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科技】科學家模擬細胞基本功能,推進合成細胞技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解生命如何從無生命的分子中誕生,科學家們正努力建構能模擬細胞基本功能的合成系統。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生化學教授伯特·普爾曼(Bert Poolman)與六大研究機構的「合成細胞構建」聯盟(Building a Synthetic Cell, BaSyc)合作,專注於建立細胞的能量轉換機制。他們的目標是模擬粒線體(mitochondria)這種細胞「能量工廠」的功能,以僅僅五個蛋白質來生成細胞所需的能量,替代天然粒線體中數百種複雜的分子組件。

在實驗中,普爾曼團隊將這五種蛋白質放入微小的囊泡(vesicles)中,讓囊泡吸收腺苷二磷酸(ADP)和精氨酸(arginine)。精氨酸在囊泡內分解並提供能量,使囊泡生成腺苷三磷酸(ATP)——所有細胞活動的主要能量來源。為了進一步模擬細胞的新陳代謝,團隊開發了另一種囊泡,可吸收並使用這些生成的ATP進行能量消耗反應,並將其轉化回ADP後釋放,形成能量循環,這是細胞進行分裂、生長等活動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團隊設計了另一個能累積電位的囊泡系統,模仿細胞利用化學電位吸收營養的過程,並加入酵素來分解乳糖並生成輔酶NADH,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功能性。這些成果標誌著合成細胞技術的一大進展,為實現可自我生長和分裂的人工細胞鋪平道路。

未來十年中,普爾曼參與的「EVOLF」專案將探索更多非生命的組件如何聯合運作,從而組成具有生命特徵的完整細胞。透過這項研究,科學家不僅希望揭示生命的基本機制,也將為生物技術開發和應用帶來全新契機。


資料來源:

Can Life Be Engineered? Biochemists Take Key Steps Toward Synthetic Lifeform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go的科學與信仰之旅
0會員
19內容數
探索生醫與半導體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個人對信仰的感觸
2024/12/15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對經濟影響引發廣泛討論。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達隆·阿西莫魯指出,目前AI的經濟效益可能被過度誇大。他強調應用方向不應單純追求自動化來取代人類工作,而應專注於提升生產力與智慧工作,建議企業與政府須謹慎採用AI技術,以確保其對社會的公平貢獻。
2024/12/15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其對經濟影響引發廣泛討論。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達隆·阿西莫魯指出,目前AI的經濟效益可能被過度誇大。他強調應用方向不應單純追求自動化來取代人類工作,而應專注於提升生產力與智慧工作,建議企業與政府須謹慎採用AI技術,以確保其對社會的公平貢獻。
2024/12/06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但其對健康的多方面影響卻鮮有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 UCSF)的研究團隊首次進行了全面的系統回顧,發現飲水能顯著改善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偏頭痛、腎結石、尿道感染(UTI)以及低血壓等。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JAMA
Thumbnail
2024/12/06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但其對健康的多方面影響卻鮮有系統性的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 UCSF)的研究團隊首次進行了全面的系統回顧,發現飲水能顯著改善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肥胖、偏頭痛、腎結石、尿道感染(UTI)以及低血壓等。該研究結果近期發表於《JAMA
Thumbnail
2024/11/20
一項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高心肺適能(CRF)不僅與更佳的認知表現有關,還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涵蓋61,214位年齡介於39至70歲的無失智症參與者,發現心肺適能高者的失智症發病率明顯較低。該研究強調,提升心肺適能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的失智症預防策略,尤其對於具基因風險的人群。
2024/11/20
一項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高心肺適能(CRF)不僅與更佳的認知表現有關,還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研究涵蓋61,214位年齡介於39至70歲的無失智症參與者,發現心肺適能高者的失智症發病率明顯較低。該研究強調,提升心肺適能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的失智症預防策略,尤其對於具基因風險的人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2022年度選書—— ——首部講述合成生物學的繁體中文著作,開啟人類未來的路線圖—— ——下一場最前沿的科學革新,我們將如何編寫生命的未來?—— 陳瀅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審訂、專文導讀 PanSci 泛科學黃貞祥
Thumbnail
——《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2022年度選書—— ——首部講述合成生物學的繁體中文著作,開啟人類未來的路線圖—— ——下一場最前沿的科學革新,我們將如何編寫生命的未來?—— 陳瀅州/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審訂、專文導讀 PanSci 泛科學黃貞祥
Thumbnail
「細胞農業」指的是用生物合成技術或是細胞培養的方式來製造食物。食物的範圍很大,可以是肉品、牛奶,也可以是牛奶中的酪蛋白。甚至可以是目前都還沒出現過的食物。這個新興的領域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面臨氣候變遷以及人口不斷地成長,我們需要在能源及資源使用上更有效率的方法來生產食物。甚至在未來,如果人類進入太空
Thumbnail
「細胞農業」指的是用生物合成技術或是細胞培養的方式來製造食物。食物的範圍很大,可以是肉品、牛奶,也可以是牛奶中的酪蛋白。甚至可以是目前都還沒出現過的食物。這個新興的領域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面臨氣候變遷以及人口不斷地成長,我們需要在能源及資源使用上更有效率的方法來生產食物。甚至在未來,如果人類進入太空
Thumbnail
之前有大學生問我,如果未來想要做跟細胞培養肉的研發工作,到底要唸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能先要去了解,細胞培養肉是什麼?以及如何製作細胞培養肉? 『細胞培養肉』是指不需要殺動物來生產食用的肉。肉是由各種不同細胞所組成,所以生產『肉』也就是『培養』很多的『細胞』。通常培養細胞的地方是生物
Thumbnail
之前有大學生問我,如果未來想要做跟細胞培養肉的研發工作,到底要唸什麼?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能先要去了解,細胞培養肉是什麼?以及如何製作細胞培養肉? 『細胞培養肉』是指不需要殺動物來生產食用的肉。肉是由各種不同細胞所組成,所以生產『肉』也就是『培養』很多的『細胞』。通常培養細胞的地方是生物
Thumbnail
本來想繼續往下談細胞治療有趣的二元性, 但是最近外泌體實在太夯,就連我坐在星巴克窗邊, 都能聽到斜後方的大媽積極地向著一位年輕人談論外泌體, 從語氣的音高所透露出來的興奮度, 直覺告訴我又是某個直銷體系正在努力工作。
Thumbnail
本來想繼續往下談細胞治療有趣的二元性, 但是最近外泌體實在太夯,就連我坐在星巴克窗邊, 都能聽到斜後方的大媽積極地向著一位年輕人談論外泌體, 從語氣的音高所透露出來的興奮度, 直覺告訴我又是某個直銷體系正在努力工作。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轉貼,來自澳洲量子醫學研究者整理) 人造胚胎體外培植,欺騙胚胎在卵子裡的技術 可預購人類,10年內讓人類滅絕,複製人基因改造,吃蟲就好,一無所有,但你很快樂...
Thumbnail
#69《細胞大電廠》:探索生命能量的來源。本書除了涵蓋高中生物外,還有更多有關於醫療保健的延伸,從老化、疾病、癌症、免疫方方面面,以粒線體作為主角,充分說明粒線體在體內的重要性!這本書的看點就在於,如果你對保健養生有興趣、想要了解一點生物科學但又不想看真的太硬的書,那麼這本書就適合你看!
Thumbnail
#69《細胞大電廠》:探索生命能量的來源。本書除了涵蓋高中生物外,還有更多有關於醫療保健的延伸,從老化、疾病、癌症、免疫方方面面,以粒線體作為主角,充分說明粒線體在體內的重要性!這本書的看點就在於,如果你對保健養生有興趣、想要了解一點生物科學但又不想看真的太硬的書,那麼這本書就適合你看!
Thumbnail
我們還是可以很樂觀的相信,所有一切活著的東西的運作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用物理、化學的原則來解釋。所以我希望在這個課程裡面,可以很詳細的跟各位討論,怎麼利用這些基礎的物理、化學知識來理解生命現象;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各位習慣思考,思考應用物理、化學的原則來解釋生物體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我們還是可以很樂觀的相信,所有一切活著的東西的運作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用物理、化學的原則來解釋。所以我希望在這個課程裡面,可以很詳細的跟各位討論,怎麼利用這些基礎的物理、化學知識來理解生命現象;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在討論的過程中讓各位習慣思考,思考應用物理、化學的原則來解釋生物體的運作方式。
Thumbnail
又是關於大腦的超獵奇研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培養一個「類大腦」,再從上面長出了「眼睛」! 透過這個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來研究人類眼睛的發育,並且用它來當作探討眼睛發育缺陷的模型系統。(但是我覺得真正的目的是「種器官用來移植」啦...)
Thumbnail
又是關於大腦的超獵奇研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培養一個「類大腦」,再從上面長出了「眼睛」! 透過這個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來研究人類眼睛的發育,並且用它來當作探討眼睛發育缺陷的模型系統。(但是我覺得真正的目的是「種器官用來移植」啦...)
Thumbnail
生物學實驗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實驗系統」(experimental system)。「實驗系統」概念最早由科學哲學家任柏格(Hans-Jörg Rheinberger)提出(Rheinberger 1997),他從二十世紀中期,分子生物學家在試管研究蛋白質合成的歷程中,刻劃出一組由「實驗系統
Thumbnail
生物學實驗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實驗系統」(experimental system)。「實驗系統」概念最早由科學哲學家任柏格(Hans-Jörg Rheinberger)提出(Rheinberger 1997),他從二十世紀中期,分子生物學家在試管研究蛋白質合成的歷程中,刻劃出一組由「實驗系統
Thumbnail
4月15日,在頂尖期刊「Cell」上,刊登了一篇論文,將人類的幹細胞置入猴子的胚胎中,形成了「嵌合體」,,在體外培養了20天。這個研究給人的想像是,如果把這個胚胎繼續培養下去,是不是可以得到「體內長著人類器官的猴子」,一舉解決「移植用器官不足」的問題呢?
Thumbnail
4月15日,在頂尖期刊「Cell」上,刊登了一篇論文,將人類的幹細胞置入猴子的胚胎中,形成了「嵌合體」,,在體外培養了20天。這個研究給人的想像是,如果把這個胚胎繼續培養下去,是不是可以得到「體內長著人類器官的猴子」,一舉解決「移植用器官不足」的問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