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與數位用戶畫像的探索之路
這幾天我有個有趣的體驗:我驀然發現 ChatGPT 幾乎已經成為我的個人助手!這讓我不禁好奇,對 ChatGPT 來說,它認識的我究竟是什麼樣子?透過與 ChatGPT 的互動,我的「用戶畫像」逐漸成形。更妙的是,這個畫像還能讓我發現自己的特點與缺點。接下來我會與大家分享如何使用 ChatGPT 進行自我分析,並探討用戶畫像的應用潛力。
什麼是用戶畫像?
在行銷領域中,用戶畫像是一種重要的工具。透過記錄用戶的操作習慣、瀏覽紀錄和搜尋興趣,行銷人員可以推測出用戶的年齡、興趣,甚至生活風格,進而投放更精準的廣告,提高銷售轉化率。這樣的技術為行銷策略提供了精確的參考,讓公司能夠更有效地觸及目標客群。
如何讓 ChatGPT 記住個人喜好?
若想讓 ChatGPT 記住你的偏好,首先需登入 ChatGPT 帳號,並在「設定」>「個人化」中開啟「記憶」功能。如此一來,它就能逐步學習你的興趣與偏好,並在回應中更具個人化。
使用 ChatGPT 進行自我分析
我嘗試請 ChatGPT 分析我的個性。透過我提供的資料,它得出的幾個特點令人印象深刻:
prompt: 請根據我的資料分析我的個性
- 重視邏輯與分析
- 喜歡效率且謹慎
- 經常自省且偏內向
- 追求自我成長

除此之外,ChatGPT 也點出了我一些潛在的缺點
prompt: 反過來說缺點
- 過度分析導致決策緩慢
- 過於謹慎不敢冒險
- 自我要求高帶來壓力
- 社交方面略有障礙
- 過度思慮
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使用 ChatGPT 分析自己的用戶畫像
prompt: 請列出你目前對我的用戶畫像
這裡基本上就摘要了我自己跟 chatGPT 的所有互動
從工作, 學習, 生活, 我在做什麼, 我常做什麼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自己平常在做什麼
專長是什麼, 興趣是什麼, 可以再次的認識自己。

用戶畫像的潛在應用
當 ChatGPT 分析我的用戶畫像時,它確實捕捉到我的興趣方向與思維方式。以下是我認為這項功能可以拓展的應用:
- 個性分析:使用 ChatGPT 了解自己的個性特質,透過認識自己的弱點,針對性地進行改善。
- 提升自我陳述:在履歷撰寫或自我介紹時,這些分析能幫助我們清楚表達自身關注的領域和特長,讓個人形象更具一致性。
- 其他應用場景:或許還有其他尚未發現的應用可能性,但這種數位用戶畫像的形成無疑能帶來更多自我認識和價值。
總結
我們現在的生活漸漸的與 AI 密不可分,當初智慧型手機出來到現在人如果沒了智慧型手機幾乎生活不能自理。
有趣的是,智慧型手機出來到不能沒有它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現在我也漸漸的不能沒有 AI 了,除了幫助我解決工作上、生活上的問題外,還能幫助我探索自我,被發現出來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到時候我們肯定又跟 AI 密不可分了。
但同時我們也要小心,注意你的個資是否會遺留到網路上,避免將你的地址,密碼,具備明確標記的個人訊息傳給 chatGPT 之類的生成式 AI
方便跟隱私往往式對立面,我們在尋求方便的同時也同時要提高自己的資安意識,避免全部都被看看光了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