南、台東、屏東、桃園、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
Thumbnail
【你知道甚麼是台灣文博會嗎?】 台灣文博會是每年台灣設計界上半年的精采盛事,從創辦以來提供了大量的優秀品牌和設計能量,給台灣的民眾和國外的廠商與嘉賓,創造一年一度獨一無二的美好印象。 今年的文博會以編集地方為主題,邀請了各地城市來參與跳躍性的設計演出,包含台南、台東、屏東、桃園、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