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其實就只是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而已 (本はすでにテキストが入ったノートである)。」
「買了筆記本後,都會寫入一些東西,而「書」其實就只是寫了許多內容的筆記本。」
「讀者買了書,其實就是看了作者的筆記,形成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對話。」
「當你買了書以後,把書當作素材,去創作能代表自己的藝術品吧。」
這段討論,節錄自日本作者山口周[1] 於2024年8月2日出版的「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 独学の技法」[2]的198-200頁,引發我對「書是什麼?」的重新思考。
山口周提到「書 = 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這個觀點其實很有意思。
作為書的作者,就算書完成了一版,可能也都會發現還可以改進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總是可以更加改良改進。
而讀者買書,買的其實是作者的筆記內容,甚至更懂得閱讀的讀者,
買的是作者結構事務,描述事務的那個方式。
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透過「書=已經寫入文本的筆記本」我也開始體會到,
為什麼同一個主題的書,不同作者寫的書還是都有不同的感覺,
都會想要買來讀讀,就是因為你作為人,
會有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而只有要人對這個主題發言,
你自然會想看看作者講了什麼,
什麼是你還沒想過,或許很有意思,趕緊來看看。
以這個角度,「買書」其實就是「預約作者來場對話」,
每本書裡面都有作者的長篇大論,如果每個字都要消化,
那勢必是相當痛苦,不如就聽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就好了。
看文章,上課,與真人對話也是一樣,
其實你在找的是「啟發」,
那些能夠幫助你往你的目標在往前一點的啟發,
而這些書或者文章或者課程的品質,
其實只要讓你感覺有幫助,那就是好的。
很有意思的觀點,山口周這本「自學的技術」,
真的可以隨時拿過來,啟發自己一下。
Reference
[1]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uthors/17223?srsltid=AfmBOoqCjRDiW5M7X8sDCuZpMBL_taOpQTIGp4g70CVdAXBTcEMq7t1V
[2] https://www.amazon.co.jp/dp/42961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