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之必要|皈依三寶之殊勝|皈依三寶有護法|持戒精進護法守護至成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古德云:「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種種苦;古人說:「苦海無邊」,我們人類的科技再發達,即便讓生命面對死亡得以延緩,讓疾病得以救治,甚至帶來更多未來的可能性,讓事物變得更簡單易行、功能強大、速度更快,然而,無論我們做什麼努力,不確定性所帶來的焦慮感永遠不會消失。許多事實證明,當人們在物質上越富有,往往不安全感和對未來的恐懼就更加突顯。那要怎麼做才能脫離苦海呢?只有皈依三寶,開始起修,才有可能出離輪迴大海,不再生生世世受生、老、病、死的摧殘。佛陀於《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中開示:皈依三寶之後,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隨逐護助,即是「護法」。護法是為了利益眾生成就佛果而護持佛法,對於純正發心,具足真正的慈悲心,為了利益他人來實修佛法者,才能得護法庇佑,讓行者在未證得佛果前的實修及自他二利,都能順利進行。 

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

本文重要摘要:

1.為何要皈依三寶?何謂「皈依」?何謂「三寶」?

2.從經典看皈依三寶之殊勝

3.皈依三寶之感應公案

4.皈依三寶,就有護法守護修行

為何要皈依三寶?何謂「皈依」?何謂「三寶」?

「我們的心本來就像完美的足金,但是吾等未經冶煉的凡夫心,不夠調柔,仍還粗糙堅硬,還有諸多過患;諸多的過患來自我們的內心,如果通過實修佛法來進行改造,心就成為功德和功德的來源。」──至尊堪千 阿貝仁波切

佛法流傳幾千年,因應不同的時節因緣,而有不盡相同的教法傳承示現,淺分為三:小乘、大乘及金剛乘 (密乘);而若要從三乘教法中濃縮一個共通而最不可或缺,教法中的「心臟」,答案無疑就是「三皈依」。「三皈依」即是皈依佛、法、僧三寶

【皈依】—「皈」字從「白」從「反」,極其契應佛門皈依的真實義諦:反白復本、反迷為悟、反邪為正、反染為淨。如同在《涅盤經》中的開示:「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皈依的含義是,人在產生某種恐懼之後,由於無法自我消除這種恐懼,而去尋求一個有能力救助自己的人或對境。

【三寶】—佛陀是覺悟者,法是覺悟者證果的智慧經驗,僧是法的實修者。我們應該視 佛陀為我們的導師、佛法作為解脫的大道、僧眾作為實修道路的助伴。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不論個人的因緣福報契應哪一個法門,信受皈依絕對都是入門的第一課。

「皈依三寶」也是佛弟子與外道的分水嶺,比起外道的「心外求法」,佛法是「心內求法」,因外境無常幻化,故心外實無一法可得,所有眾生的自性皆含攝無上珍貴的妙寶,只是在漫長的生死輪迴中被遮障,而修行就是在剷除一切的惡業障難,最終明見本心。 

皈依-輪迴大海的救命船

皈依-輪迴大海的救命船

從經典看皈依三寶之殊勝

有三皈依,實修佛法,我們才終能了悟宇宙中究竟永恆的真諦,解開生命中的種種困惑,並藉由實踐佛法來改變命運。

《無垢經》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行者若能從內心誠摯地皈依三寶,今生便有希望能遣除一切違緣損害,後世將獲得解脫和遍知的果位,具足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

《般若攝頌》云:「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大海乃為水寶藏,藏合(度量單位,舊時一藏升的六分之一)豈能衡量矣?」

《日藏經》云:「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

依據經典記載,皈依具足無量功德。所以,行者應當勤奮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 第9章 內不共加行(不共內前行)─皈依.《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優婆塞戒經》云:「皈依三寶所獲得的福報之大,不可窮盡,譬如有一國家發現一大寶藏,傾盡全國人民之力,搬運七年,搬之不盡,而三皈功德,比這還要大千萬倍。

 

皈依三寶之感應公案

(1)隨口稱念皈依偈,嚇退魔鬼

從前,有一個盜賊在偷竊時,被主人逮住,主人一邊念皈依偈,一邊用棍棒打他,每念一句偈,就打一下,等到四句皈依文全部念完後,就將盜賊釋放。盜賊想:「釋迦牟尼佛的恩德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四句,如果皈依偈有五句的話,我可能已經被打死。」在盜賊心中,好像皈依偈的聲音與疼痛,變成無二無別,他走到一座橋下,並且躺下來休息,腦海中還一直迴盪著皈依偈誦聲。這時,橋上聚集許多魔鬼,本來想加害盜賊,但因為他嘴裡不停地重複念皈依偈,那些魔鬼根本無法加害他。魔鬼們還說:「這裡有一個皈依三寶的人。」便嚷嚷地倉皇逃走。

(2)皈依三寶,不墮惡道

從前,有一位忉利天天子每天都在他華美的宮殿中和天女們嬉戲玩耍,身著綾羅綢緞……盡享種種五欲曼妙之樂,日復一日。

一日,當天子正在玩樂時,突然天降惡音:「天子,你於七日之後天福報盡,將轉投豬胎,為一隻身上長滿癩痢子的豬!」天子大為驚嚇,一時間眷屬盡散,天人五衰現出,頭上原本繁花葳蕤,霎時間凋零枯萎,原本好樂的寶座變得不再吸引人,華麗的天衣竟然出現臭味,天子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想到來世轉為畜牲的痛苦,不禁打起寒顫,於是他馳至天主的住所,哀求天主救命。

天主憐憫他,但也實話相告:「你來求我,我也無力相助。只有偉大的佛陀能幫助你,你去求他吧!」當時 佛陀正在天界和諸天聖眾宣講佛法,天子就找到 佛陀,稟告來因,佛陀非常慈悲,當眾為他開示:「你若想免除此難,必須皈依三寶。若想再進一步了生死,就要修禪定。」並為他傳授了三皈依。

因怖畏惡趣之苦,天子在七日中潛心持誦三皈依真言,安住在皈依三寶的敬信上,壽終後,承蒙三寶福力的加被,他轉投人身,為一名長者的兒子。年幼時他就會禮敬三寶,持誦皈依偈,之後在因緣際會下遇見舍利弗尊者,最終證得阿羅漢果位

 

尊貴龍德 上師曾開示:「皈依三寶的人,不易墮入惡趣;即使墮入惡趣,只要對三寶有強大的敬信心,旋即解脫。」

raw-image

皈依三寶,就有護法守護修行

佛陀於《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中開示:皈依三寶之後,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隨逐護助。如能再受五戒,每持一戒,即有五位護戒天神,隨逐護身。意即受持居士五戒後,會有二十五位護法分秒不離隨身守護我們。

所謂的「護法」是指對實修教法的行者給予守護,讓行者在未證得佛果前的實修及自他二利,都能順利進行。換言之,得聞佛法,受到佛法啟發,獲得法益者,並且因此發願護持佛教,即是佛教的護法。

護法為守護佛法、護持佛弟子、為眾生福祉而奔忙。護法分為出世間智慧護法神(佛菩薩的化現)世間護法神(天眾與鬼神等)。在《蓮花生大士傳記》記載,蓮師初到藏地時,許多鬼神製造違緣,蓮師依靠神通一一降伏,所有的護法神都在 蓮師面前發願立誓,願做護法神,承諾保護佛法、弘揚佛法、保護隨學弟子。蓮師並允諾,會讓弟子們敬獻殊勝的供品。縱使我們可能不會修護法供養的儀軌,但藉由參贊「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一樣可以與護法結緣,結下將來深入學佛的法緣。

 

唯有皈依三寶,能斷一切惡趣苦,並種下解脫的種子,生生世世皆與三寶、正法有殊勝法緣,遠離一切斷人慧命的邪惡知識。許多人皈依後,仰仗 上師三寶佛力,沐浴慈暉之下,發現原本的惡緣境、不如意、拂逆己心之事,皆慢慢好轉,但其實真正的利益不只如此,究竟而言,三皈依是佛法與外道的差別,皈依的最殊勝之處即是終成佛果,永享無苦妙樂。

 

👑觀音山11月29日護法雲集薈供除障法會

✦消災除障祿位▸https://www.sakya.org.tw/wish/index.php?ID=1&e=25

(開放登記至11月29日中午12:00)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夢幻泡影的沙龍
0會員
53內容數
2025/03/15
為什麼有些人的事業特別順利,總有貴人相助?又為什麼有些人工作認真勤奮,每次的升遷、獎金卻都沒有他的份?一直不得「伯樂」的賞識?其實投生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與周遭的人、事、物有許多的互動關係,如果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就很快樂,做什麼事情好
Thumbnail
2025/03/15
為什麼有些人的事業特別順利,總有貴人相助?又為什麼有些人工作認真勤奮,每次的升遷、獎金卻都沒有他的份?一直不得「伯樂」的賞識?其實投生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與周遭的人、事、物有許多的互動關係,如果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就很快樂,做什麼事情好
Thumbnail
2025/03/15
聖救度母是一切諸佛事業之總集示現、大悲心的本體,為二十一度母之首,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開示過,二十一聖救度母本尊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修持的重要本尊,只要虔心地祈請 度母,善願心念必定成!「度母」是慈悲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堪稱為一切諸佛事業的總集體,具足一切息增懷誅的功德,能滿眾生一切願。《二十一聖救度母
Thumbnail
2025/03/15
聖救度母是一切諸佛事業之總集示現、大悲心的本體,為二十一度母之首,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開示過,二十一聖救度母本尊是我們生生世世都要修持的重要本尊,只要虔心地祈請 度母,善願心念必定成!「度母」是慈悲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堪稱為一切諸佛事業的總集體,具足一切息增懷誅的功德,能滿眾生一切願。《二十一聖救度母
Thumbnail
2025/03/07
運氣不好的徵兆有哪些?常作惡夢、睡眠障礙、睡夢間突然驚醒?行為模式反常、個性突然遽變?意志消沉、常說喪氣話……?生活中常有些狀況,常被我們忽略,其實這是重大惡業線前初期會有的徵兆。當運氣不好怎麼辦?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們應該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就是這些多生累劫以來造的惡業,導致今生的不順遂。除此
Thumbnail
2025/03/07
運氣不好的徵兆有哪些?常作惡夢、睡眠障礙、睡夢間突然驚醒?行為模式反常、個性突然遽變?意志消沉、常說喪氣話……?生活中常有些狀況,常被我們忽略,其實這是重大惡業線前初期會有的徵兆。當運氣不好怎麼辦?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們應該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就是這些多生累劫以來造的惡業,導致今生的不順遂。除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古德云:「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種種苦;古人說:「苦海無邊」,我們人類的科技再發達,即便讓生命面對死亡得以延緩,讓疾病得以救治,甚至帶來更多未來的可能性,讓事物變得更簡單易行、功能強大、速度更快,然而,無
Thumbnail
古德云:「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人生在世,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種種苦;古人說:「苦海無邊」,我們人類的科技再發達,即便讓生命面對死亡得以延緩,讓疾病得以救治,甚至帶來更多未來的可能性,讓事物變得更簡單易行、功能強大、速度更快,然而,無
Thumbnail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Thumbnail
十二因緣說明人怎麼形成來到世間,貫穿現在/過去/未來。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沒有原因而發生。十二因緣分析過去現在至未來會怎麼發生
Thumbnail
佛陀千年的文化!讓我們學會了什麼? 佛陀千年的文化!到底要讓我們了解些什麼?學習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對待五濁惡世,生存在娑婆世界的眾生,世尊只留下了一個字:「苦」!眾生皆苦,見苦知福。故!釋迦牟尼佛留下「三藏十二部經」來對治「苦」的可怕,大慈悲的讓眾生在苦難中,「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世間「苦
Thumbnail
佛陀千年的文化!讓我們學會了什麼? 佛陀千年的文化!到底要讓我們了解些什麼?學習些什麼?改變些什麼?對待五濁惡世,生存在娑婆世界的眾生,世尊只留下了一個字:「苦」!眾生皆苦,見苦知福。故!釋迦牟尼佛留下「三藏十二部經」來對治「苦」的可怕,大慈悲的讓眾生在苦難中,「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世間「苦
Thumbnail
修行者有兩點天則絕對不能違背?! <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大自然的循環法則。> (一)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曾子曰: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諸佛菩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忠君報國,安身立命。」 1-儒家: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五常,指仁、義、禮、
Thumbnail
修行者有兩點天則絕對不能違背?! <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大自然的循環法則。> (一)天地間的倫理道德。 曾子曰: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諸佛菩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忠君報國,安身立命。」 1-儒家: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 五常,指仁、義、禮、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發心學佛,就應該思惟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因為希求了生脫死。 透過上文我們了解,三寶是世間的光明, 所以我們發心歸依三寶,決定不疑! 怎樣才能使我們專心緣此呢? 我們對於希求了生脫死的心,要至誠懇切。 也就是透過智慧的觀察,使希求的心能夠強烈的生起。 所謂智慧的觀察: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發心學佛,就應該思惟為什麼要歸依三寶? 因為希求了生脫死。 透過上文我們了解,三寶是世間的光明, 所以我們發心歸依三寶,決定不疑! 怎樣才能使我們專心緣此呢? 我們對於希求了生脫死的心,要至誠懇切。 也就是透過智慧的觀察,使希求的心能夠強烈的生起。 所謂智慧的觀察: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行、住、坐、臥,不斷地修行,以「念」來觀照和守護心,這就是「三摩地」和智慧。它們兩者是同一個東西,可是卻有不同的相貌。 為何苦不再生起呢?因為我們已經找出苦因了(samudaya,集)。 你不需要再超越這點,只要這樣就夠了,在你自己的心理思惟這點。 良因曰 :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行、住、坐、臥,不斷地修行,以「念」來觀照和守護心,這就是「三摩地」和智慧。它們兩者是同一個東西,可是卻有不同的相貌。 為何苦不再生起呢?因為我們已經找出苦因了(samudaya,集)。 你不需要再超越這點,只要這樣就夠了,在你自己的心理思惟這點。 良因曰 :
Thumbnail
修行要點為善,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 五戒十善. 四維八德是光明人生的準則 , 儘管修善, 德者必有福 , 天龍護之. 物質世界的特性是苦與無常 , 如樹上的巢卵, 隨時會被風落, 或因故被擊碎 , 一
Thumbnail
修行要點為善,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   "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 五戒十善. 四維八德是光明人生的準則 , 儘管修善, 德者必有福 , 天龍護之. 物質世界的特性是苦與無常 , 如樹上的巢卵, 隨時會被風落, 或因故被擊碎 , 一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Thumbnail
一、前言 我從佛教徒最基本的信仰理念來提挈大家去把握「三皈五戒」的修學,對三皈五戒的尊重,不但要如同尊重師長善知識一般去親近,而且要將三皈五戒的行持生活化、平實化,成為自己起居生活中不可缺失的同行善知識。 佛教的信仰是「皈戒一體」的,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三皈五戒是必持的修行,因此必定要求受三皈五戒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