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48|你買書究竟是在買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表自己的藝術品吧。」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者山口周[1] 於2024年8月2日出版的「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 独学の技法」[2]的198-200頁,引發我對「書是什麼?」的重新思考。


山口周提到「書 = 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這個觀點其實很有意思。


作為書的作者,就算書完成了一版,可能也都會發現還可以改進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總是可以更加改良改進。


而讀者買書,買的其實是作者的筆記內容,甚至更懂得閱讀的讀者,


買的是作者結構事務,描述事務的那個方式。


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透過「書=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我也開始體會到,


為什麼同一個主題的書,不同作者寫的書還是都有不同的感覺,


都會想要買來讀讀,就是因為你作為人,


會有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而只有要人對這個主題發言,


你自然會想看看作者講了什麼,


什麼是你還沒想過,或許很有意思,趕緊來看看。


以這個角度,「買書」其實就是「預約作者來場對話」,


每本書裡面都有作者的長篇大論,如果每個字都要消化,


那勢必是相當痛苦,不如就聽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就好了。


看文章,上課,與真人對話也是一樣,


其實你在找的是「啟發」,


那些能夠幫助你往你的目標在往前一點的啟發,


而這些書或者文章或者課程的品質,


其實只要讓你感覺有幫助,那就是好的。


很有意思的觀點,山口周這本「自學的技術」,


真的可以隨時拿過來,啟發自己一下。


Reference

[1]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uthors/17223?srsltid=AfmBOoqCjRDiW5M7X8sDCuZpMBL_taOpQTIGp4g70CVdAXBTcEMq7t1V

[2] https://www.amazon.co.jp/dp/4296120603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2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
Thumbnail
「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
Thumbnail
★不論是輕薄近人的暢銷書、還是艱澀厚重的磚頭教科書,每個優秀的讀書人,都能從中抓住有助提升自己的靈感。
Thumbnail
★不論是輕薄近人的暢銷書、還是艱澀厚重的磚頭教科書,每個優秀的讀書人,都能從中抓住有助提升自己的靈感。
Thumbnail
「在日本,有一個有趣的詞彙:「積ん読」(Tsundoku),它用來形容買很多書回家,卻把它們扔在角落積灰塵的行為,這個詞最早起源明治時代的日本俚語,是將「把東西堆起來以備日後使用」和「看書」兩種詞彙結合,如今也用來形容.....
Thumbnail
「在日本,有一個有趣的詞彙:「積ん読」(Tsundoku),它用來形容買很多書回家,卻把它們扔在角落積灰塵的行為,這個詞最早起源明治時代的日本俚語,是將「把東西堆起來以備日後使用」和「看書」兩種詞彙結合,如今也用來形容.....
Thumbnail
至從開始嘗試書寫專業、書寫讀書的心得並且也同時練習和身邊的朋友分享後,這個行為開始發酵就像一個能量場,身邊的朋友也被受影響而開始一起加入書寫行列。本來只是自己寫,現在開始有了對象可以一起討論,這件事變得更加非做不可了!
Thumbnail
至從開始嘗試書寫專業、書寫讀書的心得並且也同時練習和身邊的朋友分享後,這個行為開始發酵就像一個能量場,身邊的朋友也被受影響而開始一起加入書寫行列。本來只是自己寫,現在開始有了對象可以一起討論,這件事變得更加非做不可了!
Thumbnail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Thumbnail
這個月在博客來網路書店買書的時候,看了一些博客來網路上的書評,有一些沒有什麼參考價值,更像是因為自己買了不滿意內容的書,留下不想自我負責的發牢騷抱怨而已,感覺對於作者和出版社,這也是一種傷害了吧。 我個人選擇閱讀的書籍種類、想要買什麼書之前,都會先做功課,從前除了在逛實體書店翻閱之外,在網路書店看到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看過書吧!? 不管是小說、童書、詩集和雜誌...... 而一直以來常常在看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慾望,會想要自己寫一篇故事,有時甚至會幻想自己的故事會被大家認識,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我也是如此。 我不敢說自己寫得很好,我也知道自己比不上很多人,但總是會想讓大家看看,聽聽別人的想法。 不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有看過書吧!? 不管是小說、童書、詩集和雜誌...... 而一直以來常常在看書的人,都會有一種慾望,會想要自己寫一篇故事,有時甚至會幻想自己的故事會被大家認識,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我也是如此。 我不敢說自己寫得很好,我也知道自己比不上很多人,但總是會想讓大家看看,聽聽別人的想法。 不
Thumbnail
閱讀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閱讀跟你會不會賺大錢不一定有關係,但,跟將來會不會更糟糕一定有關係。——《賣窮》
Thumbnail
閱讀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閱讀跟你會不會賺大錢不一定有關係,但,跟將來會不會更糟糕一定有關係。——《賣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