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權社工訪談有什麼技巧?資深社工搖頭:作秀演戲沒用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社工訪視有什麼技巧?小李和小梅在孩子的監護權問題上難分高下,於是法院安排了社工家訪,藉此更了解誰更適合成為主要監護人。小李急忙向朋友詢問:「社工家訪該怎麼表現?有什麼說話技巧可以讓社工對我印象深刻?」但朋友提醒他,這並不是一場面試,而是一次展示自己日常生活的機會。無論是態度、環境,還是與孩子的互動,真正能打動社工的,是一份真誠與穩定的家庭氣氛。

本文將深入探討社工家訪中的訪談技巧、報告出具的時間以及訪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幫助有類似問題的家長做好準備。

 

監護權社工訪視有什麼技巧?

社工在家訪過程中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家長和孩子的互動,並評估家長是否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因此,在訪談時的表現重點並非技巧性的話術,而是展示出家庭生活的真實面貌。然而,面對這樣的觀察與評估,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愛和責任心。

 

真誠地理解,大過完美的互動

在社工訪談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真實感,真實感一定會伴隨著瑕疵,會看到小孩在家時,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而家長最加分的一點,就是展現出情緒穩定,適度堅定的管教、以及對孩子的鼓勵、還有孩子不論做了什麼,家長都會第一時間先理解小孩的想法,再決定該怎麼做,這會讓社工覺得他看得到是生活的「真實面貌

(延伸閱讀:如何展現真實良好的親子生活面貌)。

 

對孩子的敏銳與理解

社工訪談不只是觀察你的說話內容,更會留意你是否對孩子的需求,有足夠的敏銳度與觀察力,比如孩子在玩耍時,你是否有時時刻刻注意他的安全,對於孩子的需求、想法、態度、習慣,有沒有足夠的了解,這是身為主要照顧者特別容易培養的優勢,也是臨時抱佛腳時演不出來的

 

別過度迎合社工

在訪談時,家長可能會有想要讓社工「滿意」的心理預設,然而這樣反而會讓你的行為不自然。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風格,不需要過度迎合社工的期待,反而展示出自己家庭的獨特之處,以及伴隨的好處。社工關注的是孩子的生活環境是否適合他健康成長,而不是尋找「標準答案」。因此,放心展示你的家庭風格,以及對孩子的理解,讓社工看到你與孩子真實的互動,這樣更容易打動他們的心。

 

訪視報告多久會出來?

社工在訪視後需要整理相關觀察記錄、分析家庭環境以及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這些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報告出具的時間可能會因應案件的複雜度家訪的次數而有所變化。通常在訪談結束後的「兩到四週內」,社工會完成報告並提交法院,供法官參考。

延伸閱讀:家訪頻率與案件複雜度關係表

 

報告內容涵蓋哪些重點?

社工報告的內容會包含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家長的育兒態度、生活環境的穩定性以及家庭支持系統等面向。社工在訪談中所觀察到的家庭氣氛、家長的情緒穩定度及孩子的反應都將被詳細記錄。這些重點能協助法官全面了解孩子是否處於一個有愛、有支持的環境中,因此家長的行為和表現,將直接影響到報告內容。

 

家長如何得知報告內容?

由於社工報告會提交至法院,家長通常無法直接取得報告內容。然而在法庭上,家長有權了解報告中涉及自己的部分內容,並有機會對其中的觀察結果進行說明或解釋。若對報告內容有異議,家長可向法官提出要求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並可能提供其他佐證材料來補充。

 

社工家訪要注意什麼?

社工家訪對於監護權的爭取有關鍵影響,因此家長應特別注意訪視中的細節。除了誠懇展示日常生活外,也需要讓孩子自然地表現自己,避免刻意安排或過度指導孩子的行為,這樣才能讓社工感受到真實的家庭氛圍


居家環境整理要點

這是滿重要的小細節!孩子的居所不需要奢華,但在社工家訪前,家長可以稍微整理一下居住環境,避免過多雜物造成孩童危險、避免過多的灰塵、地板可以鋪一些軟墊、以及對家具的邊邊角角可以加一些護角,主要就是營造出一個安全、舒適、乾淨的空間。只要房間乾淨整齊、設備完善,就能有助於表達出家長對孩子的重視。

社工在家訪時會觀察孩子的起居環境,例如是否有適當的學習空間、是否具備基本生活設備等,這些小細節會影響社工對家長的評價。

延伸閱讀:打理最適合的監護權環境守則

 

與孩子自然互動,避免過度操控

社工家訪過程中,家長應與孩子自然互動,不需過度操控孩子的言行。孩子的反應和表現應該是真實的生活狀態,而不是精心策劃的「場景」。例如,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小任務時適時給予鼓勵,或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讓社工看到家長對孩子的關心與陪伴。過度干預孩子的表現,反而會讓社工懷疑家長是否有控制孩子的傾向。

 

保持冷靜、樂觀的態度面對訪談

社工訪談時,家長的情緒穩定度也是評估的一部分,因為監護權是一種責任,家長最好能具備冷靜、樂觀的心態來面對日常挑戰。因此在訪談過程中,即使問題較具挑戰性,家長也應保持冷靜、理性地回答,展現自己對孩子的責任感。情緒過於波動或表現焦躁不安,可能會影響社工對家長的觀感。

 

 

在這樣的訪談過程中,準備好真實呈現家庭生活的家長,往往能在報告中獲得較高的評價。如果您對社工訪談有更多疑問或需要專業指導,建議諮詢翊宸國際法律事務所,讓專業律師協助您順利面對每一步驟,爭取孩子的最佳利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只想寫你想看的文
4會員
222內容數
我只是一個SEO寫手,搜集你要的知識,整理成你看得懂的內容。
2025/04/20
然而,能否構成恐嚇罪需要證明幾點:第一,言論是否具有威脅性或恐嚇的意圖;第二,受害者是否真的感受到恐懼;第三,言論是否會對他人產生實際影響。例如,如果鄰居的公開言論讓阿芳覺得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那麼這樣的言論「很可能構成恐嚇罪」,即使對方並未指名道姓。因此,在面臨這類情況時,建議蒐集證據,例如對方的訊
Thumbnail
2025/04/20
然而,能否構成恐嚇罪需要證明幾點:第一,言論是否具有威脅性或恐嚇的意圖;第二,受害者是否真的感受到恐懼;第三,言論是否會對他人產生實際影響。例如,如果鄰居的公開言論讓阿芳覺得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那麼這樣的言論「很可能構成恐嚇罪」,即使對方並未指名道姓。因此,在面臨這類情況時,建議蒐集證據,例如對方的訊
Thumbnail
2025/04/10
當欠款人無法或拒絕還款時,就要考慮進一步採取法律措施。一般來說,可以先聲請「支付命令」、後續再以「強制執行」拿回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申請支付命令是較快速且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透過法院的力量,直接讓對方在法律規範下償還欠款。至於是否提起詐欺罪,則需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來判斷,並非所有欠款不還的情況都能構
Thumbnail
2025/04/10
當欠款人無法或拒絕還款時,就要考慮進一步採取法律措施。一般來說,可以先聲請「支付命令」、後續再以「強制執行」拿回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申請支付命令是較快速且有效的手段。它可以透過法院的力量,直接讓對方在法律規範下償還欠款。至於是否提起詐欺罪,則需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來判斷,並非所有欠款不還的情況都能構
Thumbnail
2025/03/31
有一天,小明突然收到一份不起訴處分書,頓時心中充滿無奈。因為這代表檢察官並沒有起訴對方,他也感到不解:這究竟代表什麼?是否表示對方完全沒事了?是否還有什麼機會再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會深入解釋「收到不起訴處分是什麼意思」,並探討收到不起訴處分後的相關權利,尤其是再議這項法律程序。
2025/03/31
有一天,小明突然收到一份不起訴處分書,頓時心中充滿無奈。因為這代表檢察官並沒有起訴對方,他也感到不解:這究竟代表什麼?是否表示對方完全沒事了?是否還有什麼機會再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今天會深入解釋「收到不起訴處分是什麼意思」,並探討收到不起訴處分後的相關權利,尤其是再議這項法律程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學過設計思考的大人都知道,設計思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同理心,而陪伴孩子設計思考的大人,第一步並不是去教孩子什麼是同理心,而是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
Thumbnail
學過設計思考的大人都知道,設計思考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同理心,而陪伴孩子設計思考的大人,第一步並不是去教孩子什麼是同理心,而是用自己的同理心去觀察孩子、理解孩子。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一般而言,家長都會期待小孩在一歲多到兩歲之間能夠叫爸爸媽媽,說一些簡單的語詞。最近疫情較為緩和,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兩歲左右的小孩來到治療所尋求幫助,多半是因為小孩只會說很少的語詞而來...
Thumbnail
早上陪兒子等幼兒園開門,幾對家長跟孩子也陸陸續續集合在門口。此時,其中一位小孩越走近門口,抗拒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的媽媽顯得有些煩躁。 「怎麼放了一個假,回來上學就這樣,媽媽要去工作啊!沒有工作怎麼有錢買你的Elsa?」,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不想前進的孩子往前走。時間一到,老師來開門了,兒子看到老師
Thumbnail
早上陪兒子等幼兒園開門,幾對家長跟孩子也陸陸續續集合在門口。此時,其中一位小孩越走近門口,抗拒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的媽媽顯得有些煩躁。 「怎麼放了一個假,回來上學就這樣,媽媽要去工作啊!沒有工作怎麼有錢買你的Elsa?」,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不想前進的孩子往前走。時間一到,老師來開門了,兒子看到老師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相信許多曾經為人父母的人,都在育兒的道路上有諸多疑問,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回首自己一路上走來的育兒之路,便是不斷閱讀國內外書籍及網路上專業人士發表的相關資訊,偶爾也會向其他媽媽友人請教或分享交流。
Thumbnail
相信許多曾經為人父母的人,都在育兒的道路上有諸多疑問,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回首自己一路上走來的育兒之路,便是不斷閱讀國內外書籍及網路上專業人士發表的相關資訊,偶爾也會向其他媽媽友人請教或分享交流。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的群組有一位媽媽發了一則訊息:「請問大家,我們從小都有親子共讀的習慣,但是小孩卻很少會主動翻書,我覺得有點沮喪😭😭😭」 接著開始有熱心的家長加入討論,大家無非是問平時看什麼書?書櫃有沒有很吸睛或是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等等,突然間我說:「請問媽咪,平時你們大人有在看書嗎?」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的群組有一位媽媽發了一則訊息:「請問大家,我們從小都有親子共讀的習慣,但是小孩卻很少會主動翻書,我覺得有點沮喪😭😭😭」 接著開始有熱心的家長加入討論,大家無非是問平時看什麼書?書櫃有沒有很吸睛或是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等等,突然間我說:「請問媽咪,平時你們大人有在看書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