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效率,看不見的犧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上陪兒子等幼兒園開門,幾對家長跟孩子也陸陸續續集合在門口。此時,其中一位小孩越走近門口,抗拒的動作越來越大。他的媽媽顯得有些煩躁。
「怎麼放了一個假,回來上學就這樣,媽媽要去工作啊!沒有工作怎麼有錢買你的Elsa?」,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推著不想前進的孩子往前走。時間一到,老師來開門了,兒子看到老師,轉頭跟我說了聲再見,就進門了。
「你看人家都自己走進去!」,我轉身準備離開時,那位媽媽一邊用比較的方式說服小孩,一邊把小孩拉給老師。
這些常見的情況,孩子的情緒、對自己的認可、還有為自己發聲,這些「自我」,都沒有機會被看見。孩子知道要上學,他想請自己最親的大人,接住自己的不安;他想要確認,在最親的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安全的。
大人爭取到的是行程的流暢,否定的卻是孩子發展自我的渴望。
孩子對自我的認識、能力的肯定,對未來的想望,都只能從最親的人手上繼承過來。孩子沒有被大人看見,他不能看見自己;孩子的能力沒有被大人描繪,他不會知道自己的能耐。
孩子的心智需要靠另一個大人為他們搭著鷹架,協助他們建構起來。
假使你為孩子搭的是「不要說太多,聽大人的話就對了」的鷹架,那麼他的心智就可能會長成不能替自己做決定,依賴的樣子;假使你搭的是「否認情緒」的鷹架,那麼就可能會長出壓抑情緒,用生理的不舒服來取代情緒的樣子。
我對孩子,也有很多情緒不耐,說話不經大腦的斷線時刻。我選擇事後跟孩子說明、表達歉意,透過調整經驗來彼此學習。透過這樣的選擇與行動,常常教我許多有關自己的事,也能幫助孩子的心智發展。
試著認真看待孩子所說的話,學著接住孩子的情緒。面對孩子的反應,你不會只有一種選擇。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大家留下意見或問題,一起討論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裡聊天室 的其他內容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在一場討論助人者自我照顧的研習裡,講者的一句:「自我照顧,是專業的一部份」觸動了我。會後,我自問:我有照顧自己,有善待自己嗎? 於是,我開始在生活中留意,那些我沒善待自己的片刻。它出現在我不太想唸書,卻又逼自己往下唸的時候,出現在身體受過敏之苦,還勉強自己工作的時候,它出現
一天,新上任的長官對諮商系統不太了解,約我面談。時間一到,我到了長官辦公室表明來意之後,長官邀請我坐下,那是一張會發出嘎吱聲的黑色電腦椅,我必須穩住不動,才能避免跟長官談話時產生嘎尬的聲音。 「我不知道你前主管是怎麼帶你的,但我聽上面說你們單位就像是學校的黑洞,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們知道,他們對在意很久
最近有位導師向我反映一位同學(簡稱L)需要輔導,那是一位非常願意付出溫暖與包容學生的老師,跟學生們的關係也非常熱絡,對於學生們的需要,這位老師也總是有求必應,使命必達。 我約談了L,他表示最近在學校的情形都還好,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對於L的回應我相當納悶:他需要輔導?隨後,我問了跟L比較熟悉的老
今天跟實習生聊到心理師這個行業選擇,除了一些意識上能掌握的理由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我們尚未覺察的部分。 順著這個對話,午休時我發現跟個案在諮商室裡工作的時候,比起說話,更多的時間是用來思考。我所要說的話,是經過整理的,是貼著個案在意的,這跟寫作好像。 在母親的回憶裡,我是個不怕寫作文的小孩,國小把
在教育單位執業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去學習區分同樣一個都稱為輔導的單位,以前那樣做可能沒有關係,但現在做是有風險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學生輔導的內容與成效。即便經過了十年,心理諮商專業更趨向個案福祉的看重,還是可以看見一些教育人員對輔導的概念還停留在過去,尤其又被學校系統賦予主管權限時。
競爭,是一種病毒。 它讓你從小就學到,要與別人保持距離。 它告訴你,要對自己的對手保持敵意,同時也影響了自己與別人維持關係的品質,甚至成為選擇伴侶的條件(在於對方能不能持續的給自己新的東西,而不是彼此內在全然的理解、欣賞與接納)。 這值得我們努力。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在一場討論助人者自我照顧的研習裡,講者的一句:「自我照顧,是專業的一部份」觸動了我。會後,我自問:我有照顧自己,有善待自己嗎? 於是,我開始在生活中留意,那些我沒善待自己的片刻。它出現在我不太想唸書,卻又逼自己往下唸的時候,出現在身體受過敏之苦,還勉強自己工作的時候,它出現
一天,新上任的長官對諮商系統不太了解,約我面談。時間一到,我到了長官辦公室表明來意之後,長官邀請我坐下,那是一張會發出嘎吱聲的黑色電腦椅,我必須穩住不動,才能避免跟長官談話時產生嘎尬的聲音。 「我不知道你前主管是怎麼帶你的,但我聽上面說你們單位就像是學校的黑洞,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們知道,他們對在意很久
最近有位導師向我反映一位同學(簡稱L)需要輔導,那是一位非常願意付出溫暖與包容學生的老師,跟學生們的關係也非常熱絡,對於學生們的需要,這位老師也總是有求必應,使命必達。 我約談了L,他表示最近在學校的情形都還好,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對於L的回應我相當納悶:他需要輔導?隨後,我問了跟L比較熟悉的老
今天跟實習生聊到心理師這個行業選擇,除了一些意識上能掌握的理由之外,可能還有其他我們尚未覺察的部分。 順著這個對話,午休時我發現跟個案在諮商室裡工作的時候,比起說話,更多的時間是用來思考。我所要說的話,是經過整理的,是貼著個案在意的,這跟寫作好像。 在母親的回憶裡,我是個不怕寫作文的小孩,國小把
在教育單位執業所要面對的挑戰之一,是去學習區分同樣一個都稱為輔導的單位,以前那樣做可能沒有關係,但現在做是有風險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學生輔導的內容與成效。即便經過了十年,心理諮商專業更趨向個案福祉的看重,還是可以看見一些教育人員對輔導的概念還停留在過去,尤其又被學校系統賦予主管權限時。
競爭,是一種病毒。 它讓你從小就學到,要與別人保持距離。 它告訴你,要對自己的對手保持敵意,同時也影響了自己與別人維持關係的品質,甚至成為選擇伴侶的條件(在於對方能不能持續的給自己新的東西,而不是彼此內在全然的理解、欣賞與接納)。 這值得我們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