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碳」的奧秘!新聞上的「碳中和」到底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www.carbonex.world

www.carbonex.world

無論身在何處,相信您都在新聞上聽過「碳達峰」和「碳中和」等詞語或口號。這些詞語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焦點,成千上萬的人正在積極參與這一使命。現在讓我們來揭開「碳」的神秘面紗!

解密「碳」的奧秘

為了理解「碳中和」的概念,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碳」到底是什麼。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低碳生活」和「碳交易市場」等詞語。但這裡的「碳」不僅僅指二氧化碳,還包括一系列溫室氣體,以二氧化碳為代表。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衝擊。

最近,全球多地發生山火,這一消息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長達四個月的干旱導致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些極端天氣事件與溫室氣體排放和溫室效應密切相關。在全球範圍內,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等現象也都與溫室氣體排放有關,這些現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災難。

溫室氣體排放有多普遍?事實上,即使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活動,比如使用電腦或觀看電視,也會產生大量碳排放。舉個例子,如果您開著一輛每百公里耗油為5升的汽車,每行駛一公里就會排放115克二氧化碳,這相當於一噸碳排放可以讓您開車8000公里。這僅僅是針對個人生活的一個例子,而工業、農業、畜牧業等領域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更為深遠。

然而,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多難呢?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以一棵生長40年的樹為例,它每年只能吸收368公斤二氧化碳,然而全球人均年碳排放高達7噸。因此,為了抵消這些排放,每個人每年至少需要種植19棵樹。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為了抑制這些排放對環境的影響,「碳達峰」和「碳中和」這兩個概念應運而生。碳達峰意味著某地區或行業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然後在一個平臺期內逐漸減少,標誌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增長轉向減少,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而碳中和則是另一個概念,指在一定時間內,通過吸收碳排放和實際活動中介排放,使排放與吸收相互抵消,最終實現零淨排放。這就是我們努力朝著的目標,為了讓我們的地球更加健康。


世界范圍的「雙碳」計劃

全球各國正在共同努力,以實現「碳中和」和「碳達峰」的目標。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簽署了「巴黎協定」,其中包括130多個國家提出減排目標,通過協作,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努力將升幅限制在1.5℃以內。這標誌著全球的碳中和計劃正式啟動。這不僅僅是一個挑戰,也是對我們地球的一個承諾。

在全球各地積極行動的當下,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一同塑造一個更清潔、更健康的地球。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CARBONEX,這是一個致力於推動「碳中和」和「碳達峰」的嶄新平台。

CARBONEX提供全球範圍的碳交易和碳抵消解決方案,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多參與減排行動的機會,共同開創更可持續、更環保的未來。歡迎點擊以下連結以獲取更多有關CARBONEX的資訊,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為地球的未來出一份力。

「點擊此連結 https://linktr.ee/carbonex 以獲取有關CARBONEX的更多資訊」

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造福我們的地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bonex.World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無論身在何處,相信您都在新聞上聽過「碳達峰」和「碳中和」等詞語或口號。這些詞語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焦點,成千上萬的人正在積極參與這一使命。現在讓我們來揭開「碳」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無論身在何處,相信您都在新聞上聽過「碳達峰」和「碳中和」等詞語或口號。這些詞語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焦點,成千上萬的人正在積極參與這一使命。現在讓我們來揭開「碳」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世界一流品牌相繼要求供應鏈達到碳中和,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碳盤查」要如何做?有什麼國際標準要注意?範圍有哪些?數位技術如何協助做好碳盤查?
Thumbnail
世界一流品牌相繼要求供應鏈達到碳中和,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碳盤查」要如何做?有什麼國際標準要注意?範圍有哪些?數位技術如何協助做好碳盤查?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碳中和」是國際品牌的一致目標,淨零碳排是各國近年的政策方向,要怎麼做到「碳中和」呢?要做到「碳中和」有什麼執行步驟?
Thumbnail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就是將組織或產品(標的物)所產生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自我減量(Reduction)及外部抵換(Offset),來抵銷碳足跡達成廣義的碳排放與碳移除平衡即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Thumbnail
什麼是「碳中和」? 「碳中和就是將組織或產品(標的物)所產生的碳足跡(即溫室氣體排放量),透過自我減量(Reduction)及外部抵換(Offset),來抵銷碳足跡達成廣義的碳排放與碳移除平衡即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Thumbnail
近年來,碳權一直是很夯的議題。簡單來說,因為二氧化碳對於地球的危害,為了要能夠對於自己所製造的汙染進行統計,因此有了碳權的概念。所謂的碳足跡,乃是指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上,製造多少二氧化碳。 碳盤查,則是以企業或法人為單位,計算自己整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從資本主義立場來說,幾
Thumbnail
近年來,碳權一直是很夯的議題。簡單來說,因為二氧化碳對於地球的危害,為了要能夠對於自己所製造的汙染進行統計,因此有了碳權的概念。所謂的碳足跡,乃是指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上,製造多少二氧化碳。 碳盤查,則是以企業或法人為單位,計算自己整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從資本主義立場來說,幾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Thumbnail
碳相關議題對中小企業主來說不僅是常識,更是痛點。從碳定價、碳交易,到碳稅等,這些政策都可能影響企業營運成本。此外,碳中和和淨零的目標也需要企業主在經營過程中關注碳排放。瞭解這些詞彙有助於企業制定應對策略,降低未來的風險。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主更好地了解這些詞彙,我們將在這裡簡單整理,讓您能在幾分鐘內掌
Thumbnail
ESG企業永續經營|為什麼全世界在忙著淨零碳排?碳跟永續經營有什麼關係?3分鐘看完碳什麼東西! 相信從2006年開始不斷的聽到、看到各種環保愛地球、節能減碳愛地球等等,主要圍繞的就是「希望透過減碳來減緩地球溫室效應的災害」,不妨回想一下,2006年至今我們做了些什麼改變?MAT美特萱羚就是簡單說人話
Thumbnail
ESG企業永續經營|為什麼全世界在忙著淨零碳排?碳跟永續經營有什麼關係?3分鐘看完碳什麼東西! 相信從2006年開始不斷的聽到、看到各種環保愛地球、節能減碳愛地球等等,主要圍繞的就是「希望透過減碳來減緩地球溫室效應的災害」,不妨回想一下,2006年至今我們做了些什麼改變?MAT美特萱羚就是簡單說人話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