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碳中和儼然成為全球商界的「潮流單品」,大家都紛紛站上「減碳時尚秀」的舞台,展示出自己最「綠」的一面。
那什麼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場「碳排放的收支平衡大作戰」。這過程中,我們將產生的二氧化碳透過種樹、再生能源等方式來「抵帳」。當然,這場「碳收支」不是隨便算一算就算完了,必須進行嚴謹的碳盤查,仔細掌握自己的「碳足跡」。然後,接下來就是採取減碳措施,或是用創意的方式來抵銷碳排,務必讓大氣中的碳排放量保持不增不減,達成這個夢寐以求的「碳中和」狀態—也就是讓地球喘口氣的平衡點。
但這樣立意良善的政策底下,有許多不肖業者開始打著碳中和的大旗,尋求消費者的認同,例如有些瓶裝水品牌宣稱使用「環保瓶」,標榜可回收的材質和節能製程,然而,這些瓶裝水本身還是造成了大量塑膠垃圾。此外,有些品牌對「可回收」的宣傳誇大其詞,實際上回收率並不高,消費者購買後也可能無法輕易找到回收通路。又或者某些電動機車品牌宣稱購買電動機車能減少碳排放,但未考慮製造和回收電池的過程。這些電池的製造需要大量能源,廢棄電池的處理也存在環境污染問題。雖然日常使用中碳排放較低,但整體生命周期的環保效益並不如宣傳那麼理想。
台灣環境部為了杜絕亂象,2024/9/26日公告「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供企業遵循與各界監督,當然碳中和宣告,可不是隨便喊喊就算數!要真正達成,企業需遵循「三大核心階段原則」:排放量盤查、減量、與抵換。這三步驟就像是企業減碳的「黃金三原則」,缺一不可。
一、盤查:企業得先摸清自己的「碳盤查排放量」,確保碳排數據透明清晰。
二、減量:碳中和的「減量」步驟,主要是讓企業從自身的運營中著手,徹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一步驟關鍵在於避免只是依靠「抵換」達成表面的碳中和,而是從根本上削減實際碳排放量。以下是碳中和減量步驟的詳細解說:
1. 識別排放源:
減量的第一步是識別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類排放源,主要分為三類:
透過精確的碳盤查,企業能夠清楚掌握「碳盤查」,為減排策略奠定基礎。
2. 設定減排目標:
根據盤查結果和企業的運營需求,設定合理的減排目標。這些目標應該符合科學依據(如SBTi科學減碳目標倡議),而非僅為達成法規最低要求。目標的設定可以是長期和短期結合,例如每年減少5%的排放,或在2030年達成50%的減排。重要的是,這些目標要有量化數據支持,以便追蹤進度。
3. 採用減排技術和提升效率:
實施減排措施時,企業可結合多種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排放。常見的減排方法包括:
4. 轉向可再生能源:
大幅減少範疇二的排放,企業可考慮全面或部分轉向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或地熱。企業可以購買綠色電力證書(如RECs)或直接建立自己的可再生能源設施,確保能源來源的環保性。
5. 推動供應鏈減碳:
範疇三通常是企業排放量最大的來源,因此推動供應鏈合作夥伴進行減碳也是減量步驟的核心之一。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分銷商共同制定減碳標準,鼓勵供應鏈成員也採取碳中和措施,以達成全鏈的低碳運營。
6. 透明度和進度追蹤:
最後,企業應公開減量成果並定期追蹤進度。這不僅能讓社會大眾和利益相關方了解企業的碳中和承諾,也能幫助企業及時調整減碳策略,確保實現長期的減排目標。
在此過程中,資訊公開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十分重要,企業應在官網上詳細揭露碳中和計畫的細節,包括碳排的計算方式、減量成果,以及抵換來源。這一切資料都應以利害關係者和社會大眾看得懂、查得到的方式呈現,確保大家可以「眼見為憑」。
三、抵換:
碳中和的「抵換」步驟指的是,企業在無法完全消除所有排放的情況下,透過補償或抵消手段來達成碳中和。換句話說,企業會使用一些策略來平衡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使得總體上達到「零增長」的效果。
以下是常見的碳抵換方式的詳細說明:
1. 碳權交易(Carbon Credits):
碳權交易是最廣為人知的抵換方式,企業可以購買碳權來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權是由減碳項目(如森林保護、清潔能源等)產生的,能夠證明該項目減少了某一特定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購買這些碳權後,便可用於抵銷自身的排放。碳權交易市場分為兩類:
l 合規市場(Compliance Market): 由政府監管的市場,企業被強制要求遵循。
l 自願市場(Voluntary Market): 無法律義務的企業自願參與,用於展示其社會責任承諾。
2. 投資碳移除技術:
企業可以通過資助或自行研發碳移除技術來抵消碳排放。這些技術直接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達到更為精準的抵換效果。常見的碳移除技術包括: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 DAC): 利用機械設備直接從空氣中分離二氧化碳,並將其儲存或利用於其他產業。生物炭(Biochar): 將有機廢棄物高溫炭化形成生物炭,並埋入土壤中,不僅封存二氧化碳,還能改良土壤品質。
3. 植樹造林與生態恢復:
植樹造林和生態恢復是最受歡迎的自然碳抵換方式,透過種植樹木和恢復天然生態系統來吸收並封存二氧化碳。每一棵樹在生長過程中都會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形成碳匯。除了植樹,企業也可以參與濕地、草地、或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這些生態系統均具有吸碳能力,有助於平衡碳排放。
4. 購買再生能源證書(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s, RECs):
企業可購買再生能源證書來抵消其範疇二的碳排放(如電力使用的間接排放)。每張RECs代表企業支持了特定量的再生能源生成,這相當於間接減少了化石燃料發電所帶來的碳排放。通過這種方式,企業雖然沒有直接使用綠色電力,但等同於支持了清潔能源的發展。
5. 碳補償基金:
一些企業會選擇加入或設立碳補償基金,將資金投入到世界各地的減碳項目中,如開發中國家的清潔廚灶項目、低碳農業技術等。這些項目通過提供資金支持,促使當地社區或行業減少碳排放,這種間接減碳行動的效果被計算到企業的碳中和成果中。
6. 碳中和產品與服務:
除了碳排放,企業還可選擇推出碳中和產品或服務,這意味著其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生產、運輸到消費)都已經通過抵換手段達到碳中和。這類產品通常會附有「碳中和標籤」,證明其經過認證,所有排放已被抵銷。例如,企業可以購買碳權或種植樹木來抵消某一特定產品的排放,確保產品使用上是「碳中和」。
7. 參與全球碳抵換計劃:
世界各地有許多國際性碳抵換計劃(如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 CDM),企業可參與這類計劃來抵銷排放。這些計劃旨在促進全球減碳,例如支持低碳基礎建設、替代能源設施、或清潔水項目。通過參加這些計劃,企業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抵消了自己的碳排,還有助於協助不同地區實現減碳目標。
碳抵換並不是「掩耳盜鈴」,而是一種合理平衡的策略,用於無法避免的碳排放。但企業在採取抵換措施時,仍應盡量從自身減碳出發,確保抵換方案符合科學依據與透明度原則,避免「漂綠」爭議。通過結合減量與抵換的雙重策略,企業才能真正有效地邁向碳中和的目標。
此外,碳中和不是自己算一算就完事,得經過科學合理的計算,還要有外部第三方機構查驗背書,例如BSI,SGS,TUV NORD…等環境部許可之查驗機構(網址:https://ghgregistry.moenv.gov.tw/epa_ghg/VerificationMgt/InspectionAgency.aspx),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最關鍵的是,企業的目標應該是達到「淨零」排放,這就意味著不僅是宣告階段性的碳中和成果,而是需要持續減碳增匯的長期承諾。換句話說,碳中和只是減碳之路的里程碑,不是終點。因此,每次宣告碳中和時,企業都應公開未來的減排計劃與具體目標,才不至於讓碳中和淪為「漂綠或是一時的噱頭」,而是成為真正面對氣候變遷的實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